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战役

太鲁阁战役或称太鲁阁事件,是台湾原住民太鲁阁族清朝光绪2年(1876年)在台湾花莲县三栈溪一带,因清朝欲强行打通后山北路,侵犯太鲁阁族的生活领域,导致三栈溪一带太鲁阁人抗清,清朝遂发动对三栈溪一带太鲁阁部落的镇压,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概要

事件起因于沈葆桢的“开山抚番”政策,清朝兵备道罗大春欲强行打通后山北路,1875年开始侵犯太鲁阁族的生活领域,导致族人抗清,不断袭击开路的清军。1876年清军攻击部落,族人逃到山上避难,清军在三栈溪畔筑营垒,名为顺安城,之后,新城通事李阿隆居间调停,结束了征战。[1]

过程

光绪元年(1875)之后,太鲁阁人不断地攻击驻守的清军。正月9日(1月9日),罗大春抵达新城,添设碉堡。1月10日,陈光华禀报营勇在通过大清水时,遭太鲁阁族人狙杀;1月24至26日及2月5至8日,太鲁阁番袭击碉堡,罗氏亲率炮队攻击,将太鲁阁族人击退。3月时,由于后山北路有很多屯驻的兵勇生病,加礼宛地区的噶玛兰族趁机唆动七脚川社等南势阿美族诸社的少壮番,背其老番,各谋蠢动,当时大浊水溪、得其黎(立雾溪口)、 新城一带的太鲁阁族,也在4月7至9日及12日不时出没骚扰,“或数十人、或百人伏途狙击,乘雨扑碉”,勇丁因而阵亡十多人。为确保北路的治安,因而以新到的宣义左营,驻扎三层城(及三栈),以防止太鲁阁族人的袭击,同时,军功陈辉煌进扎吴全城,招抚木瓜五社。光绪 2年,太鲁阁族人经常攻击三栈一带的兵民,罗大春为使番众屈服,因此讨伐尤仔丹溪(今三栈溪)附近番社。由于清军优势火力,太鲁阁族番众到山上避难,并从山上滚下大木、巨石抵抗;为了达成镇压,罗大春在三栈溪畔设置了“顺安城”;之后,新城通事李阿隆居间斡旋乞和,罗大春乃命李阿隆搜捕3位首恶者送往台北,结束了“征讨”。[1]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潘继道. 晚清「開山撫番」與臺灣後山太魯閣族群勢力之變遷 (PDF). 2003年9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3). 
  • 潘继道,2008-02-01,《国家、区域与族群:台湾后山奇莱地区原住民族群的历史变迁》高雄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