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航空机
日立航空机(日语:ひたちこうくうき)乃日本曾经存在的飞机制造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专门制造军用航空器、飞机发动机等。虽然该公司的规模无法与三菱重工业、中岛飞机、川崎重工业、川西航空机等公司相比,但主要业务在于教练机及教练机用小型发动机的制造。二战最盛时期该公司麾下拥有五家工厂,员工总数超过3万4千人。
简历与概要
1928年(昭和3年)东京瓦斯电力工业(以下简称“瓦斯电”)开发出日本第一具国产航空器发动机“东京瓦斯电力工业神风发动机”(Ha-21),1939年2月其经营权被日立制作所购入,1939年5月独立成子公司“日立航空机”。从1941年1月起至二战结束为止,总共制造了4个机种共1,783架,发动机则制造了14种共13,571具;前者约占同时期日本生产总数的2.6%、后者则为11.6%[1]。
战后依据《企业再建整备法》的规定,1949年8月成为东京瓦斯电力工业的附属企业,专门制造发动机、泵等民生必需品。1953年5月立川工厂并入富士汽车,1962年6月则和小松制作所业务合作。1972年4月和大日本机械工业公司合并,改称“全能公司(ゼノア株式会社)”,1979年10月又与小松部品公司合并,再改名成“小松全能公司”。不过后者在2007年12月已被瑞典商胡斯克瓦那收购,更名为胡斯克瓦那全能公司;目前原立川工厂的历史由胡斯克瓦那全能和小松工具等两家公司承续下去。至于原千叶工厂的员工则在1947年11月于原址创设千叶制粉公司[2],后来因为千叶县政府打算在千叶港设立食品加工区,所以该公司迁往千叶县美滨区之新址[3]。
至于原先的母公司日立制作所曾于2011年9月公开声明,注册于东京都中央区的日立航空机公司与前者毫无关系[4]。
生产的飞机
- 三式初步教练机:1939年5月至1940年10月间在羽田工厂生产,共生产89架。
- 九三式中间教练机:1940年12月至1942年11月、1943年5月至1944年11月之间由羽田工厂供应,共出厂1,400架。
- 二式初步教练机:1943年4月至1943年8月在羽田工厂生产,共计61架。
- 零式练习用战斗机:1944年5月至1945年7月间交由千叶工厂制造,共计279架。
生产的发动机
- 三菱金星发动机:金星43型,在大森工厂制造。
- 东京瓦斯电力工业天风发动机:天风11、12、15、21、31型等,在千叶、大森工厂皆有制造。
- 日立初风发动机:初风11型,在大森工厂生产。
- 日立Tsu-11发动机:二战末期所开发的热喷射引擎,在千叶工厂仅制造出63具。
- Ha-12、Ha-13、Ha-13甲、Ha-26、Ha-42、Ha-112:皆在立川工厂生产。
旗下生产单位
- 大森工厂
- 瓦斯电时代便设置的工厂,1944年下半年开始转变成发动机制造重镇。后来随着千叶新工厂的落成,多数员工派遣至新工厂,遂成为后者的零件供应地。为了研发第一架飞机产品“千鸟号”及其发动机神风,大森工厂设有机体生产设备;此外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研究所发展的航研机亦在此地发展出来。后来机体业务扩大,遂兴建羽田工厂。
- 羽田工厂
- 亦是瓦斯电时代创设的工厂,主要生产机体。同样因多数员工移往千叶工厂,成为后者的零件供应地。三式初步教练机、九三式中间教练机、二式初步教练机等皆在此地制造。
- 立川工厂
- 瓦斯电时代创设的工厂,位于今东京都东大和市。最盛时期从业员工共1万4千余人,乃是该公司最大的发动机制造中心。1944年时月产量350具,占了公司发动机总产量的半数。1945年2月17日、4月24日时该工厂、立川机场、立川飞机等处遭到盟军空袭轰炸,热处理、锻冶、组立等设备被破坏殆尽,员工也死伤许多,整座工厂毁坏约50%。空袭频繁时期实施疏散计划,将设备和人员转移到邻近的津田塾大学、工厂周围土地、武藏村山市横田防空洞工厂、邻近物见山的八州地下工厂等地。1946年6月原本预定的八州地下工厂已完成约20%的工程,却遇到日本投降而中止。其中该工厂的变电所在空袭中遭受无情轰炸,整栋建筑物弹痕累累,却仍由后来的小松全能公司(小松ゼノア)继续使用,直至1993年为止。该栋建筑物被东大和市指定成文化财产(史迹),并划入都立东大和南公园内保存。再者,该市的南街地区为当年立川工厂从业员工、家眷居住所开发。
- 千叶工厂
- 为了因应时任海军航空本部长山本五十六要求扩大航空产业,日立航空机于现今千叶县千叶市中央区苏我的临海区域设立千叶工厂。1942年4月正式投产,制造发动机与机体。最盛时期聘雇约1万2千人,并从大森、羽田等工厂供应零组件。零式战斗教练机便是由该工厂制造,但因为空袭频繁且物资缺乏、零件不足,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二战期间德国亨克尔飞机制造厂派遣技师寇特·修密特(Kurt Schmid)常驻于此,负责指导组合生产线,以支援银河轰炸机的整备工作。不过直到战争结束,该工厂皆未实际制造该飞机。配合空袭疏散计划,该工厂的设备与人员疏散前往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千叶县立高等女学校等处,并于现今大网白里市进行防空洞、半地下式建筑物等工程,进行到40%进度时二战结束。
- 川崎铸造所
- 1939年7月完成,主要供应曲轴箱等铸造零件给各工厂。
参考资料
- 《太平洋戦争中の日立航空机株式会社 : 米国戦略爆撃调查団报告・和訳》,榊宪吉、高草孝夫合译、高草孝夫编,日立鹏友会,1990年11月。
外部链接
- (日语)旧日立航空机(株)地下工场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日立航空机 立川発动机制作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参考《太平洋戦争中の日立航空机株式会社 : 米国戦略爆撃调查団报告・和訳》,榊宪吉、高草孝夫合译、高草孝夫编,日立鹏友会,1990年11月。
- ^ 请见(日语)千叶制粉株式会社:沿革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11-10.。
- ^ 请看(日语)千叶商工会议所:シンプルな事业を核に、挑戦し続ける千叶の制粉会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见(日语)日立:日立航空机株式会社との関系につい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