彭更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孟子弟子。

彭更
彭更像。出自万历年间刻本《孟子圣迹图》。
本名氏:
名:更
活跃时期战国时期
知名于孟子弟子

生平

彭更曾问孟子,孟子周游列国时有数十辆车、数百人跟从,接受诸侯供养,会不会太过分了?孟子回答,不合于道的话,一箪米饭都不能取,但若合于道的话,天下都可以要,就像接受禅让一样。孟子反问彭更觉得如何,彭更认为士人不能没有做事而受他人供养。孟子回答,社会本就需要透过分工交换每个人的生产所得,农人与织女可以用多余的田粮与布匹跟你交换米饭;若今天有人保有圣王之道,等待教导学生,你却不给他米饭,这就是看重木匠与车匠,却轻视仁义之士啊。彭更说,工匠之所以做工匠,本就是为了糊口,难道君子志在大道,也是为了讨口饭吃吗?孟子问彭更,你到底是因为人有吃饭的愿望而给他饭吃,还是因为人有功劳而给他饭吃呢?彭更认为是有愿望的人才给他饭吃。孟子反问,如果有人毁坏你的屋子,是为了跟你要饭吃,你会给他吗?彭更回答不给。孟子便说,那看来你是因为人的功劳而给他饭吃了[1]

称号

参考资料

  1. ^ 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曰:“否。”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