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
麦加(阿拉伯语:مَكَّة,罗马化:Makkah,汉志阿拉伯语发音:[makːa] (ⓘ),中文较罕见的翻译有满克、墨克等译名),正式名称为麦加·穆卡拉玛(阿拉伯语:مَكَّة الْمُكَرَّمَة,罗马化:Makkah al-Mukarramah,直译:荣誉的麦加,汉志阿拉伯语发音:[makːa almʊkarːama]),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城,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及沙地阿拉伯麦加省省会[3]。该城距吉达的红海海岸70 km(43 mi),并位于海拔277米(909呎)的狭长山谷中。2015年,麦加人口共计1,578,722人[4]。2020年,麦加都会区人口估计约有204.2万人,继利雅得和吉达之后,位列沙地阿拉伯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在每年朝觐期间,涌入的人数比原有人口多3倍。
麦加 مكة المكرمة Makkah al-Mukarramah | |
---|---|
圣城麦加 | |
麦加 | |
绰号:Umm al-Qura("诸城之母") | |
坐标:21°25′21″N 39°49′34″E / 21.4225°N 39.8261°E | |
国家 | 沙地阿拉伯 |
省份 | 麦加省 |
创始人 | 先知以实玛利,易卜拉欣之子(伊斯兰教传统) |
政府 | |
• 市长 | 阿布扎尔·阿巴斯 |
• 省长 | 哈立德·本·费萨勒·阿勒萨德 |
面积[1] | |
• 城市 | 760 平方公里(290 平方哩) |
• 市区 | 850 平方公里(330 平方哩) |
• 都会区 | 1,200 平方公里(500 平方哩) |
海拔 | 277 米(909 呎) |
人口(2010年)[2] | |
• 城市 | 1,675,368人 |
• 密度 | 2,204人/平方公里(5,709人/平方哩) |
时区 | AST(UTC+3) |
• 夏时制 | AST(UTC+3) |
电话区号 | (+966) 2 |
网站 | www |
麦加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发祥地。位于麦加外围光明山顶的希拉山洞被穆斯林认定为《古兰经》首次向穆罕默德显现之地[5]。造访麦加进行朝觐是所有有能力的穆斯林必须实践的其中一项义务。麦加的禁寺是克尔白的所在地,穆斯林们相信这些建筑是由易卜拉欣及易斯马仪所为,是伊斯兰教的其中一处圣地;所有穆斯林必须要向克尔白的方向朝拜(基卜拉),进而巩固麦加在伊斯兰教的地位[6]。
在汉志地区内外的穆斯林统治者意图占领并控制麦加,因此该城与大部分汉志地区一样经历许多政权更替。最终麦加在1925年由伊本·沙地的阵营征服。从那时起,麦加开始扩大其规模、扩建基础设施及新建现代化大楼,例如全球楼地板面积第三大及第四高建筑麦加皇家钟塔饭店,就矗立在禁寺之上。
名称
“麦加”最早见于中国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中麻嘉国。《宋会要》称之摩迦,《诸蕃志》称之麻嘉,《事林广记》称为默伽,《南中国海志》作默茄。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出洋到过天堂。《明史》称麦加为默加。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下西洋,部下马欢等七人曾到天方,带去瓷器等物品,购买狮子、驼鸡,并画《天堂图》一册回京。天方国也派遣大臣带方物随七人朝贡。
麦加的英文拼写一般为Mecca.
1980年代以来,沙地阿拉伯政府及其他人开始提倡Makkah的拼法,而全称则是Makkah al-Mukarramah(意为“荣誉的麦加”),这种拼写方式和阿拉伯语原音较为相近。此种拼写方式已渐渐被许多组织所采用,包括联合国[8]、美国国务院[9]以及英国的外交及联邦事务部[10],但是“Mecca”仍然是最通行的拼写方式。
政府机构
麦加由麦加市政府所管辖,市长(又名为“阿敏”,意为“值得信赖者”)是沙地政府所任命的。现任市长是奥萨马·巴尔(Osama Al-Bar)。市议会由十四人所组成,由市政府选出,负责市政的运作。
麦加是麦加省的省会,麦加省亦包括了邻近的吉达。省长阿卜杜拉·玛济德(Abdul Majeed)王子于2000年就任,任内病逝于2007年。[11]2007年5月16日哈里发·费萨尔(Khalid al Faisal)被任命为新任省长。[12]
历史
早期阶段
根据《古兰经》记载,麦加的历史可追溯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时代,他在儿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在大约公元2000年前一同建造克尔白。据说当地居民在亚玛力人的影响下偏离了一神信仰。[13]历史学者认为克尔白后来被陈列了360个偶像和阿拉伯所有游牧部落的部落偶像。到了七世纪时,麦加最重要的神祇是胡巴勒,古莱什族将其偶像放置其中。[14][15]
麦加在托勒密的著作里以“马可拉巴”(Macoraba)之名著称。五世纪时古莱什族控制了麦加,成为杰出的商贾。六世纪时,他们也加入了利润甚丰的香料贸易,因为当时世界部分地区卷入了战争,使得贸易路线从危险的海域转移至相对安全的陆路。拜占廷帝国本来控制着红海,但海盗却越来越猖獗。另外一条较旧的路线是从波斯湾经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但途经的商人却遭萨珊王朝大加剥削,同时又被拉赫姆人和伽珊人阻断路线,并受罗马和萨珊两国交战的干扰。麦加显赫的商业地位使得它超越了佩特拉和巴尔米拉。[16][17]
六世纪中期,北阿拉伯有三个主要的群落,与濒临红海的西南中国海岸连成一气,是红海和东方大沙漠之间的可居地。这个区域就是有名的希贾兹地区,三个群落都紧挨着绿洲,水源没有问题。希贾兹中部是雅什里布(Yathrib),后来易名为麦地那。雅什里布以南四百公里处是塔伊夫,是个山城。塔伊夫的西北边就是麦加。虽然麦加周边都是不毛之地,不过麦加仍然是三个群落之中最富有且最重要的。伊斯兰历史上表明,麦加因渗渗泉而拥有丰富的水源。渗渗泉的位置就是阿拉伯最神圣的圣地克尔白,也是主要的骆驼商队的汇集路线。[18]事实上,渗渗泉的水源对当地人来说已经很不足了,而克尔白只不过是半岛上众多的多神教神庙的其中一座而已。此外,对骆驼商队而言,若他们只从麦加到叙利亚而不往返,那么这样的单程路线使得麦加成为贸易的终点站。[19]
阿拉伯半岛上的严酷环境经常导致部落间的冲突,但每年他们都会停战一段时间,并前往麦加朝觐。这趟旅程有其宗教理由,即向克尔白致敬,并饮用渗渗泉的泉水。然而,这时也是一年一度仲裁纷争的时刻,债务获得解决,人们于麦加市集进行贸易。各部落因这些一年一度的盛事而产生共同的信念,使麦加在半岛上的地位极其重要。[20]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是首先替商队安装骆驼座骑的,而这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部分。各部落联盟与商贾们进行贸易,当地的游牧部落则带来皮革、牲畜与当地山区开采的金属。因此骆驼商队能够在麦加满载而归,并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城市进行贸易。[21]伊斯兰传统宣称从各大洲来的货物也流通到麦加。北非和远东地区应该流通香料、皮革、药品、衣服和奴隶到叙利亚;麦加则大赚一笔,并买进武器、谷物和酒,并流通至阿拉伯各地。麦加人同拜占庭人和贝都因人签订合约,协调出商队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亦包含了水源和牧草的权利。这些额外的服务增强了麦加的政经势力,成为各贸易部落(包括班努·塔米姆部落)所组成的松散联盟的盟主。其他的势力诸如阿比西尼亚人、伽珊人和拉赫姆人等都已经式微,而麦加却是六世纪晚期阿拉伯地区首要的政经枢纽。[20]
穆罕默德时期
穆罕默德生于公元570年,伊斯兰教从此便不可避免地和麦加产生了关系。穆罕默德出生于统治阶层古莱什部落的一个小分支,是为哈希姆家族。伊斯兰传统认为他于610年接受天启,开始宣扬一神信仰,和麦加的异教信仰格格不入。穆罕默德在忍受了13年的迫害(见希吉拉)之后于622年与追随者们一同迁移至麦地那。然而古莱什族与穆斯林的冲突仍然存在:两军爆发了白德尔战役,穆斯林于麦地那城外打败了古莱什族;但麦加的军队在武侯德战役打败了穆斯林。不过总的来说,麦加当局试图消灭伊斯兰的行动败阵下来,而在627年的壕沟战役里全阿拉伯的联军也打不赢穆罕默德。[22]
628年,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和平地进入麦加,试图进行朝觐。然而,穆斯林与麦加当局却签订了侯代比亚和约,希望双方停止战斗,而穆斯林被允许于次年进入麦加。两年后古莱什族违反停战协定,但很快地他们就向穆罕默德投降。穆罕默德宣布特赦麦加人,并特别赠送礼物给统治阶层。麦加克尔白里的偶像和仪式壁画全部都被清除一空。穆罕默德宣布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让该地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这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虽然他攻克了麦加,但他却选择返回麦地那,让阿塔布·本·乌赛德(Attab bin Usaid)统治该城。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区的其他活动使他最终统一了整个半岛,终结了麦加长期以来的混乱。[16][22]
穆罕默德逝世于632年,但他对阿拉伯人耳提面命的团结观念使得伊斯兰教快速扩张,其势力在几百年内抵达北非和亚洲。随着伊斯兰帝国的扩张,麦加不仅持续吸引了阿拉伯地区,更吸引了帝国境内的朝觐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进行朝觐活动。
麦加也吸引了希望终年定居克尔白附近的学者和虔诚的穆斯林,当然也吸引了当地服务朝觐者的居民。由于到麦加朝觐有其困难之处且因花费考量,朝觐者多半选择乘船抵达吉达,然后再朝内陆前进,或者搭顺风车,跟着从叙利亚到伊拉克的骆驼商队。
政治演变
麦加从未成为哈里发的首都,包括奥斯曼帝国。不过穆斯林统治者却大力维护着麦加。在欧麦尔和奥斯曼统治期间,由于洪水的顾虑而延揽基督徒工程师在麦加建造堤防。[16]
在伊斯兰历史上,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并使之成为伊斯兰政权的第一个首都。倭马亚王朝当政之后将首都迁至大马士革,而阿拔斯王朝则迁至伊拉克的巴格达。伊斯兰帝国的权力中心在往后的近五百年间一直都在巴格达,巴格达也就成为学术研究与商业中心。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入侵巴格达并加以洗劫。这是伊斯兰历史上最令人不堪的往事。在巴格达战役之后,蒙古人接着就横扫西方世界并征服了叙利亚。下一个紧接着成为伊斯兰政权权力中心的城市是埃及的开罗。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将首都迁往君士坦丁堡,虽然麦加仍然是蓬勃发展的贸易中心。当朝觐者抵达麦加之后,他们开始贩卖他们带来的各地货物,以筹措朝觐所需的资金。此外他们也在麦加买入当地货物,带回家乡转卖。[23]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掌控麦加之后,麦加暂时又登上伊斯兰的政治舞台。祖拜尔是早期反对倭马亚哈里发的穆斯林。叶齐德一世于683年围攻麦加。[24]
后来麦加很少扮演政治角力的舞台,而是成为一座虔信与学术的城市,同时也是伊斯兰国家失势的王公自请出国避祸的地方。数世纪以来麦加一直都由当地的哈希姆家族(麦加谢里夫)所统治。
930年麦加卡拉米塔教派攻击并洗劫麦加。此教派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属于伊斯玛仪派并信仰千禧年主义,由贾纳比领导。[25]1349年,黑死病袭击麦加。[26]1517年,麦加谢里夫巴拉卡特·本·穆罕默德承认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地位,但在麦加仍然拥有极大的自治权。[27]
这对奥斯曼帝国的威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为了重返荣耀,位高权重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奉命夺回麦加[28]。他于1813年成功地克复麦加。1818年,瓦哈比派又被打败,但残余的沙特家族又建立了第二沙地王国,一直存续到1891年,即后来沙地阿拉伯的前身。
沙地时期
1916年6月阿拉伯起义,麦加谢里夫胡申·本·阿里于麦加揭竿而起,反抗奥斯曼帝国。他的军队于麦加战役(1916)之后首度夺得麦加。胡笙于是宣布建立新国家-希贾兹王国-并以麦加为首都。在1924年的麦加战役中,麦加的谢里夫被沙特家族推翻,而麦加则并入沙地阿拉伯。
1979年11月20日,沙地传道者欧泰比领导两百名武装的伊斯兰主义份子攻占麦加禁寺。他们宣称沙特家族已不再代表纯净的伊斯兰,禁寺和克尔白应当让有真实信仰的人管理。他们挟持数万名朝觐者并将自己关闭于寺内。此次事件持续两周,导致数百人死亡并严重毁损禁寺,尤其是萨法-玛尔瓦长廊。然而以不流血方式平息这次动乱的却是巴基斯坦的军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派遣一咨询小组,提供巴基斯坦军队武器与攻坚计划。[29]
1987年7月31日,发生朝觐者的反美示威,沙地警方对群众开枪,造成402人死亡[275名伊朗人、85名沙地人〔包括警察在内〕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45名朝觐者],649人受伤[303名伊朗人、145名沙地人〔包括警察在内〕以及201名来自其他国家的朝觐者]。
地理
麦加海拔277米,距离红海大约80公里。[18]麦加位处群山之间,以致当代发展受限。
麦加的中心点是禁寺,此地比麦加大部分的区域都来得低。禁寺周边区域则是旧城区,有许多服务朝觐者的住宿设施,也包括国际连锁的高档饭店。禁寺北边的大街道有穆达阿(Al-Mudda'ah)和苏克·莱尔(Sūq al-Layl),南边则有苏格·阿萨基尔(As-Sūg Assaghīr)。沙地人扩大禁寺的规模,数百间住房已被宽阔的大道和广场所取代。传统的住房由当地的石材建造,通常有二至三层楼高。今日麦加都会区的面积已超过1,200平方公里。[30]
麦加座落于山间谷地,常被称为“麦加之谷”。麦加的地理位置对商贸来说也很重要,是贸易路线的重点站。[16]
前现代时期的麦加充分运用当地的主要水源。最先开采的水源是井水,例如渗渗泉流出的咸水。第二种水源是阿拉法特山以东几公里处或在麦加东南约20公里处的阿因·祖拜达(Ayn Zubayda)泉水,来自萨德山(J̲abal Saʿd)与卡布卡布山(Jabal Kabkāb)两山。泉水借由地下管线流向麦加。第三种较零星的水源是雨水,人们利用小型蓄水池加以贮存。麦加自古以来降雨不足,但有时滂沱大雨还会造成洪水。根据库尔第(Al-Kurdī)的说法,截至1965年为止麦加历史上共有89次洪水,其中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沙地阿拉伯时期。二十世纪最严重的洪水发生于1942年。从那时候起,政府就着手建造水坝,以改善洪患问题。[31]
气候
为热带半干旱气候,终年高温干燥,日夜温差较大。一年之中常常会出现反常的天气型态,例如夏季时来自阿拉伯半岛或北非沙漠的沙尘暴。
麦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接近24 °C),即便在最冷月也时常出现炎热天气。而夏季漫长,4月至10月平均气温均超过30 °C,平均最高温更是可超过人的体温(约37 °C),正午40 °C及以上的气温极为常见,夜晚气温也很少低于25 °C。麦加降雨稍多,全年平均降雨量约588毫米,大部分集中在二月和十月。
麦加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7.0 (98.6) |
38.3 (100.9) |
42.0 (107.6) |
44.7 (112.5) |
49.4 (120.9) |
49.8 (121.6) |
53 (127) |
49.6 (121.3) |
49.4 (120.9) |
46.8 (116.2) |
40.8 (105.4) |
37.8 (100.0) |
53 (127) |
平均高温 °C(°F) | 30.2 (86.4) |
31.4 (88.5) |
34.6 (94.3) |
38.5 (101.3) |
41.9 (107.4) |
43.7 (110.7) |
46 (115) |
44 (111) |
42.7 (108.9) |
39.9 (103.8) |
35.0 (95.0) |
31.8 (89.2) |
38.3 (101.0) |
日均气温 °C(°F) | 23.9 (75.0) |
24.5 (76.1) |
27.2 (81.0) |
30.8 (87.4) |
34.3 (93.7) |
35.7 (96.3) |
35.8 (96.4) |
35.6 (96.1) |
35.0 (95.0) |
32.1 (89.8) |
28.3 (82.9) |
25.5 (77.9) |
30.7 (87.3) |
平均低温 °C(°F) | 18.6 (65.5) |
18.9 (66.0) |
21.0 (69.8) |
24.3 (75.7) |
27.5 (81.5) |
28.3 (82.9) |
29.0 (84.2) |
29.3 (84.7) |
28.8 (83.8) |
25.8 (78.4) |
22.9 (73.2) |
20.2 (68.4) |
24.6 (76.2) |
历史最低温 °C(°F) | 11.0 (51.8) |
12.0 (53.6) |
13.0 (55.4) |
15.6 (60.1) |
20.3 (68.5) |
22.0 (71.6) |
23.4 (74.1) |
24.0 (75.2) |
22.0 (71.6) |
18.0 (64.4) |
16.4 (61.5) |
12.4 (54.3) |
11.0 (51.8)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69.2 (2.72) |
104.7 (4.12) |
97.3 (3.83) |
54.5 (2.15) |
0.9 (0.04) |
0.0 (0.0) |
3.5 (0.14) |
11.6 (0.46) |
67.9 (2.67) |
114.2 (4.50) |
28.7 (1.13) |
35.8 (1.41) |
588.3 (23.17) |
平均降水天数 | 4.1 | 6.9 | 5.0 | 3.6 | 0.7 | 0.0 | 0.2 | 1.6 | 4.3 | 7.6 | 3.9 | 4.1 | 42 |
平均相对湿度(%) | 58 | 62 | 48 | 43 | 36 | 33 | 34 | 39 | 45 | 63 | 58 | 59 | 48 |
数据来源:沙地阿拉伯防卫与航空部气象和环境保护局国家气象和环境中心年度地表气候报告[32] |
土地利用
麦加拥有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禁寺环绕着克尔白,是穆斯林每日礼拜所面对的方向,也是穆斯林认为地球上最神圣的地方。禁寺也称为“大清真寺”。[33]目前禁寺包括内外礼拜场地在内的面积共有356,800平方米,在朝觐季节期间可容纳至四百万人。
由于没有对城市天际线景观做控制,麦加最近的扩张出现了现代化的地标,例如麦加皇家钟塔饭店(ابراج البيت,Abraj Al Bait)塔群,高577米。[35]Abraj Al-Bait塔群于2012年完工,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之一。塔群位于大清真寺入口的对面。
作为一座历史名城,麦加拥有像是克尔白等数百处历史地标。穆斯林相信克尔白由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易斯马仪(以实玛利)所建。另外,渗渗泉也颇负盛名。
麦加兵营(The Qishla of Mecca,土耳其语:Mekke Redif Kışlası)曾经是麦加最有名的建筑之一。麦加兵营是奥斯曼帝国的城堡,面对着大清真寺,随时防御任何袭击。不过沙地政府已将之拆毁,免费提供给周边的新旅馆和商业建筑。[36]
经济
作为宗教圣地,麦加的经济极度依赖每年的朝觐活动。曾有位学者说:“麦加人不营生,只服务朝觐者。”事实上,朝觐不仅带动麦加的经济,长久以来更对希贾兹和内志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赚取朝觐利润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向朝觐者课税,当然名目上大部分的正当理由都是维护古迹与环境品质等来收取。大萧条期间麦加的税收大增,很多税收的项目还持续到了1972年。随着石油收益的增加,所有不必要的税收都已取消。另一种赚取朝觐利润的管道是透过服务朝觐者的方式,也是个体户与生意人的主要市场。例如,沙国国家航空沙地阿拉伯航空自朝觐活动赚取了12%的收益、其他穆斯林国籍航空也是,搭乘或租用陆地交通工具到麦加的车资也有利可图,甚至包含停车等;旅馆与其他寄宿公司也收入不菲。[31]
麦加在朝觐季节期间所赚取的利润超过一亿美元。沙地政府则为朝觐活动花费了五千万美元。麦加境内有一些工业与工厂,但麦加不再扮演沙国主要的经济角色;今日沙国的经济主要以石油输出为主。[37]麦加的工业种类很少,目前有纺织、家具以及厨具。麦加的经济大部分还是以朝觐服务为主。麦加的水源稀少,食物必须自“舒也巴”(Shu'eyba)水厂和吉达输入,人数庞大的时候价格理所当然很高。
尽管如此,麦加还是建立了许多工业,也都是服务日益增长的市民。各式各样的产业自1970年以来便存续至今:波形铁皮制造、铜生产、木材商店、沙发皮套服务、植物油提炼厂、糖果制造、面粉研磨、面包烘焙、家禽养殖、冷冻食品进口、照片冲洗加工、秘书工作、冰块工厂、饮料罐制造(不含酒精)、理发、书店、旅游代办处、银行。[31]
麦加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大幅成长。搭乘轮船与客机很方便且许多人也负担得起,增加了朝觐人数。数以千计的沙地人每年都会负责监督管理朝觐活动,且到各大旅馆和商店去当职员,以服务朝觐者。麦加现有高速公路环绕着,且拥有购物中心、展览馆与摩天大楼等休闲。[38]
人口
麦加的人口密度很高。大部分长住麦加的人都住在旧城区,其中有许多人从事当地名为“朝觐工业”的行业。沙地朝觐部部长伊雅德·玛达尼(Iyad Madani)说:“我们从不停止准备朝觐事宜。”[39]每年朝觐者涌入麦加进行副朝。在都尔黑哲月的最后几周,平均有四百万穆斯林抵达麦加进行大朝。[40]
朝觐者来自不同族群与背景,主要来自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以及中东。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干脆留在麦加,定居下来。因此,麦加的族群比其他的沙地城市还要多元,文化也更兼容并蓄。此外,过去五十年来的石油收益也带来了数十万名移民劳工。
文化
麦加的文化受到每年大量朝觐者的影响,因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自豪。
第一台印刷机于1885年由奥斯曼帝国瓦利奥斯曼·努里帕夏(Othman Nūrī Pash̲a)带进麦加。在哈希姆部落统治时期,此印刷机被用于印制麦加的官方公报《朝向报》(al-Ḳibla)。沙地政权则扩大印刷机的用途,印制沙地官方公报《诸城之母报》(Umm al-Ḳurā)。自此之后印刷机与印刷技术从中东地区引入麦加,而且大都假道吉达。[31]
吉达拥有一份主要的阿拉伯语报纸《太阳报》(Shams)。不过,麦加也有其他的沙地以及国际报纸,例如《沙地公报》、《麦地那报》、《欧卡兹报》(Okaz)、《国家报》(Al-Bilad)。前三份报纸是麦加的主要报纸,主要报导麦加的新闻,拥有超过一百万名读者。
麦加有许多电视台:沙地电视一台、沙地电视二台、沙地电视体育、沙乌消息新闻台、阿拉伯电台暨电视联播网以及数百个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专业的电视业者。
在前现代时期的麦加,最普遍的运动是即席摔角和赛跑。[31]足球是麦加目前最流行的运动。麦加还主持了沙地阿拉伯某些历史最悠久的运动组织,例如团结足球队(创立于1945年)。阿布杜勒·阿济兹国王体育馆是麦加最大的体育馆,能够容纳33,500人。
宗教意义
绝大部分的麦加居民都是逊尼派穆斯林,少部分是什叶派。[41]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在礼拜时面向麦加的克尔白。起初所面对的方向是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此种传统影响了新穆斯林社群朝向克尔白的礼拜方式,从七世纪至今都是如此。这种面对神圣方向的抉择在中世纪产生了非主流的学术领域,和主流的伊斯兰数学地理传统及地图制作不同。[42]
今日麦加的文化受到了18世纪中期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宗教运动的影响。此宗教运动即有名的瓦哈比运动。此外麦加也受到沙斐仪法学派的影响。另外,自由主义者与宗教学者的冲突对麦加社会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自7世纪以来,麦加每年接受了世界各地几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促成了文化的融合,对麦加的社会和宗教造成深远的影响。
沙地法律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麦加。[43]CNN的报导如下:[34]
许多宗教学者表示,这种“歧视”始终存在着,因为麦加曾经是穆斯林-包括穆罕默德-遭受迫害并逐出的地方。当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随者掌控麦加时,他们使麦加成为圣地……每个穆斯林在此都能感到安全。
使用假证件进入穆斯林圣地者会被沙地当局逮捕并起诉。[44]
沙地政府引用以下的《古兰经》经文以证明这个法律的效力,不过对于这句经文也有其他的解释(有经人一般并不被视为异教徒[45]):
- “信道的人们啊!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秽,故从今年起不准他们临近禁寺;如果你们畏惧贫困,那么,真主将以祂的恩惠使你们满足,如果祂意欲。真主确是全知的,确是至睿的。”(古兰经 9:28)
如同一般人所想的,靠近非穆斯林居住地的穆斯林城市和神秘的朝觐仪式激起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强烈好奇心。有些人乔装成穆斯林进入麦加、潜入禁寺亲身体验朝觐盛况。外国人当中亲自到麦加并对麦加进行最著名的刻画的当属伯顿,著有《到麦加与麦地那朝觐的个人记述》(A Personal Narrative of a Pilgrimage to Mecca and Medina)[46],伯顿以阿富汗苏菲派卡迪里耶信徒的身份动身前往。
现代麦加的主要产业是支应每年朝觐季节前来朝觐的人们,但也支应了全年任何时间的朝觐者。访客主要拜访的地点包括:
克尔白是古代就建造的,是所有穆斯林礼拜时的方向。许多穆斯林相信克尔白可追溯回公元前2000年,那是亚伯拉罕的时代。在巡游克尔白的仪式中,所有朝觐者都必须以黑石为起点,逆时针绕行克尔白七次。
穆斯林相信真主将渗渗泉显现给易斯马仪的母亲夏甲(هاجر)。她为襁褓中的儿子绝望地寻找水源,但始终找不着。麦加坐落在水源稀少的炎热干燥山谷。根据这个传统,渗渗泉是真主恩赐的。人们相信它能够解除饥饿与干渴,而且还能治病。政府将渗渗泉的水输送到禁寺和麦地那先知清真寺的降温设备,供给大众饮用。所有朝觐者尽其所能地在朝觐期间能够饮用渗渗泉的泉水。
饮食
麦加居民由许多不同的族群和国籍所组成。种族的混合大大地影响了麦加的传统饮食。
就像沙地其他城市,内志地区的卡布沙是麦加人最传统的午餐。也门的曼迪也是很风行的午餐。
沙威玛、柯福塔和羊肉串等烤肉在麦加都有很好的市场。在拉玛丹月,咖喱角和埃及蚕豆餐是薄暮时分最流行的食物。这些餐点几乎在黎巴嫩、叙利亚和土耳其的餐厅都能找到。好几年前的拉玛丹月有个奴隶叫做“萨加”(Sagga),他会在薄暮时分提供富含矿物质的水给人们饮用。萨加们也提供葡萄汁。今日萨加已经是富有的商人,转而供应巴卡拉瓦和巴斯伯萨(Basbousa),附有果汁。
国际食品在麦加也很流行。美国连锁餐厅诸如麦当劳、汉堡王、达美乐披萨和肯德基等都很流行,烹饪也符合清真标准。
语言
麦加拥有特有的区域方言,称为希贾兹方言或麦加方言。麦加方言经常被视为阿拉伯语里最正统的方言之一。
希贾兹方言的发音在某些方面和波湾方言有所不同。古典阿拉伯语的字母 qaaf(ق)发成 /g/,即“get”里的音。希贾兹阿拉伯语对于字母 ğim(ج)的发音也较保守,和古典阿拉伯语时期的有声硬腭爆破音 /ɟ/ 和硬腭化塞音 /gʲ/ 相近。这两个音被专家视为古典阿拉伯语里的正统发音。这表示希贾兹地区许多方言在发 ğim 时都发成 /g/ 或 /ʒ/。某些人则把齿间音 /θ/ 发成 /t/ 或 /s/。
希贾兹方言也吸收了来自其他阿拉伯语方言的元素,包括黎凡特阿拉伯语和埃及阿拉伯语。
教育
麦加的正式教育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开始,并由哈希姆统治阶层延续下去。首先改善麦加教育的人是吉达商人穆罕默德·阿里·宰纳勒·里阿(Muhammad ʿAlī Zaynal Riḍā)。他于1911到1912年间在麦加创立了“成功学校”(Madrasat al-Falāḥ),耗资400,000英镑。[31]
麦加有很多公立与私立学校,分成男校和女校。2005年,麦加共有532所男子公私立学校,女子则有681所。[47]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学语言都是阿拉伯语,同时着重第二语言英语。但是有些外国人设立的私立学校,例如国际学校,则使用英语教学。国际学校也允许男女合校。
至于高等教育,麦加只有一所大学,即诸城之母大学,1949年创立时名为“沙里亚学院”,1979年转型为公立大学,1981年改为今天的校名。
通讯
沙地政府很早就注重麦加的电信通讯了。阿布杜·亚济兹国王大力推动电信通讯,因为他知道电信很方便而且有利于统治。胡笙国王主政期间麦加约有二十支电话;1936年增加到了450支,大约占了全国电话总数的一半。当时电话线已连接至吉达和塔伊夫,但尚未延伸至首都利雅得。到了1985年,麦加和其他的沙地城市一样,拥有最现代化的电话、电报交换设备、收音机和电视。[31]
在哈希姆家族统治下,希贾兹地区建置了有限的无线通讯。1929年,希贾兹地区许多城镇架设了无线通讯用的基地台,到了1932年已能发挥全部功能。战争期间的通讯网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快地获得大幅度的扩充与改善。自此之后,无线通讯被用来引导朝觐者,以及对朝觐者进行广播。这项服务于1950年开始,起初报导阿拉法特平原的朝觐实况。到了1957年,“无线麦加”成为中东地区功率最强的电台,高达50千瓦;后来还增强到450千瓦。一开始无线麦加并不播音乐,而是采渐进的方式增加播放的次数。[31]
运输
在运输方面,和朝觐或副朝有关的运输设备是沙地政府优先建设的选项。麦加只有小型的麦加东方机场,没有提供任何航班服务,因此大部分的朝觐者都搭机飞往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JED)或搭船到吉达港;这两个节点都位于吉达。
在朝觐季节以外,麦加都缺少为当地人或外地人服务的公共运输系统。人们在麦加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驾驶私人车辆或乘坐私营的计程车。
参见
参考资料
- ^ Mecca Municipal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lymakkah.gov.sa. Retrieved on 2013-02-03.
- ^ Population. Statistical Yearbook 47 (2011). Central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 ^ Merriam-Webster, Inc. Merriam-Webster's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2001: 724 [2021-05-25]. ISBN 978-0-87779-5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 (PD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17112400/https://www.stats.gov.sa/sites/default/files/ar-g-serv-2015-makkah.pdf. 2018-11-17 [2020-06-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7).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Khan, A M.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Qur An And The Hadith. Global Vision Publishing Ho. 2003: 26– [2021-05-25]. ISBN 978-81-87746-4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Al-Laithy, Ahmed. What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the Qur'an. Garant. 2005: 61– [2021-05-25]. ISBN 978-90-441-17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Nasr, Seyyed. Mecca, The Blessed, Medina, The Radiant: The Holiest Cities of Islam. Aperture. 2005. ISBN 0-89381-752-X.
- ^ 提醒非穆斯林人员不要进入麦加和麦地那.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地阿拉伯王国大使馆. 2016-02-04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United N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ypical document illustrating Makkah spelling.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ckground Note: Saudi Arabia.
- ^ British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ypical document illustrating Makkah spelling.
- ^ Prince Abdul-Majid, Governor of Mecca, Dies at 65. Associated Press. 2007-05-07 [2008-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5).
- ^ PRINCE KHALID ALFAISAL APPOINTED AS GOVERNOR OF MAKKAH REGION. Saudi Press Agencydate=May 16 2007. [2008-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0).
- ^ Mecca. 天主教百科全书.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 Hawting, p. 44
- ^ Islamic World, p. 20
- ^ 16.0 16.1 16.2 16.3 "Makka - The pre-Islamic and early Islamic periods",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Britannica
- ^ 18.0 18.1 Islamic World, p. 13
- ^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Mecca
- ^ 20.0 20.1 Lapidus, Ira. History of Islamic Societies, pp. 16-17
- ^ Islamic World, pp. 17-18
- ^ 22.0 22.1 Lapidus, p. 32
- ^ Lapidus, p. 328
- ^ Ummayads: The First Muslim Dynas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7.
- ^ Mecca. [200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7).
- ^ The Islamic World to 1600: The Mongol Invasions (The Black Death). [200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1).
- ^ Mecca - LoveToKnow 1911. [200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4).
- ^ The Saud Family and Wahhabi Islam, 1500-1818. [200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 ^ The Siege of Mecca. Doubleday(US). 2007-08-28 [200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 ^ 存档副本. [2010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5日). Mecca Municipality.
-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Makka - The Modern City",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Weather averages for Mecca. PME. [200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1).
- ^ Orientation.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9).
- ^ 34.0 34.1 Pilgrimage presents massive logistical challenge for Saudi Arabia. CNN. 2001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5).
- ^ MECCA | Abraj Al-Bait Towers | 1,952' Pinnacle / 1,509' Roof | 76 FLOORS - SkyscraperPage Forum.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 ^ WikiMap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bout the Qishla and it's location
- ^ Mecca.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2003 edition. Volume M. P.353
- ^ Shame of the House of Saud: Shadows over Mecca. The Independent (UK). 2006-04-19 [200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0).
- ^ A new National Geographic Special on PBS "Inside Mecca".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5).
- ^ Makkah al-Mukarramah and Medin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Fifteenth edition 23: 698–699. 2007.
- ^ 存档副本.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5). Riyadh Newspaper - Friday 30 May 2003 No. 12761 Year 39
- ^ "Makka - As the centre of the world", Encyclopaedia of Islam
- ^ Peters, Francis E. The Hajj: The Muslim Pilgrimage to Mecca and the Holy Plac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206. ISBN 069102619X.
- ^ Saudi embassy warns against entry of non-Muslims in Mecca. ABS-CBN News. 2006-03-14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6).
- ^ Aslan, R. (2005). No God But God. Heinemann, UK. p.94
- ^ Sir Richard Francis Burton: A Pilgrimage to Mecca, 1853.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 ^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tatistical summary for education in Saudi Arab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
- ^ 中铁十八局集团麦加前线展英姿.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5).
延伸阅读
- (南宋)周去非著《岭外代答》中华书局
- (明)马欢原著 万明校注 明钞本 《瀛涯胜览》校注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027-6378-7
- (明)巩珍著《西洋番国志》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2025-0
- 陈佳荣,谢方,陆俊玲 《古代南中国海地名》 中华书局 1986年版998页MEKKA 条
外部链接
- 维基导游上有关麦加(英文)的旅行指南
- 维客旅行上的麦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谷歌地图
- Holy Mecca Municipality Official website (in Arabic)
- Makkah Live 24/7 Makkah Live
- Saudi Information Resource – Holy Mecc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ecca Then and Now - slideshow by Life magazine
- Personal Narrative of a Pilgrimage to Al Madinah and Meccah, by Richard Bu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