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Infobox dam

最新留言:Jimmy-bot在7年前发布在话题一个条目有需要用到那么多模板吗?
          模板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无需评级。
本模板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建筑专题 (获评模板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模板属于建筑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建筑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模板级模板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模板无需评级。

Template:Infobox dam合并

(&)建议Template:Infobox dam重定向至Template:Infobox Dam,在此寻求社群意见。--Alexchris留言2012年3月10日 (六) 05:27 (UTC)回复

好的,Template:Infobox dam使用页面数为0,预计3月16日改为重定向。--Alexchris留言2012年3月14日 (三) 13:32 (UTC)回复
合并已完成。--Alexchris留言2012年3月16日 (五) 08:54 (UTC)回复

建议改名:“Template:Infobox Dam”→“Template:Infobox dam”

Template:Infobox Dam” → “Template:Infobox dam”:信息框命名常规:英语普通名词小写。--Naughty Jeffrey留言2016年6月11日 (六) 11:22 (UTC)回复

一个条目有需要用到那么多模板吗?

  • 问题:
    请看看石门水库 (台湾),一个条目有需要用到那么多模板吗?既用{{Infobox Dam}},也用{{Infobox lake}},而且还用{{Infobox 台湾景点}}。
  • 理由:
    台湾很多有关旅游景点的条目,通常不会只有单一类型或功能的,比如:日月潭既是“湖泊”,也是明潭电厂的“上池”,而且是“离槽水库”;再举一例,梨山既是台中市和平区的“村里聚落”,也是位于中横公路沿线上其中一个“地名”,而且是被政府划为“风景特定区”。从这些“”里所填写,即意指同一条目的主题所呈现出不同类型与功能,但它们却都是旅游景点,所以台湾那么多旅游景点都是如此,遇到这样的条目,使用太多模板,势必对读者造成在内文阅览上困扰,而且也会挤压版面的空间,原本看来内文写的不多,模板太多而挤压版面后,就造成内文写的变很多的样子,形成视觉上错乱,以为内文不需要继续扩充了。
  • 请求:
    可不可以限制对模板的使用,一个条目只限用一个就好?或是,模板设计成多功能,将一个条目拥有很多类型功能的,全都整合在一起用同一个模板,反正它们都是旅游景点,何不将模板设计成将湖泊、水库一起用;将聚落、行政村里一起用;将建筑物、古迹一起用。--36.233.188.73留言2016年6月22日 (三) 09:41 (UTC)回复
返回到“Infobox dam”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