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苏家古厝
22°54′36″N 120°13′34″E / 22.910053°N 120.226047°E
太爷苏家古厝位于台湾高雄市湖内区,是太爷苏家的祖厝[1][2]。因为古厝东护龙的门额有磁砖墨书“苏应元家”,他人误以为苏应元所建造而称为“应元大厝”[2]。
沿革
苏家古厝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前,兴建者为苏足[1]。而根据现存的契约文献[注 1],苏足在乾隆年间已开始向侄儿收购日后兴建古厝的土地[3]。另外根据前湖内乡长苏宗邻的说法,古厝建于乾隆年间,历经三年完成[3]。苏淑芬因而认为古厝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后[3]。
1895年乙未战争期间,据日方文献记载苏家子孙在10月20日与日军发生冲突,10时30分民兵被击溃,师团本队在战斗结束后不久,进抵二层行溪,在大爷庄附近宿营并命前卫在二层行溪附近宿营[3]。乃木希典据说当时住在苏家古厝正厅左边的小房间内[3]。而后巴克礼牧师一行人在二层行(台南市仁德区)与日军接触后,被带到苏家古厝与乃木希典会面,达成带日军和平进城的协议[2]。而在日军部队进台南城之后,师团司令部仍驻留在太爷,直到10月22日才离开进驻台南城[3]。
昭和十一年(1936年)3月8日,前嶋信次实地调查乃木希典停留的事迹,当时由苏明辉[注 2]引导他进入古厝内查看[4]。同时还有当过乃木希典杂役的“乌皮仔”之弟“老尾仔”向前嶋信次说明乃木希典宿营时的各种情形[4]。
建筑特色
苏家古厝的格局为坐北朝南的两落双护龙,前、后落五开间、内护龙二开间、外护龙十三开间[1][3]。占地广大,东西约40米,南北约100米[4]。跟一般大宅第相比造型较为朴实,除门厅的木雕、檐口的泥塑,以及外护龙南侧房木屏墙的彩绘外,装饰程度较低[1]。东侧第二排护龙与果园已改建为楼房[3]。依照传统礼制,苏足之儿子大房苏达、四房苏辉之后代皆住在东厢房及东护龙,西厢房及西护龙则住五房子孙苏波之后代。二房三房子孙日后则搬到太爷邻近的公馆居住[3]。
此外内埕相当宽广,全铺上红砖,并辟有一口古井[1][3][4]。据说据传原本欲建成“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的格局,第二落本来打算要建“梳妆楼”,但是因为负责设计的匠师不幸过世而未能建成[1]。此外还有别种说法,据苏林丽华[注 3]口述,当年苏足要盖屋子的第二进时,因为有卖菜卖肉的摊贩进来找主人要讨某房祖先欠的债,但摊贩手上并无借据,表示只有口头承诺。没有借据下,主人硬是不还钱。摊贩见人家有钱盖新房却不想还钱,又怨又急,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赖着不走[3]。这让屋主认为触霉头,因此第二落就不敢盖,改为在预定位置上挖井出泉来去霉运[3]。另外据苏家后代苏承宇的说法,乃木希典住在苏家古厝时,早晨会在中埕骑马,若仔细观察能依稀看到当年的马蹄痕迹[4]。
东护龙门上有磁砖墨书“苏应元家”,西护龙则写“苏应宏家”,均为白底黑字[3]。这些墨书均是苏文治(湖内庄长)昭和七年(1932年)所写,到台南请人烧成磁砖而成,之所以刻意用白底黑字写门联是要破除的迷信[3]。
其他
住在东护龙的苏家后代早年多务农,西护龙则一方在在日治时期就有出过医生、企业家[3]。据苏林丽华口述,有说法是当年建古厝时,土木师傅认为苏家小气不肯招待他们吃好料,而在东西护龙上面下符咒,等到完工时苏家大开宴席款待师傅,并拿出许多鸡胗让他们带回去[3]。师傅们发现会错意了,连忙要取下符咒,但只来得及取下西护龙的符咒,错过了取下东护龙符咒的时机,导致日后西护龙子孙的发展与生活水准较好[3]。
注释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1.3 1.4 1.5 苏福男. 幸福湖內小旅行導覽手冊 (PDF). 高雄市湖内区公所. 2020-11: 7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20).
- ^ 2.0 2.1 2.2 2.3 巴克禮與乃木希典會談-蘇家大厝.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1-07-28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苏淑芬. 〈高雄太爺蘇家之歷史發展及其古厝〉. 《台湾文献》. 2013-12-31, 第64卷 (第4期): 1-31.
- ^ 4.0 4.1 4.2 4.3 4.4 4.5 王世雄. 〈第十三章 一八九五年十月 咱的祖先在『走番仔反』──記鄉民抗日與「應元大厝」〉. 《高县文献》 (高雄县冈山镇冈山南路42号: 高雄县政府文化局). 2006-12, 25: 299–308. ISSN 1727-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