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军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辫军或称辫子军,特指张勋率领的军队,官兵皆留辫子而得名。曾用名“武卫前军”或“定武军”,辫军复辟之后,被段祺瑞讨逆军打败,部队解散。

简介

宣统年间,张勋率“武卫前军”二万多人驻守于山东兖州。1912年宣统退位之后,张勋依然留辫子,亦命所部之官兵皆留辫子,以示忠于清廷(其实清末北洋军人多有剪辫者,1911年清朝正式废除剃发留辫)。人称此军为“辫军”;张勋为“辫帅”。

1913年,张勋奉袁世凯命,率辫军往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镇压二次革命,但军纪败坏,四处劫掠,杀害乡民数千人。

1914年,张勋受“定武上将军”之衔,此军改称为“定武军”(与袁世凯之“定武军”不同)。麾下有驻扎徐州(今江苏徐州市)的徐州镇守使鲁苏豫皖剿匪督办张文生;及驻扎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海州镇守使白宝山等。

1917年张勋率辫军三千余人进入燕京,武装调停总统黎元洪阁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但张勋乘机拥前清宣统帝溥仪登基,人称辫军复辟[注 1][1][2][3]。旋被段祺瑞讨逆军打败,张勋逃至天津租界辫军被撤销番号,部众被张敬尧倪嗣冲李纯张树元等瓜分。

倪嗣冲收编辫军三十个营,占较大人数,命剪去辫子,改编为“新安武军”,并以张文生殷恭先钱广汉李绍臣陈德修五人领导。

注释

  1. ^ 北洋政府的档案称之“辫军复辟”。1918年3月,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对“洪宪帝制祸首”和与张勋的“辫军复辟等案人犯”,一律特赦,获得自由后寄居天津

参考文献

  1. ^ 张勋复辟失利 却在另一跑道走向人生巅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 ^ 王立本 余浩然. 現代中國的序幕:從一戰走向五四. 香港中华书局. ISBN 978-988-880808-3. (繁体中文)
  3. ^ 何子炘. 警專中外歷史. 鼎文书局. ISBN 978-957-479142-2.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