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制大学

由若干所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学院共同组成的大学,拥有统一的中央管理机构

学院制大学英文collegiate university)或称联邦制大学联合大学federal university),是由若干所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学院共同组成的大学,拥有统一的中央管理机构。世界上较为知名的联合大学,包括英国伦敦大学杜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联盟式

大学的学院接近独立运作,而大学只负责颁发学位。例子有:

已转变为独立大学的前学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负责全部或部分的教学及招生程序,甚至有独立的财政来源。学院亦往往有自己的住宿及膳食设施、图书馆、运动队伍、学生组织以及学友会。每一个学院有自己的精神和特色,以建立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目前有38个学院及5个永久私人学堂。这些学院并不只是宿舍,亦负责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有些学院只接受研究生,而有一个学院并不招收学生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目前有31个学院,其中3个只接受女生入学,2个只接受研究生及成人学生(英语:Mature student)入学。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

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杜伦大学

杜伦大学目前有16个学院与1个协会(society)以及1个国际中心(原Ushaw学院)。 共有4个系:Maintained Colleges and SocietiesRecognised CollegesLicensed Halls of ResidenceAffiliated Colleges

注:部分较新的学院是非独立学院。

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和加拿大和美国大多数大学不一样,比较接近英国牛津和剑桥的制度,拥有十二个学院,其中有七个是独立学院。

辅仁大学

辅大于1961年在台复校后,由于单一教会团体无法自立承担,因此由圣言会耶稣会中国圣职3个单位合力促成建校,拥有各自分立的行政宿舍学院系统及建筑特色。因此,早期的辅大校园同时存在3个总务处、3个教务处甚至3名副校长[1],这样3个单位分立的校务系统,使得辅大有如一所由3个“学院”或“书院”组成的联邦制大学。由于3个单位各自办学的状态不利辅大长久发展,因此在2000年之后,除了3个办学单位仍设有驻校代表及使命单位之外,大部分的校务事权渐趋统一,3个办学单位各属下学院的独立性已不再。

  • 圣言会兴办学院: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民生学院、织品服装学院。坐落于校区南侧,建筑代表色为“灰”。
    • 隶属圣言会系统的圣神婢女传教会为协助办学单位,在民生、织品服装2学院的事务上具有一定主导地位。
  • 耶稣会兴办学院:法律学院、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院、神学院(附设于辅大时期)。坐落于校区西北侧,建筑代表色为“蓝”。
    • 较晚成立的医学院,由校本部兴办,建院后虽划归耶稣会管理,但独立性较高。坐落于校区北侧,建筑代表色为“白”。
  • 中国圣职单位兴办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坐落于校区东北侧,建筑代表色为为“红”。
  • 进修部由校本部直辖,不隶属于上述3单位。

非独立学院

非独立学院并不提供教学功能,但提供住宿设施及社交团体的功能,学院是由大学规划出来的,其财政亦全部或部分依靠大学的拨款。例子有: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并不提供主要的教学功能,而是负责提供通识教育宿舍奖学金等。各书院亦有自己独立于“大学本部”的校舍,当中有学生舍堂、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

历史

为了在香港发展中文专上教育,香港政府于1963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中文专上学院──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合并组成。但后来高年级本科教育由于“院际教学”的积极推行,而慢慢集中起来。这些课程的数目在1964年只有七个,但十年之后则增加到四百个以上,已有取代各书院分别讲授课程之势。加上,政府声称对中大的财政负担一直偏高,行政支出比香港大学高出两倍,于是大大加强了整合中大行政架构的需要。

到1977年,香港政府修改大学条例,将不同书院的权力收归大学中央,成员书院只专责非形式教育(实即学生福利事务),如提供通识课程及学生住宿服务等。不过,部分学系会规定学生所属书院,如神学院和音乐系所有学生均隶属于崇基学院,而艺术系和人类学系所有学生均隶属新亚书院。中大于1986年接受邵逸夫捐款,成立逸夫书院,其地位与原来3所书院同等,但设施方面,逸夫学院并没有独立的图书馆(其后,所有以捐款成立的学院均不设图书馆及教学设施)。

随着香港政府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校长刘遵义于2006年至2007年间接受各界捐款,宣布筹备设立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和声五所新书院。所有新书院均于2012年或以前开始运作,中大成员书院遂增至九所。

现状

现时,大部分新生入学时都要填报书院志愿(但部分非联招学生、于联招补选回合取得中大学位及因文凭试成绩上诉得直而得到中大取录的学生或因时间问题由大学中央分配;而所有就读神学、音乐之学生必属崇基,就读艺术、人类学之学生必属新亚,虽然他们可以于后期申请改隶其他书院,但将被取消申请学系奖学金资格;风险管理学生只可选择崇基、新亚或联合)。除研究院外,所有教职员都会有其所属书院。虽然权力收归大学中央,但不少书院文化都得以保留至今,例如除了中大学生会外,九所书院亦各设有独立的学生会。另外就算是同一个学系或同一种课外活动,九所书院都可能各自设立有关的系会和学会(尤其是商学学会)。

参见

参考文献

  1. ^ 罗光,〈辅仁大学复校史〉,罗光,《病影心痕》(台北县:辅仁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页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