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战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运动战是一种军事作战方式,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一些军事评论家将这种战术效果简称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特点
这种作战方式一般被认为是战争双方(或多方)中实力较弱,对战场地形有了解的一方采用的一种积极的进攻方式。[1] 一般而言,运用这种作战方式的部队通常会利用广阔的活动空间来转移军事力量,作战兵力经常昼夜兼程前往一个预定的战场进行埋伏,利用敌方分兵行动时,集结数倍于一个分队的力量展开包围战进行歼灭。[2][3] 换言之,运动战主要适合于地形复杂的战场。并且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毛泽东曾将运动战的运用归为这样一段话“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与阵地战的区别
相较于传统的防御方式,运动战显得更为灵活与主动,在地理空间传统上守方经常是依托防御工事进行消耗战,在战术上受制于工事的防御强度和敌军的反应战术,一般无法进行战术调整。而运动战摆脱了对防御工事的要求,经常利用放弃己方的工事作为诱饵引诱敌军移动到己方伏击圈内,并利用敌军占领地区后分兵前进的机会包围,由于运动战对除地理因素以外的条件适应性很强,一旦敌军发现自己的行踪,也可以尽快利用地形进行转移,被包围的可能性比阵地战要小很多。
与游击战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一回事,实际上游击战与运动战各不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对战争的影响:运动战是利用大兵团伏击消耗有生力量的一种决战方式,对战场的形势有较大的决定性;而游击战则是小规模部队(一般远小于运动战所投入的兵力)的袭扰,一般多为主力决战前的战术性准备,对战局的影响一般不大。并且游击战本身调用的战斗力量很少,因而在机动灵活、时机选择上要比运动战方便很多。
著名战役
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率领的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到国民革命军的包围,红军接连通过四次赤水河,将原本紧随其后的国民革命军包围体式打乱,并率领3万余名红军士兵从薛岳和龙云两人数十万兵力的缝隙中成功跳出包围圈,顺势歼灭数千人。毛泽东曾自称这次战役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笔”。[4][5]
1947年,国民政府派遣胡宗南率领数十万军队攻打陕北,并在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所在。在兵力四处分散,地形不明的情况下,遭到共产党西北解放军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连续发动运动战,歼灭近3万人,并使国军在补给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尾随解放军3个多月,直至中共中央顺利转移至华北。由于这几场战役断断续续、打打停停,因而被共产党笑称为“蘑菇战”。
参考文献
- ^ 粟裕. 粟裕战争回忆录,頁136 (PDF). 解放军出版社. 2006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年7月12日).
- ^ 周宇清.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形态的选择与游击战思想的运行原理. 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35卷第1期. 2014年1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 ^ 张玉良、郁树胜、周晓鹏. 战役学(第二版) (PDF).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ISBN 978756261497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8月12日).
- ^ 何方. 黨史筆記 — 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17日.
- ^ 何方. 黨史筆記 — 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 (PDF). 2019年7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