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教
理教,于公元1621年在天津创教,又称在理教,历史上曾称在礼教,白衣道,各地还有门槛教、理善会、八方道等名称。清朝中叶后成为公开的宗教团体,清末即已被官方承认,民国17年〈1928〉起正式在政府立案,成为全国性宗教组织。[1]
理教 | |
---|---|
创始人 | |
杨来如 | |
主要分布地区 | |
台湾、海外华人聚居区 | |
宗教经典 | |
《圣宗古佛真经集》、《在理真经新解》、《赵总领正理明大法师语录》、《参经新解》(包括忠、孝、观音、黄庭等经)、《理教研真录》等 | |
网站 | |
http://www.liism.org |
据统计,理教信徒若以省份论,乃河北第一,江苏第二,此外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以及东北各地,亦有大量信徒,而天津作为理教发源地,为全国最盛的城市,全市教徒不下十余万人,北京、上海则分居二、三位。[1]
1949年后,理教在中国大陆消声遁迹,如今以台湾为主要发展地区。
理教的历史
创始人
理教自明末清初,由杨来如创,乃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末科进士。明亡后,不愿出仕;顺治十年〈1653年〉三年三月初三日,蒙无极之神〈圣宗古佛〉点化,传授《在理真经》。后隐居直隶蓟州岐山澜水洞修身养性。康熙四十年〈年〉下山,才开始传道度人。
早期沿革
-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返澜水洞设坛传道,一时求道者络绎不绝,据说羊祖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二十四日了凡〈去世〉,享年133岁。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二月初八,尹来凤〈天津人〉从毛芝兰处领受大法,受羊祖遗命,为理教二代祖师尹来凤。
-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天津城西梁家嘴子永丰屯建立理教第一座堂公所,公开积善堂公所活动场地,史称西老公所,理教由此发扬。
- 清嘉庆年间,理教曾被清廷认为与白莲教有关而加以镇压,至道光年间,据传道光帝微服出巡时曾到天津理教坛房,见教坛导人向善,认为理教是个正教,返朝后便下了一道御旨,将理教的“总领众”改为“总领正”,引领大众走向正确的道路,并要求对理教加以保护辅导,自此公开活动。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飭令首都巡警总厅要求理教成立总机构,以免教徒众多难以管理,乃选定北京前门外大马神庙吾真堂为总公所,办理登记。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到长安避难,沿途见贫民百姓吸食鸦片者众多,喟然长叹,李鸿章及其他重臣乃奏在理教“谨戒烟酒”之律,及其茶膏可对治鸦片烟瘾,于是清廷鼓励民众参加在理教、并予嘉奖。
- 民国2年(1913年),李毓如、苑文鉴等人联合北京理门领众〈领正〉,组织中华全国理善劝戒烟酒总会,获北洋政府内务部准予立案,并在北方各省发展分支机构。
-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上海戚饭牛成立“上海理教(五卅惨案)联合后援后”。同年,在上海成立上海理教联合会。
-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定鼎南京,上海理教联合会发起成立中华全国理教联合会
- 民国18年(1929年),江苏江阴县民薛同曾,控告理教迷信,省府民政厅旋通知治安机构取缔理教,勒令停止活动,张一尘及天津蔡俊元、李鼎藻等理教领导人闻讯后,召开海内外理教联合会,提出抗议,指此举违宪,并推派代表赴京向中央请愿,中央乃令江苏省府撤销禁令。
- 民国19年(1930年),江苏省劝戒烟酒总会经内政部核准,更名为中华理教总会,引起北方理教组织不满,全国性组织无从落实。
- 民国21年(1932年)中华全国理教联合会召开第一次筹委会,由张一尘为主席。
- 民国24年(1935年)5月22日,在南京成立中华理教总会,以奉行新生活运动、实行简朴,并遵总理拒毒遗训、消弭烟酒,举办慈善救济事业为宗旨,由王有才任主席。并于内政部及南京市府立案,会址设于南京市北瓦巷49号。逐渐成为全国性理教组织。
- 抗战时期,中华理教总会随政府西迁,理教未能扩大活动。
- 抗战胜利后,理教恢复发展,据民国37年(1948年)统计,全国有理教堂公所共4850处,信徒约1400万余,其中天津信徒有45万、上海信徒有22万余。国共战争爆发后,中共敌视理教,在其占据区域镇压、解散理教活动,如1947-1948年间,安东省各地理教先后自动解散,房产充公;1949年3月,山东鲁县将当地理教负责人曾明文、李曰都、尹福来三人处死,并宣布理教为反革命组织;上海理教遇仙堂堂主张顺宝因在1949年前后发起“保皇起义”,反抗中共,于1951年4月被上海军管会判处死刑;中共建政后,理教被视为五大会道门之一。如民革人士邱寿铭所言:“革命风暴震撼了全国,理教是迷信机构,为新社会所不容许,乃归消灭”。各地取缔行动,如江苏省于1954年9月取缔中华理教总会组织,1970-1980年代曾于苏北地区曾一度恢复活动,仍被取缔。1955年春,兰州以当地理教组织长期悬挂蒋中正画像,具有一定欺骗性,且开坛造谣:“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蒋介石将反攻大陆……共产党解放军抓青年往苏联送……”等为由取缔。甘肃张掖则于1958年11月,以当地理教系陈立夫控制组织为由取缔。此外,也有自动解散的地方,如1951年,天津地区在打击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后,天津理教人士惴惴不安,主动向中共宗教事务处试探申请,要求取得合法地位,中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回复称理门不属于中国传统宗教。天津理教徒得到答复后,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再继续活动,于1957年自行宣布解散,结束了天津理门三百余年的历史。上海市在1965年10月尚剩2所理教会堂,因无宗教活动,也随之关闭。
在台湾发展
民国38年(1949年),理教追随政府播迁台湾。理教领导人之一道首国军少将高参赵东书于民国39年〈1950年〉春召集自大陆来台的理教信徒商量复教事宜,同年5月25日获准以“中华理教总会”的名义重新登记。
- 民国40年(1951年)3月4日,赵东书当选为中华理教总会理事长。
- 民国42年(1953年),蒋中正为该教颁题“明礼尚义”。
- 民国43年(1954年),国民大会正式通过议案,确认理教之宗教地位后,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和中华民国内政部指令拨出台北市中华路一段174号土地〈原日本佛教净土真宗即西本愿寺之本堂〉,作为“理教总公所”;赵东书出任总领正提点大宗师。
- 民国64年(1975年)4月5日,总公所惨遭回禄之灾,损失十分严重,赵东书总领正重建总公所未果,于民国69年(1980年)6月30日逝世,理教总公所迄今仍未复建,对教务影响至钜。
- 民国69年(1980年)7月,锺翔九继任总领正提点大宗师。[2]
理教在台发展期间,仍秉承爱国敬亲宗旨,配合政府政策,以恢复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在东南亚一带建立传教堂公所。民国56年(1967年)8月,理教组织教徒远赴马来西亚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统,民国74年(1985年),锺翔九作为台湾宗教团体领袖之一,应邀参加了美国总统雷根的就职典礼。[2]
理教在台湾以台北中华路之“理教总公所”最负盛名,惜遭回禄之灾而毁。此外理教还办理“中华圣理书院文化教育国际推广学会”来推动中华文化及弘扬圣理。[2]
理教现任教宗
2009年1月3日,理教总公所台湾清心堂公所,举行全体法师会议,推选理教第二十五代教宗,善法世界善弘导师上天下心领正法师众望所归,高票当选,成为理教第二十五代教宗,并在董事会的监誓下宣誓就任,毅然负起理教在台中兴的大责重任,带领理教迈开弘法的脚步,以“三教一理惟心地,善法共弘皈真门”的理念,弘扬一切善法,将理教传播到社会各阶层。[16]
2020年,理教第二十五代教宗为弘扬圣理,创办“中华圣理书院”,并以感恩、立志、坚持、崇实、成就、担当和使命等十四个字为校训:感恩是立志的基础,坚持是崇实的基础,成就是担当的基础。期能开启众生本自具足的佛性本体,体会及时修行的重要,共同护持善法,为建立平和真善美德爱的“欢喜共好园区”人间净土而努力。
2023年,教宗又在这十二个字的校训外,增加“使命”,使中华圣理书院的校训成为感恩、立志、坚持、崇实、成就、担当和使命等十四个字,期许理教的弟子们都能立定弘扬圣理的志向,光大本门,以法脉常流五大洲为最重要的使命。
教义与经典
理教祖师羊祖来如,鉴于明末人心陷溺,道德沦亡,认为是政教不能昌明,文化衰落,而引起乱世,尤以鸦片最是流毒,致民族衰弱,从此尊儒家之礼--以伦理忠孝为本、奉佛家之法—以慈悲喜舍为怀、修道家之行—以清静无为主,汇三家之精华,熔众理于一炉,信仰南无本师圣宗古佛,以古佛大慈大悲大圣大智之愿力,普度众生。以戒烟、戒酒为两大戒律,也包括戒淫、盗、妄共五戒。教忠教孝为行道,包括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为济世之宗旨。[18][3]
理教在台复教后,由总领正赵东书自大陆、香港带来抄稿,先后整理编著《理教史画》、《理教汇编》、《理教规划》、《理教述要》以及《圣宗古佛真经集》、《在理真经新解》、《赵总领正理明大法师语录》、《参经新解》(包括忠、孝、观音、黄庭等经)、《理教研真录》等经典。[19][3]
理教第廿五代教宗上天下心提点大宗师传承理教天人合一之圣理大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理教的宗旨,除了开班讲经说法外,更积极整理理教经典,编辑《皈依弟子法本》[20]和《圣理大道-四百年来的理教法统与传承》,亦由弟子记录整理教宗平日开示之重要内容,出版《师说心语-请学善法》和《师说心语-有理行遍天下》,以弘扬圣理,普渡群生,期能将理教海纳百川的大法,传诸久远。
历任理教教宗
代序 | 姓名/法名 | 籍贯 | 陞退座时间 | 了凡或让贤 | 享寿 |
---|---|---|---|---|---|
始祖 | 杨泽/来如 | 山东即墨县 | 清顺治三年三月初三-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 了凡 | 133岁 |
第2代 | 尹岩/来凤 | 直隶盐山县 | 乾隆二十年四月初八 - 嘉庆十一年十二月初八 | 了凡 | 78岁 |
第3代 | 赵明山/来明 | 天津 | 嘉庆十一年腊月初八-道光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 了凡 | 75岁 |
第4代 | 李寿山/来洞 | 天津 | 道光三年七月二十一日-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 | 了凡 | 71岁 |
第5代 | 殷起龙/复兴 | 天津 |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九日-同治二年九月十三日 | 了凡 | 68岁 |
第6代 | 杨国柱/复华 | 天津 | 同治二年十月六日-同治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 了凡 | 74岁 |
第7代 | 张来恩/本惠 | 天津 | 同治七年五月一日-同治十年四月二十八日 | 让贤 | 76岁 |
第8代 | 陆千里/本里 | 天津 | 同治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同治十三年五月十日 | 让贤 | 78岁 |
第9代 | 张成依/本成 | 天津 |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日-光绪二年五月十日 | 让贤 | 73岁 |
第10代 | 张三山/合义 | 天津 | 光绪二年五月十日-光绪四年五月十日 | 让贤 | 69岁 |
第11代 | 陈荫五/合信 | 天津 | 光绪四年五月十日-光绪十六年六月十九日 | 了凡 | 64岁 |
第12代 | 储建三/合仁 | 天津 | 光绪十六年六月十九日权法-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五日 | 让贤 | 70岁 |
第13代 | 祁海宽/教英 | 宛平 | 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五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一日 | 了凡 | 57岁 |
第14代 | 谭瑞崑/教崑 | 天津 |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一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 了凡 | 80岁 |
第15代 | 解生元/教福 | 天津 |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 了凡 | 78岁 |
第16代 | 李世元/教禄 | 河北省 | 光绪三十一年十月一日权法-宣统二年三月一日 | 让贤 | 77岁 |
第17代 | 俞泽生/永贤 | 河北省 | 宣统二年三月一日-宣统三年六月一日 | 让贤 | 85岁 |
第18代 | 刘世储/永仁 | 河北省 | 宣统三年六月一日-民国3年8月1日 | 了凡 | 78岁 |
第19代 | 蔡俊元/先觉子 | 天津 | 民国3年8月15日-民国20年3月10日 | 了凡 | 81岁 |
第20代 | 李鼎藻/永林 | 河北省 | 民国20年4月10日-民国26年6月1日 | 了凡 | 76岁 |
第21代 | 张鹤亭/圆亭 | 天津市 | 民国26年6月1日- 民国38年 | 时局动荡,吉凶未卜[4] | |
第22代 | 赵东书/理明 | 吉林省双城县 | 民国39年4月8日-民国69年6月30日 | 了凡 | 83岁 |
第23代 | 锺翔九/正元 | 辽宁省楼中县 | 民国69年7月1日-民国79年2月4日 | 了凡 | 82岁 |
第24代 | 周秋江/天江 | 台湾省彰化县 | 民国79年2月13日-民国94年3月5日 | 了凡 | 72岁 |
第25代 | 陈俊宏/天心 | 台湾省彰化县 | 民国93年元月初3日 | 在座 |
轶事
引用
1.李世瑜,〈天津在理教调查报告(1940-1963)〉,收于氏著《社会历史学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页232。
2.^ 中华民国年鉴社编,《中华民国67年年鉴》(正中书局,1978.12),页47。
3.^ 3.0 3.1 3.2 3.3 中华文化基金会,《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第4册(1984),页735-737。
4.^ 邵雍,《中国会道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页165-166。
5.^ 5.0 5.1 5.2 濮文起等编,《天津民间宗教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页165-168。
6.^ 蔡鸿源、徐友春编,《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12),页90。
7.^ 王云峰,〈安东的理教公所〉,收于政丹东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丹东文史资料》第5辑(1989),页139。
8.^ 尹崇智,〈九九归一的中华里教会〉,收于政协鲁山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鲁山文史资料》第22辑(2004),页160-161。
9.^ 邵雍,《中国现代史辩疑与释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页98。
10.^ 10.0 10.1 郁有满着、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江苏帮会志》(2004),页38。
11.^ 湖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湖州民国史料类纂与研究:个人遗作-邱寿铭专辑》(沈阳出版社,2015),页162。
12.^ 12.0 12.1 戴晨光,〈兰州取缔反动会道门亲历记〉,收于政协永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城关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99),页57、63。
13.^ 杨大辛著、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津门古今杂谭》(2015),页274。
14.^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著等编,《上海通志(干部读本)》(2014),页621。
15.^ 15.0 15.1 15.2 林国平主编,《文化台湾,中华文化在台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页362。
16.^ 理教总公所,《理教传统与创新403年—岁次癸卯吉兔年农民历》〈2023〉,页2。 17. ^秦葆琦修行心得,〈2020-09-26〉未出版。 18. ^0 16.1 中华文化基金会,《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第4册(1984),页734。 19.^ 基隆清善堂公所. 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1-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6) (中文(台湾) 20. ^理教总公所,《理教皈依弟子法本》〈理教总公所出版〉 21.^ 理教总公所,《圣理大道-四百年来的理教法统与传承》〈理教总公所出版〉 22. ^秦葆琦主编,《师说心语 请学善法/善弘导师开示》〈中华善法慈善协会出版,民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