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足猫

貓科貓屬哺乳動物

黑足猫学名Felis nigripes[2]又称小斑猫,是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的一种猫属物种。其种加词nigripes”意为“黑足的”。

黑足猫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猫属 Felis
种:
黑足猫 F. nigripes
二名法
Felis nigripes
Burchell英语William John Burchell, 1824
亚种
  • F. n. nigripes
  • F. n. thomasi
黑足猫的分布

形态

黑足猫平均重1.6公斤,是最小的猫科之一。雌猫平均重1.3公斤,雄猫重1.9公斤。[3]体长36-52厘米,尾巴长13-20厘米,肩高25厘米。相对于身体来说,其头部很大。毛色是肉桂色至茶色或近白色,有黑色的斑点,肩上有黑色斑纹,脚及尾巴有黑环。牠们的脚底如其名是黑色的。黑足猫在夜晚活动时有很高的伪装能力。牠们栖息在干旱的半沙漠大草原,如南非干旱台地及部分高草原,但也分散在喀拉哈里沙漠。黑足猫被学界发现是在19世纪的南非卡鲁北部,并于1824被首次被记录。牠是非洲南部大草原和稀树草原的特有种。由于其分布有限,自2002年以来已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因野味市场导致的偷猎加上人类对其生态的日渐侵扰,该群种目前正在减少。

自1993年以来,关于黑足猫的学术研究一直通过无线电技术远端进行。相关研究可有效直接观察到它在野外自然栖息地的行为。据研究表明,黑足猫为典型的夜行动物,日间牠们会躲在跳兔的巢内、岩石及丛林下及白蚁丘内。黑足猫在夜晚平均的移动距离为5至16公里(3.1至9.9英里),可捕食40种不同的脊椎动物为食,每一晚最多可捕杀14只小型哺乳动物或鸟类。它也可以通过坚强的跳跃能力捕捉飞行中的鸟类,也并不介意挑战比自己体型重大的哺乳动物。 雌性黑足猫的生产期通常在南半球夏季10月至3月间,最多可产两胎。幼体的断奶在两个月大,最迟可在四个月大时离开母亲独立。

猎食

黑足猫主要猎食细小的猎物,如啮齿目及细小的鸟类,但也会猎食白翅鸨草兔昆虫蜘蛛只占牠们猎物少于1%。[4][5]黑足猫是很怕羞的动物,会尽量躲藏,但当被围困时就会激烈的保护自己。

繁殖

黑足猫每胎一般会产两只幼猫,有时介乎1-4只。在南半球春天夏天秋天时,雌猫可以产两胎。幼猫约于5个月大就可以独立,但仍会在母猫的领地生活。

领地

1岁大的雌性黑足猫会占有领地约10平方公里大,雄猫则占约22平方公里。成年雄猫的领地与1-4只雌猫的领地重叠。[3]牠们会在夜间行8公里来觅食。牠们需要非常高的能量来生活,每晚需要250克的食物,即牠们体重的六分之一。

亚种

黑足猫有两个可能亚种

  • F. n. nigripes:较为细小及淡色,分布在南部非洲的北面。
  • F. n. thomasi:较大及深色,分布在南非的东南部。

这两个亚种的标本是在南非中部近金伯利的地方发现。

保育状况

一些学者指黑足猫在部分地区很普遍,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牠们很稀少,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牠们列为易危[1]

图库

参考

  1. ^ 1.0 1.1 Sliwa, A. Felis nigripe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03-14]. 
  2. ^ Wozencraft, W.C. Order Carnivora. Wilson, D.E. & Reeder, D.M. (编).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536. ISBN 978-0-8018-8221-0. LCCN 2005001870. OCLC 62265494.  NLC 001238428.
  3. ^ 3.0 3.1 Sliwa, A. Home ranges of black footed cats. 2004. 
  4. ^ Sliwa, A. Black-footed cat studies in South Africa. Cat News. 1994, 20: 15–19. 
  5. ^ Sliwa, A. Seasonal and sex-specific prey composition of black-footed cats Felis nigripes. Acta Theriologica. 2006, 51 (2): 195–204. 

另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