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布莱尔
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爵士,KG(英语:Sir 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港澳称为贝理雅,台湾称为东尼·布莱尔,1953年5月6日—),英国政治人物,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994年至2007年任工党党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国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辞任党魁、首相及下议院的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另外又获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1]
非常尊敬的 托尼·布莱尔爵士 Sir Tony Blair KG | |||||||||||||||||||||||||||||||||||||||||||||
---|---|---|---|---|---|---|---|---|---|---|---|---|---|---|---|---|---|---|---|---|---|---|---|---|---|---|---|---|---|---|---|---|---|---|---|---|---|---|---|---|---|---|---|---|---|
英国首相 | |||||||||||||||||||||||||||||||||||||||||||||
任期 1997年5月2日—2007年6月27日 | |||||||||||||||||||||||||||||||||||||||||||||
君主 | 伊丽莎白二世 | ||||||||||||||||||||||||||||||||||||||||||||
副职 | 约翰·普雷斯科特 | ||||||||||||||||||||||||||||||||||||||||||||
前任 | 约翰·梅杰 | ||||||||||||||||||||||||||||||||||||||||||||
继任 | 戈登·布朗 | ||||||||||||||||||||||||||||||||||||||||||||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特使 | |||||||||||||||||||||||||||||||||||||||||||||
任期 2007年6月26日—2015年5月27日 | |||||||||||||||||||||||||||||||||||||||||||||
前任 | 詹姆斯·沃尔芬森 | ||||||||||||||||||||||||||||||||||||||||||||
继任 | 基托·德波尔 | ||||||||||||||||||||||||||||||||||||||||||||
英国反对党领袖 | |||||||||||||||||||||||||||||||||||||||||||||
任期 1994年7月21日—1997年5月2日 | |||||||||||||||||||||||||||||||||||||||||||||
君主 | 伊丽莎白二世 | ||||||||||||||||||||||||||||||||||||||||||||
首相 | 约翰·梅杰 | ||||||||||||||||||||||||||||||||||||||||||||
前任 | 玛格丽特·贝克特 | ||||||||||||||||||||||||||||||||||||||||||||
继任 | 约翰·梅杰 | ||||||||||||||||||||||||||||||||||||||||||||
工党党魁 | |||||||||||||||||||||||||||||||||||||||||||||
任期 1994年7月21日—2007年6月24日 | |||||||||||||||||||||||||||||||||||||||||||||
副职 | 约翰·普雷斯科特 | ||||||||||||||||||||||||||||||||||||||||||||
前任 | 约翰·史密斯 | ||||||||||||||||||||||||||||||||||||||||||||
继任 | 戈登·布朗 | ||||||||||||||||||||||||||||||||||||||||||||
| |||||||||||||||||||||||||||||||||||||||||||||
英国国会议员 | |||||||||||||||||||||||||||||||||||||||||||||
任期 1983年6月9日—2007年6月27日 | |||||||||||||||||||||||||||||||||||||||||||||
前任 | 大卫·里德[a] | ||||||||||||||||||||||||||||||||||||||||||||
继任 | 菲尔·威尔森 | ||||||||||||||||||||||||||||||||||||||||||||
选区 | 塞奇菲尔德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 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 1953年5月6日 苏格兰爱丁堡 | ||||||||||||||||||||||||||||||||||||||||||||
国籍 | 英国 | ||||||||||||||||||||||||||||||||||||||||||||
政党 | 工党 | ||||||||||||||||||||||||||||||||||||||||||||
配偶 | 谢丽·布莱尔(1980年结婚) | ||||||||||||||||||||||||||||||||||||||||||||
儿女 | 4 | ||||||||||||||||||||||||||||||||||||||||||||
学历 | 唱诗班学校 费蒂斯中学 | ||||||||||||||||||||||||||||||||||||||||||||
母校 | 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 | ||||||||||||||||||||||||||||||||||||||||||||
签名 | |||||||||||||||||||||||||||||||||||||||||||||
网站 | tonyblairoffice | ||||||||||||||||||||||||||||||||||||||||||||
a. ^ 选区于1974年2月28日废止,但于1983年6月8日重设。 |
托尼·布莱尔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工党党魁,接替突逝的前党魁约翰·史密斯。在他领导下,工党进行重新定位及调整路线,结果在1997年英国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时期,而那次也是保守党自1832年以来输得至为惨烈的一次大选。布莱尔执政10年,是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首相,也是该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的首相。他在任内虽然进行了不少的成功改革,但因支持及参与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而使得其相关政策备受争议。
家庭背景
托尼·布莱尔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2]的玛丽王后留产院(Queen Mary Maternity Home),是里奥·布莱尔(Leo Blair)及妻子黑兹尔·布莱尔(Hazel Blair)所生的次子。其父(里奥)原为两名英格兰演员的私生子[3],后来被名叫詹姆斯·布莱尔(James Blair)的一位船坞工人及妻子玛丽所收养。其母(黑兹尔)本姓“克罗斯卡登”(Corscadden),与身为屠户兼橙带党成员的父亲乔治·克罗斯卡登(George Corscadden)原居于爱尔兰的巴利香浓,后于1916年迁居至格拉斯哥,早逝于1923年[4][5]。布莱尔还有一位妹妹和兄长,分别名叫莎拉·布莱尔(Sarah Blair)和贝伟廉。他的哥哥是一位大律师兼英皇律师。
托尼·布莱尔在出生以后的头19个月中都住于爱丁堡。当时其父正任职为税务督察,并同时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律学士学位[2]。后来在1950年代,布莱尔曾举家搬到澳洲阿德莱德的达利奇(Dulwich)市郊,当时其父在邻近的阿德莱德大学内担任法律讲师[6]。
托尼·布莱尔一家在1950年代末期返回英国,曾一度寄住在母亲黑兹尔位于格拉斯哥附近的家。不久以后,全家又搬到了英格兰达拉谟,父亲更在达拉谟大学担任讲师。他本人早年在达拉谟的唱诗班学校读书,后来转到位于爱丁堡的著名寄宿独立学校,有“苏格兰伊顿”之称的费蒂斯公学就读。在费蒂斯公学,他认识了来自邻校爱丁堡学院的查理·法尔克纳,而日后查理·法尔克纳更在托尼·布莱尔的政府中出任大法官一职。
在费茨书院毕业后,托尼·布莱尔曾花一年在伦敦尝试推广摇滚音乐,之后再入读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主修法学。大学期间,他曾热忱于弹奏吉他,并成为一支摇滚乐队“丑陋谣言”(Ugly Rumours)的成员及歌手,除此之外,他更曾邂逅日后成为导演的玛丽·哈伦(Mary Harron)[7]。在牛津大学以二级荣誉毕业后,于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属下的城市法学院修读法律而成为一位大律师。他以大律师学生的身份成为林肯法律学院的一员,并于后来在大律师德里·欧文(德里·欧文后来曾在托尼·布莱尔政府出任大法官)的律师行工作期间,结识了他的未来妻子谢丽。据律师界的人士透露,当时布莱尔已经有志要成为英国首相,不过却还未决定投靠哪一个党派。
托尼·布莱尔与谢丽·布莱尔在1980年3月29日结婚。布莱尔原本是圣公会教徒,但因谢丽与他们的孩子均为天主教徒,故布莱尔2007年12月改信天主教。他们两人共有4名孩子,分别叫茹安(Euan)、尼基(Nicky)、凯思林(Kathryn)和里奥(Leo)。当中,里奥于2000年5月20日出生,是过去150年以来首位在英国首相任期内所诞下的合法儿童,而上一位则是约翰·罗素勋爵在1849年7月11日所生的弗朗西斯·罗素。
虽然托尼·布莱尔曾表示不愿子女受传媒的滋扰,但茹安和尼基的教育事务却曾成为了一项政治争议。不少左翼份子批评,为何茹安和尼基没有被派往他们家附近的天主教学校,而是获派到著名的伦敦私人礼拜堂学校。此外,有舆论更曾批评有西敏公学的职员被指派为茹安作私人补习。
早年政治生涯
托尼·布莱尔在1975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了工党。后在1980年代初期,他曾活跃参与工党在南哈克尼与肖尔迪奇(Hackney South and Shoreditch)选区的事务,并和党内所谓的“软左派”连成一线。托尼·布莱尔曾参选哈克尼自治镇议会,但是失败,之后在岳丈安东尼·布思的协助下,托尼·布莱尔与工党国会议员汤姆·德斯·布朗鲁(Tom Pendry)联络,试图在国会找一份差事。德斯·布朗鲁曾带托尼·布莱尔游览下议院,又以其人脉关系,建议他到比肯斯菲尔德的补选中竞逐国会议员。比肯斯菲尔德一向是保守党稳占的选区,结果托尼·布莱尔在那次1982年的补选中只得到10%选票支持。然而,虽然托尼·布莱尔未能当选,但时任工党党魁迈克尔·富特却对他甚为赏识,并为他在党内谋取了一份党职。不同于后期所走的温和路线,托尼·布莱尔早年曾自认是社会主义者。从他在一封于1982年7月写给党魁的信中,就明显反映出他的激进思想[8]。
在1983年英国大选期间,英国国会的选区出现了大幅调整,其中托尼·布莱尔童年所居的达拉谟附近更新划出一处叫塞奇菲尔德的选区,而且还未有工党党员正式提出角逐。虽然当时有好几位因选区改划,而另觅选区的党员看中了那里,但托尼·布莱尔在约翰·波顿(John Burton)的大力支持下,他最终击败另一位的工党人选里斯·赫克菲尔德(Les Huckfield),在最后一刻成功代表工党在该选区出选。而波顿日后则成为了托尼·布莱尔的助手,更是他最信任,关系维持最久的盟友。
托尼·布莱尔于竞选期间,他的政纲大致上采纳了工党在1980年代初所走的左翼路线。他虽然呼吁英国应该脱离欧洲经济共同体,但他个人在党内的会议中却表态支持英国不放弃会籍。由于托尼·布莱尔亦是解除核武运动的成员,因此他竞选时也支持解除核武的大方向。结果,当年工党虽在1983年大选取得大败,但由于塞奇菲尔德一向是工党的据点,使托尼·布莱尔当选下院议员,当时年仅30岁。
在1983年7月6日,托尼·布莱尔第一次在英国下议院发表他的处女发言。当中他提到[9][10]:
我是一位社会主义者,我这思想不是从教科书而来,也不是从传统而来。我只不过相信,它的最大好处就是,社会主义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理性和道德的存在。它代表合作而非对抗;代表友谊而非恐惧。它代表了平等。
工党的党宪一直说明工党是一个信奉民主社会主义[11],而非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但后来托尼·布莱尔在修改党纲第四款一事的议提上,则宣称工党是一个社会主义政党。
反对党影子内阁生涯
当选下院议员后,托尼·布莱尔很快受到了重用,在1984年获任为在财政部事务方面的助理发言人,并得以调到议事堂的前座就座。期间,他曾经在1985年10月要求就英格兰银行出手挽救庄信万丰银行倒闭一事召开调查外,后来又揭发保守党内有人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撰写报告,抨击英国经济政策,使保守党政府大感尴尬。此外,托尼·布莱尔又站到党魁金诺克的立场,支持对工党进行改革。
在1987年英国大选后,托尼·布莱尔获工党进一步重用,到影子贸易及工业队伍中,担当对伦敦市事务的发言人。同时,他又为加入影子内阁参与竞选,后来虽然落选,但他始终成功取得了77票支持。
1987年10月,英国发生黑色星期五股灾。事后,托尼·布莱尔批评有伦敦商人“软弱无能”,部分人“道德备受质疑”,另外他又抨击伦敦证券交易所未有为小股民提供合理的服务,这些言论使他受到了相当的重视。1988年,托尼·布莱尔终于成功进入到影子内阁,出任影子能源大臣,到翌年又改任影子就业大臣。在影子就业大臣任内,托尼·布莱尔依从了党内的意愿,在劳工法的事务上支持从欧洲引入“社会宪章”,并放弃提倡雇主所聘雇员必须加入工会的理念。托尼·布莱尔在1989年12月宣布这个改变的时候,引起了党内不少左翼人士的不满,但也同时间得到党内不少人,如时任党内通讯总监彼得·曼德尔森的青睐。在1990年,托尼·布莱尔在工党大会中首次发表大型演说。
在1992年英国大选期间,托尼·布莱尔曾着手革新工党的形象,另外又提出实行极具争议性的最低工资政策。然而,工党却在那次大选中再次落败,党魁金诺克宣布辞职,由约翰·史密斯接任,而托尼·布莱尔则获任影子内政大臣。在当时,工党被普遍认为在关注社区罪恶不足,而托尼·布莱尔在任内则设法为工党洗脱这种评价。他曾经建议提升监狱的收容量,又指出1960年代提倡的“自由风气”使国民缺乏社区责任心。另一方面,托尼·布莱尔亦支持将同性性行为的合法年龄降至16岁,以及主张在法律上完全废除死刑。
1994年,工党党魁约翰·史密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由副党魁玛格丽特·贝克特接任。未几,工党举行了党魁选举,最终托尼·布莱尔击倒另外两名候选人玛格丽特·贝克特和约翰·普雷斯科特,正式出任英国工党党魁。上任后,托尼·布莱尔按惯例获聘任为枢密院顾问官,并准许使用“阁下”的称谓。
反对党领袖
托尼·布莱尔在1994年的工党大会上曾经发言表示,他有意更改党宪的第四款,加入新的目标和价值观。当中,托尼·布莱尔建议删除该款指出对“生产工具成为公有产权”的追求,使工党决定放弃国有化。最终,第四款被换成另一段文字,表示工党是其中一个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托尼·布莱尔对党纲的改动后在1995年4月召开的特别会议中获得通过。
此外,托尼·布莱尔出任党魁后致力于重新审视工党的政策,务求改进工党的形象,使之追上现代步伐,加强竞争力,为此,他就特别地以“新工党”(New Labour)一词,强调工党已经今非昔比。诚然,托尼·布莱尔的改革的确曾受到其他党派,以及党内的传统主义者加以批评,但事后证明他的改革的确成功挽回了不少民心支持。至于在1996年的工党大会上,托尼·布莱尔则表示他3大关注的议题分别是“教育、教育和教育”。
受到约翰·梅杰的保守党政府施政不得民心所帮助(保守党又因欧盟议题陷入严重分裂),托尼·布莱尔所带领的工党终于在1997年大选中赢得了压倒性胜利,结束了工党连续十八年的在野生涯。而当年差5日便44岁的托尼·布莱尔更成为自利物浦勋爵于1812年出任首相以来,最年轻的首相[12]。
入主唐宁街十号
托尼·布莱尔在1997年5月2日正式出任英国首相,他兼领的职务还包括有第一财政大臣、文官大臣、英国工党党魁、以及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作为英国内阁首长,他也是枢密院顾问官。托尼·布莱尔是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首相,也是该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的首相。
托尼·布莱尔任内带领工党走中间路线,带来了很大的争议。此外,他总爱以“新工党”的旗号来支持其自由贸易及市场经济的观点,以及区别党内过往奉行的集体主义。
在国内事务上,托尼·布莱尔明显在卫生和教育事务上增加公共开支,同时又在那些范畴引入具争议性的“市场主导改革”。托尼·布莱尔任内亦见证了最低工资的落实、调高专上教育学费、进行大幅度宪法改革(例如下放权力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成立北爱尔兰自治政府,推动和平进程。至于英国经济在托尼·布莱尔治下也表现良好,而他甚至继承了保守党过往的理念,坚持不加入息税。
自从911事件发生和反恐战争在2001年开展以来,托尼·布莱尔视美国为紧密的盟友,并大力给予支持。当中,他更曾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支援美国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托尼·布莱尔支持英国出兵伊拉克的决定,使他遭受到各界十分强烈的抨击。
北爱和平协定
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上任后,一改过往保守党政府对北爱尔兰问题的强硬立场,推动和平进程。1998年12月26日托尼·布莱尔成为第一位在爱尔兰国会发表演说的英国首相。同年英国政府和爱尔兰政府签署贝尔法斯特协议,成立北爱尔兰的自治政府。
下放权力
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上任后,即下放权力予苏格兰及威尔士,给予苏格兰及威尔士大部分的地方自治权力,其中苏格兰三百多年后再在1999年重新成立苏格兰议会,威尔士议会亦于1999年的成立。向苏格兰下放权力,本是加强在当地占优势的工党在当地的管治,但亦使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崛起,逐渐主导苏格兰的政治,工党在苏格兰的政治优势反而受到削弱,并于2007年失去苏格兰政府的管治权。而威尔士获得自治权后,工党亦继续在当地保持优势,一直维持管治权至今,但威尔士党亦取得一定的政治优势。其后,2000年,工党政府亦决定恢复大伦敦政府,取代1986年被保守党政府废除的大伦敦议会。不过,这个大伦敦政府与大伦敦议会相比,地方自治的权力受到削弱,大伦敦政府必须与大伦敦33个自治市政府分享地方自治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实行大伦敦政府的市长直接民选,由托尼·布莱尔的长年政敌、工党党内激进左派,脱党参选的肯·利文斯通当选首任大伦敦市长。
任内诞子
2000年,幼子里奥出生,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150年来第一个在唐宁街生子育儿的在职首相。
成功连任
在2001年英国大选中,工党再度保持了其前所未有的巨大优势,托尼·布莱尔成为第一位赢得第二任的工党首相。保守党党魁威廉·黑格辞职,他是自1920年代奥斯丁·张伯伦以来第一位没有成为首相的保守党党魁。
阿富汗战争
在911事件后,托尼·布莱尔很快地宣布与美国站在一起,在阿富汗战争之前他参与了一系列穿梭外交,帮助巩固了国际的反恐联盟,访问了许多其他国家领导人可能认为太危险的国家。
伊拉克战争
托尼·布莱尔是对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有关进攻伊拉克计划的坚定支持者,这项计划具有很高的争议性。
托尼·布莱尔很快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常与持坚定反战立场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发生磨擦。托尼·布莱尔被认为比小布什更善于演说,他在战争爆发前发表了多篇演说,强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
虽然萨达姆被指控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美英发动战争的最主要理由,托尼·布莱尔也强调萨达姆践踏人权的记录,以此来为战争辩护。
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英国军队也参与其中。战后至今也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在英国国内造成了针对首相的很多争议,其中很多是来自工党党内的。工党内有许多人不喜欢布什,并且反对伊拉克战争。不过在政府表决通过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法案中,国会下议院在二读表决,以412票支持、149票反对,通过支持英国参与伊拉克战争。绝大多数的保守党议员,以及超过一半的工党议员支持战争法案。部分工党议员选择投反对票及弃权,而全部自由民主党议员则投反对票。
2003年8月1日托尼·布莱尔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但是伊拉克武器调查专家大卫·凯利博士的死亡阴影笼罩着,工党内没有任何庆祝活动。
2004年1月27日和1月28日两天可以算是托尼·布莱尔政治生涯中最危险的两天,被称为“在地狱中的24小时”。由于工党内部的反对,他的高等教育法案有可能没有办法通过二读——这是他上任后面临的首次类似的政治危机。第二天,关于大卫·凯利博士死亡调查的赫顿报告也将公布,大多数人预测报告将指责托尼·布莱尔及其政府。最终,关于调涨大学学费的法案以5票之差获得通过。而赫顿勋爵的报告则着重批评了BBC的报导不周,对政府的失误轻描淡写。
虽然赫顿报告为政府辩护,有关导致伊拉克战争的情报使用问题又浮上台面。托尼·布莱尔最终决定再启动另一项调查,而这次是评估战争爆发前情报的使用。
健康问题
2003年10月19日布莱尔曾因心脏问题接受治疗。
三度胜出大选
在2005年英国大选中,工党再度胜出,但议席多数减至55席,仅以355席勉强保持过半数,而普选票仅比保守党多三个百分比。托尼·布莱尔成为第一位赢得第三任的工党首相。
戴维·卡梅伦在2005年12月6日成为新的保守党党魁后,工党民望回落。
宣布下野
2006年年初,工党爆出“金钱换爵位”经济丑闻,几名被工党提名为上院议员候选人的富商被曝在2005年议会选举前向工党提供了价值数百万英镑的秘密贷款。3月18日,一名工党内部人士表示这起事件与首相布莱尔有直接联系。[13]此后在党内逼宫的压力下,托尼·布莱尔在2006年9月7日宣布将于2007年9月的工党大会举行时辞去党魁一职[14]。2007年5月10日,他又宣布自己会在6月27日提前辞任党魁。在其辞职声明中,托尼·布莱尔授引了杜鲁门的话,认为在伊拉克战争一事上“做了我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15]。6月27日,他在国会下议院出席最后一次的首相答问环节,其后他向女王辞去首相一职,结束10年的首相生涯。之后他再辞去下议院议员,结束24年的下议院议员职务。其后获联合国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
与国会的关系
托尼·布莱尔任内曾对下议院的议事程序作了不少改革。他上任后的第一项改动就是将以往在每星期二和四,每次长15分钟的首相答问环节进行合并,变为每星期只在星期三举行,但时间则延长至30分钟。托尼·布莱尔表示这样是为了让答问环节更具效率,但批评者却反驳他这样做只为方便准备问题答案。除首相答问环节外,托尼·布莱尔又会在每月举行一次记者会,让记者就不同问题作发问,而气氛也要比国会辩论融洽[16][17]。
其他的议事改革则把括调整国会会议进行的时间,使之更接近一于般商业机构上下班的运作模式。
与媒体的关系
一般认为,托尼·布莱尔应付媒体的技巧远高于他在国会辩论的能力。他在电视镜头面前,总显露出政治领袖应有的魅力、往往给予观众现代、不拘谨和善于表达之感觉。或许世人对托尼·布莱尔留下最深刻的电视讲话,就是他在1997年8月对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之死所发表的演说,当中他以“人民王妃”形容戴安娜,及后即广为人们所竞相采用。
另一方面,托尼·布莱尔任内亦以重用新闻秘书而著称,当中比较著名的有阿拉斯泰尔·坎贝尔,他曾自1997年5月至2001年6月8日出任首相办公室发言人,后来更改任首相通讯与策略总监,惟事后于2003年8月29日因为赫顿调查一事辞职。托尼·布莱尔与坎贝尔两人常常被外界批评和讽刺,指他们透过种种“政治化妆”的手段去影响新闻消息。
与戈登·布朗的关系
早在约翰·史密斯于1994年去世后,托尼·布莱尔与戈登·布朗两人曾同被视为新党魁的热门人选,而他们两人亦曾许下诺言,答允互相合作。最初,由于布朗认为自己资历较高,布莱尔理应会让路给他,但后来两人却发现托尼·布莱尔更取得公众的支持[18]。1994年5月30日,布朗向布莱尔承诺不竞逐党魁之职,而布莱尔则答应担任党魁一定时间后就会退位(一说8年两任),以作回报,但他却在公开场合,多次否认两人之间有任何类似交易。而相关传闻后来更在2003年9月被英国第四台拍成电视剧《君子协定》(The Deal)。
过去有不少媒体报导,上任首相后的托尼·布莱尔,曾多次作出暗示(甚至承诺),表示愿意在戈登·布朗期望的时限内下台。然而事实上,布莱尔在首相任内以及2005年后多番拒绝辞职,使得他与布朗两人关系日益不和。至于时任英国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则被传媒形容为“婚姻指导顾问”,寓意他经常在双方之间充当中间人来进行调解的角色[19]。
另一方面,托尼·布莱尔最初上任之时,曾特别地让戈登·布朗拥有自主权。故此在他的同意下,布朗可以以财政大臣之位,自由对经济政策作出决定。但据唐宁街知情人士透露,布莱尔后来对此深感后悔,因为日后就重要的经济事务作决策时,布朗往往将他排除在外。
在2007年5月2日,托尼·布莱尔终于宣布在一星期内宣布自己的下台时间,另外还鼓励及支持戈登·布朗竞逐工党党魁。2007年5月10日,他又在自己的选区塞奇菲尔德宣布将在同年6月27日卸任首相一职,至此他的下台疑团才得以正式消除。
宗教信仰
托尼·布莱尔作为公众人物,但在公开场合甚少谈及他的宗教信仰,但他曾被认为是一位盎格鲁大公主义者——亦即是英国圣公会高派中最倾向保持天主教传统一派的成员。高教派是一个容纳罗马天主教的基督教派别,而托尼·布莱尔的妻子谢丽·布莱尔本人及子女皆是罗马天主教徒。托尼·布莱尔平时在伦敦一般会与家人到天主教的西敏大教堂参与弥撒,但是当地的枢机主教休姆却批评他不是天主教徒,却在弥撒中领圣体(圣餐)。
在2006年3月4日ITV1电视台的访问中,托尼·布莱尔向节目主持迈克尔·柏金逊(Michael Parkinson)讨论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谈及了其基督教信仰。他说自己曾在此议题上祈祷,并说上帝会对他作的决定进行审判[20]。
至于在另一份杂志的访问中,托尼·布莱尔则表示到,他长于基督教的环境,但“上牛津以前都未有真正的去实践信仰”,直至在大学遇到一位澳洲牧师后,才重新使他对信仰产生兴趣。此外他又认为信仰不是一对一的,不限于自己与相距甚远的上帝,而是关系到自己与身边的世界。从这种看法,使他见到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亦使他找到了世界的合理所在[21]。
然而坊间对托尼·布莱尔的信仰仍存有很多疑问。有次托尼·布莱尔在公开场合访问中谈及基督教信仰时,更被他的顾问、首相通讯与策略总监阿拉斯泰尔·坎贝尔以“我们不碰上帝之事”(We don't do God)为理由打断[22]。
2007年12月21日托尼·布莱尔正式加入天主教。[23]
批评
对托尼·布莱尔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他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关系,以及他对中东,包括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冲突和以巴冲突所采的政策。此外他亦被批评以“政治化妆”的手法扭曲新闻,误导国民。托尼·布莱尔也是历史上首位遭警察问话的在任英国首相。
总统主义
有不少人士批评托尼·布莱尔仕内比较专断,漠视内阁阁僚与下议院的意见。其作风常令人感觉他不是一位首相,反而像一位总统或国家元首,这点有违他的身份[24]。
对美关系
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任内,托尼·布莱尔已经与他建立了友好的私人关系,此后乔治·W·布什虽然接任美国总统,但托尼·布莱尔仍与他建立起强而有力的政治同盟,并积极在外交政策上连成一线。不过,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托尼·布莱尔尤如布什的外交部长[25]。此外又有人直指托尼·布莱尔是“布什的卷毛狗”[26],反映出托尼·布莱尔在外交政策上令人有盲目附和美国的感觉。就连美国国务院官员肯德尔·迈尔斯(Kendall Myers)也指出布什对待英国首相的态度某程度上使他感到“蒙羞”,他认为两人的联盟是单向的,布什没有回报托尼·布莱尔,两者之间也不是互惠互利[27]。
当然,布什对托尼·布莱尔和英国加以赞扬,又曾在纪念九一一的活动上说“美国没有比大不列颠更真诚的朋友”[28]。可是,他与布什建立的同盟关系,仍然使托尼·布莱尔在不少英国人眼中大打折扣[29]。后来当布什卸任总统后在个人自传《抉择时刻》评价世界各主要国家领导人时写到“我在世界舞台上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好的朋友”、“作为我们的盟友,他从来不曾动摇过”。[30]
中东政策及对以色列的关系
托尼·布莱尔早年加入工党不久以后,便加入一个叫工党以色列之友的组织。1994年,一位昔日与托尼·布莱尔在同一所律师行工作的同事,在一次以色列外交官所办的晚宴中,向他介绍一位叫迈克尔·利维(Michael Levy,后来成为利维勋爵)的人。利维是流行音乐界的大人物,也是位热心于协助犹太社区筹款的人[31]。托尼·布莱尔与利维未几就成为了好朋友,两人更时常一起打网球。而工党党魁专款在利维管理之下,则成功在1997年大选前取得了亚历克斯·伯恩施坦和罗伯特·加罗恩等人的鼎力资助,此两人后来即获封终身贵族。至于利维本人亦在1997年获封终身贵族,而到2002年美伊战争爆发前,更获托尼·布莱尔任命为中东特使。利维常对托尼·布莱尔加以赞扬,指他对“以色列国提供坚定与诚恳的支持”,他对自己则形容是其中一位“顶尖的国际锡安主义者”[32]。
可是到了2004年,有多达50名英国外交官站出来,对托尼·布莱尔在以巴冲突所作的政策作出强烈批评,其中批评者更不乏英国驻巴格达以及特拉维夫的大使。他们对英国在2003年跟随美国出兵伊拉克表示“深切关注”外,又指“现在是时候去将我们的不安诉诸公众,以望国会能听到我们的声音,重新就现行政策作重新评估”。除此以外,他们又敦促托尼·布莱尔如果要尽美国盟友的责任,就很应该“以忠实盟友的角色施加真正的影响力”。这批外交官同时又批评英、美并没为入侵伊拉克后订下“妥善的善后计划”外,又罔顾伊拉克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危。最后,他们批评托尼·布莱尔在以巴和平进程之中,支持保留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以色列犹太人殖民区是“一大退步”,而他们的不满也是“托尼·布莱尔所一手造成的”。他们认为托尼·布莱尔这样是“放弃了过去40年来,指引国际间尽力重建这片圣地的原则”[33]。
2006年,托尼·布莱尔由于未在以黎冲突中呼吁双方停火,结果再受责难,而这次更有阁揆公开对以色列表示不满。当中,曾任外相的下议院领袖杰克·斯特劳就表示以色列的行动会令黎巴嫩陷入动荡之中。而另一位官员—外交部的贺伟成亦声言“对以色列所采的军事策略感到费解”,又指以色列的行动“造成了无辜百姓伤亡”。此外据《观察家报》报导,托尼·布莱尔在2006年7月28日起程与美国总统布什召开峰会前,曾有为数不少的内阁阁揆向托尼·布莱尔施加压力,要求他公开就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攻击所造成之无辜伤亡,加以抨击[34]。
与党内的关系
托尼·布莱尔在任后期迟迟未交代下台的确实时间,使他受到了英国传媒和国会议员的批评。据报,有内阁阁揆相信托尼·布莱尔迟迟不交代下台时间,是因为他有意第四度角逐大选[35]。2006年暑假,托尼·布莱尔一家曾到加勒比海渡假,返国后他表示希望各界停止对他的下台时间作揣测,结果激起不少工党忠实支持者的不满。
诚言,托尼·布莱尔政府引入了不少工党内的左派支持的经济政策,例如设立最低工资和立法保障儿童脱贫,不过他在国防外交事务上却被指走右翼路线,与之前保守党的政策相近。托尼·布莱尔走中间路线的第三条道路,使他在任期间得到不少中间选民的支持。惟正如不少人指责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李伯曼信靠共和党的国防外交政策一样,有不少人指托尼·布莱尔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新保守主义者或撒切尔支持者,甚至有人形容他是“撒切尔的儿子”。然而,撒切尔夫人却对这种看法不表认同,她在1997年大选前表示不愿意看到托尼·布莱尔当首相。她又在2005年的一个电视访问中就认为,她与托尼·布莱尔的相似仅限于表面;不过托尼·布莱尔却经常公开表示自己仰慕撒切尔夫人。[36]
支持率
2006年5月,《每日电讯报》曾报导托尼·布莱尔的支持度跌至只有26%,比起当年威尔逊将英镑贬值后,以及卡拉汉在“不满的冬天”期间所得的支持率还要低,这表示托尼·布莱尔成为了战后最不受欢迎的工党英国首相。不过,以有纪录以来计,保守党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与约翰·梅杰曾得到比这个数字更低的支持率。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托尼·布莱尔在1997年大选完结时,他曾取得了历史上英国首相最高的支持率。
伊拉克战争罪行
2011年11月22日,由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所成立的吉隆坡战争罪行仲裁庭经过四天的听证判决,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和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犯下的“危害和平罪”罪名成立[37][38][39]。不过,该仲裁庭不被联合国承认,判决纯粹是象征性质,没有执法权利。
卸任后
托尼·布莱尔卸任后,首相与党魁之职由其财相戈登·布朗接任,而托尼·布莱尔则随即获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为中东问题特使。[1]他成立了与宗教有关的基金会(Tony Blair Faith Foundation),致力推动各宗教信仰的接触及和解。此后他批评保守党对欧盟的疑欧政策,在2014年他表明反对苏格兰独立,并支持英国续留欧盟,惟英国最终在2016年6月23日以52%通过投票脱离欧盟。
2015年10月布莱尔接受CNN专访时承认当年宣布参与对伊拉克战争是犯下错误[40]他2007年卸任时坚称:“我不认为应为我们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道歉。”但8年后改口愿意部分认错,但表示很难为推翻海珊一事认错,只能居于婉转的回答:“我认为一部分的事实是这样。当年推翻海珊政权的国家,对现今情势当然无法撇清责任。”
2018年12月,托尼·布莱尔表示若国会未能决定英国脱欧方案,便应举行二次公投。
2021年10月,根据国际调查记者同盟披露的潘朵拉文件,托尼·布莱尔与妻子谢丽·布莱尔于2017年通过个人在英属维京群岛离岸公司收购Romanstone International Limited,买下Romanstone伦敦梅费尔的一幢办公楼,价值650万英镑。两人此举能节省31.2万英镑的印花税。据指,Romanstone的董事与巴林扎亚尼(Al Zayani)政治家族关系密切,其中一位是巴林工业、商务及旅游部长Zayed Rashid Al Zayani[41]。
2021年12月31日,英女王宣布册封布莱尔为嘉德勋章骑士。布莱尔回应道:“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他表示,担任首相是一种“极大的荣幸”,并补充说:“我要感谢所有在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各个方面与我并肩作战的人,感谢他们对我们国家的奉献和承诺。”[42]
2022年7月16日,布莱尔在伦敦发表重要演讲,分析和预测国际格局未来的演变。
荣誉
纹章
杂记
著作
- 2003年:Iraq'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iane Publishing, ISBN 978-0-7567-3102-1(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国政府的评估)
- 2002年:The Courage of Our Convictions 费边社, ISBN 978-0-7163-0603-0(我们信念的勇气)
- 2000年:Superpower: Not Superstate? (Federal Trust European Essays) Federal Trust for Education & Research, ISBN 978-1-903403-25-9(超级大国:不是超级国家? (联邦信托欧洲随笔))
- 1998年:The Third Way: New Politics for the New Century 费边社, ISBN 978-0-7163-0588-0(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
- 1998年:Leading the Way: New Vision for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SBN 978-1-86030-075-2(引领潮流:地方政府的新愿景)
- 1997年:New Britain: My Vision of a Young Country Basic Books, ISBN 978-0-8133-3338-0(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愿景,基础书籍)
- 1995年:Let Us Face the Future 费边社, ISBN 978-0-7163-0571-2(让我们面向未来)
- 1994年:What Price Safe Society? 费边社, ISBN 978-0-7163-0562-0(安全社会要付出什么代价?)
- 1994年:Socialism 费边社, ISBN 978-0-7163-0565-1(社会主义)
- 《旅程 布莱尔回忆录》2011-09译林出版社
参见
参考资料
- ^ 1.0 1.1 王湘江; 刘历彬.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任命布莱尔为中东问题特使. 新华网. 2007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19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Blair's birthplace is bulldozed in Edinburgh. 爱丁堡晚报 (约翰斯顿出版社). 2006年8月9日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3日).
- ^ Blair: 'Why adoption is close to my hea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0年12月21日, 卫报
- ^ Blair's Orange roots revealed[永久失效链接], Belfast Today, Simon Hunter, March 6, 2007
- ^ Int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Martin McGuinness, The Guardian]], March 14, 2007
- ^ Tony's big adventure. 观察家报 (卫报新闻有限公司). 2003年4月27日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5日).
- ^ Mary Harron Biography. 雅虎电影. 雅虎公司. 2006年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2月15日).
- ^ Blair, Tony. The full text of Tony Blair's letter to Michael Foot written in July 1982. The Daily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Ltd.). 1982年7月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3日).
- ^ Navrozov, Lev. On Democracy. newsmax.com. 2006-04-21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7).
- ^ Seddon, Mark. America's Friend: Reflections on Tony Blair. Logos 3.4. 2004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8).
- ^ About Labour. The Labour Party. 2006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6).
- ^ Biography: The Prime Minister Tony Charles Lynton Blair. www.number-10.gov.uk.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4).
- ^ 布莱尔身陷“金钱换爵位”丑闻.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 ^ I will quit within a year - Blair. BBC News. 2006-09-07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7).
- ^ http://merciafm.co.uk/Article.asp?id=404763&spid=[永久失效链接]
- ^ PM: Saddam and his regime will be removed. www.number10.gov.uk. 2003-03-25 [2006-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6).
- ^ Tempest, Matthew. Tony Blair's press conference. The Guardian (Guardian Newspapers Ltd.). 2004-09-07 [2006-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 ^ 据“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在1994年5月15日刊于《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民调显示,在公众眼中,托尼·布莱尔取得32%支持率,约翰·普雷斯科特19%,玛格丽特·贝克特14%,戈登·布朗9%,罗伯特·库克5%。
- ^ Andrew Rawnsley. A marriage on the rocks. 观察家报 (卫报出版社). 2003年10月5日 [2007年3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5日).
- ^ Blair 'prayed to God' over Iraq. BBC新闻. 2006年3月3日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9月28日).
- ^ 存档副本.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Campbell interrupted Blair as he spoke of his faith: 'We don't do Go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aily Telegraph, 3 May 2003
- ^ Tony Blair joins Catholic Church. BBC. 2007-12-22 [202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4010821) (英国英语).
- ^ 存档副本. [200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7).
- ^ Mandela condemns US stance on Iraq. BBC新闻. 2003年1月30日 [200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13日).
- ^ Blair battles "poodle" jibes. BBC新闻. 2003年2月3日 [2006年11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11日).
- ^ Bush 'routinely ignoring Blair'. BBC新闻. 2006年11月30日 [2006年11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15日).
- ^ President Declares "Freedom at War with Fea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2-25.
- ^ Guardian/ICM poll finds strong public opposition to Tony Blair's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with President Bush. [200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 ^ 布什新书评各国领导人:胡锦涛实干普京冷血(图). [201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 ^ Euan Ferguson. There was once a jolly bagman. Guardian. March 19, 2006 [200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5).
- ^ Wavell, Stuart. Lord Cashpoint's touch of money magic. 星期日泰晤士报. 2006年3月19日 [2007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7月26日).
- ^ Diplomats attack Blair's Israel poli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卫报, Matthew Tempest, April 26, 2004
- ^ Cabinet in open revolt over Blair's Israel poli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观察家报, 30 July 2006
- ^ 'Deluded': Extraordinary attack on Blair by Cabinet. 独立报. 200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1).
- ^ Life without Margaret Thatch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dcock, Barry, 星期日先驱报, February 13 2005
- ^ 吉隆坡战争罪行仲裁庭判决.布什和布莱尔“危害和平”罪成. 星洲网 Sin Chew Daily.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 ^ Bush, Blair guilty in Malaysia ‘war crimes trial’. Al Arabiya English. 201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5) (英语).
- ^ George W. Bush, Tony Blair found guilty of war crimes ... in Malaysia. nationalpost. 2011-11-22 (加拿大英语).
- ^ 布萊爾改口談伊拉克戰事認錯.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6).
- ^ Goodley, Simon; Garside, Juliette. Tony and Cherie Blair bought property via offshore firm and saved £300,000 in tax. The Guardian. 2021-10-03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4).
- ^ Blair becomes 'Sir Tony' and joins top royal order. BBC. 2022-01-01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建议阅读
- Abse, Leo. Tony Blair: The Man Behind the Smile. Robson Books. 2001. ISBN 978-1-86105-364-0.
- Beckett, F. & Hencke, D. (2004). The Blairs and Their Court, Aurum Press, ISBN 978-1-84513-024-4
- ———. Tony Blair: The Man Who Lost His Smile. Robson Books. 2003. ISBN 978-1-86105-698-6.
- Blair, Tony. (ed.) Iain Dale , 编. The Blair Necessities: Tony Blair Book of Quotations. Robson Books. 1998. ISBN 978-1-86105-139-4.
- ———. (ed.) Paul Richards , 编. Tony Blair: In His Own Words. Politico's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1-84275-089-6.
- Gould, Philip. 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How the Modernisers Saved the Labour Party. Abacus. 1999. ISBN 978-0-349-11177-3.
- Naughtie, James. The Rivals: The Intimate Story of a Political Marriage. Fourth Estate. 2001. ISBN 978-1-84115-473-2.
- ———. The Accidental American: Tony Blair and the Presidency. Macmillan. 2004. ISBN 978-1-4050-5001-2.
- Rawnsley, Andrew. Servants of the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of New Labour. Hamish Hamilton. 2000. ISBN 978-0-241-14029-1.
- ———. Servants of the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of New Labour 2nd edition. Penguin Books. 2001. ISBN 978-0-14-027850-7.
- Rentoul, John. Tony Blair: Prime Minister. Little Brown. 2001. ISBN 978-0-316-85496-2.
- Riddell, Peter. The Unfulfilled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and the End of Optimism. Politico's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1-84275-113-8.
- Seldon, Anthony. Blair. Free Press. 2004. ISBN 978-0-7432-3211-1.
- Short, Clare. An Honourable Deception? New Labour, Iraq, and the Misuse of Power. Free Press. 2004. ISBN 978-0-7432-6392-4.
- Stephens, Philip. Tony Blair: The Making of a World Leader. Viking Books. 2004. ISBN 978-0-670-03300-3.
延伸阅读
- Blair, T. (2004). "Blair, The Right Hon. A. C. L." from Who's Who, 156th ed., London: A & C Black
- Halsbury's Laws of England (2004)
- 英女王 (电影) (2006)
外部链接
- 唐宁街10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卫报有关托尼·布莱尔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yWorkForYou.com—托尼·布莱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托尼·布莱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的投票成绩
- 弹劾托尼·布莱尔运动
- Tony Blair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女王陛下政府:首相简历
- 托尼·布莱尔年代—时序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托尼·布莱尔辞职声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衔 | ||
---|---|---|
前任者: 玛格丽特·贝克特 (代理) |
反对党领袖 1994–1997 |
继任者: 约翰·梅杰 |
英国工党党魁 1994–2007 |
继任者: 戈登·布朗 | |
前任者: 约翰·梅杰 |
英国首相 1997–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