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Kiyoteru Awaji/荣华一路

榮華一路
Ronghua 1st Road
西 ◀ 明德路188巷
荣华三路 ▶
类型区域南北向道路
车道数双向单线道
分段不分段
地点台湾
道路走向西-北
西端荣华三路
主要路口
北端明德路188巷

(您现在在观看的页面我在维基百科中因为关注度问题而遭删除的页面,这只是我的子页面,重复一次,是子页面请不要把这些内容重新指引、移动、重新建立或是放在各种不该放的地方。详细内容请看User:Kiyoteru Awaji#子页面以了解更多)

荣华一路,为台湾台北市石牌地区荣华里的次要道路,沿线皆于北投区磺溪畔,相对于荣华二路荣华三路较为次要(支路)的南北向区域道路。起于天母桥旁之荣华三路,并迄于明德国小南侧明德路188巷与荣华一路20巷口。沿线路面皆为柏油路面,属双向单线混合式车道[1]。沿线道路段籍皆位于振兴段一小段[2]。道路沿线用地多为第三类住宅区,其余也有河川区、国小用地(明德国小旁)和公园用地[3]。道路两侧为昔日石牌新村所在地。

历史

于1965年之台北市旧航照影像中,已存在现今荣华三路路段,而现今荣华一路路段当时仍为农地,直到1967年之台北市旧航照影像才辟建当今荣华一路之道路路段。而当时也已存在现今荣华一路2, 4, 5, 6, 7巷路段,荣华二路(当时未有其名)只至现今富贵一路口。而于1974年台北市旧航照影中,现今荣华一路20巷已有雏形,并明显在荣华三路、荣华一路与磺溪畔形成聚落(当时之石牌新村)。 随后在1976年和1977年(民国65、66年)由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测量署编印之“台北市街道图”F6格中,“荣华一路”名称出现,但是当时道路只至幸福新村(磺溪)对岸之农地(现今明德国小地带),而于1955年的台北市街道图才有现今明德国小和明德路188巷之面貌存在[4]。 道路两侧至2000年前都为石牌新村,而在随后[何时?]慢慢开始改革更新房屋,并进行都市更新“北投区荣华一路、荣华三路东南侧更新地区”一案[5],计划拆除昔日石牌新村之违章建筑[6],现今才形成新型态住宅区域。

沿途地标及设施

因本路段属磺溪畔新型住宅区,多为四至八楼住宅、公寓或大厦。
(由

交通

路段上无自行车租借站,也无公车经过。但在一旁的明德路可以分散此路段的交通需求,不仅有台北联营公车淡水信义线捷运明德站也还有Ubike自行车租借站。

文化

垃圾车运点

荣华三路与荣华一路旁 站点 会在星期ㄧ、二、四、五、六晚间20:34定点清运。(清运路线序号:A11210022,路线名称:103-078,清运车辆:826BT[备用车号:782BG]) [7][8]

地区

因荣华一路位于石牌商圈地区,附近座有各类中小学和公园、绿地[9],且邻近建设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园区[10],故也有不少建商和人在此设籍。

事件

参见

资料来源

  1. ^ 周雪娥; 曹曦; 陈盈佑. 風華再現-磺溪風華-道路的介紹和歷史. 明德国小. 2002-01-01 [2020-02-20] –通过2002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2. ^ 中央研究院 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段籍图[NLSC] 开放资料
  3. ^ 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 中华民国内政部营建署. [2020-02-20]. 
  4. ^ 台北市街道圖(1977年). 
  5. ^ 北投區榮華一路、榮華三路東南側更新地區 (PDF). 
  6. ^ 臺北市北投區榮華一路都市更新案. 
  7. ^ 103-078 資訊. 中华民国行政院环保署. [2020-01-10]. 
  8. ^ 臺北市北投區榮華三路與榮華一路旁. 中华民国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 [2020-01-10]. 
  9. ^ 朱禹荞. 石牌生活圈 綠地環繞機能佳 擁明星學區. 自由时报. 2019.06.22 [2020.02.20]. 
  10. ^ 朱禹荞. 明德站生活圈 近北士科園區. 自由时报. 2017.09.30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