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世保海军基地

33°09′46″N 129°42′41″E / 33.16278°N 129.71139°E / 33.16278; 129.71139 佐世保海军基地是位于日本九州岛西部佐世保市佐世保港的一座军事基地,也是驻日美军日本自卫队的设施。此处设有美国海军佐世保美国舰队基地(英语:United States Fleet Activities Sasebo)和海上自卫队佐世保基地(日语:佐世保基地させぼきちJMSDF Sasebo Naval Base)。该港替美国太平洋舰队东亚前线部署单位或来访舰艇提供后勤支援等服务。

佐世保美国舰队基地
U.S. Fleet Activities Sasebo
日本海上自卫队佐世保基地
JMSDF Sasebo Naval Base
 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
由北向南望佐世保基地
类型军港
设施信息
控制者 美国海军
(1945年至今)
日本海上自卫队
(1954年至今)
历史
建于1880年代
建造者 大日本帝国海军
使用时期1880年代至今
战役日俄战争
对马海峡战役
朝鲜战争
波斯湾战争

历史

佐世保海军基地自1883年时,第二丁卯舰舰长东乡平八郎入港勘测后,便逐渐被视为一座重要的军港,从原本江户时代的小渔村发展成日本帝国海军的作战基地及造船设施。1889年时在此设置了“佐世保镇守府”,使佐世保成为西日本的防御重心、以及对亚洲大陆的出兵据地。1905年的对马海峡战役中,已成为大将的东乡指挥联合舰队从本港出动,并击败了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舰队。佐世保基地的位置和地理条件成了决定性因素之一[1]太平洋战争高峰期间,在佐世保的造船厂及周边相关设施内从业的员工约有6万人,多艘舰艇、潜艇和军机在此进行装配。

 
1930年代的佐世保基地设施-佐世保船坞鸟瞰图
 
美国海军佐世保基地

日本投降之后的1945年9月,美军第5海军陆战师英语5th Marine Division (United States)从佐世保上岸,并于1946年6月在此建立了佐世保舰队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佐世保成为联合国军和美军前往韩国途径的重要口岸;数百万顿的弹药、燃料、坦克、军车和补给品,源源不绝地从佐世保港送往釜山等据点。此时,驻守在佐世保的美军已达2万多人,而进出的战船和突击舰又使得当地的外来人口大量增加。

随着冷战期间日本自卫队的成立,使得佐世保亦变为海上自卫队的设施,而美军港口也继续从这里支援第七舰队的船只。1970年代中期,美军佐世保舰队基地一度更名为“佐世保海军军械基地”(Naval Ordnance Facility Sasebo),靠泊的美军船只也大幅减少。

1980年7月4日,佐世保基地改回现名,并再度成为第七舰队舰艇的前方部署基地,停泊次数大量增加。后因应中东战事升温期间第七舰队的规模扩张,佐世保基地扮演的角色亦越来越重要。1991年波斯湾战争时,佐世保在“沙漠之盾行动”及“沙漠风暴行动”中成为美军重要的后方后勤设施,替远赴波斯湾战区的海军船只和海军陆战队部队供应武器和燃料。

21世纪后,佐世保因为比横须贺海军基地更接近印度洋南中国海,而依然被视为关键的军事设施[1]。但也因这种位置,使一位专家担心佐世保基地面对中国解放军潜在的威胁时会显得脆弱,而建议海军关闭美军在该港的设施[2]

常驻舰艇

美国海军

 
正在访问佐世保基地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摄于2011年)

以下列出美国海军在佐世保基地的永久前沿部署(permanently forward-deployed)舰艇:

第11两栖战队指挥部(Commander Amphibious Squadron 11COMPHIBRON 11

第7扫雷舰战队指挥部(Commander Mine Countermeasure Squadron 7COMCMRON 7

日本海上自卫队

 
佐世保基地内并列的海上自卫队舰艇,最右为泽雾号护卫舰(DD-157

第5护卫队(隶属于第1护卫队群日语第1護衛隊群)下辖舰艇

  • 金刚号护卫舰日语こんごう (護衛艦)こんごうDDG-173
  • 曙号护卫舰(あけぼのDD-108
  • 泽雾号护卫舰(さわぎりDD-157
  • 秋月号护卫舰(あきづきDD-115

第2护卫队(隶属于第2护卫队群日语第2護衛隊群)下辖舰艇

  • 鞍马号护卫舰(くらまDDH-144
  • 足柄号护卫舰あしがらDDG-178
  • 春雨号护卫舰(はるさめDD-102

第7护卫队(隶属于第3护卫队群日语第3護衛隊群)下辖舰艇

第13护卫队(地方配备部队)下辖舰艇

交通

铁路

另见

参考来源

  1. ^ 1.0 1.1 柳惠千,2008,《21世纪美军在东亚的战略部署》,台北:高手专业出版社。
  2. ^ Vacate Sasebo. G2mil.com.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