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组曲

《大峡谷组曲》是美国作曲家费尔德·葛罗菲英语Ferde Grofé于1929年至1931年间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共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自描述美国大峡谷的一种景观特色。

背景

创作过程

葛罗菲于1916年时造访了大峡谷,并在那里观赏日出。四十年后,他在一次广播的访谈中说道:[1]

我一开始看到黎明,是因为我们前一天晚上就到那边露营。在一片寂静中,我像是被咒语迷住了,你知道,因为当天空变得逐渐明亮,你可以听到鸟鸣,大自然缓缓苏醒。突然之间,宾果!太阳就在那里出现了。那种感觉难以言喻。

极受震撼的葛罗菲决定要着手写一首曲子,以音乐来描述内心的感动。虽然为大峡谷所作的曲子必须要安排在他手边的工作都完成以后,但许多年以后,他终究是完成了。葛罗菲如此自述:[2]

这变成了一种执著。那里土地的丰富多彩和人民粗犷的乐观情绪激发了我的想像力。我决心有一天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化为音乐。

首演

此曲首演日期为1931年11月22日,地点在芝加哥的斯图贝克剧院,由保罗·怀特曼指挥[3]

首演的版本是为约20人的小型管弦乐团所作。[4]1934年时,葛罗菲将此曲重新配器,新版本由规模更大的管弦乐团演奏。这也是流传后世、较广为人知的版本。[5]

结构

组曲的五个乐章如下:

一、日出

二、彩绘沙漠

三、在小径上

四、日落

五、云暴

参考资料

  1. ^ 存档副本.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2. ^ http://todayinconservation.com/2019/11/november-22-grofes-grand-canyon-suite-premiered-1931/
  3. ^ 存档副本.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4. ^ 存档副本.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5. ^ 存档副本.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