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简称中兴法商,是国立中兴大学历史上在1961年至2000年间的一个学院,与该校台北进修部一同座落在台湾台北市市区建国北路、合江街、民生东路一带的“国立中兴大学台北校区”。现已独立建校,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 |
---|---|
中兴法商 | |
通称 | 中兴法商 |
类型 | 学院 |
建立日期 | 1949年11月 1950年11月 (行政人员专修班) 1955年8月1日 (改制为省立法商) 1961年7月1日 (并入中兴大学) | (行政专科学校)
撤销日期 | 2000年2月1日国立台北大学) | (改制
隶属 | 国立中兴大学 |
原址 | 台北市合江街(建国校区、合江校区) 民生东路(民生校区) |
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的前身是一个独立学院“台湾省立法商学院”。1961年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与台湾省立农学院以及新设立理工学院合并,成立“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后来改制国立),成为大学下的一个学院。法商学院因与台中校本部距离过远,组织编制实际上独立于台中,后来因校区无法扩增,发展受到局限,考虑迁址并脱离中兴大学独立设校,数年后定案迁至台北县三峡镇。
2000年,国立台北大学成立,中兴法商的教学与行政单位、资产、资料,以及中兴大学台北校区,均由台北大学继承。中兴大学则于台中校本部另外设立国立中兴大学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
历史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台湾省在1949年成立的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1950年创立的台湾省行政专修班。二者于1955年合并,升格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1961年与省立农学院合并,新成立台湾省立中兴大学,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后来改隶教育部,称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2000年,法商学院独立设校,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1]
政府迁台初期
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台湾省立法商学院。而省立法商,又是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1949年成立)将台湾省行政专修班合并后,升格而来。[2]
1949年前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中逐渐失利,大批大陆各省人士渐次赴台,台湾省人口增加,政府业务也随之加重,需要更多行政人力。再者,不少就学中的青年也随而至台,台湾各大专院校有的无法容纳暴增学生数,有的并未开设对应科系,衍生青年求学问题。为解决上述状况,台湾省政府开展筹设“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在1949年10月获中华民国教育部同意组织筹备委员会,11月初招生,月底开始上课。[3]:41
行政专校筹备仓促,未及购买校地、兴筑校舍,教员聘用也不足。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委托前国立东北大学法学院院长、时任台湾省立成功中学(后来的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校长左潞生,兼任行政专校第一任校长,同时借用成功中学校舍上课。成功中学一些教师、职员,也同时兼任行政专校的授课、行政庶务。[3]:411950年5月,因舟山撤退,成功中学校舍提供军队暂住,行政专校迁往台湾省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校舍继续上课。[4][5]
1954年间,配合教育部疏散政策,行政专校于桃园县中坜市,向台湾省立中坜高中借用部分教室成立中坜分部,设有2年制普通行政科1班,财政科1班,学生约100人。1955年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成立后,中坜分部裁撤,并入法商学院。[1]
至于行政专修班,则是于1949年前后,大批各省军、民随中华民国政府播迁赴台,青年学业中断、就业不顺。政府将之组织起来培训,于1950年1月正式成立“台湾省青年服务团”。接着,青年服务团又在同年6月附设“台北青年接待站”收训长白师范学院(后来并入东北师范大学)、海南省青年训练团集体赴台的二百余人。为满足其学业需求,青年服务团在团内附设“行政人员专修班”,从上述青年中甄选班员,施以专科教育,结业后经考试及格者,分发至全省各地充任实施地方自治的人才。11月,改为台湾省行政人员专修班,后来删除“人员”二字,改为台湾省行政专修班。1955年春,再次改名为台湾省立行政专修班。[3]:42
1955年8月,行政专修班、行政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独立学院“台湾省立法商学院”。[1]
独立学院时期
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是1955年至1961年间,设于台北市的高等教育机构。省立法商在1955年由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简称政专)及台湾行政专修班(简称行专)合并改制而成,设于合江街原行政专校校址。[6]在学制上,以四年制的大学学系为主,起初还设有“大直分部”,即原二年制台湾省行政专修班各科,一年后停办。1955年11月至1961年6月30日间,设有夜间部,是中华民国首个由大学开设的夜间部。[1]
到了1959年,台湾省政府计划在中兴新村筹设一所大学,以邻近当地的台湾省立农学院(位于台中)为基础,可能命名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7][8]为了符合当时成立一大学至少需要三个学院的条件,乃规划将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台湾省立农学院合并,再新设理学院,以建立这所大学。[9]
中兴大学时期
1961年7月1日上午9时,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成立,首任校长林致平在校本部即原农学院址就职;当天下午5时,省立法商学院院长周一夔将印信移交给林致平,正式并入省立中兴大学,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0]为了筹备新的院系,成立典礼订于11月11日举行,也将该日订为校庆日。[11]1971年,随着中兴大学改隶教育部,学院改称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以至2000年2月结束。[1]
法商学院归入中兴大学后,仍然设置在台北原址,创下中华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所大学分设二处的先例。[12]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法商学院设有自己的行政组织,部分事务独立办理,如台中校本部设教务处,置教务长;台北的法商学院则设“教务分处”,置“教务主任”。[13][14]
合并为中兴大学的法商学院,仍在台北市原址。因此经费与人事编制上虽归属于中兴大学,事实上则近乎独立自主,因而增加很多行政处理上不必要的困难。
台北校区与校本部距离一二百公里。法商学院人员如果要参与校内重要决策,路途遥远,耗费时间。[14]而且,大学分有两校区,在当时台湾教育行政法制是完全没有运作规定,教育部对此并未表态,交由中兴大学自行解决。[12]中兴大学成立初期,校本部研议将法商学院迁至台中校本部,或是南投中兴新村,但因法商领域资源仍分布在台湾北部较多,被法商学院大部分的师生反对。[16]校本部对于是否迁移法商学院的质疑声浪,未置可否,1964年才由校长汤惠荪明确宣示法商学院继续留在台北发展。[12]
在发展上,法商学院还遇到了一些困境。组织方面,中兴大学台北校区内另有一单位“国立中兴大学台北进修部”,与法商学院互不隶属。[17]一个校区,两套行政系统,导致人事不睦。[18]又因为中兴大学以台中校区为校本部,经费挹注分配由台中校本部各单位主导,台北校区获分配额无法满足需求,双方为了经费分配而不和。[14]到了1970年代以后,中兴大学的发展概以校本部为主,法商学院几乎没有硬件建设。[18]甚至,还有教育部因法商学院学生数增长,核定中兴大学增聘四名教师的员额,最后学校却将员额都分配在校本部各学院的情事。[14]
在校园建设方面,台北校区校地狭小,学生数增长后,不敷所需。于是,在1980年代中期,便有迁址的建议提出,当时曾经考虑过新店、深坑、三峡等地。[14][18]除了搬迁以外,也有认为法商学院与台北进修部应该独立建校的声音。[19]
另外,担任过中兴大学法商学院院长的吴森田也曾经提出:仿照美国加州大学、德州大学各校区的做法,将法商学院改制为“中兴大学台北分校”。[20]黄东熊在中兴大学校长任内也试图争取中兴新村一带,或彰化县的土地作为第二校地,将法商学院迁到台湾中部,但不了了之。[21]最后仍因当时政府广设大学的“一县市一大学”政策,并配合三峡城市规划开发案等计划,法商学院朝向独立设置台北大学的方向进行。
筹设台北大学
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另觅校地,且欲从独立学院转型为综合大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用地狭小,不敷使用,二是附属于中兴大学,组织不健全,无法合理发展。[22]1986年,法商学院提报“五年中程发展计划”,将觅地规划具体呈现。[19]1988年,教育部基本上确立了法商学院可以迁到三峡的政策方向,亦考虑让法商学院独立设校,至于台中校本部则另外设立法商或管理学院。[23]1989年,教育部长毛高文认可法商学院迁往台北县三峡镇(后来的新北市三峡区)的规划,指示于1990年度编列法商学院迁校三峡的规划、整地经费,隔年教育部函“原则同意”。[18][19]1991年,法商学院再提出改制成“国立台北大学”的计划书。[19]并在1993年2月,获得教育部核准设立“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24]
“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办公室设于中兴大学台北校区内,以法商学院院长郭崑谟为筹备处主任。筹备初期,有数项阻碍因素,致进度延宕,包含:筹备处与台北县政府、国立中兴大学校本部互动不佳;中兴大学校本部因未获准新增法商系所,对法商学院独立持保留态度;当地居民因搬迁补偿、救济金迟未发放,屡屡抗议闹事等。[24]监察院因为筹备进度近乎停顿,于1997年纠正行政院、教育部。[24][25]
1999年,郭崑谟届龄退休,由教育部政务次长李建兴接任筹备处主任[26],并将筹备处迁至三峡新校区预定地旁的三峡国中。[27][28]李建兴接任后,筹备进度大幅进展。[29]2000年2月1日,“国立台北大学创校成立大会与首任校长布达典礼”正式举办,中兴大学的法商学院、台北进修部两单位所属系所,在国立台北大学成立后均改隶该校。[30]除此,台北大学亦概括继承中兴大学台北校区(含法商学院、台北进修部)资料、资产,包含教职员、学生,土地、财产、设备、资产、债务以及校友(毕业生)资料。[31]
成立台北大学后,一度因发展困境,在2005年校长侯崇文任内与中兴大学洽商重新合并,不过没有下文,两校仅签订为“永久姊妹校”。[32]
组织
依照《国立中兴大学组织规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下,除了设置学术单位(各学系、各研究所)外,还因为事实上的需要,设有四个行政单位“教务分处”、“训导分处”、“总务分处”及“图书分馆”。[33]:235
1990年时,法商学院设有以下学术及行政单位:[33]:238
- 学术单位:学系
- 法律学系(法学组、司法组)、公共行政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财税学系、地政学系、会计学系、统计学系、企业管理学系、合作经济学系。
- 学术单位:研究所
- 法律学研究所、都市计划研究所、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
- 行政单位
- 教务分处、训导分处、总务分处、会计分室、人事分室、军训分室、图书分馆、毕业生就业辅导中心、侨生外籍辅导中心、学生心理卫生中心、电子资料处理中心。
历任院长
资料来源,详《兴大七十年》[34]:240, 243、《台北大学大事记》[35]等书籍、网页。
- 行政专校校长
- 省立法商院长
- 周一夔:1955年-1961年7月1日
- 中兴大学法商学院院长
- 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主任
- 郭崑谟:1993年2月-1999年
- 李建兴:1999年-2000年2月1日台北大学成立
校园
中兴大学台北校区总面积约4.8公顷,分别坐落于台北市合江街东西两侧及民生东路上。在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成立之初,继承了行政专科学校位在合江街东西两侧的校地。在东侧的,称为“东院”,自1950年8月起使用;西侧的“西院”则是台北市政府于1953年移交拨用给行政专科学校。1960年,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将9,000余坪的合作农场售予法商学院,即为民生东路上的校区。[3]:42-43电影《七匹狼》中,歌曲《永远不回头》的场景便是在民生校区育乐馆拍摄。[36]
- 面积狭小问题
台北校区面积狭小,一向为学生诟病,甚至有“占地连一所高中都不如”的抱怨。[37]中兴大学改制国立后,台中校本部急速扩张的同时,台北校区仍因觅地困难,无法扩建,发展受阻。[38]后来的校长贡谷坤乃极力推展扩充校地的规划。[3]:50-511986年,法商学院提报“五年中程发展计划”,将觅地规划具体呈现。教育部也在几年后同意。[19]
- 硬件建设问题
台北校区原无校门,仅在合江街口竖立铁架,上书“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台北夜间部”,到了校长罗云平任内,购买建国北路侧土地,才兴建正门一座。[3]:47
校友
台北大学承认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与台北夜间(进修)部的毕业生为其校友。[39]中兴大学也仍然认可法商学院毕业生是校友。[40]
随中兴大学法商学院转入国立台北大学任教的教师侯崇文提过,学院的校友可能会有认同议题,他个人认为校友应当会以自身情感的依归决定,主张尊重校友个人意见。[4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校史. 国立台北大学.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
- ^ 张之元. 校區分合史話:興大台北校區沿革簡介. 兴大校友 (国立中兴大学校友联络中心): 34–36.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 ^ 3.0 3.1 3.2 3.3 3.4 3.5 黄秀政。第一章 创校沿革。收于:中兴大学 1990,第37-53页
- ^ 默然. 介紹省立行政專校. 公论报. 1951-07-24. 3版.
- ^ 本报讯. 本市公私立中等學校 一律按規定提前放假 各校準備工作已迅速完成 北師女師醫職仍照常上課. 公论报. 1950-05-19. 4版.
- ^ 幼狮社讯. 政專行專合併 更名省立法商學院 八系將招生四百名. 中央日报. 1955-07-14. 第4版.
- ^ 本报台中十二日电. 省府計劃籌設中興大學. 联合报. 1959-05-13.
- ^ 中央社雾峰十九日电. 中部設置省立大學 行政院已表示同意 將由農院擴大改制而成 預定明年秋季正式開辦. 联合报. 1960-06-20.
- ^ 本报讯. 省立中興大學 政院核准設立 明年秋季開始招生 設農、法商、文理三學院. 联合报. 1960-12-07.
- ^ 本报讯. 法商院昨併入. 联合报. 1961-07-02.
- ^ 台中讯. 省立中興大學 今行成立典禮 設有三院卄一學系. 联合报. 1961-11-01.
- ^ 12.0 12.1 12.2 刘道元,汤刘两校长时期学校重要建设简略。刊于:中兴大学 1990,第265-268页。页266。
- ^ 李建兴 2000,第31页.
- ^ 14.0 14.1 14.2 14.3 14.4 甘添貴教授20分鐘影片 (YouTube). 2015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中文(台湾)).
- ^ 贡谷坤,校庆忆往。刊于:中兴大学 1990,第276-287页
- ^ 李毓岚; 李伟呈 (编). 興大百年風華錄:校院系所篇. 国立中兴大学. 2019-12-01. ISBN 9789869866637.
- ^ 李建兴 2000,第32, 36-37页.
- ^ 18.0 18.1 18.2 18.3 遷校三峽已編列預算 中興法商學院將獨立. 中央日报. 1989-03-20 (中文(台湾)).
- ^ 19.0 19.1 19.2 19.3 19.4 李建兴 2000,第39-40页.
- ^ 國立中興大學 法商的困境與突破 (PDF). [2023-08-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03).
- ^ 黄东熊. 丧失法商学院之痛 (失效连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载于兴大90周年校庆特刊
- ^ 台北大学筹备处 1998,第1页.
- ^ 中兴法商学院将迁三峡 北商专、空大、工技学院也想搬家. 中央日报. 1988-09-05
- ^ 24.0 24.1 24.2 李建兴 2000,第41, 43页.
- ^ 监察院. 監察院公報第2138期. 政府公报资讯网 (国家图书馆). 1997-12-31: 2473–2476 [2022-07-26] (中文(台湾)).
监察院教育委员会为行政院于国立台北大学…筹备进度几近停顿…,爰依法纠正案
- ^ 李建興接任台北大學籌備處主任. 民生报. 1999-02-11. 21版.
- ^ 李建兴 2000,第46, 50页.
- ^ 孙蓉华. 台北大學 七月參加大學聯招. 联合报. 2000-01-29 (中文(台湾)).
- ^ 孙蓉华. 突破建校障礙 加強地方溝通 實現個人教育理想. 联合报. 2000-01-29: 18版(台北县海山区新闻) (中文(繁体)).
- ^ 陈曼玲. 台北、嘉义、高雄三所新大学下月报到. 中央日报. 2000-01-06
- ^ 李建兴 2000,第15, 18, 34页.
- ^ 【興新聞】中興、北大 考慮重併.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 ^ 33.0 33.1 附录一 组织概况。收于:中兴大学 1990,第223-239页
- ^ 附录二 各单位历任主管。收于:中兴大学 1990,第240-247页
- ^ 台北大學大事紀 Chronology of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国立台北大学校史馆.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中文(繁体)).
- ^ 陈炜智. 永遠不回頭的激情歲月 青春無敵《七匹狼》. 联合新闻网报时光. 2022-01-06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中文(繁体)).
- ^ 李顺兴. 校區分合史話:法商學院談台北大學之成立. 兴大校友 (国立中兴大学校友联络中心): –38.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 ^ 蔡宗宪; 苏全正. 興動時刻:興大百年校史圖說. 台中市: 国立中兴大学. : 16. ISBN 9789869837897.
- ^ 申請校友證. 国立台北大学校友中心.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5) (中文(繁体)).
本办法所称校友之定义为本校发展各时期校名所属之教职员生:......四、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五、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六、国立中兴大学台北夜间部、台北进修部。......
- ^ 国立中兴大学秘书室. 「中興法商風華再現」回顧專區 8/20啟用. 国立中兴大学秘书室. 国立中兴大学. 2019-08-20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中文(繁体)).
中兴大学与中兴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有相当深的历史渊源,......。“中兴法商”回顾专区特地设在兴大社管大楼一楼回廊,......希望中兴法商校友回娘家时从中找到归属。
- ^ 国立中兴大学. 興大校友第十期 (PDF).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1).
参阅文献
- 李建兴. 汗水與掌聲:國立臺北大學成立前後. 商鼎. 2000. ISBN 9789574630639.
- 国立台北大学筹备处 (编). 國立台北大學設校概況. 1998-02.
- 興大七十年. 台湾省台中市: 国立中兴大学. 1990-12-01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