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形容香港每況越下的網絡流行語

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或亚洲金融中心遗址,是2023年兴起的中国内地香港网络流行语。该流行语用于讽刺近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迅速地每况愈下[1],不过,香港在202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仍然排行全球第四,仅次于纽约伦敦新加坡

背景资料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长年稳固排行全球首4位。中国经济学家许小年曾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地位评价甚高,并称上海永远不能赶上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因香港的法系税制有绝对优势。唯新冠疫情后香港与中国内地全面通关引致中港矛盾中国内地多了很多批评香港的言论。比如说在电子支付普及的程度,远较深圳为低[2][3][4];在其后连串的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港区国安法,并有中国内地人士以“挑战在香港只说普通话”等标题发布视频,若有香港人无法使用普通话交流,便夸大是歧视内地人,使得“踩港”好像是流量密码。

与此同时,舆论指出潜在投资者因为港区国安法等地缘政治风险,而对香港失去信心[5][6][7][8],股市远落后于世界各股市的成长,金融指数在近年还大幅下滑(例如恒生指数由2018年33484点高位跌至2023年12月的17047点)。2023年起随着对中国经济看空,高级人才大量离开等,香港的指标性地位开始动摇,受到不分陆、港内外以及国际的网民、媒体、专家的共同质疑,认为香港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遗址”,甚至嘲讽是“国际金融中心废墟”等言论[9][10]。香港的数据作为经济成绩单几十年,也被视为是中国政府施政能力的风向标,而近年整体经济表现不佳下,相关的讽刺评论还有“深圳已变成服务香港穷人的城市”、香港“位至三大金融中心用了一百年,变成遗址只要五年”[11]、“这是因为你悲观,我看到由治及兴带来的好处。”[12]等等。

“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戏称,一般认为大略起源于2023年8月。当时中国社交平台微博开始有人以“遗址”形容香港股市小红书也出现“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旅游打卡潮。有人专门到中环交易广场打卡,拍下“无流动性的前世界金融中心遗址”、甚至有人将香港与兵马俑相提并论[13][14][15]。不过仍有部分中国大陆网民评论,香港相较于内地没有外汇管制上海等内地一线城市短时间内也无法替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地位。

各界回应

香港特区政府及建制派

香港特区政府反驳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这个说法,认为是站不住脚的。港府认为,香港金融市场根基仍然稳固,韧性十足。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其网志上以“久经历练的国际金融中心”为题发表文章指,从现实数据客观地看,香港金融市场具备“国际性”、“综合性”及“增长性”的特点,变成“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16][17][18]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永嘉批评“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说法是对香港的抹黑,提出香港驻京办要求网络平台删除或屏蔽中国内地网民关于“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讨论[19]

香港商界

商界方面,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认为,现实的发展的确存在这样趋向的可能性,香港人和香港政府要设法挽回,否则会成真,须争欧美资金返港。[20][21]

纪惠集团副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汤文亮认为,香港变国际金融中心“遗址”,代表国家富强,国家有完善法律制度,可以令人放心,香港可以功成身退。[22]

中华民国

2024年2月27日,民进党立委吴秉叡向行政院长陈建仁质询,美国国会正检讨“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HKETO)认证法”,该法案背后有4个重要意义,一是美国在香港的3个总领事馆有维持原有地位的必要,因为香港在反送中后变成中国的一个城市,但如今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获得如此重要的外交地位,因此要检讨。二是香港货物到美国的关税,能否再享有跟中国不同的地位,届时香港会失去转口贸易的地位,“东方明珠早就蒙尘了,现在更被讽刺是金融中心的废墟、遗址”。 吴秉叡续指,三是过去很多西方高科技以香港做为窗口进入中国,同样被检讨。四是最严重的,美国在讨论港币能否直接兑换美金,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用两种货币来兑换美金,故港币有可能被踢出美金的结算机制;台湾过去跟随美国政策,给予香港很多不同对待,但如今美国对香港立场变更,若港币无法兑换美金,香港的经济将很快发生系统性风险,行政团队及国安单位是否有设任何防火墙措施及检讨准备。吴秉叡强调,这是国家战略层次的思考,台湾做为自由世界的经济体,不可能不跟着美国步伐,假设未来港币不能兑换美金,“我们就不容许港元来兑换台币,拿到不能兑换美金的港币要干嘛”。他直言,香港本身正在衰落,美国两党现在也在比谁更“反共”,将中共列为假想敌,而台湾若未针对变局做好准备,届时恐将措手不及。

陈建仁答询说,行政院有密切关注整个情势的发展,确实港澳在中国化之后,渐渐地失去政治、经济、甚至贸易上的地位。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也指出,香港的情势在反送中后发生急遽变化,陆委会每年都会请学者专家,就政治自由度、司法独立性、社会问题及经贸发展与金融问题进行探讨;台湾跟各国针对香港问题都有讯息交换与合作机制,政府相关部会也有相关监管机制。

金管会主委黄天牧补充,目前银行保险证券对香港的投资,已逐年缓步下降,而银行对香港曝险部分,占国际曝险也降低至第5位,相关风险管理是金管会平常提醒银行要注意到的。[23]

参见

参考资料

  1. ^ 「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說法從何而來?小紅書現打卡潮 大V嘲「短短幾年滄海變桑田」. 星岛日报. [202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2. ^ 電子支付大落後 智慧城市徒自吹. 东方日报.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3. ^ 港昔創八達通領先全球 今數碼金融落後世界. 文汇报.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4. ^ 香港的Fintech到底落後了幾多?金融科技實現無現金社會、開創各種交易服務. HK Jobs DB.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5. ^ 【財經拆局】香港離「金融中心遺址」還遠嗎? 官員理應心知肚明. rfa.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6. ^ 倪浩轩. 巷仔內/香港淪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Yahoo新闻.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7. ^ 国际中心. 港股被印股超車 專家:被國安法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廢墟」.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8. ^ 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觉悟. 阮穎嫻. 明报.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9. ^ 我們離「金融中心遺址」有多遠?. Mingpao.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10. ^ 美國之音:香港中國化 從國際金融「遺址」變「廢墟」.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11. ^ 01多声道. 來稿|「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調荒謬之極,經不起客觀事實驗證. 香港01.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5). 
  12. ^ 恆生指數再近歷史低點 香港走向「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還是寄望「由治及興」.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3). 
  13. ^ Yahoo财经. 小紅書出現「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旅遊打卡. Yahoo财经.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14. ^ 星岛. 「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說法從何而來?小紅書現打卡潮 大V嘲「短短幾年滄海變桑田」. 星岛.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15. ^ Melody Hsieh. 小紅書出現「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旅遊打卡. 台湾经贸网.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16. ^ 許正宇:香港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etnet.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17. ^ 香港被揶揄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官員反駁. 中央社. [202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18. ^ 有內地網民指本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陳茂波稱優勢無可比擬. TVB. [202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19. ^ 郑宝生. 內地網民評香港成為「國際金融遺址」 吳永嘉問:可否要求刪帖?. 香港01.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20. ^ 施永青: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戲言或一語成讖,須爭歐美資金返港. etnet.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21. ^ 施永青:港可能淪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須爭取歐美資金重臨. HK01. [202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22. ^ 香港變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代表國家富強. etnet.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23. ^ 陈政宇. 香港「中國化」淪金融中心廢墟? 吳秉叡:應考慮禁港幣直兌新台幣. 自由时报.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