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盘结头发于头顶或者脑后的发型之统称。常见的髻为圆型,称为圆髻(现代俗称为包包头、丸子头)。中国传统女性的髻款式包括云髻盘龙髻坠马髻长圆髻(将发向背平铺,发尾盘成一颗圆球)、倭堕髻钻天髻半翻髻回鹘髻飞天髻反绾髻同心髻懒髻流苏髻(传轻云所创[1][2])、灵蛇髻螺髻螺丝髻朝天髻孟昶宠妃李艳娘创,宋代流行[2])、峨髻(又称高髻)、髽髻(又称抓髻)、椎髻及见于少女的双平髻[3]等等。

称呼年轻婢女的“丫鬟”原来为髻的发型,其中有双环髻垂环,后来演变成为她们的代名词,而环髻也变成了鬟髻。

包髻的名为包髻。有时在髻里插入等饰物作为固定及装饰。

参考资料

  1. ^ 元伊世珍《琅嬛记》;陶宗仪编、陶珽顺治3年重辑《谢氏诗源》:“轻云鬓发甚长,每熟透,立于榻上,犹拂地。已绾髻,左右余髪各粗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于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髻。”
  2. ^ 2.0 2.1 国晶. 宋朝游历指南. 
  3. ^ 古代女子髮髻. 知乎. [2018-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