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溥
冯溥(1609年—1691年),字孔博,号易斋,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冯溥 | |
---|---|
大清文华殿大学士 | |
籍贯 | 山东青州府临朐县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孔博,号易斋 |
谥号 | 文毅 |
出生 |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
逝世 | 康熙三十年(1691年) |
出身 | |
|
生平
冯溥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清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1]。顺治十六年(1659年)擢吏部侍郎[2]。
康熙初,停各省巡按,吏部尚书阿思哈、吏部侍郎泰必图议设公廨,冯溥反对,与泰必图争执[3]。时鳌拜等辅政大臣专擅朝政,骄横跋扈。冯溥“持正不阿”,屡陈大策。擢刑部尚书。康熙十年(1671年),拜文华殿大学士[4]。屡次以衰老多病请求退休,吴三桂反,兵政繁杂,冯溥不敢再言。康熙十七年(1678年),福建平定,冯溥以年届七旬为由,再次申请,为康熙帝慰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获准以原官致仕。《太宗实录》修成,加太子太傅。康熙三十年(1691年),冯溥卒于青州,谥文毅[5]。
遗迹
冯溥致仕时,将自己在京师居住的万柳堂捐出[6]。康熙帝赐予其青州府故明衡王府花园。冯溥为其起名“偶园”,在今青州市王府街道偶园路,现已辟为公园。
文学
参考资料
- ^ 《清史稿·卷250》:冯溥,字孔博,山东益都人。顺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直讲经筵。世祖幸内院,顾大学士曰︰“朕视冯溥乃真翰林也!”
- ^ 《清史稿·卷250》:十六年,擢吏部侍郎。会各省学道缺,部郎不足,以知府补之。已,会礼部议奏,时尚书孙廷铨、侍郎石申并乞假;给事中张维赤因劾溥徇私,溥疏辨。上曰︰“朕知溥不为也!”置勿问。明年,京官三品以上自陈,忽严旨黜满尚书科尔坤及两侍郎,独留汉官在部。溥与廷铨疏言︰“部事满、汉同治,今满臣得罪,汉臣安得免,乞并黜。”诏供职如故。
- ^ 《清史稿·卷250》:康熙初,停各省巡按,议每省遣大臣二人廉察督抚。吏部尚书阿思哈、侍郎泰必图议设公廨,颁册印。溥谓:“国家设督抚,皆重臣。今谓不可信,复遣两大臣监之。权既太重,势复相轧,保无属吏仰承左右启隙端?”泰必图性暴伉,闻溥言,恚,瞋目攘臂起。溥徐曰︰ “会议也,独不容吾两议耶?且可否自有上裁,岂敢专主?”疏入,上然溥言,事遂寝。御史李秀以考绩黜,后夤缘得复官,劾溥为故相刘正宗党,主铨时违例徇私,溥疏辨,严旨责秀诬讦。六年,迁左都御史。内阁有红本,已发科钞,辅臣鳌拜取回改批。溥抗言︰“本章既批发,不便更改。”鳌拜欲罪之,上直溥,戒辅臣详慎。盛京工部侍郎缺,已会推,奉旨以规避者多,不旬日三易其人。溥疏言︰“王言不宜反汗,当慎重于未有旨之先,不当更移于已奉旨之后。”首辅班布尔善寝其奏,上闻,取溥疏览之,称善,饬部施行。
- ^ 《清史稿·卷250》:八年夏,旱,应诏陈言,请省刑薄税。……下户、刑二部议。刑部议,承审强盗、人命重案,限一年速结,不得牵累无辜,督抚及承审官隐漏迟延皆有罚。户部议,春季兵饷不能待至夏秋,仍旧例便。得旨,俟国用充足,户部奏请更定。户部吏陈一魁冒领清苑等县钱粮事发,溥言︰“钱粮者百姓之脂膏也,其已输在官,则朝廷之帑藏也。若任胥吏侵盗,职掌谓何?请严定所司处分,惩前毖后。”擢刑部尚书。十年,拜文华殿大学士。疏言︰“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米麦丰收,谷价每斗值银三四分。当此丰稔之时,宜广积贮,以备凶年。”
- ^ 《清史稿·卷250》:先是,溥以衰病累疏乞休,上曰︰“卿六十四岁,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自吴三桂反,军事旁午,乃不敢复言。十四年,建储礼成,内阁议恩赦,满大臣以八旗逃人应不赦,溥不可,遂两议以进。诏下阁臣画一奏闻,有谓当从满大臣议者,溥持之力,仍以两议进,上卒从之。十七年,福建平,溥以年届七十,复申前请,上仍慰留。二十一年秋,诏许致仕,遣官护行驰驿如故事。比将归,诣阙谢,赐游西苑,内侍携酒果,所至坐饮三爵。临发,疏请清心省事,与民休息,言甚切,温旨报闻。赐御制诗及“适志东山”篆章,命讲官牛钮、陈廷敬传谕曰︰“朕闻山东仕于朝者,彼此援引,造为议论,务有济于私,又居乡多扰害地方,朕审知其弊。冯溥久居禁密,可教训子孙,务为安静。”太宗实录成,加太子太傅。三十年,卒,年八十三,谥文毅。
- ^ 《清史稿·卷250》:溥居京师,辟万柳堂,与诸名士觞咏其中。性爱才,闻贤能,辄大书姓名于座隅,备荐擢。一时士论归之。
- ^ 《聊斋志异·卷十二·秦桧》:青州冯中堂家,杀一豕,𬊈去毛鬣,肉内有字云:“秦桧七世身。”烹而啖之,其肉臭恶,因投诸犬。呜呼!桧之肉,恐犬亦不当食之矣!闻益都人说:“中堂之祖,前身在宋朝为桧所害,故生平最敬岳武穆。”于青州城北通衢傍建岳王殿,秦桧、万俟卨伏跪地下。往来行人瞻礼岳王,则投石桧、卨,香火不绝。后大兵征于七之年,冯氏子孙毁岳王像。数里外,有俗祠“子孙娘娘”,因舁桧、卨其中,使朝跪焉。百世下,必有杜十姨、伍髭须之悮,甚可笑也。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