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

中文姓氏 (朱)
姓氏
百家姓》第17位
2:
3:
4:

郡望  沛郡

朱姓中文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17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明朝皇族姓氏。

起源

朱姓有多个起源,仅以下分类作为列表:

尧之子丹朱的后代

  • 的儿子丹朱的后代,以“朱”为姓氏。丹朱,祁姓,所以这一支成为祁姓朱氏的起源。
  • 商朝宗室子期封于赤乡(一作郝,今山西太原),其后人或赤氏,或郝氏。又因“赤即朱”,改为朱姓。

商朝末年的殷商宗室微子的后代

  • 宋微子启的后代以为姓,后来宋国齐国灭掉,后人遂改宋为朱(宋、朱字形相近),成为宋姓朱氏的起源。[1]蔡邕在《朱公叔鼎铭》认为宋微子启之子,姓子名朱,史称公子朱。公子朱的子孙,以祖先名字为氏,此即后世子姓朱氏的来历。

曹挟的后代

  • 起源于曹姓,是曹挟的后代。成书于唐代的《元和姓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姓氏专著,里面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挟于,为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据今人考证,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六个儿子,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周武王时封安的后裔曹侠于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他的后代有的以国名为姓,称邾氏。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氏后人把邾字去掉右边的“邑”旁,改姓朱氏。

元和姓纂记载

  • 《元和姓纂》记载:“朱……一云舜臣朱彪之后。”这里的“朱彪”其他古代典籍多作“朱虎”,是虞舜时代辅佐伯益掌管山川草木鸟兽的大臣。不过,朱虎的后代在历代史书中没有记载。
  • 《元和姓纂》又称,《魏书·官氏志》记载有鲜卑族渴烛浑氏、可朱浑氏在河南洛阳一并改为朱氏,这是少数民族朱氏支脉的起源。

明朝赐姓

  • 明朝时,朱氏皇帝曾多次赐予其他姓氏的人以国姓,这是由其他姓氏改姓朱氏的重要起源。[来源请求]

来源不明者

  • 源于朱襄氏,朱襄氏是炎帝的别号,同时也是最早以朱名号才,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来源请求]

分布

朱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间地及江苏省境。西汉朱质有二子:朱禹朱卓朱禹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子孙避难逃到丹阳(今属江苏)。朱卓的后裔由于任官的原因,主要是在今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境内发展繁衍。以前,朱姓已繁衍到北方河南山东安徽等主要地区。末有朱葆光迁居湖南东晋时有朱玮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其后朱熹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朱熹之孙朱铨回迁庐陵(今江西吉安),朱铨的5世孙朱章甫南宋末年避乱徙居吉安府安福县(今属江西),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宁中乡竹丝湖立业,成为朱氏兴宁竹丝派一世祖。朱章甫的三儿子朱泗于元代徙居罗浮(今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东)徐田,此后,子孙繁衍,分布于今广西广东的许多地方。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从明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朱姓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大姓之一。

堂号

“白鹿堂”:宋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县县令朱云,为人忠直,时帝师张禹执政,朝政紊乱,朱云向汉成帝求尚方剑欲斩张禹。皇帝盛怒,反而欲斩杀朱云,要武士将他拉下殿堂斩首,朱云却双手攀著金殿的门槛,还讲个不完。武士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门槛折断了。左将军辛庆忌借机向皇帝求情,磕头至流血。最后皇帝感悟,赦免朱云,并宣旨以殿槛为鉴,不许修缮,纪念朱云之功。

郡望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朱氏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太康丹徒河南之九族,显于汉唐之间。

沛郡:汉高帝时改泗水郡置郡。东汉时改为沛国。在今天安徽省睢溪县与江苏省沛县一带。最为悠久显赫一支。[2]

丹阳:秦代的鄣郡,汉武帝更名为丹阳郡。相当于今天安徽省宣城地区。[3]

吴郡:楚汉之际由会郡分置。治所吴县,在今天江苏省苏州市。[3]

永城:东汉时的临睢县,晋废,隋代改置永城县。在今天河南省东部,邻接安徽省。[3]

钱塘:秦置钱塘(钱唐)县。汉至隋唐因之。在今天浙江省杭州市。[3]

义阳:三国魏置。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西晋置义阳国,在今天河南新野县南。[3]

太康:秦置阳夏县,隋代改为太康县。在今天河南省东部。[3]

丹徒:秦置县。在今天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3]

凤阳:隋时置郡,详见凤阳朱氏[3]

河南: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可朱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3]

地位

朱姓自代在江南地区即很有势力与声望,东晋时吴地四大世族有朱、,朱姓居首,三国东吴亦出不少知名朱姓将臣。

罗马字译写

以拉丁文(罗马字)表示朱姓,常用的有Choo,Chu韦氏拼音越南语拼写)、Zhu汉语拼音)和Ju. Joo(多见于韩裔)。

参考资料

  1. ^ 刘珍《东观汉记》,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张澍《姓氏寻源》、三民书局的《汉语大辞典》
  2. ^ 沛国朱氏,观音堂朱氏家谱网,存档副本.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7).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中华颂 - 百家姓 -名族郡望. 中华颂. [March 6,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17日).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

 百家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朱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