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楫
生平
陆楫出生于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廿八。他的父亲是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深。[1]
他年幼时学习及写作表现突出。在他的兄长陆桴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病逝后,老年丧子而深感悲痛之陆深对陆楫的教育态度慈爱而相对温和。[1]
嘉靖三年(1524年),他开始成为姚时望的学生,专注于研读史学经典著作。[1]
在陆深被贬谪至福建延平府担任同知后,陆楫随之前往当地,并在阅读刚写成之《道南三书》后,仰慕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等人之思想论述。[1]
因自小患病体弱,陆深担忧陆楫身体健康难以承受[2],在二十岁前后才开始让他参加科举[3]。 陆深在山西担任督学职务后,家中经常聚集当地知名知识分子,刺激了陆楫的学习和写作能力发展。[1]
嘉靖十四年(1535年),陆楫入学于松江府府学。此后,陆楫起初在科举上有突出表现,但随后屡屡结果不理想,情绪心态大受影响。[1] 除阅读儒家科举经典等,他也阅读了许多野史著作。[1] 他的言行举止和人格表现非常符合当时知识界之传统儒家价值观等,备受众人推崇看好。[1]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陆深病情加重,陆楫日夜尽心服侍父亲,为父亲寻得各地名医;在父亲死去后,他显得十分哀伤,并尽力为父亲处理许多后事。除此之外,他对母亲梅夫人也十分照顾。[1]
他过世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年)五月晦日,享年三十八。[1]
陆楫对于当时中国之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不同族群和历史等,有超越于其身处社会氛围之观点。[4]
著作
家庭
元朝时有陆子顺居住在华亭马桥镇,生子陆馀庆。馀庆生德衡,始迁上海。德衡生陆璿,号筠松,生陆平,号竹坡,以子陆深贵追赠官职。陆深,世称俨山先生。母亲梅氏,封淑人。
陆楫的正室是唐氏,侧室瞿氏,生了五个儿子但都很快就死亡,另有一个女儿,嫁给大理评事潘允合子。母亲梅夫人使陆楫的从侄儿陆郯荫袭。[1]
参考来源
- 陆树声《明故恩荫太学生小山陆君墓志铭》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李昭鸿. 陸楫及其《古今說海》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1: 16–19.
- ^ 儼山集 : 儼山集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7-28] (中文(台湾)).
- ^ 蒹葭堂稿 : 二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中文(台湾)).
- ^ 林丽月. 陸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論近年明清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新史学. 1994, 5 (1): 131-153.
外部链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