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

南美洲國家

鲁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Perú;奇楚瓦语:Piruw Ripuwlika;艾马拉语:Piruwxa Ripuwlika),通称秘鲁(西班牙语:Perú;奇楚瓦语:Piruw;艾马拉语:Piruw),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与巴西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

秘鲁共和国
格言:"Firme y feliz por la unión"
"从容高兴,团结一致"
国歌:"Himno Nacional del Perú"
《秘鲁国歌》
国家印章
秘鲁的位置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利马
官方语言a
族群
(2013[1]
政府单一制总统制立宪共和国
• 总统
迪娜·博鲁阿特
• 总理
古斯塔沃·阿德里安森西班牙语Gustavo Adrianzén
立法机构共和国国会
独立(自西班牙
1821年7月28日
1824年12月9日
• 独立获承认
1879年8月14日
面积
• 总计
1,285,216平方公里(第19位
• 水域率
0.41%
人口
• 2019年估计
32,868,000(第42名
• 2007年普查
28,220,764
• 密度
23/平方公里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5,137.15亿美元[2]第46名
• 人均
15,035美元[2]第94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2,403.46亿美元[2]第52名
• 人均
7,034美元[2]第84名
基尼系数 0.433[3](2017年)
 · 第35位
人类发展指数 0.759[4](2018年)
 · 第82位
货币秘鲁新索尔PEN
时区UTC−5秘鲁时间
日期格式日.月.年(公元)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
电话区号+51
ISO 3166码PE
互联网顶级域.pe
网站
www.gob.pe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1. 克丘亚语艾马拉语及其他原住民语言在其通行地区拥有同等官方地位。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类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200万,民族包括美洲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词源

“秘鲁”音译自西班牙语“Perú”,而“Perú”一词则源自16世纪初一位居于巴拿马圣米格尔湾附近的地区统治者Birú的名字。[5] 1522年,西班牙人到达他的领土,这是当时欧洲人认识的新世界的最南端[6]。当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继续向南探索,新发现的地区便被命名为“Birú”或“Perú”。[7] 1529年,西班牙王国在《托莱多条约》给予该名称合法地位,条约指明新征服的印加帝国为秘鲁[8]。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该国被称为秘鲁总督区秘鲁独立战争后改名秘鲁共和国。

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称之为“孛露”。清代,Perú的译名改成“秘鲁”。[9]

汉语官话“秘”字在此读音为“bì”;粤语仍遵循音译读为“bei3”;闽南语读为“pì”。由于曾经有很多广东人移民秘鲁,汉语官话的读音可能是受到了粤语中“秘”读作“běi”的影响;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汉语“秘”字最初的读音就是“bì”,后来“秘”读成了“mì”,但为了让秘鲁和Peru对应,秘鲁的秘读音不改,这可能也是秘鲁读成“bì”的原因之一。[9]

历史

证据表明,秘鲁在大约公元前11,000年开始有人类的足迹。[10]当地最早出现的复杂社会结构是公元前3,000至1,800年在沿海地区形成的小北史前文明[11]其后又相继出现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纳斯卡文明瓦里文明奇穆文明莫切文明。在公元15世纪,印加人建立了印加帝国,并维持了一个世纪。该帝国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12]印第安社会建基于农业,使用灌溉梯田等种植法;美洲驼饲养和渔业也十分重要。因为没有市场或金钱的概念,社群的维系依赖互惠再分配等机制。[13]

 
马丘比丘,“印加失落的城市”

1532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的征服者击败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西班牙自此开始对当地的统治。10年后,西班牙王国宣布成立秘鲁总督区,包含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4]总督福朗西斯科·托莱多于1570年代重组该国,银矿开采成为主要经济活动,被奴役的印第安人是主要的劳动力。[15]秘鲁的矿藏为西班牙王国带来收入,也引发了一个伸延远至欧洲和菲律宾的贸易网络。[16]但是,到了18世纪,减少中的银产量以及经济多样化大大削减了王国的收入。[17]对此,王国实行波旁改革,增加税收,分割秘鲁总督区。[18]新法例触发了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等人的起义,但他们全都被击败。[19]

 
1821年,荷西·德·圣马丁宣布独立

19世纪初期,独立战争在南美洲各地暴发,但秘鲁仍是君主主义者的大本营。因为菁英分子在独立与继续效忠西班牙王室两个选项之间发生分化,秘鲁的独立要到荷西·德·圣马丁西蒙·玻利瓦尔发起军事行动后才成事。[20]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区军事领袖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政局不稳。[21]随着玻利瓦尔组建拉丁美洲联盟的计划遭遇失败,秘鲁-玻利维亚邦联成立不久后又告瓦解,秘鲁的国家认同也开始建立。[22] 从1840到1860年代,在总统拉蒙·卡斯蒂利亚的统治之下,海鸟粪出口带动国家收入增加,秘鲁随之稳定发展。[23]但直到1870年代,这些资源逐渐被耗尽,国家严重负债,政客的内斗重新展开。[24]

秘鲁在1879年至1883年间发生的太平洋战争被智利击败,在《安孔条约》和《利马条约》中割让阿里卡塔拉帕卡省两省。保守主义政党公民党(Partido Civil)的执政暂缓了秘鲁战后的内部斗争,该党一直维持到独裁者奥古斯托·B·莱吉纳掌权。[25]大萧条拖垮了莱吉纳政权,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政局混乱,秘鲁人民党随之而冒起。[26]在往后的30年,秘鲁的政治形势都围绕着菁英分子联合军人与人民党的斗争发展。[27]

1968年,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将军带领武装部队对费南多·贝朗德·特里总统发动政变。贝拉斯科夺权后进行激进的改革以促进发展,但无法获得广泛支持。[28] 1975年,贝拉斯科被总理兼陆军部长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莫拉莱斯停止了贝拉斯科的改革进程,重新建立民主制度。[29] 1980年代,秘鲁面临巨额外债、高速通货膨胀、猖獗的毒品走私活动以及大范围政治暴力。[30]阿尔韦托·藤森本名藤森谦也)的统治下,国家开始复苏;但独裁、贪污和侵犯人权等指控迫使藤森在2000年备受争议的总统选举后辞职。[31]藤森时代结束后,秘鲁尝试在打击贪污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现任总统是迪娜·博鲁阿尔特,在2022年政变前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下台后继任总统。

政治

 
秘鲁在联合国的席位
 
秘鲁总统府
 
座落于利马的议会大楼

秘鲁是总统制共和国,实行多党制。根据现行宪法总统同时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任期为5年,不可连任。[32]总统直接委任总理,并会参考总理的意见委任内阁成员。[33]国会实行一院制,由120名议员组成,议员每届任期为5年。[34]法案可由行政或立法机构提出,经国会通过及总统公布后成为法例。[35]司法机构名义上独立,[36]但以行政手段干预司法程序的情况在过去十分普遍,至今仍然存在。[37]

另一方面,秘鲁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须同时向总统及国会负责。国会有权利质询任意部长或整个内阁,[38]以及对任意部长或整个内阁发动不信任动议。此动议具有使对象辞职的强制性。[39]如果总理因任何原因离任,则内阁必须总辞职。[40]总统需重新任命总理与各部部长,同时新内阁须在成立后30日内通过国会的信任投票。[41]惟国会通过不信任动议致使两届内阁倒台,且国会议期未到最后一年时,总统方可解散国会,并在四个月内组织立法选举。[42]

秘鲁政府经由直接选举产生,全国18至70岁的公民必须投票[43]2006年举行的选举中,秘鲁人民党总统候选人阿兰·加西亚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2.6%的得票率击败得票率为47.4%的为秘鲁而联合党候选人奥利安塔·乌马拉[44]国会席位分配目前如下:秘鲁人民党36席、秘鲁民族主义党23席、为秘鲁而联合党19席、国家党15席、争取未来联盟13席、国会联盟9席、民主特别国会联盟5席。[45]

秘鲁另有一特殊政党光明之路是一个极左派共产党奉行毛派思想,由秘鲁共产党分裂出来,该党坚持武装革命路线并拒绝参与选举,认为选举资本主义派由金钱堆砌的花招,该党采用游击队路线袭击投票所和政府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1992年该党首脑阿维马埃尔·古斯曼曾被CIA拘捕之后判无期徒刑,之后秘鲁持续追击余党,至2013年所有主要首脑皆已被捕或击毙,光明之路仅存零星活动。

秘鲁外交被与邻国的边界纠纷支配,但其中大部分都已在20世纪解决。[46]现在秘鲁和智利对于太平洋海域边界划分问题仍有争议。[47],秘鲁是若干区域联盟的活跃成员,是安第斯国家共同体的创始成员之一,又有参与美洲国家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军事

 
秘鲁空军米格29

秘鲁军队为南美洲一支中型军队,由海、陆、空三军组成,首要任务是保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48]武装部队隶属国防部以及兼任最高统帅的总统,征兵制在1999年取消,改由公民自发参军。[49]

秘鲁军队陆海空总计约14万人其中陆军8.5万人,海军2.7万人,空军1.7万人。另有准军事部队7.8万人,其中国民警察7.7万人、海岸警卫队1000人。秘鲁的军力以防御为主,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拥有80年代向德国购入的多艘209型潜艇至今仍有不错的静音能力,以及10多架米格29、10多架幻象2000,使其成为南美洲一支让他国有所忌惮的军事力量。

行政区划

秘鲁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以及利马省,各区政府由选举产生,包括地区长官和地区议会,每届任期各为4年。[50]地区政府负责规划所属地区发展,执行公共投资计划,鼓励经济活动,管理公共财产。[51]首都所在的利马省则由市议会管理。[52]

大区和省

地理

 
秘鲁地形图
 
安第斯山脉的山峰是秘鲁很多河流的源头

秘鲁面积1,285,220平方公里,约为墨西哥的三分之二大小。该国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与巴西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

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把秘鲁分为三个地理区:山脉以西的沿岸区是狭长的平原,除季节性河流河谷地区外气候干旱;高原区即安第斯山区,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和全国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的瓦斯卡兰山都位于该区;[53]第三个区域是占全国土地面积60%的亚马孙林区,区内是被亚马孙雨林覆盖的广阔的低地,位于山脉以东。[54]

秘鲁境内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三个主要流域之一。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多为间歇性,斜度较高,长度较短;亚马孙河支流的长度较长,流量较大,流出高原区后斜度降低;注入的的喀喀湖的河流则以长度短、流量大为特征。[55]秘鲁境内最长的河流依次为乌卡亚利河马拉尼翁河普图马约河查哇利河瓦亚加河乌鲁班巴河曼塔罗河亚马孙河[56]以流域面积算:

  1. Amazon,亚马孙河,流域面积97.46万平方公里。占该国面积75.8%
  2. Titicaca-Desaguadero,的的喀喀湖-德萨瓜德罗河(内流河),流域面积5.36万平方公里。
  3. Chira,希拉河,流域面积1.91万平方公里。
  4. Santa,圣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
  5. Quilca,基尔卡河,流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6. Piura,皮乌拉河,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

与其他赤道国家不同,秘鲁的气候不是单一的热带;安第斯山脉和秘鲁寒流使全国各地的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沿岸区气候温和、湿度高但降水量低,但该区北部因副热带高压垄罩,与秘鲁凉流之影响,属于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57]高原区夏季多雨,气温和湿度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58]亚马孙林区温暖多雨,但南端的冬季寒冷,不是四季都有降水。[59]因为丰富的地理和气候形态,秘鲁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极高:截至2003年,该国发现21,462种动物和植物,其中5,855种是特有种[60]秘鲁政府设立了几个国家公园进行保育工作。

交通

秘鲁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0%。水上运输较发达,外贸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铁路

秘鲁是南美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1851年建成第一条利马至卡亚俄的铁路。2011年铁路总里程1908公里,主要有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铁路,多用于山区农矿产品运输及部分旅游客运。2011年客运量176万人次,货运量790.6万吨。

公路

现有公路里程7.85万公里。2011年,公路里程12.9万公里。其中国道2.3万公里,省道2.6万公里,市镇级公路8.0万公里。2011年,全国机动车合计197.99万辆,公路客运量7083.10万人次。秘鲁主要公路是纵贯南北的泛美公路和横跨东西的中央公路。

水运

秘鲁濒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内陆地区尤其是亚马逊地区河流纵横,水路运输便利。秘鲁现有海港19个,河港4个,湖港1 个。2011年有各类民用船只6053艘,货运量2174万吨。主要港口有:卡亚俄、派塔、钦博特、伊洛、萨拉维里等。

空运

2009年全国共有民航飞机257架,客运量1336.69万人次。秘鲁有机场66个,其中国际机场5个,国际航线可通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和拉美各主要国家。最主要国际机场有豪尔赫·查维斯机场和阿雷基帕、奇克拉约、皮斯科、伊基托、库斯科机场等。(资料来源:秘鲁交通与通讯部)

农业

马铃薯之乡

赫克托弗洛雷斯博士认为,马铃薯起源的最有可能的地方是位于秘鲁南部和玻利维亚东北部之间,现在的的喀喀湖岸边的考古将该地区的历史推至前400年[61],智利和秘鲁都自认是马铃薯的原产地 [62]环球时报等称秘鲁为世界“马铃薯之乡”[63][64]。智利和秘鲁一度争执不下,秘鲁打算过提交至联合国解决。在秘鲁倡议下,2005年12月第60届联合国大会最终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

总部设在利马的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安第斯区贫困农民可使用原生的马铃薯脱贫开始有系统地推广,与政府一起以丰富多样的颜色、形状和口味行销本地马铃薯。[65]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办国秘鲁,介绍自己的文化和传统,马铃薯成为秘鲁农业部宣传重点:于会议的新闻中心,秘鲁农业部设置专门展区,展示数十个马铃薯,现场讲解的老人是从安第斯山区请来,以种植马铃薯为生的莱昂纳多·蒂莫特奥。莱昂纳多·蒂莫特奥种植着280多种马铃薯,全世界马铃薯品种共有3900种,而秘鲁就有2800多种。之所以种多品种,是希望能把一些比较少见的马铃薯品种保存下来。

秘鲁农业部重视马铃薯种植问题,以马铃薯种植竞赛,比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多。获胜的莱昂纳多·蒂莫特奥也因此应邀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成为安第斯山区农民的代表,为马铃薯做宣传。秘鲁农业部认为,适合在劳动力多、耕地缺乏、自然条件恶劣、海拔高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可解决山区农民就业,还可解决温饱、确保粮食安全。

经济

 
卡亚俄的海港是秘鲁的主要出口港

秘鲁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723(高)[66],2010年人均收入折合为5,027美元,31.3%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包括9.8%人口非常贫穷。[67]在历史上,秘鲁十分依赖出口赚取外汇,以进口物资及偿还外债,整体经济表现也与出口息息相关。[68]虽然出口为国家带来庞大的收入,但秘鲁无法发展出自给自足的经济,收入分配仍然不均。[69]

秘鲁的经济政策在近数十年大幅摆动。1968-1975年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政府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征收外资公司、实行经济干预以及扩大国营企业规模。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以及摆脱对发达国家的过分依赖,但最终收效甚微。[70]虽然如此,但大部分改革政策持续推行到1990年代,直至阿尔韦托·藤森政府终止物价管制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对外资直接投资的限制,私有化大部分国营企业。[71]自1993年起,秘鲁经济稳定增长,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曾一度陷入衰退。[72]

第三产业占秘鲁国内生产总值的53%,第二产业占22.3%,第一产业占15%,税收占9.7%。[73]近年秘鲁的经济增长受惠于宏观经济稳定、贸易条件改善以及投资和消费的增加。[74] 2006年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后,两国双边贸易额预期将会提高。[75]秘鲁的主要出口货物有铜、黄金、锌、纺织品、鱼产品等;最大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中国、巴西和智利。[76]

人口

 
来自库斯科的男孩
秘鲁人种 [77]
人种 百分比
梅斯蒂索人
60.2%
美洲原住民
25.7%
白人
5.9%
黑人
3.6%
Nikkei
0.1%
土生
0.1%

秘鲁2020年人口约3,280万,是南美洲人口第4多的国家。[78] 1950年到2000年间,该国的人口增长率从2.6%下降到1.6%;2050年估计人口将达到4,200万。[79]截至2005年,72.6%人口居于城市地区,27.4%居于郊区。[80] 1993年人口普查人口超过200,000的城市有利马阿雷基帕特鲁希略奇克拉约皮乌拉伊基托斯钦博特库斯科万卡约[81]

秘鲁是多种族国家,在过去5个世纪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原住民在西班牙人殖民统治之前已在秘鲁土地聚居数千年,但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大规模屠杀以及其带来的传染病散播,印第安人原住民的人口从1520年代的估计约900万下降到1620年的60万。[82][83]西班牙人非洲人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大量涌入,与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鲁独立后逐渐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欧洲移民定居。[84]奴隶制度取消后,中国人在1850年代开始进入该国工作,并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族群。[85] 2008年秘鲁华人约占1%,多为广东和福建等省的中国移民,部分华人已不懂中文了[86]。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日本人

在1993年,秘鲁的主要语言西班牙语是80.3%的5岁以上秘鲁人的第一语言。一些印第安土著语言在部分地区同时通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克丘亚语艾玛拉语,16.5%人口以此为第一语言。分别有3%和0.2%的秘鲁人以其他土语和外国语言为第一语言。[87]根据1993年的人口普查结果,89%人口称自己为天主教徒、6.7%为福音神学信仰者、2.6%为其他宗教信仰者、1.4%为没有宗教信仰。[88] 2005年识字率估计为88.9%;其中郊区和城市人口的识字率分别为76.1%和94.8%。[89]秘鲁实行强制小学中学教育,公立学校免费提供教育。[90]

文化

 
一幅绘于18世纪的库斯科画派画作,作者不详

秘鲁是闻名世界的古印加文化发祥地,文化事务原由秘鲁国家文化局负责,2010年7月14日,秘鲁国会通过法案设立文化部,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广播电视局以及国家文化研究所等机构。秘鲁首位文化部长,着名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胡安·马丁·奥西奥在9月4日宣誓就职。[91]

秘鲁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92]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93]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94]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95]自从1950年代,秘鲁艺术倾向折衷,且受到外国和当地潮流的冲击。[96]

秘鲁文学则起源于前哥伦布时期的口述传统。西班牙人在16世纪引入文字,殖民时期文学体裁有编年史宗教文学。独立后,风俗主义浪漫主义成为主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里卡多·帕尔马[97] 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造就了西罗·阿莱格里亚[98]荷西·马里亚·阿格达斯[99]塞萨尔·巴列霍等作家。[100] 20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代表作家之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等人影响下,秘鲁文学变得更广为人知。[101]

秘鲁菜肴混合了印第安和西班牙特色,也受到非洲、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和日本等地的煮食方法的影响。尤其是一种与中国广东粤式料理与当地料理融和的秘鲁中餐在当地非常流行,在首都利马市内,一条街上至少有一个“Chifa”的招牌,chifa的名称由来据说是语自中国话“吃饭”的意思,虽然在当地这种料理被当作中国菜,并且中国餐馆遍步秘鲁各地,然而其料理却早已成为当地秘鲁式特色的饮食,已非原本的中国菜,[102]而其他秘鲁著名菜式包括秘鲁炒牛柳塞比切丘佩桑科恰多西班牙语Sancochado。秘鲁丰富的气候特征为当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作煮食用途。[103]:28-29[104]最近,秘鲁菜肴因为其使用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多样式获得称誉。[105]

秘鲁音乐源于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传统。[106]西班牙人到达之前,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吹管乐器“quena”和敲击乐器“tinya”都比较常见。[107]西班牙人引入了新型乐器如吉他和竖琴,之后又发展出传统乐器与新型乐器的混合体如“charango”。[108]非洲传统对秘鲁音乐的贡献包括节奏以及敲击乐器“cajón”的引入。[109]秘鲁传统舞蹈有“marinera”、“tondero”、“danza de tijeras”和“huayno”。[110]

秘鲁草绳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1]

注释

  1. ^ 1.0 1.1 Ethnic groups of Perú. CIA Factbook. [201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2. ^ 2.0 2.1 2.2 2.3 Peru.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英语). 
  3. ^ Gini Index. World Bank.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4.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18). 
  5. ^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第83页
  6. ^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第84页
  7. ^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第86页
  8. ^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第87页
  9. ^ 9.0 9.1 秘鲁的“秘”为什么读bì. 每日新报. 2024-11-14 [2024-11-20] (中文). 
  10. ^ Tom Dillehay et al, "The first settlers",第20页
  11. ^ Jonathan Haas et al, "Dating the Late Archaic occupation of the Norte Chico region in Peru",第1021页
  12. ^ Terence D'Altroy, The Incas,第2-3页
  13. ^ Enrique Mayer, The articulated peasant,第47-68页
  14. ^ Recopilación de leyes de los Reynos de las Indias, vol. II,第12-13页
  15. ^ Peter Bakewell, Miners of the Red Mountain,第181页
  16. ^ Margarita Suárez, Desafíos transatlánticos,第252-253页
  17. ^ Kenneth Andrien, Crisis and decline,第200-202页
  18. ^ Mark Burkholder, From impotence to authority,第83-87页
  19. ^ Scarlett O'Phelan, Rebellions and revolts in eighteenth century Peru and Upper Peru,第276页
  20. ^ Timothy Anna, The fall of the royal government in Peru,第237-238页
  21. ^ Charles Walker, Smoldering ashes,第124-125页
  22. ^ Paul Gootenberg, Between silver and guano,第12页
  23. ^ Paul Gootenberg, Imagining development,第5-6页
  24. ^ Paul Gootenberg, Imagining development,第9页
  25. ^ Ulrich Mücke, Political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第193-194页
  26. ^ Peter Klarén, Peru,第262-276页
  27. ^ David Palmer, Peru: the authoritarian tradition,第93页
  28. ^ George Philip,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eruvian military radicals,第163-165页
  29. ^ Daniel Schydlowsky and Juan Julio Wicht, "Anatomy of an economic failure",第106-107页
  30. ^ Peter Klarén, Peru,第406-407页
  31. ^ "Fujimori: Decline and fall". BBC News. 2000-11-20 [200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32.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 N° 112.
  33.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 N° 122.
  34.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 N° 90.
  35.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s N° 107–108.
  36.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s N° 146.
  37. ^ Jeffrey Clark. Building on quicksand. humanrightsfirst.org. 2000年4月 [200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3). 
  38.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1º 
  39.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2º 
  40.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3º 
  41.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0º 
  42.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4º 
  43.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 N° 31.
  44. ^ 赵晖. 加西亚正式当选秘鲁总统. 新华网. 2006-06-22 [200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8). 
  45. ^ Grupos Parlamentarios. Congreso de la República del Perú. [200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9). 
  46. ^ Ronald Bruce St John, The foreign policy of Peru,第223-224页
  47. ^ Peru–Chile border row escalates. BBC News. 2005-11-04 [200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5). 
  48. ^ Ministerio de Defensa, Libro Blanco de la Defensa Nacional,第90页
  49. ^ Ley N° 27178, Ley del Servicio Militar, Articles N° 29, 42 and 45.
  50. ^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Article N° 11.
  51. ^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Article N° 10.
  52. ^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Article N° 66.
  53. ^ Huascarán. AndesHandbook. [200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 
  54. ^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第16页
  55. ^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第31页
  56.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Compendio Estadístico 2005,第21页
  57. ^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第24-25页
  58. ^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第25-26页
  59. ^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第26-27页
  60.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Compendio Estadístico 2005,第50页
  61. ^ The Impact of the Potato: Jeff Chapman relates the story of history’s most important vegetable.. History Magazine.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5-11). 
  62. ^ 赵凯,陈威华,冯俊扬. “馬鈴薯之乡”秘鲁的馬鈴薯情结. 新华网. 2008-11-17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4). 
  63. ^ 董博 (编). 世界“馬鈴薯之乡”秘鲁馬鈴薯有不少怪名. 环球时报. 2008-10-18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64. ^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65. ^ Peru's potato passion goes glob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Dan Collyns BBC News, Ayacucho, Peru
  66.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0PDFRetrieved November 5, 2010.
  67.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Evolución de la Pobreza en el Perú al 2010, p. 38.
  68. ^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第4页
  69. ^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第321页
  70. ^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第318-319页
  71. ^ John Sheahan, Searching for a better society,第157页
  72. ^ Producto bruto interno por sectores productivos 1951–2006.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0). 
  73. ^ 2006数据。《Memoria 2006》第204页.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74. ^ 《Memoria 2006》第15及203页.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75. ^ United States and Peru Sign Trade Promotion Agreement. 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2006-04-04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76. ^ 2006年数据。《Memoria 2006》第60页.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 [200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77. ^ Perú: Perfil Sociodemográfico (PDF).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214.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11). 
  78. ^ 《2006年世界人口展望》第44-48页 (PDF). 联合国. [2007-07-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0). 
  79.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Estimaciones y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1950–2050,第37-38、40页
  80.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Estimaciones y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1950–2050,第45页
  81. ^ Migraciones Internas en el Perú.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7). 
  82. ^ Noble David Cook, Demographic collapse: Indian Peru, 1520–1620,第114页
  83. ^ Elizabeth Orlow. Silent Killers of the New World. millersville.edu. [200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2). 
  84. ^ Mario Vázquez, "Immigration and mestizaj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第79-81页
  85. ^ Magnus Mörner, Race mixture in th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第131页
  86. ^ 商业电台新闻报导,2008年11月。
  87. ^ Perfil sociodemográfico del Perú.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1). 
  88. ^ Perfil sociodemográfico del Perú.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1). 
  89. ^ El analfabetismo en cifras. Portal Educativo Huascarán.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9). 
  90. ^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Article N° 17.
  91. ^ 秘魯概況.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92. ^ Víctor Andrés Belaunde, Peruanidad,第472页
  93. ^ Gauvin Alexander Bailey,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第72-74页
  94. ^ Gauvin Alexander Bailey,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第263页
  95. ^ Edward Lucie-Smith, Latin American art of the 20th century,第76-77、145-146页
  96. ^ Damián Bayón, "Art, c. 1920–c. 1980",第425-428页
  97. ^ Gerald Martin, "Literature, music and the visual arts, c. 1820–1870",第37-39页
  98. ^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51-152页
  99. ^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78-179页
  100. ^ Jaime Concha, "Poetry, c. 1920–1950",第250-253页
  101. ^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86-188页
  102. ^ Tony Custer,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第17-22页
  103. ^ 何国世. 《祕魯史 : 太陽的子民》. 台北市: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9. ISBN 9789571466002. 
  104. ^ Tony Custer,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第25-38页
  105. ^ The Peruvian Gastronomy. 美国驻秘鲁大使馆. [200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1). 
  106. ^ Raúl Romero, "Andean Peru",第385-386页
  107. ^ Dale Olsen, Music of El Dorado,第17-22页
  108. ^ Thomas Turino, "Charango",第340页
  109. ^ Raúl Romero,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第263-265页
  110. ^ Raúl Romero,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第243-245、261-263页
  111. ^ 秘鲁草绳桥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网易新闻. [2013-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延伸阅读

[]

 清史稿/卷16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国名
  • Porras Barrenechea, Raúl. El nombre del Perú. Lima: Talleres Gráficos P.L. Villanueva, 1968.
历史
  • Andrien, Kenneth. Crisis and decline: the Viceroyalty of Peru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5.
  • Anna, Timothy. The fall of the royal government in Peru.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79.
  • Bakewell, Peter. Miners of the Red Mountain: Indian labor in Potosi 1545–1650.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1984.
  • BBC News. Fujimori: Decline and fa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vember 20, 2000.
  • Burkholder, Mark. From impotence to authority: the Spanish Crown and the American audiencias, 1687–1808.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77.
  • D'Altroy, Terence. The Incas. Malden: Blackwell, 2002.
  • Dillehay, Tom, Duccio Bonavia and Peter Kaulicke. "The first settlers". In Helaine Silverman(ed.),Andean archaeology. Malden: Blackwell, 2004, pp. 16–34.
  • Gootenberg, Paul. Between silver and guano: commercial policy and the state in postindependence Peru.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 Gootenberg, Paul. Imagining development: economic ideas in Peru's "fictitious prosperity" of Guano, 1840–188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 Haas, Jonathan, Winifred Creamer and Alvaro Ruiz. "Dating the Late Archaic occupation of the Norte Chico region in Peru". Nature 432: 1020–1023 (December 23, 2004).
  • Klarén, Peter. Peru: society and nationhood in the And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Mayer, Enrique. The articulated peasant: household economies in the Andes. Boulder: Westview, 2002
  • Mücke, Ulrich. Political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2004.
  • O'Phelan, Scarlett. Rebellions and revolts in eighteenth century Peru and Upper Peru. Cologne: Böhlau, 1985.
  • Palmer, David. Peru: the authoritarian tradition. New York: Praeger, 1980.
  • Philip, Geor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eruvian military radicals.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78.
  • Recopilación de leyes de los Reynos de las Indias. Madrid: Cultura Hispánica, 1973
  • Schydlowsky, Daniel and Juan Julio Wicht. "Anatomy of an economic failure". In Cynthia McClintock and Abraham Lowenthal(ed.),The Peruvian experiment reconsider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94–143.
  • Suárez, Margarita. Desafíos transatlánticos. Lima: FCE/IFEA/PUCP, 2001.
  • The Economist. Per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une 12, 2007.
  • Walker, Charles. Smoldering ashes: Cuzco and the creation of Republican Peru, 1780–1840.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政治
宗教
地理
经济
人口
文化
  • Bailey, Gauvin Alexander.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 London: Phaidon, 2005.
  • Bayón, Damián. "Art, c. 1920–c. 198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393–454.
  • Belaunde, Víctor Andrés. Peruanidad. Lima: BCR, 1983.
  • Concha, Jaime. "Poetry, c. 1920–195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227–260.
  • Custer, Tony.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 Lima: Ediciones Ganesha, 2003.
  • Embassy of Peru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eruvian Gastronomy.
  • Lucie-Smith, Edward. Latin American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3.
  • Martin, Gerald. "Literature, music and the visual arts, c. 1820–187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3–45.
  • Martin, Gerald. "Narrative since c. 192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133–225.
  • Olsen, Dale. Music of El Dorado: the ethnomusicology of ancient South American culture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2.
  • Romero, Raúl.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 In: Patronato Popular y Porvenir, La música en el Perú. Lima: Industrial Gráfica, 1985, pp. 215–283.
  • Romero, Raúl. "Andean Peru". In: John Schechter(ed.),Music in Latin American culture: regional tradition.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9, pp. 383–423.
  • Turino, Thomas. "Charango". In: Stanley Sadie(ed.),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1993, vol. I, p. 340.

外部链接

政府
其他

12°2.6′S 77°1.7′W / 12.0433°S 77.0283°W / -12.0433; -77.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