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英语: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出自苏格兰裔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于1775年3月23日举行的第二次弗吉尼亚公约会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圣约翰教堂发表的演讲,其中的最后一句结语。[1]
亨利在该次大会发表演讲,试图说服会议通过一项议决,支持维吉尼亚派军参加即将来临的美国革命战争。参加该次大会的代表,包括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和乔治·华盛顿,以及其他政治领袖。
刊行与回响
这篇演讲的文字记述,首次刊登于1816发行的《The Port Folio》。[2] 今天为人所熟知的演讲内容,首次出现于1817年威廉·沃特为亨利撰写的传记《Sketches of the Life and Character of Patrick Henry》。[2]
美国历史学家之间存在一个争论,关于这句话的闻名于世,应该有多大程度是归功于亨利发表的演讲,又有多大程度是归功于沃特撰写的传记。[2][3] 这本传记所述的演讲内容,让历史学家感到困惑之处,是无法确知有哪些内容是真正出自亨利的演讲,又有哪些内容是出自沃特的主观想象。[4] 毫无疑问的是,这本传记所述的演讲内容,能够激起弗吉尼亚人的回忆,对领导美国人民参与独立的领袖精神,而感到与有荣焉。[4]
现在已经无法完整回述帕特里克·亨利在会议的演讲内容,但却不能否定他的演讲所造成的影响力。根据埃德蒙·兰道夫的描述,亨利在演讲完毕以后,与会大众陷入几分钟的沉默。托马斯·马歇尔事后向他的儿子约翰·马歇尔转述,这场演讲是“有史以来最大胆、最激烈、最具有活力口才的演讲之一。”[4] 当时在教堂外面,透过窗户听到演讲的爱德华·卡林顿,由内心中发出强烈的感憾,并希望将来死后能够长眠此地,他于1810年逝世后达成了这个愿望。弗吉尼亚权利法案起草人乔治·梅森记述,形容“他在演讲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不仅吸引人们的注目,而且获得人们的重视,牵动人们消失已久的激情。”[4]
接着下来,众人通过弗吉尼亚殖民地从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的决议,亨利被任命为负责建立民兵的委员会主席。总督邓莫尔伯爵在发生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之时,下令缴收威廉斯堡的火药库,续而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引发战事。[4] 1776年6月7日,大陆会议发表《李氏决议文》,正式宣布联合殖民地共同从大英帝国独立,并开始制定外交和组建联邦政府计划;7月4月,大陆会议发表《美国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的正当性。
美国诸邦经历过多场的战役,终于取得独立,并于1787年举行美国制宪会议,宣告奠定《美国宪法》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亨利在美国独立后,两次就任弗吉尼亚州州长,并多次拒绝担任联邦政府的职务,他于1799年在弗吉尼亚的家中逝世。
类似的句子
发表演讲之前
在帕特里克·亨利发表这篇演讲之前,就已经有一些相似的语录。
美国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认为亨利所说的这句话,源自约瑟夫·艾迪生于1712年创作的剧作《加图悲剧》第二章第4幕的台词,原文是“It is not now a time to talk of aught. But chains or conquest; liberty or death.”这部剧作于1713年首演,据称乔治·华盛顿也曾引用过其中的台词。
意大利歌剧《阿悌米萨》(1657年)有一段咏唱曲,名为“Dammi morte o libertà”,直译“给我死亡或自由”。这段唱曲与政治无关,演绎的是奥伦塔请求阿莫尔,让她脱离爱情的束缚,不然就杀死她,因为爱情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
苏格兰于1320年发表的独立宣言《阿布罗斯宣言》,其中有段宣言提到“我们的抗争不是为了荣耀,不是为了财富,不是为了名誉,而是为了自由;仅此一点,正直的男人绝不轻弃,直到生命告终。”(It is in truth not for glory, nor riches, nor honours that we are fighting, but for freedom – for that alone, which no honest man gives up but with life itself.)[5]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所作的《灵乌赋》(约1036年)有云“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篇《灵乌赋》是为回答梅圣俞的《灵乌赋》而作,以表明在朝堂之中敢于谏言的志向。
其他
许多国家、组织和志士把这句话的变体,当成一个国家格言、爱国宣传或革命口号。
美国弗吉尼亚州库尔佩珀民兵的旗帜上面,有“Liberty or Death”的口号;[6] 得克萨斯革命期间,乔安娜·特劳特曼设计的一面旗帜,也有这句口号。乌克兰革命起义军、南斯拉夫祖国军、马其顿保加利亚革命志愿人员、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政府、印度尼西亚独立革命青年,都曾使用过类似的口号。
乌拉圭国歌的别名叫做《东岸人,无祖国毋宁死》,多次重复唱出“东岸人,无祖国,宁愿入土,不自由不如光荣地死。”[7] 罗马尼亚国歌《醒来吧,罗马尼亚人》,也有唱出“不自由毋宁死”的歌词。
希腊国家格言“Ελευθερία ή θάνατος”出现于1820年代的希腊独立战争,希腊国旗之上的条纹,代表的就是这句话的九个音节。[8][9] 希腊北爱琴普萨拉岛的旗帜,也有写上这句格言。
葡萄牙亲王佩德罗于1822年在依皮朗加河宣誓“不独立,毋宁死”(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巴西从葡萄牙独立,成为巴西帝国的首任皇帝,巴西历史称此事迹为“依皮朗加的纳喊”。[10]
牙买加黑奴塞缪尔·夏普于1832年的浸信会战争,领导黑奴进行奴隶抗争,当他被推上绞刑台上受刑时,说的一句话是“我宁愿死在绞刑架上,也不愿活在奴隶制中。”(I would rather die among yonder gallows, than live in slavery.)[11]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多尔于1847年所作的诗歌《自由与爱情》,描述在“自由、爱情、生命”中的抉择。其中一个中文版本翻译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个版本是由殷夫翻译自德文《裴多菲诗选》。[12][13]
英国活跃政治人士艾米琳·潘克斯特于1913年11月13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发表著名的演讲《自由或死亡》(Freedom or Death),积极推动及捍卫女性的权利。[14]
南斯拉夫于1941年3月发生的南斯拉夫政变,民众公开示威反对与纳粹德国签署协议,喊出的口号是“宁愿一死也不愿为奴,宁愿一战也不愿妥协!”(Bolje grob nego rob, Bolje rat nego pakt!)[15]
中文翻译
这句话的原文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同年代的中文出版社,对这句话的翻译有“不自由,吾宁死”、“不与我自由,宁与我死”、“给我自由,否则给我死”、“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等。
事件
2011年,中国重庆市彭水县的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被当局认定在互联网发布负面讯息,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被逮捕。重庆市公安局警察在其家中搜出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宁死”字样的衬衫,这件衬衫被当作实物证据。重庆市人民法院最终决定,裁决任建宇进行劳动教养两年。[16]
另见
参考资料
- ^ Hart, James D.; Leininger, Phillip.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86 [2019-07-15]. ISBN 97801950654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2.0 2.1 2.2 Cohen (1981), p. 702n2.
- ^ Cohen (1981), pp. 703–04, 710ff.
- ^ 4.0 4.1 4.2 4.3 4.4 Patrick Henry and His Famous Speech.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 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February 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通过iCitizen Forum. Excerpt from Aron, Paul. John Adams. We Hold These Truths.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 2008: 86–88.
- ^ Senate Resolution 155 – Designating "National Tartan Day". US Congress. [March 22,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 ^ Culpepper, Warren (编). The Culpeper Flags, Navy Jack and Ship.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7).
- ^ History about the Anthem of Urugu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mbassy of Uruguay in Argentina
- ^ Hinde, Robert A.; Watson, Helen. War: A Cruel Necessity?: the Bases of Institutionalized Violence. I.B. Tauris. 1995: 55. ISBN 1-85043-824-2.
- ^ Smith, Whitney. Flag Lore of All Nations. Milbrook Press. 2001: 40. ISBN 0-7613-1753-8.
- ^ Barman, Roderick J. Brazil: The Forging of a Nation, 1798–185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96. ISBN 978-0-8047-1437-2.
- ^ 1832: Samuel Sharpe, “I would rather die upon yonder gallows than live in slavery”. ExecutedToday.com. May 23, 2009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 ^ 唐山. 《自由与爱情》是殷夫译的吗. 北京晚报 (文摘报). 2016-07-16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黎日工. 七种文字下的裴多菲诗. 华夏专栏. 文学天地. 2009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Pankhurst, Emmeline. Great speeches of the 20th century: Emmeline Pankhurst's Freedom or death. The Guardian. Apr 27, 2007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 Job, Cvijeto. Requiem for a Nation. Washington Post. March 15, 1992 [March 21, 2018]. ISSN 0190-8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Yu Jincui. Punishing Criticisms Outdated in Today's China. Global Times (Beijing). October 12, 2012 [October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参考书目
- Cohen, Charles. The 'Liberty or Death' Speech: A Note on Religion and Revolutionary Rhetoric.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October 1981, 38 (4): 702–717. JSTOR 1918911. doi:10.2307/1918911.
外部链接
-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Give Me Liberty》
-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