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敦城

班克斯敦城(英语:City of Bankstown)为澳大利亚的一个地方政府

班克斯敦城
City of Bankstown
班克斯敦城在澳大利亚的位置
班克斯敦城
班克斯敦城
坐标:33°55′S 151°02′E / 33.92°S 151.03°E / -33.92; 151.03
国家 澳大利亚
一级行政区新南威尔斯州
地区悉尼
政府所在地班克斯敦城
政府
 • 市长Tania Mihailuk(澳大利亚劳工党)
面积
 • 总计77 平方公里(30 平方哩)
人口
 • 总计174,513(第13位)人
 • 密度2,266人/平方公里(5,870人/平方哩)
州选区East Hills、班克斯敦、欧本、费菲
联邦选区Banks、Blaxland
网站班克斯敦城
班克斯敦城政厅
班克斯敦城议会

根据2006年的州政府计划“City of Cities plan for Sydney”,确认了班克斯敦城为西南悉尼地区的都心之一。 [1] [2] [3]

沿革

班克斯敦初由约翰·亨特总督1797年于植物学者约瑟夫·班克斯爵士之助下所设置;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曾随詹姆斯·库克船长航行澳大利亚沿岸。该地后来于乔治·贝斯与马修·福林德斯一同探险乔治河时所发现。因此此地以班克斯之姓命名为“班克斯镇”(Banks Town),即“班克斯敦”。今天的班克斯敦城所辖区在19世纪时的中心市镇原为“爱尔兰镇”(Irish Town,今耶古纳(Yagoona)区),但由于当地铺设火车线时班克斯敦率先建造车站,因此市镇移到今班克斯敦区,此区成为班克斯敦城的市中心区。

1895年,班克斯敦成为自治市;1980年,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见证下,升格为市。[4]

政治

班克斯敦城议会有议席12个,全市分4选区,各区选出议员3名代表市民和纳税人问政;市长非直选。[5]

 
班克斯敦城的商业区建筑
 
Centro Bankstown购物中心(2008年拍摄)

人口

市民有170,000人每一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83.5人,[6] 社区文化素以多元著称。根据2006年人口调查,生于黎巴嫩者占7.1%、越南6.3%、中华人民共和国2.4%、新西兰1.4%、希腊1.4%。[7]除了英语,经常使用的语言包括了阿拉伯语越南语希腊语广东话华语。主要宗教为天主教英国国教伊斯兰教东方正教佛教[8]

娱乐与文化

活动

班克斯敦城政厅位于市中心。市内的各项重要文化活动终年皆于此举办,包括“澳大利亚日”和4月的“秋节”等皆自此发起。

公园

 
米兰宾纳区域公园

媒体

市内有两家主要的报社:《The Express》和《The Torch》。后者比较以市内新闻为主,前者内容则倾向综合班克斯敦和邻市坎特伯雷;2BFM为市内的社区电台。

 
班克斯敦城中央图书馆,楼数三层,启用于1983年

设施

市内的主要医院为“Bankstown Lidcombe Hospital”,是个有454个床位的综合医院。主要教育设施则有西悉尼大学班克斯敦校区;有一座大型的中央图书馆和分馆以服务班克斯敦城市民。

西雪大班克斯敦校区位于市内的米尔培拉区。自市内商业区前往,约5至10分钟车程。是该校文学系、语言学系、人文学系的主要校区。除了专科学校(TAFE),市内有数所公私立高中在市区附近的可分为天主教会学校和伊斯兰教会学校。

市内的第一所公立学校初建于1880年。1882年,第一届入学学生有男49名,女36名;学费为219英镑。首任校长为Dugald McLeod,执校务兼教学至1912年。尔后由于“北班克斯敦学校”的成立而被裁并。

交通

 
市内的Padstow车站
 
班克斯敦城内的奥林匹克游行大道

铁路

铁路在班克斯敦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任务。自铁路延伸至班克斯敦城以来,市内的商业区即渐迁移至车站一带。此外,班克斯敦城内有一个货物集散站,为悉尼地区的最大货运中心之一。

机场

班克斯敦机场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民用航空站;位于悉尼中央商业区之西,属于联邦政府所有。

市内名人

姊妹市

参考文献

  1. ^ Bankstown Historical Society (1991), Historical Tour of the Bankstown District, 5th Edition
  2. ^ Sue Rosen (1996), Bankstown, a Sense of Identity
  3. ^ About Bankstown - Yesterday & Today.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6-22). 
  4. ^ "Bankstown Council - Development Over Time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07-08-29." Retrieved on July 20, 2007.
  5. ^ Bankstown City Council. 2008 Election results. Electoral Commission NSW. [200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1). 
  6. ^ "Nation Regional Profil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ly 17, 2007.
  7. ^ 2006 Census QuickStats : Bankstown (C) (Local Government Area). [失效链接]
  8. ^ "About Bankstown - Yesterday and 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ly 12, 2007.
  9.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1). 
  10.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1.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4). 
  12. ^ 12.0 12.1 12.2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9). 
  13.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4). 
  14.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5. ^ Lawrence, Joan; Brian Madden and Lesley Muir.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anterbury Bankstown. po box 335 Alexandria 1435: Kingsclear Books. 1999: 117 [2010-01-22]. ISBN 0-908272-5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16.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17.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8). 
  18.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19.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0. ^ 存档副本.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1. ^ 21.0 21.1 21.2 21.3 "Bankstown's Sister Cities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ly 20, 2007.
  22. ^ "Shijiazhuang friendship agreement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08-08-06." Retrieved on January 9, 20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