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游戏)

益智平台冒險電子遊戲

Inside》是一款由独立游戏工作室Playdead所开发及发行的平台解谜冒险游戏。游戏无论在主题及视觉上均类似同一公司的前一款作品《地狱边境》,玩家需扮演一名小男孩,在黑白色的游戏环境中解决不同的难题,并同时避免在3D滚动时死亡。

Inside
《Inside》游戏封面
类型平台解谜冒险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Xbox One
PlayStation 4
任天堂Switch
iOS
开发商Playdead
发行商Playdead
总监阿伦特·詹森(Arnt Jensen
制作人麦德斯·维布罗伊(Mads Wibroe
福瑞斯特·斯沃索特·拉智(Forest Swartout Large
设计师叶普·卡尔森(Jeppe Carlsen
编剧劳里兹·班得艾普(Laurids Binderup
程序托马斯·克罗格(Thomas Krog
拉塞·乔恩·富尔格桑·佩德森(Lasse Jon Fuglsang Pedersen
索伦·T·马德森(Søren T. Madsen
美术杰里米·皮特曼(Jeremy Petreman
马雷克·波格丹(Marek Bogdan
音乐马丁·斯蒂格·安德森(Martin Stig Andersen
索斯·贡韦尔·里博格(Søs Gunver Ryberg
引擎Unity
模式单人游戏
发行日Xbox One
  • 全球:2016年6月29日
Microsoft Windows
  • 全球:2016年7月7日
PlayStation 4
  • 全球:2016年8月23日
iOS
  • 全球:2017年12月15日
任天堂Switch
  • 全球:2018年6月28日

《Inside》分别于2016年6月29日、7月7日和8月23日在Xbox One及Windows还有PlayStation 4上发行,iOS平台在2017年12月15日发行以及任天堂Switch在2018年6月28日发行。[1]游戏在推出后几乎获得一致好评,有部分评论家甚至称本作为《地狱边境》的优秀的精神续作[2][3][4][5]

玩法

《Inside》是款解谜游戏,玩家需控制一名没有名字并身穿红色衣服的小男孩探索一个超现实的环境,而游戏画面主要是黑白色、2.5D及利用一些溅出的颜色来突出部分环境。玩家能控制小男孩作出走路、跑、游泳、攀爬及使用物件等动作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期小男孩更会获得能力,能精神控制死尸并操纵他们以解决各种谜题[6][7]。当玩家未能快速地解决部分谜题时,例如是被猎人以麻醉镖击中、被犬只捕捉或吃掉、或因处于水下太长时间而溺水,玩家所操控的小男孩便会死亡。本作与《地狱边境》同样,小男孩在死亡时会出现令人感到可怕的动画,之后游戏便会在最近的储存点重新进行[7]。在本作中,有部分场景具有隐藏房间且内含一个小型球体,玩家可以进入这些房间并关掉球体,而当所有球体在玩家的游玩过程中被关掉时,便能解锁游戏中的隐藏结局[8]

剧情

一个热衷于研究脑波控制、寄生虫、反重力、冲击波、肉体改造、巨型重工业等高科技领域的不具名神秘组织,因研究实验对象存量不足,便开始滥抓村民作为补充实验对象,该村的小男孩为了拯救族人,只身前往神秘组织的核心区域。

当小男孩抵达神秘组织的最核心区域,意外发现族人已被制作成肉体改造的巨型球体,小男孩便将自己也溶入球体之中,带领族人逃出神秘组织的实验设施,而部分组织的实验员也因良心发现,沿路一同帮助这个巨型球体逃出设施。

最终,肉体巨型球体冲破了神秘组织实验设施的外墙,一路往山坡下滚动,最终停在了村庄的岸边。

开发

游戏工作室Playdead于2010年7月发行了黑白色的独立游戏《地狱边境》,获得大量好评及超过一百万的销售量[9][10]。在发行后的数个月,Playdead开展了第二个游戏开发项目,并暂称为“项目2(Project 2)”[11] [12][10]。作为《地狱边境》的精神续作[13],虽然本作与《地狱边境》十分相似,但本作更为“疯狂”、“怪异”及3D[12]。此外,丹麦电影协会亦提供部分资金作游戏开发用途[14]

虽然Playdead已经为《地狱边境》建立了一个自定义的游戏引擎,但最后他们选择使用Unity为本作的游戏引擎,以减轻工作量[15][10]。游戏开发团队为Unity游戏引擎建立了时间混叠反锯齿过滤器英语Temporal anti-aliasing,以为本作创建具标志性的外观[16]。在2016年3月,Playdead在常见开源协议下发布了过滤器[16]

与《地狱边境》同样,本作的音效由马丁·斯蒂格·安德森负责。安德森受20世纪80年代的B级恐怖电影所影响,经常使用合成音乐,但他却不想于本作使用合成音乐。相反,安德森利用真正的人头骨来创造骨传导的声音,并在头骨上接驳音频转换器和接触式麦克风,以声音合成来还原这些声音,最终创造游戏的音乐[17]。本作的游戏玩法及音乐都具有更紧密的整合,在部分谜题上音乐更能配合游戏画面。这需要安德森在相比进行《地狱边境》的音乐创作时,与本作的开发团队有更密切的合作,这亦使有更多的视觉元素能与音乐联系起来。安德森指出,小男孩呼吸时的胸部动作及声音效果皆是源于自己呼吸时的动作及声音,而当小男孩到达游戏内的不同位置时,小男孩所表现出的平静或恐慌情绪亦会影响呼吸时的胸部动作及声音效果[17]。安德森亦在游戏的整体结构及节奏上提供建议予游戏设计团队,希望自己的音乐能有助于建立游戏内的紧张情绪[17]

微软在2014年6月的电子娱乐展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本作[9]。在公布前,本作已被计划在PlayStation 3OS X等非微软平台上发行[10]。为了减短公布活动及发行之间的时间,Playdead曾特意等了四年[12]IGN的瑞安·麦卡弗里表示此次公布是微软对独立游戏开发的承诺的一个标志[18],并且是他本人在这一年内的最大惊喜[19]。开发团队其后将本作的发行日推迟,并希望进一步完善游戏,但没有提及预期的发行日期[11][20]。在发行日推迟后,原本Playdead计划在Xbox One及Windows平台上进行初始发行[9],但之后表示在未来有兴趣于其他平台上发行[12]

Playdead在2016年的电子娱乐展上公布本作的发行日期,并推出限时促销,让玩家们在本作发行前免费下载《地狱边境》。本作最终于2016年6月29日及7月7日在Xbox One及Windows版的Steam平台上发行[21]。之后游戏于同年8月23日在PlayStation 4上发售。在2017年东京游戏展期间,Playdea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游戏未来会登陆到任天堂Switch以及iOS上。[1]

评价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92/100 (X1)[22]
91/100 (PS4)[23]
87/100 (Win)[24]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Destructoid9.5/10[25]
电子游戏月刊9.5/10[26]
Game Informer9.75/10[27]
Game Revolution     [28]
GamesRadar+     [30]
GameSpot8/10[29]
Giant Bomb     [31]
IGN10/10[32]
PC Gamer美国76/100[33]
Polygon9.5/10[34]
VideoGamer.com10/10[35]

本作获得普遍好评,游戏评论网站Metacritic基于69条评论给予本作的Xbox One版本92/100的评价[22]。本作在PolygonIGN上均是2016年最令人期待的电子游戏[36][37]

在2016年电子娱乐展上的游戏预览上,马蒂·席尔瓦(Marty Sliva)认为本作的标题应为《超级地狱边境》,因为Playdead以相同的方式将《地狱边境》改进改良而造就本作,就好比任天堂将他们的游戏带至超级任天堂一样[7]

本作在电子娱乐展的游戏评论家奖上获得“最佳独立游戏”[38]

Kotaku的柯克·汉密尔顿(Kirk Hamilton)表示相对于Playdead另一款游戏《地狱边境》的成功,本作是“进化”[39]

USgamer的贾兹·雷格诺(Jaz Rignall)在预览本作后指出本作是在他玩过的众多解谜游戏之中最为出色的一款,甚至比前作《地狱边境》更为优秀[6]

部分游戏评论家指出本作与《地狱边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是《地狱边境》当之无愧的精神续作[2][3][4][5]

中国大陆一些游戏评分网站认为乔治·奥威尔的政治隐喻小说《一九八四》、《幽浮魔点》可能对这部游戏的思想有着深刻影响。[40]

获奖情况

年度 奖项 类别  结果 来源
2016 2016游戏评论家大奖英语Game Critics Awards 最佳独立游戏 获奖 [41]
2016年金摇杆奖 最佳创新游戏 提名 [42][43]
最佳视觉设计 提名
最佳音效 提名
最佳独立游戏 提名
Best Gaming Moment (The Ending) 提名
年度游戏 提名
年度Xbox游戏 提名
2016年游戏大奖 年度游戏 提名 [44][45]
最佳游戏叙事 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 获奖
最佳配乐/原声 提名
最佳独立游戏 获奖
2016年Unity大奖 金立方奖 获奖 [46]
最佳电脑/主机游戏 获奖
Giant Bomb2016年度游戏奖 最佳视觉效果游戏 获奖 [47]
最佳时刻或镜头 提名
2016年互动艺术与科学学会奖 年度游戏 提名 [48]
年度冒险游戏Adventure Game of the Year 提名
D.I.C.E.精神奖 获奖
动画杰出成就奖 提名
艺术指导杰出成就奖 获奖
游戏设计杰出成就奖 提名
游戏导演杰出成就奖 获奖
音效设计杰出成就奖 提名
故事杰出成就奖 提名
2016年独立游戏节 塞尤玛斯·麦克纳利游戏节大奖 提名 [49][50]
优秀音效奖 提名
优秀视觉艺术奖 提名
2016年游戏开发者选择奖 年度游戏 提名 [51][50]
最佳音效奖 获奖
最佳设计奖 提名
最佳叙事奖 提名
最佳视觉艺术奖 获奖
创新奖 提名
2017年SXSW游戏奖英语SXSW Gaming Awards 杰出设计奖 提名 [52] [53]
杰出艺术奖 提名
杰出动画奖 提名
杰出特技效果奖 提名
第13届英国游戏学院奖英语13th British Academy Games Awards 最佳游戏 提名 [54][55]
艺术成就奖 获奖
音效成就奖 提名
游戏设计奖 获奖
音乐奖 提名
剧情叙述奖 获奖
原创特性奖 获奖
2017 国家电子游戏行业评论家奖英语National Academy of Video Game Trade Reviewers 游戏引擎摄影角度奖 获奖 [56]
2016年Edge大奖 最佳视觉设计奖 亚军 [57]
最佳音效设计奖 获奖
最佳故事叙述奖 亚军
年度工作室 亚军
年度游戏 季军

参考资料

  1. ^ 1.0 1.1 世界各国で绝赞された‘INSIDE’、Nintendo Switch版、iOS版が开発中であることが判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ami通.2017-09-23.[2017-09-23].
  2. ^ 2.0 2.1 Christian Donlan. Inside review. Eurogamer. 2016-06-28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4) (英语). 
  3. ^ 3.0 3.1 Matt Peckham. Inside review. Time. 2016-06-28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3) (英语). 
  4. ^ 4.0 4.1 Chris Kohler. Inside review. Wired. 2016-06-28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5) (英语). 
  5. ^ 5.0 5.1 Andrew Webster. Inside is an incredible, unsettling adventure from the creators of Limbo. The Verge. 2016-06-28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7) (英语). 
  6. ^ 6.0 6.1 Jaz Rignall. Xbox One Inside is a Superlative Platform Puzzler. US Gamer. 2016-06-1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英语). 
  7. ^ 7.0 7.1 7.2 Marty Sliva. E3 2016: Inside is Super Limbo in the Best Possible Way. US Gamer. 2016-06-1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8. ^ Kyle Hilliard. How To Find All Of Inside’s Hidden Rooms And The Alternate Ending. Game Informer. 2016-06-29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英语). 
  9. ^ 9.0 9.1 9.2 Philip Kollar. Inside is the next game from Limbo creators Playdead Studios. Polygon. 2014-06-09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3) (英语). 
  10. ^ 10.0 10.1 10.2 10.3 Andrew Goldfarb. Limbo Follow-Up Project 2 is ‘At Least 2 Years Away’. IGN. 2012-07-27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1) (英语). 宸恺. 地狱边境的下一部作品至少两年之后才会面世_逗游网. 逗游网. 2012-07-27 [201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中文(简体)). 
  11. ^ 11.0 11.1 Samit Sarkar. Inside, upcoming game from Limbo developer Playdead, delayed past 'early 2015'. Polygon. 2015-06-04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英语). 
  12. ^ 12.0 12.1 12.2 12.3 Andrew Goldfarb. Limbo Follow-Up Will be "More Crazy". IGN. 2011-10-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英语). 
  13. ^ Steve Watts. E3 2016: Inside Preview: Unsettling Feelings. Shack News. 2016-06-1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英语). 
  14. ^ Colton Ledford. The Cinema Inside: How the video game Inside is a better movie than most movies.. Film School Rejects. 2016-07-0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6) (英语). 
  15. ^ Mike Rose. Limbo Developer Playdead Using Unity Engine For Next Title. Gamasutra. 2011-08-25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英语). 
  16. ^ 16.0 16.1 Alex Wawro. Limbo dev open-sources its Unity 5 anti-aliasing tech. Gamasutra. 2016-03-22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英语). 
  17. ^ 17.0 17.1 17.2 John Broomhall. Heard About: How Playdead used a real human skull for Inside's audio. Develop. 2015-07-2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英语). 
  18. ^ Lucy O'Brien. E3 2014:Microsoft is all About the Games. IGN. 2014-06-09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英语). 
  19. ^ IGN's Jaw-Dropped Editors. The Biggest Surprises of 2014. IGN. 2014-12-24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英语). 
  20. ^ Chris Carter. Limbo developer's follow-up 'Inside' sees a delay. Destructoid. 2015-06-05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英语). 
  21. ^ Miranda Sanchez. E3 2016: Limbo Follow-Up Inside Gets a Release Date. IGN. 2016-06-1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英语). 
  22. ^ 22.0 22.1 Inside for Xbox One Reviews. Metacritic.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9) (英语). 
  23. ^ Inside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8) (英语). 
  24. ^ Inside for Windows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8) (英语). 
  25. ^ Brett Makedonski. Review: Inside. Destructoid.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26. ^ Ray Carsillo. Inside review.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英语). 
  27. ^ Kyle Hilliard. Inside - An Engaging Interactive Nightmare. Game Informer. 2016-07-07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英语). 
  28. ^ Peter Paras. Inside Review. Game Revolution.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英语). 
  29. ^ Alex Newhouse. Inside Review. GameSpot.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7) (英语). 
  30. ^ Lucas Sullivan. Inside Review. GamesRadar.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31. ^ Brad Shoemaker. Inside Review. Giant Bomb.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英语). 
  32. ^ Ryan McCaffrey. Inside Review. IGN.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33. ^ Andy Kelly. Inside Review. PC Gamer. 2016-07-07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34. ^ Nick Robinson. Inside Review. Polygon.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35. ^ Tom Orry. Inside Review. Video Gamer. 2016-06-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0) (英语). 
  36. ^ Games of 2016: Ooooh pretty. Polygon.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0) (英语). 
  37. ^ Chloi Rad. 32 Games to Keep on Your Radar in 2016. IGN. 2016-01-01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38. ^ Chris Pereira. Here Are E3 2016's Game Critics Award Winners. Gamespot. 2016-07-05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0) (英语). 
  39. ^ Kirk Hamilton. INSIDE: The Kotaku Review. Kotaku. 2016-06-13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英语). 
  40. ^ 《Inside》剧情解析 超详细剧情解析及结局解释.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41. ^ Pereira, Chris. Here Are E3 2016's Game Critics Award Winners. GameSpot. 2016-07-05 [201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0). 
  42. ^ Sheridan, Connor. Overwatch scoops five awards, Firewatch wins Best Indie Game: Here are all the Golden Joystick 2016 winners. GamesRadar. 2016-11-18 [2016-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43. ^ Loveridge, Sam. Golden Joystick Awards 2016 voting now open to the public. Digital Spy. 2016-09-15 [2016-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44. ^ Makuch, Eddie. All the 2016 Game Awards Nominees. GameSpot. 2016-11-16 [2016-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4). 
  45. ^ Stark, Chelsea. The Game Awards: Here’s the full winners list. Polygon. Vox Media. 2016-12-01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46. ^ Unity Awards 2016 - Winners. Unity. [2016-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0). 
  47. ^ Giant Bomb's 2016 Game of the Year Awards: Day Two. Giant Bomb. [2017-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48. ^ Makuch, Eddie; Imms, Jason. Overwatch Wins DICE Game of the Year, Full Nominees List. GameSpot. 2017-02-23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49. ^ Hall, Charlie. Hyper Light Drifter, Inside and Virginia among nominees for 2017 IGF Awards. Polygon. 2017-01-09 [2017-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50. ^ 50.0 50.1 Makuch, Eddie; Imms, Jason. Watch The 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 Right Here Tonight. GameSpot. 2017-03-01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51. ^ Inside, Overwatch & Firewatch lead GDC 2017 Choice Awards nominees. Gamasutra. 2017-01-04 [2017-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52. ^ Makuch, Eddie. All The 2017 SXSW Game Award Nominees. GameSpot. 2017-01-25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53. ^ Announcing the 2017 SXSW Gaming Awards Winners. 2017-03-18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54. ^ wbber, Jordan Erica. Bafta games awards 2017: Inside and Uncharted 4 lead the way. The Guardian. 2017-03-09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55. ^ British Academy Games Awards Winners in 2017. 2017-04-06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56. ^ NAVGTR Awards (2016). National Academy of Video Game Trade Reviewers. [2018-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1). 
  57. ^ The Edge Awards. Edge (Future). February 2017, (302): 76–8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