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
新移民又称为新住民,指刚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语言文化上未融入当地社会、以及还未取得当地国籍或户籍的人士。部分新移民本身的谋生技能及适应能力不及本地人士,令新移民不少停留在社会较低阶层,需要社会保障的支援。
新移民是相对于当地人而言,当地人有称为原居民、原住民、当地土人等,例如美洲新大陆的印第安人是原居民,而白人则是美洲的“新移民”。 又例如所有第一代香港人,也曾经是新移民,因为他们都不是香港开埠时期的香港原居民,绝大部分由中国大陆移居香港。
在印度殖民历史上,移居当地的欧洲人就是新移民,他们不少是居于印度的上流社会。
新移民有多种类,例如投资移民、优才计划、家庭团聚、政治庇护等。
当新移民居于当地超过某年数,加上其他条件,之后则可获当地永久法律身份,但如不通当地语言,仍会被视为外人。
各地概况
台湾
- 日治时期(1895-1945),日本当局曾吸引日本农民到台湾东部开垦与定居,其中花莲县与台东县的部分乡镇就是以日本聚落名称命名,如瑞穗乡、吉安乡等;但这些短暂定居台湾的日本移民因日本在二战时战败而被迫全数遣返回国。(参见: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移民村)
- 1949年中国国民党于国共内战失利,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华民国国军被迫退守台湾,连带引起约两百余万名外省人抵达台湾;后来国军的大陈岛撤退、一江山岛战役等军民眷属也被政府移往台湾的眷村居住。
- 在台湾,虽除台湾原住民族以外族群皆为移民族群,但台湾新住民一词通常表示1990年代以后移民台湾之人士,若特指此前之移民族群则对应称呼为旧移民。
- 1990年代以来,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大陆等地人民,因透过通婚方式移居台湾,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女性,新住民逐渐成为外籍配偶的称呼;由于来自中国大陆的外籍配偶于台湾设立户籍前的身份为大陆人民,加上两岸政治上的隔阂,所以不称为她们为“外省人”,而是台湾新住民。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新住民目前共有65万人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以及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地方。目前中华民国已有新住民担任公职,包括总统府国策顾问胡清娴(越南华人)、立法委员林丽蝉(柬埔寨华人)等。
香港
- 超过九成香港人的原居地和先祖皆来自中国大陆。主要原因是不少人民因国共内战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移及逃难至香港。部分人原计划经香港去台湾,但最终选择在香港定居,并融入香港社会。
- 新移民主要是指1979年改革开放后及1997年香港回归后用单程证移居香港的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部分新移民难以融入香港社会和生活,或者不认同香港核心价值。而非华裔的新移民则视为少数族裔。
- 新移民合法通常居于香港超过七年,就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美国
- 19世纪初,由于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吸引了拉丁美洲的居民移往美国寻梦。
- 19世纪末,由于东亚与欧洲一连串的贫困与战乱问题,许多华人、日本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大举移往美国以求安顿的生活。
- 20世纪初前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发生了大清洗、乌克兰大饥荒、卡廷大屠杀等惨案,东欧各国与苏联境内加盟共和国人民为了逃避斯大林政权的迫害而大举移民美国。
- 二战前后,由于希特勒执掌的纳粹德国,其政权发动了二次大战及犹太人大屠杀,许多犹太人以及宗教界、商界、传媒界与学术界的精英为了逃避纳粹政权而移往美国。
- 1959年古巴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上台后,许多古巴难民为了躲避古巴共产党的迫害,不惜任何代价逃往对岸的佛罗里达州及其他南方州份。
中南美洲
澳大利亚
- 19世纪末,许多亚裔居民前往离亚洲较近的澳大利亚,引起了白人执政当局的敌视,故制定了“白澳政策”限制亚裔居民移入,甚至因此变相歧视澳洲的亚裔居民。白澳政策在1972年才结束。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后,更多的中国人选择移居澳大利亚。
巴勒斯坦
- 二战结束后,由于受到犹太复国主义影响,曾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而幸存的海外犹太人得以回到犹太教义中的“上帝应许之地”而回到巴勒斯坦与周遭地区并成立以色列;但在犹太人迁入前,巴勒斯坦人长年居住在巴勒斯坦,他们反对联合国在1947年分割犹太人57%巴勒斯坦土地的建议,希望把犹太人驱离而爆发了一连串的以阿冲突。最终以色列在多次战争中获胜,1949年领土扩大至77%,六日战争后控制全境,并逐年在约旦河西岸扩大犹太殖民区,多年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争议,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直要求以色列停止兴建殖民区及隔离墙,但以色列一直未有理会。
德国
- 1961年起,东德建立了柏林墙包围了西德控制下的西柏林,但有许多东德军民不堪生活于共产党的极权统治,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柏林墙;同时东德其他地区的人民也借由奥地利、瑞士等第三国逃到西德。
- 1970年代德国曾引入土耳其外劳,迄今有两百余万人,形成一个大型外来族群,造成德国本国人与新移民间的就业、社会福利等层面上的种种争议。
韩国
- 金日成奠基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金氏家族”世袭党国体制,加上朝鲜先军政治的国策,与苏联解体后,朝鲜执意发展核武,遭受国际经济制裁的窘境影响下,朝鲜人民面临严重的饥馑、贫困等问题。这些“脱北者”奋不顾身的逃往南方以求更好的生活,而大韩民国当局为了让脱北者逐渐适应南北巨大的文化与生活型态差异,会将脱北者送进“再教育中心”很长一段时间;结束“再教育中心”课程后的脱北者会接受韩国政府人员的考核以检验忠诚度,通过考验后才能归化韩国国籍。不过,脱北者—旦正式成为大韩民国国民,将不能回到朝鲜。
波罗的海三国
-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三国,在1918~1940年间短暂独立,后被苏联斯大林政权并吞,其间有许多俄裔居民移居到波罗的海三小国境内,并成为境内最大股的少数民族。
-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由于波罗的海三国有强烈的反俄情绪,加上当局对俄裔居民非常不友善,经常发生本土居民和俄裔居民的意识形态冲突。而俄语是否继续成为教学语言也成为争议,因为过去在苏联时期,俄语是必修语言。
新加坡
参见
外部链接
- Princet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Penn Populations Studies Center
- UC Irvine Popul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 Newly Arrived Students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T Mig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merican Sociology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 Sociological Studies on Immigration in China
- Russel Sage
- UCL, U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MSNY
- CEIFO
- Euro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