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恩兹·托尔伐特

艾尔温·科尼希(德语:Erwin König),生年不详,死于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为国防军的一名军官,也被认为是“海恩兹·托尔伐特”(德语:Heinz Thorvald)。

生平

事实上经过许多历史学者的查证与比对后,发现科尼希是个“不存在的真实人物”;亦即他的身份唯有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军方的战报上才会见到科尼希这个名字,号称他是个击毙400名以上苏联官兵的冷酷日尔曼杀手。套用苏联公式化的宣传调性来说:所幸苏联也不是在最艰苦的时候只剩下残兵败将,于是乎一位来自乌拉山区,到1942年11月10日为止已经击毙32名轴心国官兵的小伙子瓦西里·扎伊采夫,几经生死对决之后终于了结掉科尼希的性命。

至于同时期的德军战报,包括正式的战斗报告以及发送给前线官兵阅读的战斗公报,甚至德国军方的电台,都从来没有提过有个叫科尼希的官兵誓言要消灭扎伊采夫,也并没有后续报导科尼希不幸阵亡的消息。

因此很多历史学家针对这一现象都倾向“科尼希”并不存在的立场与看法,也就是说,这一号人物很有可能只是苏联政工文宣的产品,而且非常有可能是捏造的。

自从2001年预算高达6千8百万美元的院线片《大敌当前》上影以来,由于剧情具有相当高的写实度,具体表现出当时大时代的时空环境,引发不少的讨论,尤其饰演扎伊采夫的裘德·洛与饰演科尼希的艾德·哈里斯自然也就引起一个广泛的问题:“扎伊采夫真的曾经跟科尼希对决过吗?”

由于瓦西里·扎伊采夫本人有案可考,加上他是苏联政府力捧出来的战争英雄,不仅出版个人回忆录,也留下服役期间的个人专用的步枪以及从托尔伐特身上掳获的瞄准镜作为博物馆展示,还有直到1991年12月15日才过世,以致于前所未闻的科尼希上校成了二战中的最大迷团。

在剧情中科尼希是个中级军官,身为位于德国佐森狙击学校的总教官,具备一身贵族气派与铁石心肠的个性,奉派到斯大林格勒来遏止日渐嚣张的苏联狙击手气焰。不过不幸地最后还是败于扎伊采夫手下,被扎伊采夫近距离击中左眼而爆头身亡。

过程

事实上在扎伊采夫战后出版的回忆录《狙击手笔记》(Notes of a Sniper)当中的确提到过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遇见一位“非常有技巧”的德军狙击手,不过这个狙击手最后还是变成扎伊采夫击毙的11个狙击手其中之一;扎伊采夫最后亲自在这个高手身上搜出文件,说明他遭遇的对手大名是“海恩兹·托尔伐特”。至于托尔伐特的步枪瞄准镜,后来也就成为扎伊采夫最宝贝的战利品,目前展示在莫斯科的陆军博物馆。

然而这整个故事没有办法被确认,因为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连所有正式的苏联战斗报告也皆未提及。

至于这个名字后来由一位名为“大卫·罗宾斯”(David L. Robbins)的作家用在1999年出版的小说《老鼠之战》(War of the Rats)中出现,罗宾斯宣称托尔伐特是一位党卫队旗队领袖,而且还根本就是位于德国佐森国防军狙击学校的总教官。

结论

历史学家曾经不断质疑此人物是否存在,下述理由令人怀疑其事真实性:

  1. 没有记录证明党卫军曾经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会战
  2. 狙击手多为士兵或士官,不可能拥有旗队领袖(等同上校)军衔,因中高级军官任务是指挥作战而非亲手杀敌。
  3. 战争末期有明文记载德军的首席狙击手是21岁的国防军二等兵马豪斯·海茨瑙亚(Matthäus Hetzenauer),共杀敌345人,并未达到所谓“击毙超过400人”的纪录。
  4.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德战争的转捩点,战况异常艰苦。苏联政宣文工为了保持庞大部队的战斗精神,极有可能利用夸大甚至虚假宣传来鼓舞士气。

附记

"König"为英文中"King"(国王)之意,二战中虎II坦克即为“Königtiger”。"König"一字可查德文辞典,而且要注意G在德语里的发音是“希”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