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马来西亚华人/存档2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汉奸言论?
老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教育水平不高的马来西亚华人,和不懂马来西亚官方语的马来西亚华人还偶尔会冒出一 句专骂唐人/华人的‘汉奸’言论。他们认为如果某马来西亚华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是‘汉奸’。有些人 认为如果某马来西亚华人不要读华文书也是‘汉奸’。也有些人认为如果某马来西亚华人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如 两岸问题,马来西亚种族教育等问题,等等,就是‘汉奸’或 ‘狗’。有些年轻的马来西亚华人由于无法承受这 些‘汉奸言论’的压力就和家人吵架,从此定居西方国家。
- 老一代华人是指谁?陈祯禄、陈修信算不算?李光耀算不算?林敬益、林良实算不算?林吉祥算不算?如果老一代人认为“不读华人书就是汉奸”,为什么他们会推举受英文教育的人做华人领袖呢?年轻人因“汉奸言论”而与家人吵架并移居国外?有多少人呢?有多少证据呢?难道马来西亚华人都是大华人主义者吗?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2日 (六) 08:19 (UTC)
原来梁宇皋只不过是“一班败类”里其中一位佼佼者。于是林连玉就更直接的指出: “梁宇皋是华人利益的出卖者。他贪图个人的高官厚禄,不惜把华人的利益一出卖,再出卖,三出卖。”73 称他是“老贼”, “只要个人的荣誉,不顾民族的死话,只要生前的富贵,不顾死后的罪名,有奶便是娘,效忠的对象,可以早晚时价不同,十足是民族的败类。”74 他以“民族败类梁宇皋”为一篇文章的题目,劈头就写道:“梁宇皋跟汪精卫有亲戚关系。他在马来亚出卖华人利益,以求个人的荣华,成为华人的民族败类,可以说有其渊源。”75 后来双方互相斥责。梁宇皋说林连玉其实是同意《拉萨报告书》里的“最后目标”的。76这个指责使到林连玉非常愤怒,反驳梁宇皋之余,却又不能再说什么,原来他与敦拉萨有秘约,1957年教育法令里经过了教总的交涉“最后目标”字眼并没有出现,但是敦拉萨对他说不可透露此事。77但是争论蔓延不止,林连玉考虑多时,最后在1961年8月10日的教总理事会上揭发了此事,他说:“拉萨报告书第十二节的最后目标,所以不列入一九五七年正式的教育法令之中,原来是敦拉萨本人亲口答应的。时间是一九五六年五月六日,地点是当时教育部第二会议室,在场的人物,除华校董教总代表以外,还有当时副教育部长朱运兴先生。” 78时间、地点、人物都提了出来,证据十足。此段讲话8月11日在报章刊登,隔日 (12日) 内政部通知他将褫夺他的公民权。林梁之争论演变到林连玉的公民权被褫夺,是出乎意料之外。秘密何其多!现在看来只是属于政治范畴的政见的不同,而却演变成两人之间的人事攻击,最后导致一方人权的打击。俩人对政府政策和报告书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却很不幸,对方所云皆被认为是“谎言”。政治交涉有秘密本就不妥,名为退让,实为陷阱。而用“秘约”来封住政敌之口,更是不是政治家所为。梁宇皋是否知道此秘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身为联邦司法部长,向一介平民林连玉采取了猛烈的攻势,在当时的马来亚政坛上算是一个相当的例外。看来当时在马华公会里愿意在华文教育的议题上与董教总为敌的,梁宇皋是少数。 林连玉对梁宇皋的揭露和斥责,不无夸大失实和意气用事之处,里面掺杂着接近攻讦之言词。尤其是当他说到梁宇皋“出卖”华文教育的品行竟有“汉奸”血统关联,实已失度量。后来六十年代教总主席沈慕羽和马华公会联络总长曾崇文及陈修信政治秘书吕鸿元的争论程度亦激烈,就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字眼。79林连玉对梁宇皋的喊骂,显然是过度回应,反映出他的极度愤怒。论者认为林梁之争是“公家的事”,不是“私人的事”。80余觉不然。事实上,林连玉把联盟政府压迫华文教育的罪过,完全归罪于梁宇皋一人,岂不是中了联盟政府的圈套?梁宇皋只是司法部长,不是教育部长,他的唯一的“罪过”,是《达立报告书里》的三位华人代表之一,当然后来他也为此报告书辩护,也是出于对本身立场的解释。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马华公会政治人物对华文母语教育的支持度,恐怕许多都会负上“出卖”民族利益的罪名,何止梁宇皋一人!他没有诚意与董教总协商是真的,但是,他的言论与一般的马华公会政治人物的言论无异,然而林连玉口诛笔伐的对象,却只要梁宇皋一人。他对华文教育的“伤害”,固然有其不容退卸的责任,然而如果仅仅是一个梁宇皋的畏缩和无能,他也不能一手遮天,把整个华文教育“出卖”。因此,人们对梁宇皋的责骂之同时,也要推究华文教育被压迫的其他种种原因。时离1955年“马六甲会谈”已五年,林连玉似乎感觉到受骗太深,部分归罪于马华公会的败坏,而把所有的气都发泄在梁宇皋的身上。 对于林连玉和梁宇皋之间的争执,一部分的教总领导人似乎有点尴尬和为难。除了陆庭谕之外,其他华教领导人皆没有加入这场骂战。有一些甚至认为,对骂是下策,沟通才是上策。在论争高峰时,黄润岳就曾经劝告林连玉,冤家宜解不宜结,希望他能主动与梁私下解决此事,说何不“亲自拜访他(梁宇皋),跟他当面陈说利害”?但是却为林连玉所拒绝。81又有一次,林连玉在教总工作委员会议的报告里想要附带一笔攻击梁宇皋的话,黄润岳得知后也劝诫他不要如此“摊牌”。 82显然教总之内仍然有较温和的人,但是却不能对此骂战息可而止。 对其他马华公会的党要,林连玉也曾提出了严酷的斥责。他最看不能起的华人政治人物,除了梁宇皋之外,就是李孝式、陈修信、梁长龄、陈东海等。他与这批人意见和立场的不同,认为他们为虎作伥,批判和评击也十分尖刻。显然,林连玉是从自己的角度上立论的。http://forum.chonghwakl.edu.my/viewthread.php?tid=15627&page=1&authorid=8733
- 马来西亚华人的‘族魂’是曾经这么说过的。而且‘族魂’也影响了很多马来西亚华人。 谢诗坚 (留言) 2008年3月22日 (六) 17:31 (UTC)
- 我看不到你引用的文章有提到“影响了很多大马华人”,林连玉“族魂”之名来自他对母语教育之维护,不是他的“汉奸言论”。上文提到有关林连玉的“汉奸言论”也是一项冷门、少有人知的史料,怎能说“影响了许多华人”呢?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08:30 (UTC)
- 林连玉被大马华人称为“族魂”,你白布说他的言论不能“影响了许多华人”,哈哈哈! 我看你是在嘲笑他吧? 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11:49 (UTC)
我本人认为“汉奸言论”的确有,而且经常都有老一代的大马华人会骂人“汉奸”。 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4日 (一) 04:14 (UTC)
- 文章里不是写着大部分人都没有加入这场骂战吗?哪有影响了很多马来西亚华人呢?上面所引述文章的重点是在讨论华文教育,不是汉奸言论。——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5日 (二) 22:35 (UTC)
::我认为“汉奸言论”没有必要提出来,会造成反感和误会。但是华人喜欢骂人“汉奸”通常会出现在讨论特别敏感课题方面,如马来西亚华人的教育。 七七八八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42 (UTC)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水平低’
(芙蓉9日讯)由马佛青森州联委会首次主办的"2004年卫塞卡设计比赛",获得6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每份作品皆突出"人心净化、社会祥和"的主题,获得不俗的评价。
来自拉杭华小的温奕崇荣获小学组冠军,来自振华中学的3位学生陈奕骏、杨康武及吕伟诚,3人共享中学组冠军荣誉。
拉杭区州议员叶志强昨晚受邀主持颁奖礼时致词时劝诫人们摒弃。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反之,以一颗虔诚之心待人,达致今年卫塞节主题"人心净化、社会祥和"的目标。
他指出,台湾的垃圾车在清理垃圾时,事先播放音乐或讯号作为提醒,人们一旦听见垃圾车的声响,才会把家中的垃圾拿出,并交由垃圾车处理。
不过,他说,垃圾车采取"不等人"的方式,导致人们往往错失倒垃圾的机会,甚至出现。倒追垃圾车"的现象,无形中训练人们严以看待垃圾处理工作,以及其重要性。
从垃圾车故事看大马人文化 。反观,大马人养成把垃圾堆在家门口的弊病,让废料处理公司去负责,而时来时不来的垃圾车,更引发垃圾发臭及环境受污染的问题。"
他表示,从一个垃圾车的故事,可看出大马人糟糕的生活文化,他希望人们马上纠正自私自利心态,以免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他声称,大马的社会生病了,校园频频传出的学生群殴事件、强奸、草营人命的枪杀案已敲醒社会警钟,他希望人们宣扬佛陀的教诲,净化人心,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他是昨晚为马佛青森州联委会主办的"2004年卫塞卡设计比赛"主持开幕,致词时如是表示,在场者包括筹委会主席廖奋政。
以下为得奖名单: 小学组冠军:温奕崇。亚军:冯增杰、冯增有、杨康芸。季军:李素菁。优胜奖:钟雪儿、陈奕翔、蓝寅丰、陈远懿、陈远琳、叶皓志、吴静怡、吴志凯。 中学组冠军:陈奕骏、杨康武、吕伟诚。亚军:陈诗琪·季军:李慧深。精神奖:沈佳慧。优胜奖:黄浩华、吴佩瑜、刘紫云、欧阳婷婷、吴雪韵、丘欣旖、陈万兴、吴志文。
10/05/2004《星州日报》森美兰
- 你们自己说吧,大马人的文化高不高? 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11:37 (UTC)
- 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不觉得这篇新闻足以构成一个既定的定论或结论。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12:48 (UTC)
:你个人“不觉得”是你孤陋寡闻不知道事实。你个人的“不觉得”不能代表全部人。 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14:11 (UTC)
出国宝典 - 2005-9-30 16:45:00 中国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杨洪清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水平比新加坡好。 他说,马来西亚华文水平不错,这表现在几个方面,即马来西亚华人对于华文的认同感,因为多数马来西亚华人包括青少年都以学习华文为荣,华文在马来西亚华人心目中占重要的位置。 他在接受《星洲日报》的专访时说,马来西亚人学华文比新加坡人学得好,因为新加坡人在感情思想上无法与马来西亚人学华文的热诚相比,而且也用得少,要提高水平非一日能达成。
他说,新加坡青少年一般鄙视华文,并认为高等的华人应以英语来处理事情,因此在感情思想上有所差异,导致学习华文的情况每况愈下;新加坡领导人虽然已意识到问题,并力图扭转这种形势,包括举办华文宣传月、提供奖学金培训华文精英,但是,新加坡的华文水平,还是无法改变。
他说,马来西亚的华文水平并不能与中国相比,因为中国是以母语教学,而华文在马来西亚排在英文和马来文之后,占第三位;由这点来看,马来西亚华人学习华文已学得很不错。
他说,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文的应用范围很广,马来西亚华文报章有很多家,而且也普遍应用在商业用途上。
所以,他说,马来西亚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东南亚学习华文的中心,以吸引东南亚一带的人民到马来西亚来学习华文。
他说,马来西亚华人如果善加利用现有的资源及优势,将使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人民学习华文的场所,形成一项大产业和经济资源。
他说,马来西亚是保留和维护中华文化最好的地方,马来西亚华人没有意识到保留中国文化就是一大财富,因而没加以发挥。http://bbs.chuguo.cn/archiver/showtopic-23218.html
- 这里已经说明中国专家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水平虽然好过新加坡但还不够,不能与中国相比。“三把刀不利”确实。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4日 (一) 01:57 (UTC)
- 纵观全文,以我对“马来西亚的华文水平并不能与中国相比”这句话的理解,是说不应把两者放在同一平台来比较,因为条件不同,而不是说华文水平差。反之,文章内容处处对大马华文称赞有加,与你要的结论恰恰相反。相信你不是断章取义吧?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5日 (二) 21:24 (UTC)
:马来西亚华人“三把刀不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没有必要硬说成“三把刀很利”吧。前天的英文报章报导,马来西亚外交部长(Datuk Seri Dr Rais Yatim)要我国的众外交官们提高本身的英语和华语水平[1]。 连我国的外交官们都面对“三把刀不利”的难题,更何况一般大众。 七七八八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15 (UTC)
- 下面有个优秀的居居居网友,会告诉你写“三把刀都不利”并不能代表全部华人。把三把刀不利写进百科,会对我们优秀的华人如居居居不公平,这会造成他们三把刀都很利的华小英中生非常反感的。——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8:06 (UTC)
无礼行为和讽刺我
你在讽刺我吗?你用夸张手法嘲笑我,这是属于无礼和攻击他人等行为,在维基百科是不能够被接受的。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8:33 (UTC)
- 对于三语皆佳的人,我是由衷称赞的,上面的人嘲笑马来西亚华人三把刀都不利,我只是借用你的成就来告诉他们罢了。——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8:47 (UTC)
不是我三语皆佳,我说我的三语还可以,你却故意夸张我的话来嘲笑讽刺我,这是很无礼的。你和我都是马来西亚学校毕业的,我学三语,你也学三语,可是你却很差劲的把英语读成en-1,你能怪谁呢?。别因为妒忌我们英语比你的en-1好,就写这种无礼的东西来讽刺我们啦。更别因为你英语不行就搞什么华人三枝柱来忽视英校的学生。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3:02 (UTC)
- 呵呵,你真有礼貌。——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6:03 (UTC)
你看,我们大家(你和我)都有学三语,可你的英语却只有en-1的程度,这也造成只要有人提到英语程度高或低,你就特别敏感而且还会用这一类的话来讽刺他人。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6:53 (UTC)
别那么心胸狭窄了,去参一些讲英语人吧,也顺便学好你的英语。你住在马来西亚如果英语只有en-1的程度,到处都会面对沟通问题,很多国际和国家级的大场合你也不能参与,洋人邀请你去他家吃晚餐你也不敢去,就算去你也听不懂。 何必自己封闭呢?我三语学得还好,我还可以邀请各国的朋友来我家吃饭,你不能,你只能妒嫉。还有,如果你的孩子/小辈们拿着一本英文故事书向你请教书里的内容故事,你就会变成哑巴了。你太差劲了吧,不丢脸吗?我一开始就不需要什么华人三大枝柱的东西,听起来像是拐杖文化,我能读能写三语,何必要你的拐杖文化。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7:21 (UTC)
- (此处删去人身攻击和脏话若干)
请各位就事论事,切勿进行人身攻击。如有再犯将根据Wikipedia:不要人身攻击予以封禁。—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4月1日 (二) 00:24 (UTC)
重男轻女
如果要写有关马来西亚华人所谓的“重男轻女”,建议引用一些数据,比如,男女的就学比例是多少,男女辍学生比例是多少,男女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男女的平均收入收入比例是多少、男女参政者的比例是多少等等,这样才能让文章比较有说服力。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4日 (一) 12:52 (UTC)
- 你以上所说的这类‘比较有说服力’写法只是抒写条目的其中一种方法,可能你(User:白布飘扬)就是偏爱这种写法,但不是每个人都和你写法或看法一样。你以上写的也已经自己承认是我阿华仔的写法从一开始就不是原创而是你觉得我的写法不够有说服力。 不够有说服力不等于原创。无中生有才是原创。如果你觉得不够有说服力,你可以修改或添加引用和来源,而不是原创。阿华仔 (留言) 2008年3月25日 (二) 02:06 (UTC)
数据会说话,以教育来说,在马来西亚,女大学生的人数占大学生总数达三分之二[2],是男生两倍,录取率远高于男生;男生在中小学的辍学率也远远高于女生;在马来西亚,基本教育是强制性的,全国男女儿童的入学率几乎达到100%。在政治,以目前雪兰莪州行政议会的情况来说,男女行政议员的比例是六比四,相当接近。以经济地位来说,女性的收入几乎与男性相等,是亚洲之最。[3]以其写“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如写马来西亚女性领先大部分亚洲女性、几乎已经进入男女平等的时代,甚至在许多方面反超男性,进入“阴盛阳衰”的局面了。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5日 (二) 20:48 (UTC)
建议删除重男轻女这个章节,以马来西亚目前的女权情况来说,把这个章节加在这个条目,根本是无凭无据,有抹黑大马华人之嫌。比方坤成女中的成立,也是一百年前(1908年)的事了,女子学校可说是女权的醒觉,在一百年前的老华侨就已经有了这种醒觉,在这里却被用来影射现代的老一辈有“重男轻女观念”,实在有误导之嫌。需知,我们的祖父母辈是开始放弃重男轻女的先行者,再加上后来教育的普及,重男轻女几乎成了老人家口头上的历史故事。所以,这个章节从名字开始就根本不适宜。——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7日 (四) 23:47 (UTC)
如果真的要写女权的历史,这也不是华裔一族的事情,而是整个马来西亚的女权史,所以,建议删除。——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7日 (四) 23:47 (UTC)
:我不同意。重男轻女观念尤其乡下人和教育水平低的老一代华人依然存在,虽然近年来会有减少,但还是有的。以前情况是全部财产都留给儿子,现在的情况是留多一点给儿子,其他才分给女的。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3:51 (UTC)
- 证据?数据?不用证据数据的话,什么都可以写。小说故事也可能当史实。——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15:36 (UTC)
:还有,你偏爱写“这也不是华裔一族的事情.....所以,建议删除”,这是属于个人看法,不中立。如果根据你这套说法,那很多文章条目都要被你删除了。
::哎呀!这种华人重男轻女观念的事很难说得明白,我的立场是,要不要都无所谓。七七八八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46 (UTC)
- 难到马来西亚的女权成就是华人一族的事???不明白。——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5:59 (UTC)
若无其他异议、明确证据,我打算删去这一段与现状不符的描写。——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6日 (日) 15:20 (UTC)
- 我不同意。你个人的看法, 不能代表所有人。 更何况你英文程度很低,我有英文网站也无法证明给你看。你个人看不懂英文就要删除,这是不中立。还有,请你先弄明白,华文不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7日 (一) 04:23 (UTC)
你自己都说 “百科内容并不止是让我一个人看” ,所以你也不可以随便任意删除别人写的文章。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2:50 (UTC)
"我的英文能力与这条目的讨论内容无关,也不需要您来断定" 你一个大学生英文程度才en-1, 是你自己写的(在你自己的用户页面),又不是我断定的。你自己承认自己英文程度en-1就说是我断定的。千万不可乱说!!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2:58 (UTC)
- 我放en-1又能代表什么呢?我又没有出示我的文凭资格。我喜欢的话,放en-4也开可以,就像你马来文放ms-4一样,都没有任何标准与依据,你何必相信这些并在这里大做文章(更接近人身攻击)呢?既然你在本章节没有办法出示任何可靠依据,那我觉得这一段实在没有必要保留了。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5:27 (UTC)
- 我放en-1又能代表什么呢?我又没有出示我的文凭资格。我喜欢的话,放en-4也开可以,原来是骗人的,这种骗人的维基百科用户多得很,他们的特点就是专门搞破坏。你这种骗子连华人取洋名都要搞破坏,太过分了吧?!!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6:03 (UTC)
还有,我说你英语程度en-1不是人身攻击,在马来西亚英语是很重要的(是前国家官方语),我国前首相马哈蒂说过好几次了。我说你英语程度en-1,是以国家教育和语言当标准,不是人身攻击。看来你又妒嫉心理发作了,以为我在人身攻击你。你是不是想故意提出“人身攻击”让维基管理员封禁我呢?在马来西亚,英语地位是很高的,到处都有用英文,你的英语程度en-1会被很多马来西亚人认为受教育不高,因为很多英文字你看不懂。这里不是台湾或中国,如果我是在台湾或中国说你英语程度en-1就的确是不应该,也有可能是属于人身攻击,但是这里是马来西亚,国情不同呢。所以,你白布飘扬,请别再搞破坏啦!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6:24 (UTC)
洋名文化和华人西化
洋名文化和华人西化似乎并不是马来西亚华人独有的问题吧!更何况华裔教徒在受洗过后或出生时取了一个教名是件正常的事。—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5日 (二) 04:47 (UTC)
- 同意,中、港、台不少艺人也有洋名,看不出“马来西亚华人有部分人取洋名”,有什么值得大作文章之处。很多人并不会只有一个名字,除了本名,还有乳名、艺名、笔名、昵称、外号、外语名、教名、法名、身份证注册名、音译名等等。同时,也一样有不少人只有一个名。……这不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独有现像,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洋名,为何需要特地写在本条目呢?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5日 (二) 22:24 (UTC)
- 我不同意也反对。
- 你说“更何况华裔教徒在受洗过后或出生时取了一个教名是件正常的事”,如果你真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接受洋名文化(西洋名字是源自英殖民地)和接受基督教文化是正常的事,那你也应该一视同仁地接受马来西亚1971年国家文化政策 (1. 全国文化必须建立于土著马来文化。 2. 适当的要素来自其他文化的可以被接受作为国家文化。 3. 伊斯兰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的文化) 和马来西亚土著特权等等。
- 1。 接受英殖民地文化,接受西洋名字,接受基督教文化
- 2。 接受马来西亚土著特权文化, 接受阿拉伯名字,接受伊斯兰教文化
以上两者都一样。前者是英国人和基督教,后者是马来人和伊斯兰教。你单偏一方认为前者是正常的事,那就证明你不中立,而且还对马来人和伊斯兰教有特别偏见。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6日 (三) 03:37 (UTC)
- 马来西亚华人里也是有回教徒的,所以也是有人有回教名字的;同样的,这里也有许多华人佛教徒拥有南传佛教的巴利文法名,然而无论什么教的,几乎每个大马华人都以华人姓名为本名。以其说大马华人洋化,不如说大马华人多元化。要注意,大马华人更倾向多元化,而不是1971年国家文化政策的单一化。——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6日 (三) 08:32 (UTC)
- 我不知道马来西亚1971年国家文化政策的具体完整内容是什么欸?所以我也不能够告诉你我到底支不支持。不过据我所知道的,国家宪法允许人民有选择宗教和接受母语教育的自由,至今我依然信仰我原本的宗教,自由的使用华语、粤语和闽南语,每年庆祝农历新年、清明、端午、中秋、到新山观看柔佛古庙的神游、到槟城和卧佛拍合照……我实在不知道我的传统文化到底受到这个政策的什么影响?请问这个政策是在什么时候执行的,又是在那一年进行检讨的呢?不会是一些有心人士将对国家部分政策的不满广泛化吧?
- 至于你问我接不接受伊斯兰文化,就像User:白布飘扬说的,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异于本身文化的文化都具有包容度的,所以我能够接受马来西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接受国家元首是马来皇族,接受国家元首是穆斯林,接受国语是马来语,接受迎接外国元首时使用的礼节是伊斯兰教礼节(因为国教是伊斯兰教,国家元首是穆斯林嘛),不过你还是不要忘记了,国家宪法允许人民有选择宗教和接受母语教育的自由哦!-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7日 (四) 02:06 (UTC)
:你说“马来西亚华人里也是有回教徒的,所以也是有人有回教名字的”,那么我建议也要添加新的一篇“马来西亚华人回教徒”,而不是把你个人看不上的文章都给删除。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4:00 (UTC)
- 理论上当然可以写,不过如果没有一些实质资料、文章内容无重点的话,或者内容与主条目不太有关系、定义不明的话,不如不写。——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6日 (日) 15:26 (UTC)
在英文维基的“en:Malaysian Chinese"从头看到尾,里面有提到中文教育源流、英文教育源流、新旧移民,就是没有洋名文化与西化华人的字眼,所以,请出示来源资料,否则,请勿移除模版。如果长期无法提出来源,将考虑删除。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4:47 (UTC)
鼎鼎大名的 Michelle Yeoh 杨紫琼 就是洋名文化最好的来源,别再搞破坏了!!!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6:08 (UTC)
英文版的[4] 马来西亚人命名条目里有说明:
请看: names
Chinese names
Traditional Chinese names are used among Malaysian Chinese. These names are usually represented as three words, for example Foo Li Leen or Tan Ai Lin. The first name is the Chinese family name, which is passed down from a father to all his children. The two other parts of the name form an indivisible Chinese given name, which almost always contains a generation name. In Western settings, the family name is sometimes shifted to the end of the name (for example, Li Leen Foo).
Some Chinese also take a Western personal name (for example, Denise Foo), and some use this in preference to a Chinese given name. On official documents, this name is either written in the order Western name - Surname - Chinese given name (e.g. Denise Foo Li Leen), or Surname - Chinese name - Western name (e.g. Foo Li Leen Denise). In general practice, only either the Western name or the Chinese name will be used.
翻译成中文:
马来西亚籍华人使用传统的中文名字。这些名字通常是3个字,例如 Foo Li Leen 或 Tan Ai Lin 。第一个名字是中文姓氏,是从父亲传下来的。其他两个名字是不可分割的中文名字,是包含了一代人的名字。在西方,姓氏有时被掉转,例如:Li Leen Foo 。
一些华人也使用洋名/西方名字(例如:Denise Foo),有些人依中文名字来取洋名。官方文件方面,这类洋名字就依照西方命名的方式来处理-姓-中文名(例如:Denise Foo Li Leen) ,或姓-中文名字-西方名字(如:Foo Li Leen Denise) 。一般惯例,只称呼洋名或只称呼中文名。
还有英文版的 [5]也有更详细地说明了马来西亚华人取洋名/英文名字: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t is equally acceptable for Western names to appear before or after the Chinese given name, thus Tan Keng Yam Tony may also be written as Tony Tan Keng Yam, and individuals are free to indicate their official names in either format on their identity cards. General usage tend to prefer placing the Western name first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referring to individuals simply as "Tony Tan" and dropping the given Chinese name entirely. For administrative purposes, however, government agencies tend to place the Western name behind so as to standardise namelists sorted by family names. In some cases, therefore, agencies may choose to include a comma behind the Chinese name to indicate such amendments made, for instance, "Tan Keng Yam, Tony".”
翻译成中文: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中文名字同样可以接受西方名字出现之前或之后,因此,Tan Keng Yam Tony 也可能被写为 Tony Tan Keng Yam,个人可以自由表明自己的正式名字在他们的身份证上,而一般会减写成 "Tony Tan" 完全除去中文名字。然而政府机构往往把洋名字安放在后,以为行政管理方便和标准化姓氏名单排列。在某些情况下,各机构可以选择添加逗号以表明做出修正,例如:"Tan Keng Yam, Tony"。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1:54 (UTC)
- 我的一点意见:
- 非洋人取洋名实在太普遍了,并非华人独有,亦非马来西亚独有,在马来西亚的
土著原住民、印度人以至马来人(私下)亦有相同的习惯,以致这个章节在这个条目中欠缺重要性和影响力; - 这个章节乍看似对西化华人的辅助陈述,然西化华人一词有时也带有贬义,可能会对列出的人物带来负面影响;
- 西化华人一节需要较中立的陈述和提出进一步的来源;
- 列表一般只作为索引或导览使用,在条目中编写列表会使条目太累赘,我实在不晓得在条目中列出一长串的人物是要陈述什么,对提升条目的素质有何作用。—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4月12日 (六) 00:45 (UTC)
- 非洋人取洋名实在太普遍了,并非华人独有,亦非马来西亚独有,在马来西亚的
马来西亚数一数二的华人大商业集团, 成功集团 (BERJAYA GROUP BERHAD) 集团 [6],请看看他们的组织:
- Chairman 主席/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总经理 - Tan Sri Dato' Seri Vincent Tan Chee Yioun 陈志远[7]
- Deputy Chairman 副主席 - Tan Sri Dato' Danny Tan Chee Sing
- Executive Directors 执行董事 - Datuk Robert Yong Kuen Loke, Dato' Robin Tan Yeong Ching, Chan Kien Sing, Freddie Pang Hock Cheng, Rayvin Tan Yeong Sheik, Vivienne Cheng Chi Fan等等
还有, 杨忠礼机构股份有限公司[8] 是马来西亚最大综合企业,投资产业主管为丹斯里拿督杨肃斌博士(Tan Sri Dato' Seri (Dr) Francis Yeoh Sock Ping.),也是由父亲丹斯里拿督杨忠礼博士创办,而本集团也是他的名字而来的...
还有,Hong Leong Group[9] Ms Yvonne Chia (Group Managing Director/Chief Executive), Mr Raymond Choong Yee How 等。
CIMB Group [10] Dato' Robert Cheim Advisor, Investment Banking, Jean Yap Yoke Yuen Head, Direct Banking & Cards, Kenny Kim Head, Group Strategy
还有很多很多......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2:54 (UTC)
回答:
- 在马来西亚,西化华人通常被称为“English-Ed 的”或“English-Ed 的华/唐人”,而华校的华人被称为“读唐人书的”。我可以把'西化华人'改成“English-Ed 的”,问题不大。
-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你们在故意玩弄我门? 你们几位(傀儡??)故意要我拿出 “来源”“可靠来源”,浪费了我们几天 Google 的时间,我们现在找到 “来源”和“可靠来源”,你们就马上换新的花招,说什么“非洋人取洋名实在太普遍了”,其借口是“太普遍”所以就不可以写。
- 管理员User:Ws227已经批准我的来源了,请看 >> 应该足够,等页面解除保护后就可以编辑了--Ws227 (留言) 2008年4月10日 (四) 09:22 (UTC)
- 学者张锦忠写“回到华马文学忠”,大家可以读一读 《新书快讯》---有人入选《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
- 证明是你们几位(傀儡??)完全不懂(关于马来西亚的一群英文教育的华人)。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2:37 (UTC)
- Kawan, Pendidikan Inggeris tidak bermaksud mereka orang Cina yang "diperbaratkan", nama sebutan ini memang tidak diterima oleh golongan English-Ed ini. Sumber dari Wiki-Inggeris ini hanya membincang cara susunan nama orang cina dalam bahasa Inggeris dan mana letaknya jika terdapat nama Kristian atau nama Inggeris. Tiada sebarang ayat yang katakan bahawa orang Cina disini berbudaya nama barat.——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7日 (四) 07:23 (UTC)
外国人(指非马来西亚公民),你如果要更多了解马来西亚华人,就请仔细读一读以下这段文章
3过去“马华文学”自以为(或马华文学史家或论者以为“马华文学”)代现与代表了华社或华人族群的文化面向及其文学消费与诠释社群,其实是忽略了华社另一群说英语或写马来语的华裔的声音。再换个说法,在华裔马华文学(华马华)、华裔马英文学(华马英)、华裔马来文学(华马马/华马巫)各行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下,马华文学界对同样身为华人族群的华马英与华马马来文学既缺乏了解或交流的动机,也没有沟通的桥梁。 《《新书快讯》---有人入选《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2:50 (UTC)
:User:凤凰天翔或是User:白布飘扬,他就是那个完全不懂的华人,原因是他们无法和英文教育的华人沟通。会不会是他们妒忌别人的英语流利呢?。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2:55 (UTC)
外国人(指非马来西亚公民),看一看真相吧!
他/他们User:凤凰天翔和User:白布飘扬虽然是马来西亚公民,但是他/他们没有把当地马来西亚的国语和英语学好,造成他/他们特别妒忌马来西亚的另一群能说流利马国语和英语的华人,更可怕的是,他/他们完全不让我们在马来西亚华人条目中说出我们的看法。只要我们一写我们的看法,他/他们立刻就要删除 (说我们的看法不中立)。外国人,你们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别再给他/他们愚弄了。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3:27 (UTC)
- Hei kawan, jika awak memang orang Malaysia, dapatkah anda berkomunikasi dalam BM dengan saya? Siapa kata Bahasa Melayu saya tak baik? BM tak baik mana boleh masuk universiti? Huraian anda memang tiada sebarang bukti kukuh, dan saya memang tak pernah dengar hal sebegini. Janganlah memperbodohkan orang-orang wiki lain yang tidak mengetahui keadaan masyarakat Cina di Malaysia.——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7日 (四) 07:10 (UTC)
张锦忠
《新书快讯》---有人入选《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 由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编著的《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收录了有人作家黎紫书的作品。页 数392页,定价RM 38.00。
内容简介(转于大将网志): 收入廿九位马来(西)亚华裔作家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家包括:铁抗、方天、王赓武、陈瑞献、李有成、梁园、宋子衡、杨谦来、潘友来、张锦忠、李永平、柯彬、叶谁、林玉玲、梁放、张贵兴、潘雨桐、小黑、叶贝思、蔡月英、萧招麟、商晚筠、邱玉清、黄锦树、庄华兴、贺淑芳、林天英、黎紫书和温祥英。
本书题为“华马小说”,清楚表示了编者的重族裔文学甚于族语文学的立场。另一方面,编者“从头选起”,将历史时间回溯到建国前(日据),以迄于今,总共超过一甲子的时间长河,比马来亚脱殖独立的历史还长。从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检视华裔作家在这块土地上(或出走境外时),究竟留下多少有意义的、合乎小说美学标准的、堪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选项自然比编年度或双年度小说选来得多。此外,编者“从头选起”,多少也有着重小说文本书写马来(西)亚史的意味:这些小说文本走过的岁月,也是国家与族群走过的历史轨迹。
序论:七十年家国 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前言:回到华马文学(张锦忠) “华马文学”一词作为马来西亚族裔文学的学科术语迄今仍然不稳定,论者不是罔顾我们(锦树和我)在再论述马华文学/马来西亚文学时已应用该词多年的事实,1就是多半不知其指涉为何。相对而言,用“马华文学”来统称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正当性早已不辩自明。但是,“马华文学”其实只是马来西亚文学复系统内一支语种文学。易言之,“马华文学”在马来西亚文学复系统内差异性乃以语种来区别。以语种来区分,除了华文书写,在马来西亚文学场域生产或运动的尚有英文文学、马来文学/国语文学、淡米尔文学等本地文学。表面上看来,这样的界定或厘清方式并没有问题,也有助于呈现马来西亚文学的多语性样态。但是,从族裔性角度观之,“马华文学”一词则疑义重重。姑不论“马华文学”的“华”本来就也可以指涉“华人”而非由“华文”的涵义所垄断,马华文学的生产者多半还是马来西亚华裔(目下的学华文热潮大概还没有热到非华裔新生代以华文书写文艺创作的地步),不过并不是所有马来西亚华裔都会说华语写华文,或以华文写作。另一方面,以英文及马来文创作的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早已在这两个语种文学系统内占有大小不等的一席之地。我们甚至可以说,华裔背景的马英作家很可能占该语种文学作家的多数。 以族裔性观点来说,“华马文学”乃“华裔马来西亚文学”的简称。“华马文学”作家在马来西亚的语境内生产了包含华文、马来文、英文的文学创作,2因此,以“华马文学”一词代表华人的本地文化生产或文学表现,显然比“马华文学”一词周延多了。换句话说,相对于“马华文学”的语文取向,“华马文学”才是族裔文学的指称。3过去“马华文学”自以为(或马华文学史家或论者以为“马华文学”)代现与代表了华社或华人族群的文化面向及其文学消费与诠释社群,其实是忽略了华社另一群说英语或写马来语的华裔的声音。再换个说法,在华裔马华文学(华马华)、华裔马英文学(华马英)、华裔马来文学(华马马/华马巫)各行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下,马华文学界对同样身为华人族群的华马英与华马马来文学既缺乏了解或交流的动机,也没有沟通的桥梁。同样的,由于语文的限制,华马英、华马马的写作社群对马华文学也无从阅读与了解(华马英和华马马之间的语文限制较少,但是缺乏交流动机)。 在这个全球化跨国资本流通的年代,我们不能循建造巴别塔模式,强求马来西亚各族群只谙马来语以利交流沟通,或只能用非本族语文写作(例如英文,因为英文不是马来西亚族群的母语,故无本族语中心论之嫌),但是也无法奢求各族作家三语或四语皆通。我们固然有跨语作家(例如萨列.本.佐倪[Salleh Ben Joned]、穆汉玛.哈芝.萨列[Muhammad Haji Salleh]、阿迪峇.阿敏[Adibah Amin]、倪玛拉.拉哈梵[Nirmala Raghavan]、碧澄、李国七、张发、吴天才等),不过,不论哪个族群,真正的双语作家并不多,也不是主流现象,兼具华马华、华马英、华马马身份的马华作家更属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形之下,了解或交流的欲望、动机与需求,只能靠翻译来满足。或者说,除了翻译之外,大概没有别的途径了。当然,如果连供需关系或市场也没有,那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 这就回到这本小说选集的产生与编选脉络。本书题为“华马小说”,清楚表示了编者的重族裔文学甚于族语文学的立场。另一方面,我们“从头选起”,将历史时间回溯到建国前(日据),以迄于今,总共超过一甲子的时间长河,比马来亚脱殖独立的历史还长。从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检视华裔作家在这块土地上(或出走境外时),究竟留下多少有意义的、合乎小说美学标准的、堪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选项自然比编年度或双年度小说选来得多。反过来说,不管用什么标准,如果从六、七十年来的作品里头无法掏洗出金子来,那也就证实了华裔文学表现“经典缺席”之说。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相反的,我们的编取选项太多,而出版成本与行销选项并没有太多空间;我们不是在编华马小说大系,因此只能在一定的篇幅内精挑严选,最后在不同的条件与限制下妥协。 此外,编者“从头选起”,多少也有着重小说文本书写马来(西)亚史的意味:这些小说文本走过的岁月,也是国家与族群走过的历史轨迹。从建国前到后殖民,马来(西)亚历经殖民、日据、马共斗争、紧急法令、脱殖独立、联盟执政、星马砂沙合并、马印对抗、新加坡独立、513种族冲突、新经济政策、卜米主义、国民阵线政府、马哈迪主义、茅草行动、巫统/马华党争、安华事件、烈火莫熄运动、马共斗争终止、后马哈迪年代等历史浪潮。华裔社群则走过南来、抗日、马共斗争、砂共斗争、新村迁移、公民权、马华公会、华文教育斗争、社会阵线斗争、马华党争、三宝山事件、独大运动、华小事件的斗争与妥协岁月(其中不断重复的是马华党争,仿佛那就是华社的主流话语或宏大叙事)。各语种的华裔作家有没有在作品里头对国家或族群议题做出反应,或这些令人感时忧国的议题早已是华马小说的潜文本,并不是我们思考“华马文艺独特性”的要素;相反的,尽管这些政治议题在在涉及身份、文化认同、族裔性等重要论述与关注,但是其中亦不乏禁忌题材,小说作者自我设限,避之唯恐不及者大有人在,显然说华裔作家怯于书写政治介入文学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即使是美学至上与个体主义的作品也有其历史意识,端视论者如何诠释。大体上,从这些入选的作品所书写的大叙事与小故事,也可看出这几十年来(华马视野里)的国家与社会脉动。另一方面,在马来西亚,选择英文或华文(或淡米尔文)书写,即使无意以感时忧国民族存亡为主题,也已是一种政治姿势。 正如马来西亚各族裔在不同的艰苦或斗争或繁华年代向前瞻看,期待“将来的社群”(the coming community;例如马来西亚国族、2020宏愿)的来临,华马小说自有其未来远景,不过文学的志业毕竟不是经济发展计划或商业景气,无法规划或预测。更重要的是作家的人格特质与才气、个人素养与品味,任何语源的作家都一样。对华裔马来西亚文学而言,“将来的社群”势必要“回到华马文学”,跨越语文的局限,而不是仍然只在个别语种内活动(对马来西亚文学而言也是如此)。换言之,要让语文成为华马文学的资产,而非局限或负债。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透过翻译的整合,将过去彼此间关系疏离的华裔马华文学、华裔马英文学、华裔马来文学纳入一本华文的华马小说选。有了这样的一本小说选,至少华文读者可以了解华马英、华马马作家的关怀、视野与技艺。至于华裔马来文或英文读者(及国内其他族裔的英文与马来文读者),目前译创会(PERSPEKTIF)的努力功不唐捐,华马华小说的巫译多少已有点“当代”的成果,倒是英译华马华小说百废待兴,似乎还停留在李星可编译的《现代马来西亚中国小说》(1967)的史前史阶段。如果“回到华马文学”也是“重写马来西亚文学史”的计划的一部分,则可谓重写尚未成功,译人同志仍需努力。 注解: 1. 较原始的文件见张锦忠,〈华裔马来西亚文学〉,《蕉风月刊》374(1984):11-13;黄锦树,〈“马华文学”全称之商榷:初论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新潮》49(1990):88-94。 2. 马来西亚境内有没有华人以淡米尔文或其他语文书写的文学作品,不得而知。 3. 因此,“马来西亚文学”究竟是各族裔文学的统称,还是有一种国族文学(而不是国家文学)叫做“马来西亚文学”?显然是值得再思考的问题。以族裔文学的观点来看马来西亚文学,把语文视为人人自由取用(free for all)的流动资产,而非民族魂(例如,华裔一定要誓死捍卫华文,马来族裔如果不发扬光大马来文就会灭种云云),族裔作家大可跨出本族裔语文而以任何语文书写,这也无损于其族裔性。 毕竟这不是大系,不必求全,不必尽可能的“兼容并蓄”;篇幅反而会让标准变得更为明确也更严苛。 《回到马来亚》 序论:七十年家国 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一、马华文学经典?关于小国的华文少数文学(黄锦树)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历史,如果依实证史学式的算法,起点紧邻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但那样的起点似乎没有多少说服力,唯一的好处是和别人的起点靠得很近,便于取暖似的。但文学史的起点不止该考量有(相对于没有),更重要的是要好(相对于不好)。这里所谓的好包括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示范作用、深刻的触及一时一地人的心灵处境这样的意思在内。而作为范本,它暗示了标准的存在。如此一来,它方能说服后世有鉴赏力的读者,尤其是该读者群中有才华的写作者。正是这些人有可能让文学史往前走(当然,相对的有些庸人会让文学史向后退),而好的象征起点及其延续(其他的接续的点,里程碑)共同构成了曲曲折折的线。即使是非常微细的一根线,也足以见证少数有心人在他们的当代各凭本事留下的印迹。就算没有指出什么方向(方向总是需随时代境遇调整),对末来者应也不无启发。 六、七十年过去了,从殖民地到建国,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华文书写的大环境一直没有什么改善。和华文教育一样,马华文学一直是这个新兴民族国家中的边缘存在。不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发源于左翼政治斗争政治诗学的马华文学现实主义在意识型态宣扬上一直强悍有力,一直企图规范马华文学的生产及走向。即使他们的文学表现总是不那么吸引人。该集团成功的把不相为谋者统统归类为现代主义者(相关的词族,或更不堪的负面指称,如颓废、黄色、逃避主义之类的),虽然只有少数个体自称是现代主义者。作为少数文学,马华文学之文学体制注定孱弱(结构性的限制);写作总属于业余,或生活的剩余,因而小说长期缺乏优秀的中长篇(或只能生产于境外),短篇小说几乎成为马华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也较诸诗歌能承载具体的细节和思辨。华人移民社会的商业气息及劳工群众的文化品味,都不利于高蹈的现代文学生产——文学终归是奢侈品,少数人的精神粮食。不管什么主义都一样,宿命的小众,作品的生产依赖于报纸副刊及发行量有限的文学杂志。作品容易流失,文学批评水平低落。文学论争虽多,但大部分都是意气之争,学术水平不高,谈不上有多少认识的积累。在这样的文学环境里,选集因此具有明确的文学史意义,它意味着典律的建立——试图揣摩出马华文学自身的标准(建构出相应的认识)——对照于当前世界文学及华文文学现有的基本水平。 我们这本选集选择的起点铁抗(郑卓群,1913~ 1942),发表于1939年杪的〈白蚁〉应可说是个当之无愧的开端。依社会写实主义的程式,小说内部的故事时间和作者的书写时间贴近,小说的第一句“1939年3月26日上午”和小说发表的时间不过隔了几个月,大概确实指向“此时此地的现实”。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在作为大后方之一的英殖民地的马来亚,作者生动的刻划出一群以筹赈、护侨、投入战场等名义在南洋华人移民乡镇敛财的骗子的嘴脸。批判揭露的企图非常清楚,直扣题旨“白蚁”。然而时过境迁,小说所欲揭发或针砭的腐败现实早已烟消云散,作者也死于1942年日据下新加坡的大检证屠杀中。作为文学作品,它之所以被选为开端(一个标记开端的碑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呈现了多重意义。首先当然是因为它具备良好的艺术品质:有好的技术,把故事压缩在几个不同的剧场空间里,戏剧化。借由不同的角色对话与内心独白,精准的映照出各自心怀的“鬼胎”,有几许闹剧的趣味。没有惯见的呐喊控诉道德訾议,也不急着以叙述方式把故事匆匆讲完好下结论,而是充分尊重小说自身的戏剧时间。但同时它也是马华现实主义的一个示范:对当下现实发言,但不流于表相;尊重文学自身的再现逻辑。这种分寸拿捏,后继者往往不能掌握。 再则借这篇小说所标记的时间(1939年),我们可以合理的把马来亚半岛现代中文文学的起源和马来(西)亚现代民族国家的起源脱勾,明确勾勒出文学史自身的逻辑,即使后者总是被迫身处于前者的阴影里。马来亚独立是1957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是1963年,相较之下都晚得多。而华人移民南洋的时代虽说可推溯至明朝,但现代中文之诞生、较成熟的文学作品之产生,则和现代中国民族国家之创生脱离不了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19世纪的华人晚期移民一直被现代国族身份困扰,处于两种不同国族身份之间的暧昧中,而中国是理所当然的祖国。〈白蚁〉和铁抗所标记的时间,正是那一个暧昧的时刻:中国的亡国大难,让南洋华人有覆巢之痛,一如所有的乱世,总是有“白蚁”在毫不留情的啃蚀。身为“南来文人”之一,铁抗比郁达夫小上近二十岁(可说是其子侄辈),一样因为日本的侵略而死在南方,被迫葬身斯土,都暗示了南洋的历史境遇让文学和灾难邻近。因而起源的碑石又像是墓碑。 起源的建构外,就一部选集而言,除了后文将谈及的选文标准之外,还必将面临诸多技术问题,其中有几项最为关键。一是篇幅。二是资料。三是我们所能付出的时间。就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源,加上华马英、华马马中译,总体不能超过四百页,二十五万字。大致依比率换算一下,华马华的部分(占五分之三)最多十五万字,长长短短二十篇左右。以这样的篇幅,只能是部精选集。将近七十年取二十篇,这种限制同时也有助于形塑选文标准:以美学价值、经典性为标杆,择其尤精者。简而言之,即使面对的是不同的情境要素(譬如,建国前马华现实主义总是以大政治情势为回应重心,建国后转向社会状况),最终仍必须回到文学自身,妥协的空间并不大。毕竟这不是大系,不必求全,不必尽可能的“兼容并蓄”;篇幅反而会让标准变得更为明确也更严苛。既然不必求全,也等于同时解决了部分资料取得上的问题。在技术上,在假定的篇幅内我们先罗列出若干非选不可的(一般所谓的名家或名篇,经典之作),再列出若干可以考虑但需确认者,编选的标准很快就在往返的讨论中确立。譬如非选不可的,就不怕重复;有选择余地的,就不要重复(锦忠的提议)。因此前者如李永平,〈拉子妇〉、〈围城的母亲〉、〈望乡〉、《吉陵春秋》中诸篇均可选,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最后决定挑《吉陵春秋》中的〈日头雨〉,代表的是“纯正中文”。陈瑞献、梁放、张贵兴、商晚筠,甚至小黑、黎紫书等都是这样的例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比对坊间不同的选本)。后者如贺淑芳的〈别再提起〉,目前似乎还是唯一的选择。而那些有选择余地的,一般还必须考虑篇幅,有短的尽量挑短的(这是最无奈的妥协1)。另一方面,在非选不可的内外,运用比例代表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譬如铁抗、方天代表了南来作家及建国前的马华现实主义;前者代表了整部《马华新文学大系‧小说卷》(两卷。方修编,星洲:世界书局,1970),后者代表了《新马华文文学大系‧小说卷》(两卷。苗秀编选,星洲:教育出版社)里的作家与作品。潘友来、小黑、梁放代表独立后迄今的马华现实主义。因此在地马华小说选常见的一些名字如方北方、韦晕、姚拓、原上草、陈政欣、雨川、丁云、云里风等都被“代表”掉了2。相对的,则是代表自己的(意即已自成一家,如陈瑞献、李永平等);或者如李有成、张锦忠之代表《蕉风》现代主义的一个文学史瞬间;叶谁、柯彬、温祥英等既代表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的活力和苦闷,也代表了一种重要的书写倾向:更深入自己,以考究的表达技艺。 是不是仅就现有的各种选集(包括几部《大系》)及我们掌握的若干小说集中挑选?——假定优秀的作品必然会被不同时代的选集网罗。但事实往往并不如此,选集总不免有它的限制:诸如编选者的鉴赏力、品味爱好等等。即使最新的一套《大系》也非常不理想,缺乏学术价值。为找出重要遗珠,就必须诉诸同时代人的记忆,马来亚建国前一年出生且亲身参与1970年代马华文学生产的张锦忠在这方面帮了不少忙,叶谁、柯彬、梁园诸篇佳作都出自他的记忆(还有张寒,但我觉得张的通俗剧水平不够;菊凡可由温祥英、宋子衡代表),而温祥英的适时复出,作品〈清教徒〉愈见老辣,也等于帮了我们一个现成的忙。商晚筠这篇遗珠,也出于锦忠的慧眼,少了商氏常见的刻意的旧小说腔调,多了些质朴的乡土气息,和宋子衡、潘雨桐、梁放、梁园等的作品,恰可串成一个马华现代的乡土系列。 整体上,建国前的作品远少于建国后;男性作者远多于女性。“作协派”远少于非作协派。而更年轻的世代(譬如1980年以后出生者),则仍待观察,需要时间来沉淀。而有的作者联系不上,有的因种种原因不愿共襄盛举,但这只是个开端,希望将来的有心人能逐步克服困难,把文学史的遗憾降到最低。 注解: 1. 如果没有严峻的篇幅限制,一些重要作家应可选二、三甚至四篇,各篇有不同的代表性。这说明了对非选不可的作家只能各选一篇是并不公平的。在同一部选集里,作家之间其实并不是等值的。依个人的立场,前述充分的精选远比放宽标准、友谊万岁式的“兼容并蓄”重要得多。那是集体水平的充分呈现。 2. 以免沦为大杂烩,如作协主编,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的《最初的梦魇》(1993)共收三十五位马华作家的三十五篇,而水平之上的作品竟不超过五篇。
以英文书写,和马华文学作者以母语书写一样,其实也是反同化反潮流的政治性姿势——以不同的声音告诉政府马来西亚是一个多语复调的多元国家。 《回到马来亚》 序论:七十年家国 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二、抵抗、离散与旅行跨国性:马英文学与华马英小说(张锦忠) 论者多视王赓武1950年出版的诗集《脉搏》(Pulse)为马英文学的滥觞,不过,马英小说则要等到李国良(Lee Kok Liang)出现才算有了本地(本土化)的代表,他在1963年出版了短篇集《太阳底下的哑者》(The Mutes in the Sun)。在殖民地时期或独立初年,“马英文学”可以说是英国殖民政府驻马官员及旅居南洋的英国作家的天下;著名的例子包括康拉德、毛姆与白吉斯(著有《马来亚三部曲》)。和李国良同时期或稍早冒现的马英小说家,基本上以当时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为基地,作品后来见诸霍斯达(Herman R. Hochstadt)1959年所编马大短篇选集《契约》(The Compact: A Selection of University of Malaya Short Stories,1953-1959)。卫纳散(T. Wignesan)1964年编的《金花集》(Bunga Emas)可视为第一本马英文学选集。1 1960、70年代各族裔马英作家的小说散见学院内外的各种刊物,2后来费南窦(Lloyd Fernando)从中(包括《契约》)选编了两本马英小说集:《二十二个马来西亚短篇》(Twenty-Two Malaysian Stories,1968)与《马来西亚短篇小说》(Malaysian Short Stories,1981),建构了马英小说典律。费南窦自己也在1976年出版长篇小说《蝎子兰》(Scorpion Orchid)。这几本小说选,加上李国良的短篇集与长篇《空中花簇》(Flowers in the Sky)、费南窦的《蝎子兰》以及K. S. 马粘(K. S. Maniam)的长篇《回归》(The Return),构成了马英小说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初的风景。费南窦所编两本选集里的华裔马英短篇小说作者,除了李国良之外,还有林玉玲、叶国强、Mary Frances Chong、Siew Yue Killingley、Maurice Ten、Awang Kedua、Lim Beng Hap、Stella Kon、Chua Cheng Lock、Leong Kwan Pheng等,人数显然在其他族裔英文作家之上。 1971年马来西亚文化、青年暨体育部召开国家文化大会,旨在制定以马来文化为主轴的文化政策,与会发表论文者即包括费南窦。早在1967年,国会便已通过以国语全面取代英语的官方地位的法令。在“国语转向”之后,英文在马来西亚地位渐渐边缘化,英文文学创作难免也受影响。同一年,费南窦在《二十二个马来西亚短篇》绪论结尾呼吁英文报章向本地其他三语报纸看齐,提供副刊园地给马英作家耕耘,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边陲存在久矣”。但是此后多年,原属强势语文的英文在马来西亚的地位沦为第二外语(second language)。马英文学则在自生自灭的处境中苟延残存,或者继续自外(费南窦用词是“流放”[exile])于“我们的社会”,其活动空间,除了英文系学生刊物外,就是《新海峡时报》的文艺版,以及若干小出版社的出版品,或境外的文学杂志。 尽管论者认为英文其实是传播域外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性的中立语文,由于其殖民主义者与外来者语文的历史背景,在后殖民时期的去殖民化计划中,其作为新兴国家人民的语文的地位、功能与资格难免备受质疑。在自治或独立前后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不管是在多语或单语本土主义的大时代浪潮中,英文也难逃去殖民化的命运。早在1969年费南窦便已指出:“在东南亚使用马来文的人数逾亿,其草根性势力远非英文所能企及,将来也不可能……”3而在更早时王赓武、余长丰与黄佩南等同时代诗人的做法则是,利用旧殖民主的语文发声以书写自己的新身份。他们创造了一种融合英文、马来文与华文辞汇的本土化混杂英文(名之曰“英马中”[Engmalchin];其实可视之为今日的星式英文[Singlish]或马式英文[Manglish]前身),并以本地色彩意象与地方性题材入诗,以建构(一个揉杂[rojak]的)马来(西)亚意识与属性。 另一方面,在英文渐渐失去优势的卜米主义意识形态年代,马英文学却出现了费南窦的《蝎子兰》、李国良的《空中花簇》与马粘的《回归》等长篇,除了有助于建构英文文学典律之外,个中另有其社会政治意义。1960年代末即离散美国的马英作家林玉玲指出,这些文本由分属欧亚混血、华裔与印裔等少数族裔作家以族裔性中立的英文书写,显然不无借其“国际性质抗拒当道的国语/国家文化宰制”之意。换言之,马英作家处于单一官方语言、独尊单一文化、与国家文化论述压抑其他文化论述的社会环境,他们借用前殖民主的语文发声,着重的是英文的国际性与现代性,并以之为对抗排外性、本土论及沙文主义的利器,彰显的正是边缘族群的反认同之举。4以英文书写,和马华文学作者以母语书写一样,其实也是反同化反潮流的政治性姿势——以不同的声音告诉政府马来西亚是一个多语复调的多元国家。换句话说,二度去畛域化的马英文学,乃作为一个弱势民族(欧亚混血、华裔与印裔固然是弱势族群;马来裔英文作家也是马来裔中的弱势)在强势民族语境内建立的异语言小文学存在于马来西亚文学复系统。这跟德勒兹与葛达豊1970年代中叶提出的小文学理论有点出入。5 1970年代以后,马英文学在马来西亚文学建制结构里的边陲地位确立,不少作家基于不同因素而远走他乡(例如余长丰、林玉玲、陈文平、Siew Yue Killingley、Hilary Tham等),成为离散族裔。在国内,新经济政策与本土化路线继续如火如荼执行,马来西亚进入当年以禁书《马来人的困境》扬名的马哈迪医生的时代。1980年代较活跃的马英作家是印裔人权律师奚汜.拉贞德勒与以剧作家身份崛起(戏剧一直是马英文学的重要一环)的纪传财。留在境内的黄佩南到了1980年代末才出版第二本诗集。同样的,李国良直到1990年代初才有新短篇集出版,他的其他作品则在死后才面世。不过,由于马来西亚政府在1990年代意识到全球化的竞争性与危机,开始调整语文政策,认清了英文点止旧殖民主语言或商务与科技语言咁简单,它更是全球语及(后)信息时代的“碍事不难躲”(Esperanto[世界语])。或许是看到这一点,觉悟不谙英文才是“马来人的困境”,于是提出多媒体走廊计划与2020宏愿的马哈迪回头呼吁全民(尤其是马来人)提升英文能力。水涨船高,马英文学虽未马上展颜盛放,但是已不再斯人独憔悴了。 以伦敦为基地的书谷出版社在1993、94年推出两期《书谷太平洋文选》(Skoob Pacifica Anthology)杂志型丛刊,收入亚太地区英文文学创作与批评,其中马新作家占了大部分篇幅。书谷也出版C. Y. Loh与I. K. Ong主编的文学丛书多种,多为马新作家诗文集(包括绝版作品重新印行),此书系到新千禧年还有新书种推出,对振兴马英文学颇有激励作用。1960、70年代大力推动(教学、创作、编书)马英文学的费南窦是欧亚混血,生于斯里兰卡,当时任教马来亚大学。1990年代末对马英文学典律化与建制化贡献良多的莫汉玛.卡庸(Mohammad A. Quayum)则是孟加拉裔外籍教授,任教吉隆坡的博特拉大学多年,如今执教于回教国际大学。卡庸编有马英作品选集与批评文选多种。这些选集对马英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助益颇大,也是过去二十年马英学界该做而未做的千秋大业,卡庸在四、五年内即完成,其勤奋、效率与投入令人敬佩。1990年代末,Bernice Chauly与Fay Khoo主持的犀牛出版社(Rhino Press)出版了一套十本的黑白文丛,以新生代作者为主,为马英文学增添了不少文库。2001年开始,吉隆坡的蠹鱼出版社(Silverfish Books)推出年度文集《蠹鱼新文集》(Silverfish New Writing),每集编者不同,集结了国内及海外马新作者的小说创作(也收散文及剧作),风评颇佳。 李国良在1990年代初逝世,可视为马英文学一个旧时代的结束。1990年代开始马英文学新人辈出,他们多半在征文比赛与报纸副刊露脸。这些各族裔的新锐名字,包括Bernice Chauly、Charlene Rajendran、Che Husna Azhari、蔡月英(Chuah Guat Eng)、Wong Ming Fook等,到了本世纪初,已有不少作品结集出版。另一方面,离散他乡的马英作家也引人注目。林玉玲继回忆录《月白的脸》(Among the White Moonfaces)之外,出版了长篇《馨香与金箔》(Joss and Gold)与《三姊妹》(Sister Swing)。陈文平则著有诗集多种。新生代的叶贝思旅居澳洲,1992年出版的《鳄鱼的愤怒》(The Crocodile Fury)获得维多利亚州长首部作品奖及族群事务委员会奖。近年来,旅居英国的拉尼•玛尼卡(Rani Manicka)的《稻米母亲》(The Rice Mother)与欧大旭(Tash Aw)的《和记丝坊》(The Harmony Silk Factory),出版后都获得不少好评。他们代表了两个世代的离散马英作家继续在境外营运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离散马英作家并非自我流放他国,他们多半经常在原乡与他乡之间往返流动,形成离散双乡或多乡的现象,作品也同时在各地发表。林玉玲则用“旅行跨国性”来形容这类离散族裔作者的流动。 这些境内或离散境外不同世代马英作家中的华裔马英小说家多半纯受英语教育(或出身海峡华人家庭),不谙华文,顶多只懂方言,作品里头除了华裔,其他族裔角色分量也不轻。这是否意味着华马英小说所再现的马来西亚社会比通常只见华人的华马华小说(或只见马来人的马来小说、只见印度人的淡米尔小说)更“真实”?或者说,华马英小说所彰显的揉杂性,才是马来西亚文学的独特性? 从这里选译的几篇华马英小说,自然无法一窥全豹。因此才有上面的几段概述性文字。Awang Kedua(王赓武)的启蒙故事〈前所未有的感觉〉代表的是1950、60年代华马英的关注,小说借描写南来新客华人家庭的父子冲突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写实又反讽地反映了时代与社会(耐人寻味的是,父亲的角色其实是个“南来文人”)。林玉玲展现的是1970年代作家的小说技艺,〈另外一个国度〉以生动文笔描写生命中的感伤与活着的幸福。无独有偶,新生代的叶贝思与丘玉清都是离散澳洲的小说作者,她们代表了离散华马文学的当代风貌与旅行跨国色彩。叶贝思也是报纸综合附刊《边外》(Off the Edge)的小说版编者,〈在1969年〉以小说反思历史,对种族政治提出强烈控诉,手法近似魔幻写实。邱玉清曾旅居加拿大与新加坡多年,诗作入选《云吞》等亚裔加拿大文学选集,小说创作也发表在《蠹鱼新文集》;〈屋非屋〉叙述物质性的屋子、房子与故事中人的关系,点出小说题旨:不管是离去或归来,人生中更重要的是追寻安顿心灵的居所。〈卡露娜的美人鱼〉作者蔡月英则代表境内华马英新锐小说家的文学表现。小说揭露平静的现代生活底层的创伤(欲望、记忆与死亡),卡露娜的美人鱼来历不明,其实是从叙事机器半路杀出的神,抚平了创伤记忆,自然就功成身退了。 华马英文学至少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当然不只有这五个短篇可选。不过,已故重要华马英作者李国良的家人无从联络,出版社(马雅出版社近年重印了费南窦所编两本短篇集)也无回音(书名《回到马来亚》,取其历史意义,挪用的正是我们已译好的李氏短篇〈回到马来亚〉的题目)。原本我们认为颇能代表1980年代华马英的纪传财没有答复同意授权翻译,也只好作罢。不过,由于和费南窦与卡庸的选本重叠性不高,我们的选择也可以说提供了管窥(华)马英小说的另一扇窗,尽管窗口不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很幸运,找到胡宝珠替我们翻译这几篇小说。胡女士为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多年前在马华报刊发表了不少风格清新动人的散文,译过D. H.罗伦斯等域外作家的文章,她愿意在客居台湾时拔笔相助,移译这些华马英小说,令人放心。她的译后感言“没有想到马华英文小说也有够深度的,中文小说不知有没有旗鼓相当的”6,颇值吾人深思。 注解: 1. 参见林玉玲1989年的说法,详Shirley Geok-lin Lim,“Centers and the Fringe: Novels in English from Malaysia and Singapore,” Writing S. E./ Asia in English: Against the Grain, Focus on Asian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London: Skoob Books, 1994), p. 154。 2. 例如Lidra、Focus、Tumasek、Monsoon、Tenggara、Isis。 3. Lloyd Fernando, “Literary English in the South East Asian Tradition,” Cultures in Conflict: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South East Asia (Singapore: Graham Brash, 1986), p. 128. 4. Shirley Geok-lin Lim 1994:136-7. 5. 德葛二氏的主张是,小文学乃弱势民族进入强势语境,以强势语言在强势语境内部书写。见Gilles Deleuze and Felix Guattari,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trans. Dana Polan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p. 16。 6. 译者2006年3月22日致编者电邮。
华马马文学是随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东渐与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 《回到马来亚》 序论:七十年家国 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三、落叶生根:华马马小说的认同之旅(庄华兴)
华马马文学是随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东渐与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前者可上溯至19世纪中晚期或更早。其时,西方印刷术输入东南亚殖民地,目的是为了弘扬宗教与文化,马来文献书写(Persuratan Melayu / Malay Letters)的勃兴也得益于这股趋势。然而,更直接而显著的受惠者恐怕是当时的土生华人,所谓的峇峇(baba)。他们借着与英殖民宗主的密切关系以及毫无保留(绝对忠贞)的政治认同,从宗主国获得了许多好处。最显著的是政治身份的确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机遇。这与19世纪中晚期大量南来的华人移民所享有的待遇有很大差别。土生华人在印刷业的掌控不仅催生了华马英文文学,更促成了峇峇马来文学。从人类学视野审视,后者正是华马文学的滥觞。虽然他们的先人来自北方,但地理上的离境并未构成具体的离散精神,与土地的认同很快便得以建立起来。显然,这与殖民主义息息相关——西方各种现代化机制给土生华人提供了文化建制的滋养,亦大大促进本区域各族群之间的精神联系,印刷术、铁路、气船等在群岛的普及化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样的历史结局出乎殖民主义者的意料之外。 二战期间,日本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激励了弱小民族争取独立自治的愿望。后期华人移民也在这股浪潮下不得不调整自己与中国的距离,并开始意识到学习当地语言——马来语,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象征。1950年代中晚期南大生(以及稍后的义安学院马来学系)的马来语文学习热潮便是一个例子。这时期华马马写作条件虽未成熟,但却开启了当代华马翻译与研究的路径,彰显了华裔马来(西)亚人参与马来语文的渐进模式。廖裕芳、杨贵谊、陈达生、廖建裕、谢瑞怀(堂勇)、锺松发、陈育青、Takusui Lee、巫运才等都是这层面的推手。继南大与义安之后,则有1960、70年代马大马来学系的学生,如谭亚木、周福泰、陈祖明、陈宝武等。在创作领域,吴天才可谓是当年的一个异数。他在南大求学期间获李全寿鼓励而自学马来文,1950年代中晚期开始写马来四行诗班顿,后来涉入马来新诗。在马大执教期间,他积极参与华马华文学创作,编译兼备,是华马跨语写作之第一人。质言之,从翻译到直接书写的介入,吴氏的个案是建国独立年代,华人向国家主体认同的最佳诠释,也催生了一个新文化/文学传统。这个传统的塑形,符合当前马华文学向华马文学过渡的规律;比之华马华作家,它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余者如年红、碧澄、陈应德都可归入这个群体。 独立建国以后,有关建国纲领的诠释分歧和国际冷战形势的日趋严峻,导致族群问题日益尖锐。1969年513事件是一个爆发口。随之,新经济政策施行,马来-土著主义主导政经领域,标志着马来国族主义的胜利。基本上,马来语写得好的华马马作者皆来自华人聚居以外的边陲之地(此地称Cina Kampung,山地华人之意),无论生活教养都在马来文化包孕之中,如陈顺安(亚罗士打)、锺宝福(玻璃市)、林天英(吉兰丹)、李再花(登嘉楼)、裴忠义(吉兰丹)、翁亚源(登嘉楼)、萧招麟(森美兰)等,不然就是建国后出生的“独立之子”,如杨谦来、李国七、李崇明、朱弈良、林金辉、林俏枝等。与前者比较,后者之成长背景亦未有多大不同。其中,大部分都不通晓中文(方言亦然),因而对国家主体较能产生认同,对民族主体之认同也不会有太大困扰。这一支队伍是目前华马马文学的主流,间接地凸显了华马跨语写作的不成气候。然而,在目前环球化趋势下,跨界行旅逐渐普及化,跨语写作不再是孤立的现象,本质上多声部的马华书写完全能体现这方面的特色。 这里所选四篇基本上合乎以上文学史叙事,都代表着一个蜕变过程,一个认同之旅。四篇作品,不全然是华马马小说的代表作,譬如杨谦来另一篇小说〈叩访色白岩灵界〉更能体现他的认同与关怀,惟这里所取的是他的另一个关怀面向——对认同的反思。当然,其文字修为是毋庸质疑的。林天英以诗见着(2000年获泰国政府颁东南亚写作奖),其小说也多了一层浪漫色彩,惟读者切莫掉进〈暂避冲绳〉的粉红陷阱。萧招麟已近耳顺之年,自1980年代去国后,与文学界失去联系。天英和招麟不约而同回顾两个原乡的故事,揭示的已然是“化外人”的观点——一种本土化类型。庄华兴于独立后出生,在纷扰的新经济政策年代中成长,却是第一批“有幸”喝国语奶水长大的大马华裔高中生——接受全盘国语教学、参加以国语为媒介语的政府高中考试(SPM)。多少年后,英语教数理政策雷厉推行,国语靠边站,对于语言与身份宿命,他这一代(有道是“成长中的六字辈”)的真切感受是否可以从〈诅咒之湖〉找到蛛丝马迹? 总括而论,华马马文学的认同之旅总跨不过马来民族主义的边界,迄今仍处在马来-国家文学的边缘位置。反之,它也从来未曾出现在马华文学的视野之中,其处境犹如存而不在,但明显地却在临界线上自在倘佯。 最后附带一提,三位译者年龄层的殊异,不仅仅代表建国后马华新生代的双语能力,亦代表书写语言(翻译也是广义上的书写)的跨界经营,却也意外勾勒出未来华马文学之远景——一个多声复调之状态。 后语:走出峇峇文学(张锦忠) 作为一本以“华马小说”为编选理念的选集,我们的起点是马华文学,而不是华马文学的老祖宗——峇峇文学,编者的立场已不辩自明。这也表示“华马文学”和“峇峇文学”并不是同义词。峇峇文学没落,其中主要原因显然关涉承认政治。峇峇族群自有其认同对象与转变历史,这里不赘。但是作为以(峇峇)“马来语”书写的峇峇文学并未被承认为马来文学。也就是说,尽管峇峇文学以马来语书写,它并未因此而登堂入室成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学。而今在马来文学场域边界以马来文为创作媒语的华马马小说,能否逆转峇峇文学的命运,目前自难断言。本书编者之一的庄华兴就认为华马马小说既“总跨不过马来民族主义的边界”,也不存在于马华文学的视域里。 华兴的说法甚是。马华文学向来以华语中心论为其宏大叙事,以马来文、英文书写的华马马与华马英文学在马华文学场域纵使受到“一种关注”,也是十分微昧的余光(华文报刊偶尔译介华马英或华马马文学)。华马马、华马英与华马华之间鲜少往来互涉,主要在于华马作家以各自熟操的语文为边界,而非朝“无边界”(或黄锦树所说的“无国籍”)的思考趋向折转,也就难免划地自限之弊。这种同一族裔文学的内部疏离问题,是否可由翻译与跨语书写解决,还可以在论述的领域进一步探讨。翻译其实还是单语现象:诉求的对象还是单语读者,尽管译者必须跨语。“将来的(华马文学)社群”是否即跨语社群,我也无法肯定。我的疑虑还是来自承认政治的问题,亦即:跨语之后呢?以美国文坛为例,哈金在美国跨出了中文的边界,跨入了英文创作的边界,但是他的身份就是美国的英文小说家,而非双语作家。懂中文,或中文达人如夏济安、张爱玲、於梨华在美国的英文写作计划大概谈不上成功,也不算跨语小说家。这也意味着,华文作家转换语言频道之后的成败,还有更多非语言的因素(假设夏济安、张爱玲、於梨华的英文都比哈金好)。另一方面,我也常举陈瑞献的例子来说明创作媒介语的问题。瑞献通晓华、英、法、马来语,但是他几乎只用华文创作,其他语文的作品不是玩票就是应景之作。他认为作家使用母语创作,因为那是他最熟悉的语言。显然通晓是一回事,创作又是另一回事(很多通晓双语的人只做翻译,而不创作)。当然,每个时代都有人要做左手写英文(或其他语文)右手写中文的双语作家,但是古来成功有几人? 比较之下,庄华兴的“未来华马文学之远景——多声复调——一个永恒的期待”说,显然乐观多了。在走出峇峇文学之后无法乐观的结语的结尾留下一个乐观的结尾,也未尝不是好事。
学习别人,并不是遗忘自己
作者:陈爱梅 (二零零七年九月六日 上午十一时五十二分)
学习,是立身于瞬变社会的重要基石。清代读书人进取仕途需习八股文,但曾经何时,八股文成为内容空泛、形式死板及束缚人思想的象征。我国独立之初,进入国家主流的华人皆以英校生为主,但又曾经何时,这种现象逐渐改变。随着时代的转变,学习的主要项目在改变,社会菁英多属于某一类型背景的现象也会转变。 文化的成其大,从来不是封闭型的,学习别人,是丰富自己的资粮。马来西亚华人在这土地上尤为如此,中华文化虽然是我们的资产,但为了札根于马来西亚需要有更多适应本土性的调整及新的开拓。在把自己或子女塑造成最适应社会模式过程中,是不是就得遗忘自己,呈此消彼长的状况? 在一个由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侨生”(Peranakan)研讨会上,一位娘惹说,她由马六甲迁到吉隆坡之初,有一回到华人市场买菜,菜贩跟她用中文及方言沟通,但她都不懂,只能愣着。这时,菜贩问了一句:“你是华人还是马来人?”娘惹说,当时她感到十分难堪,只能说当时国家刚独立,大家都学习马来文。当然,峇峇娘惹是大马独特的一群,在文化上他们保留了大量的中华习俗,但在语言上却倾向马来化。难忘的是带家人到马六甲游玩时,走在古早味的街道上,两位穿着唐装的老人,在古厝中用马来话交谈的画面。 历史时空下的产物交还于历史,无关对错!曾经,视不懂华语的英校生为香蕉人,把他们视为简直是数典忘祖的一群。在这不屑的情感中其实含妒意,因为他们的处境总比华校生强。如今,把这现象还原于历史脉络,一切都变得可以理解,哪个父母不盼着子女们出头,进入主流,甚至成为社会菁英分子?每个时代,都有成为菁英分子的必要条件。于是,刘伯群(二战后叱咤于霹雳政治、经济的名人)的后代感慨地表示,当时他的父亲若懂英语,政治上的成就就会更为显著!然而,时代就是这么吊诡,今日,在政坛斗争中败下阵来的长者表示,他就败在因为不懂华语之上。 在多元的马来西亚社会,语言往往成了族群的认同标签。虽然同样为大马国民,但政策把人民分化了,部分国民甚至会对他族的语言、文字会威胁自己的语言。据一位在一家强调三语学习的私立中学教书的朋友说,她所执教的学校有一个友族老师,在学生面前坦言在海报上看到中文字使他感到十分的不舒服。不了解猜疑和慌张的来源,学习他人的语言及文字,并不是表示就是遗忘自己的。英语是世界性语言,马来语是大马的国语,华语除了是华人的母语外,也正在崛起当中。顺世界之潮流,如果都能同时掌握,那在马来西亚就可如鱼得水。然而,近日却有当政者表示,聘请员工不可附带通晓中文的条件。一个真心希望后辈向上的长辈,不是该鼓励后辈多学习吗?难不成大马领袖在反其道而行? 每个热爱自己语言、文化的民族都希望看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蓬勃发展,但世界潮流是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封闭只会走向没落。汲人之所长,补已之所短并不会损伤自己,反而更能安稳地走向世界![11]
:这文章也说明了,那群英文没有学好的华人,最妒忌别人,尤其最妒忌英文流利的华人。User:凤凰天翔和User:白布飘扬故意否定英文学校的华人??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3:07 (UTC)
华社三大支柱
自18世纪起至20世纪初华人南来马来西亚以来,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被华人社群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凝聚华人民间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并称为华社三大支柱、华社三大资产或华社三大臂膀[1]。
华人社团
参见: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华人初到侨居地时,由于对地缘和血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自发性的组织同乡会馆和宗亲会馆以便彼此之间互相照应。经过时代的演变,华人在经济和教育上都有了显著的成长,逐衍生出了工商会、校友会、公益组织和宗教团体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早期的社团多半为秘密结社组织而成,这些社团代入寺庙和义山的管理形式为社员举办祭祀活动,同时藉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观念,在不惊动政府的情况下,执行制裁和调解纠纷的工作。社团中的领导人物通过复杂的关系网络支配社员,社员必须通过领导人物接触外部讯息,也间接地切断社员的自主能力,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团开始寻求法律的途径注册成立合法的组织,早期的秘密结社则受到司法机构的扫荡转移到地下活动。
在马来西亚较具规模的华人社团有:华总、商联会和董教总等[2]。
华文教育
参见:马来西亚教育及华文源流教育 华人初到马来西亚时多开设私塾以教育下一代,当时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经》、《千字文》或《四书五经》等做为教材。
在南洋,办学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对其采取放任态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见华人势力日渐庞大,逐颁布《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对其进行阻挠和打压[3]。
二战时期,日本侵占马来亚半岛迫使民间教育陷入停顿的状态,直至战后方见复苏。在这期间,殖民地政府先后颁布《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为数众多的报告书[3][4]。
独立以后,联邦政府采纳1955年的《拉萨报告书》和1961年的《达立报告书》颁布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华文教育的发展引起民间的极大反弹;为了维护华人接受华文教育的权利,董总和教总在1977年开始推动独中复兴运动[3][4]。目前在马来西亚有1200余所国民型华文小学、60所独立中学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专院校[5]。
华文报刊
参见:马来西亚报刊列表#中文报刊及马来西亚中文报业历史 初期的马来西亚华人对祖籍国有割舍不断的感情,渴望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故早期的华文报刊内容多以中国新闻为主。但在独立后,马来亚政府开放让侨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的诞生,华文报刊也慢慢地转变编辑方针,同时加强华人社群与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讯息交流,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今天的马来西亚华文报刊也依然有特刊报导中共和台湾的新闻。
马来西亚最初的华文报刊是1815年至1879年之间发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尚存最长青的报刊是1910年由孙中山在槟城创办的《光华日报》,当地华文报刊在反殖民统治、抵御日侵和建国独立等历史事件上都发挥了反映民情的功能,渐渐由侨报转型为主流报刊[6]。目前较具地位的报刊分别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光华日报》、《光明日报》和《东方日报》等。
- 到处海外华人集居地都有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也很普遍,似乎并不是马来西亚华人独有的问题吧!有什么值得大作文章之处?
- 更何况华总、商联会和董教总只不过是一部分的华人代表而已,这完全不中立,也不能代表全国的华人。
- 华文教育也是一部分的华人代表而已。 全国还有其他华人,如英文学校,马来学校等等。
- 华文报刊,这有什么值得大作文章之处? 华文报刊世界各地都有。 如果这也要写,不如也写华文杂志,华人创办的英文杂志,华文网页,等等。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6日 (三) 02:57 (UTC)
- 除了中、港、台之外,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的华人社团、华人文化、华文教育保留得比马来西亚的更为显著,纵使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新加坡也没有真正的华文教育体系。在中、港、台以外,马来西亚华人可说是海外华人中的特例,因此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6日 (三) 08:43 (UTC)
- 确实海外华人侨居地都有华团、华教和华文报,不过从其他维基人给我的回应中,我的初步印象是会把三者并称为华社三大支柱似乎只在东南亚一带(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吧)。所以华社三大支柱在对那些有意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发展的人来说是不可忽略的。
- 华总、商联会和董教总代表多数华人也不是我说的,我只说它们是较具规模的,不过有论文表示它们是有代表性的哦,我也有引用了。[12]
- 华文教育对马来西亚华人来说到底重不重要呢?我想说你很难中华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找到会有政府能够容忍国民接受12年的中文(非官方语言)作为主要媒介语的教育,而且最初的6年政府还作出了局部的资助呢,你不难想象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特殊性吧。在马来西亚有1200余所国民型华文小学、60所独立中学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专院校,在其他地区的华文教育都只是社区教育的说。
- 华文报在马来西亚有180年的发展历史了,由侨报发展成为主流报刊,在欧美地区的大多数华文报却还是以报导中华地区和侨胞生活相关为主的报刊,世界上第一份以华人为对象发行的报刊也是在马来西亚首发的,这很难说没有重要性了?
- 至于华社三大支柱会不会引起受英语教育的华人的反感,就我所知的,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感还满强的,而且如今的马来西亚人对异于本身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容忍能力,西化华人和传统华人交恶是殖民地时代的事了吧。-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7日 (四) 03:00 (UTC)
- 引起受英语教育的华人的反感肯定有,我本身就是。我本人小学就读华校后来转去英校念中学,国语华语英语我都还可以。由于我大部分华人朋友都是英校生,所以我也经常听到他们对华校生和‘自称华社’的一小部分华人的不满,他们经常都会说“他们以为他们可以代表全部马来西亚的华人”。 就算真有必要提出,也应该改为“华校生三大支柱”而不是“华社三大支柱”,因为它不能代表全部六百万人口马来西亚的华人。总结论是,这段文章不中立,会造成反感。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3:29 (UTC)
:::我也是认为这样子的文章对英文学校的学生不公平,会有反感。 七七八八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34 (UTC)
- 你是英校生?哪来的英校?英校在70年代就全被改制成国小国中了,我就是华小国中生,怎么没有你这种立场?要假冒也不懂得做一下功课,多多和大马华裔交流吧,不要活在自我想象中。——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16:02 (UTC)(个人劝解)
你的英语那么差(en-1 This user is able to contribute with a basic level of English. ),我们费尽心思也不知道要怎么让你明白我们能说流利英语的乐趣和世界观,说来说去都是你看不懂英文而造成的狭窄个人看法?你尤其住在马来西亚,语言能力那么差劲,实在是不行,别人无法和你交流,外人也无法开导你。我来问你,你现有的语言能够参加马来西亚官方大场面社交晚会吗(须知这类晚会是需要流利英语的哦),你en-1的英语是不能的哦!。还有啊,你有没能力和世界各国的官方代表站在一起一对一交谈呢?你没有我们的能力,所以你只能永远死死抱住你的“华社三大支柱”来掩饰这一切。 你和我们不同,我们可享有多种选择,你就没有我们的能力,你唯有依靠“华社三大支柱”才能维持你在“华社”团体里的文人身份,如果没有了“华社三大支柱”你简直就和一个文盲的人没有多大差别。我们不像你那么差劲,我们从一开始就了解到,马来语,英语在马来西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有机会和世界各国的人以英语交谈,互相学习,而偏偏你就没有,你只有“华社三大支柱”,你来来去去还是一个“华社三大支柱”。 快去报名学英语吧!别再那么极端和眼光狭窄啦,英语在马来西亚是很重要的,前任首相马哈蒂已经好几次说过“英语在马来西亚是很重要的”了。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2:23 (UTC)
“哪来的英校?” 你的英语差劲到无法和说英语的人交流,我们是不会怪你的。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2:33 (UTC)
- 我的看法和意见是:
- 维基百科的正式方针是只要符合五大支柱的精神的话,并没有限定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的;如果真要如你所说的某些会引起其他群体反感的题材要被禁止的话,那支那(中国人敏感)、倭寇(日本人敏感)、中共(台湾人反感)、藏独、科索沃独立(多国政府敏感)……都不应该写了吗?
- 三大支柱是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史和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常使用的名词,不会因为某个群体对它有反感就不存在。
- 三大支柱在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史上占有大篇幅的比重,略过不提不提马来西亚华人史会留下一大片空白,新客→?→精英。
- 据家中长辈所述,华教生和英教生的意识对立主要是发生在英殖民时代至513以前,70年代以后已逐渐少听闻,会有这样的意识对立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英教生是精英阶级,而华教生多属草根阶级;
我想如果你能够仔细的观察现今的社会,学校改制以后再加上华校文凭渐渐地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华、英校之间的分歧已经减少,不同的教育背景皆是精英辈出,差别只在于他们时代在马来西亚还是国外而已,如今再背着这个历史包袱是无意义的。 - 本章节没有传达任何不支持三大支柱就是非我族群的说法,造成英教生的反感和争议似是子虚乌有的说法。
- 请再把Wikipedia:五大支柱再仔细的看一遍吧,仔细的看的话,一遍就够了。—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9日 (六) 06:47 (UTC)
- 还有我再说一下,下次如果想要对某个章节进行讨论的话,请直接点名,或做个像马来西亚华人#华社三大支柱这样的内部连接;如果要引用外部文章的话,只要把网址像[13]或直接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shcheong/shcheong02.htm 连上来,不要把整篇文章连过来,我这里的网速很低,经常会断连的说。—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9日 (六) 07:00 (UTC)
::"三大支柱是马来西亚华人发展史",的确是,传指华校生,不保刮英校生。 所以不应该把它写成“华社三大支柱”。应该写成“支持华文发展的华人三大支柱”。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7:44 (UTC)
- 就算是接受纯英文源流的华人也是会参与工商、地缘性、血缘性、宗教性的华团组织的,所以你说的“专指华校生”并不确实。——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8:25 (UTC)
- 我要指正两位一点:现今已经没有英文源流教育了,英校改制后成为国民学校(SK 及SMK);华校改制后成为国民型学校(SRJK 及SMJK);不接受改制的华校成为独立中学(Independent High School);前者是英教背景,后两者是华教背景;又前两者是政府学校,后者是独立学校。SK 和SMK的主要媒介语是马来西亚语,SMJK 保留1/3的华语教学,SRJK 和独中以华语为主要媒介语,一般上我们把SRJK 和独中称为华文学校,不过在北马一带,SMJK 也是会被称为华校的。据我所观察,会维护华教发展的人士主要是来自华教背景,但会支持及接受华文教育者已经并非单单来自华人群体和华教背景人士的了。—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9日 (六) 13:50 (UTC)
- 是的,这一点我非常清楚,这也是我在编辑独立中学时不断强调的。只是有人一直想把马来西亚华人描写成华英校对抗的狭隘民族主义者。这是我无法认同的。所以我强烈质疑自称是华小英中生居居居的身份,毕竟英校改制已经三十多年了,最后一批英校生少说也50岁了。而且,英校生也不会自称是西化华人,这个称呼恐怕是一个不中立的评价,写这一段进百科的人只是想把华人描绘成自我中心者。——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5:51 (UTC)
- 我要指正两位一点:现今已经没有英文源流教育了,英校改制后成为国民学校(SK 及SMK);华校改制后成为国民型学校(SRJK 及SMJK);不接受改制的华校成为独立中学(Independent High School);前者是英教背景,后两者是华教背景;又前两者是政府学校,后者是独立学校。SK 和SMK的主要媒介语是马来西亚语,SMJK 保留1/3的华语教学,SRJK 和独中以华语为主要媒介语,一般上我们把SRJK 和独中称为华文学校,不过在北马一带,SMJK 也是会被称为华校的。据我所观察,会维护华教发展的人士主要是来自华教背景,但会支持及接受华文教育者已经并非单单来自华人群体和华教背景人士的了。—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9日 (六) 13:50 (UTC)
你说“英文维基的en:Malaysian Chinese与其它相关条目都没有提到洋名文化,也没有运用”西化华人“的字眼” <<< 这就是你的标准吗? 那个“华社三大支柱”也没有在en:Malaysian Chinese与其它相关条目中提到啊!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7:19 (UTC)
- 请你搞清楚,是你自己说英文维基百科有提到洋名文化,我看了几篇,结果什么也没有。重点是没有任何资料出处,而不是英文百科没有写。——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19:05 (UTC)
New immigrants and old immigrants
The new immigrants who have not learned the colonial trading language of English are often jealous of the older immigrants who have integrated into an English-speaking colonial system. As such, the majority of Chinese-speaking immigrants often attack the older immigrants in British Civil Service using derogatory cultural remarks, a typical intra-racial infighting that explained the weak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 and identities that gave foreign colonization under British power an upper-hand. The essentially ironic but racist term banana (Pinyin: Xiāng jiāo rén; Chinese: 香蕉人), "white on the inside, yellow on the outside" was invented. The un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rm reflects its linguistic origin and basis - from various dialects. However, with development of Greater China's economy, this intra-racial infighting is reducing because many of the English-educated families sent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educated
A sizeable group of Malaysian Chinese speak 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 (something carried over from the British colonial days). They speak English at home, and make it a point to immerse and educate their childr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Like their counterparts in Singapore, they are known as the "English-educated" although the term is something of an anachronism. Most of these "English-educated" Chinese are un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Chinese.
en:Malaysian Chinese里有很清楚地写出华英校对抗的情况。是你英语程度太低吧?看不懂吗? 还说我是“狭隘民族主义者”,原来是你自己英语程度太低。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7:25 (UTC)
- The articles are clearly saying that this situation is occurred during the British Colonial Age, but it is reducing since the economy of China are started to grow. And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e articles also haven't showed out any direct reference about the intra-racial fighting between the English-educated and Chinese educated, they are not the trusty sources.——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19:47 (UTC)
我给了en:Malaysian Chinese当来源,你却说来源不可靠。en:Malaysian Chinese里又说明中国近年来经济大发展使得英校生和华校生的冲突渐少,听清楚,是冲突渐少不是完全没有冲突。而且是有英校生,你却一再说马来西亚已经没有英校生了,还说我是“狭隘民族主义者”。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20:31 (UTC)
"it is reducing since the economy of China are started to grow". Apparently, your statement showed that you are aware of the situation (intra-racial fighting), that means the intra-racial fighting between the English-educated and Chinese educated is still happening in Malaysia.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20:31 (UTC)
以英文为主要语言的华人已不再适合用“英校生”来归纳,虽然有此自称,但马来西亚的确没有英文教育体系了。没有英校,哪来华英校冲突?现在,“隔阂”可能存在,但是写成“冲突”就太夸张了。维基百科方针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单单引用各语言的维基百科内容并不足以做为可靠来源,能做为可靠来源的,是那些百科里的所引用的“参考资料”。——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20:57 (UTC)
- en:Malaysian Chinese里提到的“intra-racial fighting ” 翻译成华文是“内部种族战斗”,我用“冲突”有太夸张吗? 看来是你自己的问题吧?
还有,这里是一个马来西亚英校生(自称香蕉人)的自白,文章取自马来西亚最畅销英文报 thestar.com.my :
Thursday February 8, 2007 Denied chance to study Mandarin LATELY,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talk about how Mandarin is fast growing into a very important language in the world today. I do agree with this, especially since China opened its doors to the world.
I come from an English background with little knowledge of Mandarin. My parents speak to me in English, and when I was in school, my classmates and I had no communication problems.
However, after I entered university, I had a lot of trouble communicating with my fellow coursemates, as most of them were Mandarin-speaking.
A friend once told me that I should have taken up Mandarin when I was schooling. She said I was a disgrace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Back in m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ays, we were only allowed to speak in Bahasa Melayu and English. Therefore, there was no chance for us to practise Mandarin.
We are lucky that our government has not stopped us from learning Mandarin. I must say that I let the chance of learning Mandarin slip away when I was in primary school where I could have joined the POL classes.
Now that I am in university, I have been denied a place to study Mandarin. The class is only open to non-Chinese students.
I just do not understand this policy. I am from a totally non-Chinese-speaking background, and I am denied a chance to study the language.
Some bumiputeras can speak better Mandarin than I can. It's just so unfair.
A BANANA, Penang. [14]
还有一个华英校对抗的来源,来自马来西亚著名评论家,Imran Imtiaz Shah Yacob 律师 [15]。
"In this context, the issue of teaching subjects in vernacular languages, as championed by the Chinese-educated Dong Jiao Zong movement for example, further impedes progress towards dismantling institutionalised racist policies.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are among the most liberated in the region having preserved their identity and never been subject to an assimilation policy as evidenced in Indonesia or Thailand. How can any ruling government be expected to deal with groups like the Chinese-educated Dong Jiao Zong, when a chasm exists between the latter and the MCA, whose leaders are purportedly the English-educated Chinese? The unwillingness of not only the Chinese, but also the Malays to withdraw from demands that have chauvinism at their very core, make it easier for the nation's leaders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along racial lines. "
大概意思是: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有华英团体的纷争,导致其国家领导人容易种族分治。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3:04 (UTC)
- 那个香蕉人是个佚名者,不能够算是有效来源哦,请不要自我参照。—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4月11日 (五) 23:47 (UTC)
- 你别说笑了,在英文报TheStar.com.my 写文章是要先证明个人资料(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和 email)。他虽然在报章上是佚名者,真人资料确是有的。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4:05 (UTC)
- 第一段文章作者自称banana可是却是在感叹政府、大学当局剥削他学习华语的权力'。第二篇是说政府对华人主流要求华文教育的理解不足,而马华公会的领导却多是英文源流(按:不过,现在马华的领导已不只是英文源流了,总会长黄家定、交通部长翁诗杰等都是华文教育背景)。两篇文章都是在说政府忽视华人对华文教育需求,……我看不到他们在说华英校对抗。——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09:54 (UTC)
- 你别说笑了,在英文报TheStar.com.my 写文章是要先证明个人资料(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和 email)。他虽然在报章上是佚名者,真人资料确是有的。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4:05 (UTC)
- 另外,英文维基虽然有提到的intra-racial fighting,但是它却没有参考资料支持。它只说了以前有,却没有说现在还有。——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10:11 (UTC)
另加建议删除下列章节
为了照顾这个条目的质量,建议删去以下章节,原因如下:
- 这一章节虽然列出了1971年国家文化政策,可是没有写下对华人文化的任何影响,有点不符题,留着又会让人以为华人被马来人同化,实在没有保留的必要。
- 如果要介绍有封衔的华人,可以在马来西亚华人#知名人士的章节中补上名字、头衔,而且这章节重复介绍了马来西亚封衔的内容,再加上许多吹棒的空洞内容,留着显得有点累赘,不如删除。——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3:24 (UTC)
:我不同意。原因是,的确有部分华人受国家文化政策影响,尤其在教育上更明显。 我说这一段有必要提出。至于国家封衔,那是华人的荣誉,不可不写。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马华人特别重视这些国家封衔。居居居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3:36 (UTC)
- 是受“国家教育政策”影响还是“国家文化政策”影响?两者是两条分开的法令,不能混为一谈。教育政策可以在马来西亚教育和条目上、华文教育的条目上写,不是这里。国家文化政策怎么影响?这里什么也没有写出来,留着误导人?——白布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15:27 (UTC)
哈哈,这一段很好笑。但的确是有很多马来西亚华人极度渴望要荣获此类国家封衔。 七七八八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40 (UTC)
- 国家文化政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左看右看都像是在说新经济政策的呢?—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3月29日 (六) 13:59 (UTC)
第三等公民 Ketuanan Melayu
按照民间说法,由于马来西亚有马来人至上(马来语: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种族主义信条,此信条的用意是要贬低非马来人的身份让他们无法享有马来西亚土著特权,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等级制度,此信条把马来西亚华人和其他非马来人的身份往下推成为‘第三等公民’。马来人本身尊重马来王室也认为他们高人一等为‘第一等公民’。
英文版的 Ketuanan Melayu 就有如此说明, “The NEP was criticised as "setting those Malaysians so honoured with it above the rest, granting them th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the NEP," while "dividing Malaysians into first- and second-class citizens".” Ketuanan Melayu
白布,你的英文程度看得懂吗?请别再说这一段是原创了,OK 。现在唯一需要改的是“第三等公民”改为“第二等公民”。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3:46 (UTC)
- How can you mention that "Chinese are the third-class citizens" from this paragraph, since it is only wrote out that "Malaysians is dividing into first- and second-classes citizens"????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19:57 (UTC)
- How can you mention that "Chinese are the third-class citizens" from this paragraph, since it is only wrote out that "Malaysians is dividing into first- and second-classes citizens"????
Didn't you see I changed from “第三等公民”to “第二等公民”?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21:27 (UTC)
- Dari perlembangan atau sebarang undang-undang yang sah, semua rakyat Malaysia adalah setaraf. Tapi, oleh kerana Dasar Ekonomi Baru dan Hak istimewa bangsa Melayu, baru rakyat mengkritil bahawa rakyat Malaysia dibahagi kepada dua taraf terutamanya dari masyarakat bukan-melayu. Tapi, ini hanya dari suara hati rakyat yang tidak puas, bukannya agihan taraf ini sah, kerajaan Malaysia tak pernah pun mengakui kepada tuduhan ini. Maka cara awak menghuraikan hai ini memang tak tepat.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7日 (四) 07:03 (UTC)
外部连接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宗乡青联合总会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 马来西亚青年运动 马来西亚青年团结运动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还有,以上这些是谁写的? 为什么佛教总会都有呢?如果佛教总会有,是不是也可以添加基督教总会,回教总会,道教总会,一贯道总会,中华游泳公会,精武体育会,等等。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7:38 (UTC)
- 看来你可能不知道,马佛总[16]是一个由全国汉传佛教团体组成的全国性组织,是一个华裔人士占极大比重的组织,所以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反之,一个比较能代表马来西亚各源流、跨越各族群的佛教组织,是马来西亚佛教协调理事会(包含南、北、藏传佛教组织,马佛总亦是其成员之一)。其他由华人所组成、具备代表性的全国性组织,当然也可以列出。不过,如果只是地方性质或者不是代表华人的,则不必重点列出。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20:43 (UTC)
那你也得拿出来源。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3:15 (UTC)
揭穿他们的底
他们这些马来西亚华人(很多都是老的)目的就是要能在华人社群中呼风唤雨,不让年轻华人有选择自由。他们唯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在马来西亚(华语不被承认为官方语的国家)做他们的“文人”,一旦他们接受了英语流利的华人,他们的“文人”身份地位就立刻会消失了。他们害怕这一天的到来,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真相永远埋在地下,不让任何公开和揭穿他们的底。本人要把真相在本条目中一一写出来,却遭到他们屡次破坏。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5:15 (UTC)
- 您真幽默,来自“英文中学”的您大概是60年代以前出生的吧,我可能比您还年轻二、三十岁呢。我是1984年出生的,到目前为止,我还真怀疑您不是大马人呢。——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09:24 (UTC)
- 维基不是揭密的网路传媒,也不是给“民间专家”发表原创研究的地方,百科内容陈述的必需是一个稳定、受公认、有明确依据的事实,其参考资料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公信力。不能东拼西揍、道听途说、或者从第一手资料里自我推测出参考资料所没有说的事情。——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09:24 (UTC)
中国解决了台湾的问题后就会来救我们(指救马来西亚华人)
这群马来西亚的“华社老人”专门利用“民族情绪”来欺骗年轻华人,他们对付年轻人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一句:“中国解决了台湾的问题后就会来救我们”,“老的”最厉害就是这一招。年轻人要是不服从,“老的”就会使出另一招 “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汉奸!? ”等等。尽管中国方面已经表明了立场“华裔不是中国人,中国政府也不会关心海外华裔的一切事情”,“老的”还是坚持要继续欺骗年轻华人,他们坚持不要学好当地的语言,坚持要利用“民族情绪”来巩固他们的“华社”地位。很多外国人也会受骗,“老的”一看见中国或是台湾人就马上扑上去,先来一句“民族情绪”的“大家都是中国人”,这群第一次出门的中国人就这样被他们的“大家都是中国人”骗到手了。转过头马上就在背后说“他们中国人到处吐口水,哎呀!”。试试看叫“老的”搬去中国住,你马上就可以看穿他们的底牌了,那张底牌就是美国护照或澳洲公民。外国人,别受骗啦!“老的”专门利用“民族情绪”来欺骗年轻华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阿华仔 (留言) 2008年4月15日 (二) 10:28 (UTC)
中国历史才是华人的历史
阿华仔,你遗漏了一个重点,这群“老的”在教育(家教/学校)里已经向年轻马来西亚华人洗脑灌输误导性的历史了,他们把中国历史当成是“华人的历史和华人的文化”而把马来西亚历史说成是“马来人的历史”。所以你再和他们多说也是白费力气的。--- 谋华人—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8.111.40.145(对话|贡献)于2008-04-15T20:29:13加入。
- Saya ingin mengucapkan ribuan terima kasih kepada semua Wiki-Users artikel ini (马来西亚华人) kerana ia memberikan maklumat yang tidak pernah didengar mana-mana di Malaysia dan ia merupakan bukti yang kuat untuk pihak kami.
- English - Thanks to Wiki-Users of this article (马来西亚华人), it exposed so many unheard intra-racial conflicts among the Chinese in Malaysia.—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60.48.229.180(对话|贡献)于2008-04-16T12:24:56加入。
- Kami harap Ah Hua zai dan GGG dapat memberi semua bahan rujukan daripada apa yang mereka huraikan, tetepi sehingga sekarang, mereka tak dapat pun memberi sebarang maklumat yang boleh dipercayai tentang isi kandungan yang amat runsing itu. Saya memang syaki bahawa mereka bukan orang Malaysia, malah semua isi itu mungkin hanya daripada perbuatan seseorang sahaja yang mempunyai banyak nama akaun.——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7日 (四) 06:50 (UTC)
- User:白布飘扬 = User:凤凰天翔 Kedua-dua Pengguna ini sebenarnya satu orang sahaja. 白布飘扬 (Kain Putih) dan 凤凰天翔 (Burung Langit) satu orang sahaja.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45 (UTC)
- Wahai kawan, sila membuat aduan di tempat wiki yang disedia khas untuk menyiasat identiti penyunting-penyunting. Janganlah membazirkan masa di sini sehingga ruang muka-surat ini dipenuhi maklumat-maklumat yang tidak berguna untuk Wiki. Baiklah, saya nak tidur ini. SELAMAT TINGGAL—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2:04 (UTC)
Well this is interesting, (although my Mandarin is not good enough) I have to say some of the 'Cinamen' (referring to those of Chinese schools) are hyper sensitiv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are purely jealous and inferior. The reason is/was that they could not communicate using the colonial language in Malaya/Malaysia, and for that reason, usually they like to label their peer as 'Banana Men/Banana Women'. The reason they use the word 'Banana' is to outshine the English speaking Chinese. --- Jonathan V K
- Sorry, friend. I don't agree that what you said. The colonial age has been passed for 50 years. Although I came from Chinese primary school, and then N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I never see any "intra-race fighting" among us. I have some "English-Ed" friends (not really from English school but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please refer to en:Education in Malaysia for more details),and nothing unhappy among us. We don't care about the different between us because nobodies are same in the world. Nothing should be jealous or inferior, all languages have their own purpose and reason to exist. If you are Malaysian, you should know the meaning and values of "respect", the teaching from our moral education classes since we were young.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19日 (六) 04:46 (UTC)
"If you are Malaysian, you should know the meaning and values of "respect"", Hello friend, your statement sounded like only Malaysian knows what respect is. Anyway, below is a statement by Tony Pua (Chinese : 潘俭伟) (now Democratic Action Party (DAP) Economic Advisor to the DAP Secretary-General. 家国思索
Tony Pua Kiam Wee (born 1972) is a Malaysian politician. [19] Pua was the former Malaysian CEO of Cyber Village Sdn Bhd, a SESDAQ (SGX secondary board)-listed company. In early 2007, he disposed of all his interests in the company and tendered his resignation to join 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 (DAP). Pua graduated from Keble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with a degree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under a scholarship from the MTC Foundation in 1994... In the 2008 general election, Pua won the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 of Petaling Jaya Utara on a DAP ticket.
Tuesday, August 16, 2005
Chinese Educated English
My earlier post discussed the attempt by our Minister of Education to "placate" the Malay language nationalists to less antagonistic towards the promotino and the use of English language by asserting that "English is Malaysian". However, the Malay language nationalists are not the only community in Malaysia that needs a major change in mindset.
It is my opinion that the Chinese educationist die-hards require a substantial shift in the way they treat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well. While I completely respect their right to thei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thought, their resistance to even simple things like teach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n English is causing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to be inept in the language.
I've "complained" often with regards to the quality of English of many of my job applicants, particularly those from Chinese schools background, giving many anecdotes of the candidates writing skills in their application forms and resumes. However, I've just read a post by Rosalind on her blog which I thought was quite funny (in a dark sort of way) :)
In her own words, she was "bitching" about the standards of English amongst the Chinese educated student crowd. They:
1) Cannot speak proper English
2) Do no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peak English in college (in clas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conversation skill in that language
3) Think that English speaking or Kebangsaan school students are arrogant and would look down on them
4) Blamed their lecturers when they fail to put their thoughts into words so to deliver a proper (understandable) answer in the exam which in the end will either cause them to get a weak grade or a fail.
5) Prefered not to talk to English speaking students because they do not want to speak to them back in English Currently, while she is pursuing her degree at a private college:
...90% of the students in my tutorial are chinese ed students (those typical, never like to speak English at all kinda chinese ed students). These group of people would always be the ones working extra hard to pass their final exams at the end of every semester. When I say extra hard, I meant to say that they have to read their notes repeatedly and then translate it into Mandarin to understand those notes better.
Lecturers and tutors often find it tough to teach them because they would have to go at a slower pace during lectures and some had to be more lenient when marking the assignments as some of these students are a lil weak in their written English. How-lah like that? :) While Rosalind may just have generalised a bit with regards to Chinese educated fellow students in her eagerness to "bitch" ;), there's more than a grain of truth in most of what she said.
I've blogged about "Chinese vs National schools" (part I and part II) and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I'm hesitant about sending my daughter to a Chinese school (although I've not decided yet...). I'm certain that the Chinese education authorities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this. posted by Tony P at 8/16/2005 08:48:00 PM [20]
Jonathan V K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02:17 (UTC)
Btw, this is an open discussion about the English educated and Chinese educated people, titled Penang Hokkien #57 Ang Moh Sai (红毛屎). Audio file included [21]
Jonathan V K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02:40 (UTC)
- Then? I haven't seen any word that states the English Ed and the Chinese Ed is "fighting".
- Lagipun, maklumat-maklumat itu semua dari karangan-karangan blog. Ia boleh diguna sebagai rujukan sampingan tapi tidak boleh dianggap sebagai bukti kukuh. Juga, maklumat-maklumat di dalamnya tidak pun menyokong huraian-huraian yang anda beri. Izinkan saya tanya tentang nama anda. saya nampak nama anda macam nama orang India sahaja?—白布 (留言)2008年4月21日 (一) 05:38 (UTC)
Eh Hello, when did I mention the word "fighting"? -- Jonathan V K
- Anda menyatakan bahawa orang cina berpendidikan bahasa cina "kuat cemburu" dan "merendahkan diri", tapi maklumat yang anda beri itu tidak pun menyokong huraian anda. Selain itu, menggapa anda tidak menjawab soalan saya yang ditulis dalam BM?—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07:59 (UTC)
Dimanakah kamu nampak saya tulis perkataan "fighting"? Lagipun saya sudah beri audio file dalam bahasa hokkien-penang [22] -- Jonathan V K
"Selain itu, menggapa anda tidak menjawab soalan saya yang ditulis dalam BM?" Saya tidak pandai menjawab soalan yang mengandungi kecemburuan yang kuat semacam ini. -- Jonathan V K
- Anda belum lagi menghadapi pertanyaan saya. Saya sudah kata bahawa blog tidak dapat dianggap sebagai rujukan dan bukti yang kukuh, dan juga, blog yang anda beri itu tidak pun meyokong tentang huraian anda yang berkata "orang cina berpendidikan cina adalah gabungan kecemburuan dan rendah diri". Sekali lagi saya tanya, mengapa nama ringkasan awak "V K" macam corak nama India dan bukannya seperti orang cina yang menggunakan nama keluarga? Maaf, kerana saya syaki identiti anda.—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14:17 (UTC)
Identiti anda tidak serupa seorang bangsa Cina-Malaysia, mengapa nama ringkasan awak "白布飘扬" macam corak nama Jepun dan bukannya seperti orang Cina? Blog yang saya beri itu ada 45 minit perbincangan tentang orang cina berpendidikan bahasa cina "kuat cemburu" dan "merendahkan diri", dalam bahasa hokkien-penang, anda tidak faham hokkien-penang kah atau anda buat tak faham?
Jonathan V K (留言) 2008年4月22日 (二) 00:37 (UTC)
- (:)回应:Baik, sekurang-kurangnya anda dapat berkomunikasi dalam BM, maka saya percaya anda orang Malaysia. Saya tanya sedemikian kerana syaki ada beberapa orang yang menyamar sebagai orang Cina Malaysia dan memberi maklumat yang tidak tepat di dalam Wiki, jadi saya guna BM untuk menguji mereka.
- Saya cuba dengar audio file itu tapi kerana speed internet saya lambat, maka saya tak dapat habiskannya. Saya bukan orang Hokkien tapi Teochew, tapi masih dapat faham Hokkien-Peneng itu. Semua kandungan Wiki seharusnya mempunyai asal rujukan yang sah dan boleh dipercayai, seperti laporan pengajian akedemik dan sebagainya. Oleh kerana unsur-unsur dari blog mungkin hanya daripada pandangan-pandangan perseorangan dan tidak dapat memberi pandangan yang menyeluruh bagi semua pihak. Maka, biasanya Wiki tidak menerima rujukan dari blog sebagai punca maklumat yang boleh dipercayai, kecuali “官方网站” atau blog persendirian daripada seseorang sarjana yang terkenal. Berita-berita surat khabar, radio, television dan "时事评论" juga bukannya bukti yang paling baik bagi suntingan Wiki kerana ia mungkin juga memberi maklumat yang tersilap, kecuali ia digunakan sebagai bukti untuk menghuraikan sesuatu berita yang tersebar.
- Bahan rujukan yang paling baik adalah daripada beberapa bahan rujukan berkualiti yang diberi oleh pihak-pihak yang berlainan. Pandangan yang objektif sangat penting untuk menghuraikan isu-isu sensitif dalam Wiki,elakan pandangan subjektif dalam penyuntingan Wiki. Jika mempunyai pelbagai pandangan yang berlainan, maka, sekurang-kurangnya harus menghuraikan semua pandangan yang berlain itu dalam Wiki untuk semua pihak berkenalan tanpa menyokong kepada mana-mana pihak.--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5:59 (UTC)
Pengguna yang bernama 白布飘扬【Kain-Putih】dan 凤凰天翔 【Burung-Langit】sebenarnya seorang Pengguna siluman (Wikipedia:傀儡). Pengguna ini telah mempamerkan blog-blog persendirian di dalam artikel Wikipedia dan sebaliknya menyatakan bahawa artikel Wikipedia bukan untuk pemandangan sendiri, perbuatan pengguna ini dipanggil "cakap satu bikin satu". Lagipun pengguna ini ingat dia seorang sahaja yang berkemampuan menulis dan membincang dalam bahasa Malaysia, jikalau sesiapa tidak bersetuju dengan pemandangan dia, dia terus syaki identiti mereka dan menyatakan bahawa mereka bukannya orang Malaysia dan juga menyatakan bahawa mereka menyamar sebagai orang Cina Malaysia dan memberi maklumat yang tidak tepat di dalam Wikipedia. Maka jelas pengguna ini memang seorang yang bersikap "Cakap tak serupa bikin" dan juga bersikap "kuat cemburu" disebabkan oleh bahasa Ingerrisnya bertaraf en-1. Pengguna ini telah banyak kali suruh saya mesti mesti beri bukti yang kuat tetapi dia sendiri menulis "而“中国人”与“华侨”的自称已经很少" , bahagian ini jelas tidak berbukti, pengguna ini memang pandai cakap sahaja.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4日 (四) 08:36 (UTC)
- (:)回应Dari kertaskerja 张从兴《谁是华人?华人是谁?》,beliau berkata:“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人的简称”的“华人”这个词,也几乎从南洋华人社会的语言中消失掉。”Inilah sumbernya. Anda boleh cari ayat ini(ctrl+f untuk Mozila firefox) daripada link yang saya sudah beri. Saya bukannya syaki tanpa sebab. Sebagai pemberitahuan, kepada mana-mana pihak yang terlibat, sila lihat di Wikipedia:用户查核请求. Saya memang tak tentu siapa yang benar atau palsu, harap penyiasatan dapat menegaskan keadilan untuk pihak-pihak yang tak berdosa.—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4日 (四) 15:04 (UTC)
- Hey guys, let's stop the fighting ok. The so-called "Intraracial" conflict here among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is no more than just a kind of squabbling between parties who has different ideas. This kind of things happen in every race in Malaysia and any country. --阿仁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05:58 (UTC)
My answer is, the "Intraracial" conflict among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is happening all the time. My residential area Damansara mostly belong to the group "English-Ed", whereas our factory Cheras the Chinese (Tong Yan) speaks Mandarin/Chinese dislects. This kind of different and conflict happened to the Malays and the Indians too because of schools and languages different in Malaysia. (Bob K)
- Di kalangan golongan yang berlainan bahasa, "estrangement" mungkin ada, tapi gunakan perkataan "conflict" dalam penghuraian ini sudah keterlaluan,terlalu dibesar-besarkan. Macam tiap-tiap hari orang-orang Malaysia bergaduh dan berlawan sahaja.—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18:16 (UTC)
myHigh school demographics [23]
My high school probably has the most balanced racial quota in the district because it consists of 40% Malays, 38% Chinese and 22% Indians. The reason I called it “balanced” because there is some schools in Malacca you would easily call them Malay, Chinese and Indian school even though they claimed to be National schools. To be fair, I would term my school as the authentic National Schools since it was made up of 3 different races. I mixed freely with different races, as I have no problem speaking in Malay language.
Mainly because of my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background because it was a very multiracial school too. Verbally, my Bahasa Melayu is so much fluent than my English. It was so fluent you would mistake me as Malay if you were talking to me on the phone. But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I suck at BM real bad. Don’t ask me why. Of course there were few Chinese educated classmates of mine who refuse to mix with other races and prefer to stick within their own kind. It doesn’t help when the malay students seem to be enjoying laughing at the Chinese ed students for speaking in a funny accented bahasa Melayu.
It also didn’t help either when the English ed Chinese abuses the Chinese ed Chinese for being low class and the Chinese ed Chinese hurled insults at the English ed Chinese for aping Mat sallehs and accuses us for being a disgrace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Man, Chinese chauvinism suck. To sum it all, school was like putting George Bush, MadHater, Saddam Hussein, Joseph Stalin, Adolf Hitler, Ariel Sharon and Mahmoud Ahmadinejad together under the same barn and watch them create world war 5.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we finally became comfortable with each other when we were in form 2. [24]
希望大家可以冷静编辑
所谓的第2等公民,都只是非土著因为感觉不公平,故出现的用词,这点必须在维基强调,马来西亚宪法中并没有所谓的公民等级。--阿仁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06:13 (UTC)
- ( ✓ )同意—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18:19 (UTC)
你好阿仁,我会尽量地冷静编辑,谢谢你。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0:59 (UTC)
我先要说明,这位白布一再说我和User:阿华仔是傀儡,这是很无礼的。其实你门如果看看他和User:凤凰天翔就会知道他们就是同一个人的傀儡。请看他写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把他自己个人的BLOG也写进去,这种做法很明显就是要企图通过维基百科免费打广告,文章内容很多是他不满华人社团的一些见解 [25]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01 (UTC)
- 白布是白布,凤凰是凤凰,欢迎查证。—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07 (UTC)
你自己打自己BLOG的广告,另一边就指责我,说:“维基百科不是给“民间专家”发表原创研究的地方,百科内容陈述的必需是一个稳定、受公认、有明确依据的事实,其参考资料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公信力。不能东拼西揍、道听途说、或者从第一手资料里自我推测出参考资料所没有说的事情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12 (UTC)
- Sehingga kini, saya tak pernah pun sunting sebarang perkataan di bab "persatuan-persatuan masyarakat cina". Apa kena-nya dengan saya? Jika anda ada sebarang pertanyaan terhadap maklumat yang phoenix beri di bab itu, sila kemukaan persoalanan anda di bab tersebut. —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36 (UTC)
- Kedua-dua Pengguna ini sebenarnya satu orang sahaja. User:白布飘扬 = User:凤凰天翔 。 白布飘扬 (maksudnya Kain Putih) dan 凤凰天翔 (maksudnya Burung Langit/Phoenix langit) adalah satu orang sahaja.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0日 (日) 21:45 (UTC)
假如两位有确实证据认定其他维基人违反傀儡政策的话,请直接请求管理员帮助,请不要在这里讨论。—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4月21日 (一) 01:29 (UTC)
- 说人家傀儡也是你自己先开始的。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04:24 (UTC)
再补充,我没有长期写部落格的习惯,以上部落格作者多是时事评论员和媒体工作者,这个条目是我对维基的指引还不太了解的时候编写的,后来在参于其他条目的编辑和在其他维基人的引导下我开始了解了维基的方针和指引,现在再看这个条目我也觉得不太理想(而且它根本还没有完成),有什么改善的建议欢迎讨论。-phoenixislander talk 2008年4月21日 (一) 04:02 (UTC)
这种事情(偷偷地把自己的BLOG放在维基百科条目里)当然是死也不肯承认的,早就算到你会这样回答。你也别太当真了吧,你的部落写得还不错,我又没有嘲笑你。 居居居 (留言) 2008年4月21日 (一) 04: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