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耶稣圣心堂
29°52′37.34″N 121°33′22.60″E / 29.8770389°N 121.5562778°E
江北天主教堂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清 |
编号 | 6-0945-5-072 |
认定时间 | 2006年 |
宁波耶稣圣心堂俗称江北天主教堂、江北岸天主堂,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哥德式教堂,曾被誉为“浙江省教堂之魁”。教堂位于江北区中马路2号,新江桥北堍,由浙江代牧区法籍主教苏凤文主持建造,建成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当时称为圣母七苦堂,1876年成为主教座堂。自建成至1953年,教堂由法国神职人员管理,1953年后改由中国神职人员管理[1]。1963年,教堂停止宗教活动,1980年12月24日更名为耶稣圣心堂并复堂[2]:2805。1989年12月12日,教堂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历史
江北天主教堂由浙江代牧区第四任代牧苏凤文于1871年主持修建于宁波江北岸,次年竣工,定名圣母七苦堂。1876年,教堂正式成为主教座堂并新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设施。苏凤文于1883年病逝[1],墓碑藏于江北天主教堂内[4]。
继苏凤文后担任浙江代牧区主教的是法国遣使会士赵保禄。1884年正式上任时,正值中法战争期间,宁绍台道薛福成将宁波城内法国人迁往江北岸,名为保护,实为监视[2]:67。在赵保禄任上的1899年,教堂增建钟楼,形成现在的外观[3]。同年,教堂以江北岸修建公路需要让地为由,要求清政府将新江桥至轮船码头(今宁波美术馆)及附近水面纳入教堂特权范围,当时称为“白水权”。教堂将这一段甬江江岸出租,用于修建码头,获取收益[5]。赵保禄先后担任浙江代牧区和浙东代牧区代牧,时间长达41年,曾在草马路附近先后买地70余亩,建立大小修道院、普济院和毓才中学等机构,因其对教会拓展影响力和创办慈善事业贡献卓著,获得教宗、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和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1],其权势亦超过宁波当地主要官员,时人有“道台一颗印,不及赵主教一封信”之说,民国《鄞县通志》更称其为“宰割一府生灵而官无力制止之”[6]。1926年赵保禄死后,灵柩从巴黎运至宁波,亦葬于江北天主教堂[7]。
赵保禄的继任者为法国神父戴安德,1926年担任浙东代牧区(后为宁波代牧区)代牧[1]。次年8月,由于江北岸亟需拓宽道路(即今江北区境内的外马路),缺乏资金,且受到五四运动后的爱国思潮影响,当时的宁波市长罗惠侨计划收回教堂“白水权”,但国民政府外交部对此只是原则同意,因而未能成事。至1931年,鄞县县长陈宝麟着手就此事向天主堂交涉获得成功,至此教堂对甬江沿岸的特权被地方政府收回[5]。抗日战争爆发后,1941年,宁波被日军占领,日军将同盟国神父迁往上海首善堂。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宁波代牧区改为宁波教区,戴安德成为首任主教[2]:2804。1949年前后,国军多次轰炸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教堂成为普通百姓躲避空袭的地点[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安德因涉间谍案,于1953年被捕,次年被驱逐出境[1]。1958年6月,宁波教区迁移到今海曙区境内的圣母升天堂,宁波市天主教爱国会也在该堂成立,江北天主教堂于1963年停止宗教活动[2]:2805,2806,建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嵊要塞区后勤部占用[9]。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受到红卫兵冲击,管风琴被毁[2]:2456。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军队将教堂交还教会,1993年归还主教公署。1980年12月24日,教堂改名为耶稣圣心堂并复堂,再次成为主教座堂,宁波市天主教爱国会也搬迁至此[2]:2805。次年12月,经过维修的江北天主教堂重新开放,成为浙江省内文化大革命后首座开放的天主教堂。2001年,教堂周边房屋被拆迁,附近建成外滩公园[8]。
2014年7月28日凌晨,教堂发生火灾,建筑主体屋顶坍塌,钟楼毁坏,附属建筑群未过火,实际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10],但教堂无法继续使用[11]。次年1月,教堂修缮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12]。此次修复除修复教堂主体建筑外,还翻修了赵保禄墓,新建了露德圣母亭。2016年10月29日,教堂完成修复并重新开放,当日举行了复堂庆典弥撒[13]。
建筑
江北天主教堂建成时是浙江省内等级最高的教堂。教堂建筑主体为单钟塔哥德复兴式建筑。除主体建筑外,教堂范围内还包括主体建筑、主教楼、神甫楼和备修院组成,此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藏经楼和修女楼。神甫楼和备修院已不归教堂管辖,而是分属于两间私人会所[14]。
建筑结构
教堂主体建筑坐东朝西,自西向东分别为钟楼、大厅、袖厅和圣坛,符合教廷圣坛朝东的规定。南墙有一间向外突出,辟有赵保禄墓室。建筑东西长43.94米,南北宽20.58米,高约30米,外形为拉丁十字形布局,建筑总面积为795平方米,在宁波三江口各个角度均十分醒目[15][16]。建筑外墙为错缝砌实叠墙,厚度为60至70厘米,异常牢固[17]。建筑内部空间由两排共24根立柱分为中厅和左右侧厅,顶部吊顶高度相近,形成巴西利卡形制。吊顶为木筋灰板条吊券顶,在室内空间构成若干尖拱券,构成哥德式教堂的常见内部形式。梁架由木柱支撑,下为青石柱础,木柱外包小柱,形成束状。在教堂建设中,由于本地工匠的介入,教堂屋顶并没有完全采用西式做法。屋顶为筒瓦盖顶,大厅和袖厅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抬梁式架构,屋顶坡度小于常见的哥德式教堂,传统哥德式建筑中承担屋顶重量的拱券则完全成为装饰。圣堂上方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攒尖顶。整座建筑成为中西建筑形式交融的产物[15]。
-
正面(西面)
-
南侧面
-
钟塔
-
教堂内部
-
赵保禄墓室
建筑装饰
教堂外立面大面积使用青砖,红砖点缀,与浙江地区其他近代建筑相近[16]。门窗多采用尖券,与大小尖顶和其他建筑细节形成向上的动感。教堂正面(西立面)为哥德式教堂典型的“三三式”设计,入口、玫瑰窗和顶部钟塔形成了纵向的划分,而钟塔和两侧大厅构成横向的划分[15]。底层为三扇尖顶券门,象征三位一体的宗教理论[18]。正门采用宁波本地生产的梅园石砌筑,外大内小,剖面为八字形,斜面使用密排线脚,使厚墙中的门洞不再单调。除正门上方设有玫瑰窗外,两扇侧门上方也各设一扇,装饰为卷叶纹,相比西方传统教堂玫瑰窗显得简洁[15]。与哥德式教堂在大厅和圣坛外侧设置飞扶壁的做法不同,江北天主教堂并未设置飞扶壁,而是在扶壁墙上方设置细尖顶,下方使用红砖形成圆窗状[16]。屋檐檐口围绕柱子设置牛腿,下有红砖线条作进一步装饰[15]。
-
正门装饰
-
扶壁墙及其上的尖顶
-
玫瑰窗
-
檐口牛腿
相关活动
江北堂区辖有江北、慈城、下邵、柴桥、神马、镇海城关、岚山7个堂点,2000年有本堂神父一名,共有教友900人[1]。教堂每周日举行朝夕两次弥撒[19]。除常规的宗教仪式外,江北堂还会举行助老等慈善活动[20]。教堂亦是属于一大批宁波人的集体记忆,也是宁波人拍摄婚纱照的必选地点。2014年教堂发生火灾后,媒体曾以“半个城的人失恋了”为题进行报道[17]。
保护和修复
外部图片链接 | |
---|---|
江北天主教堂保护区划图,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2日 |
1983年,江北天主教堂被列入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2456。1999年,宁波市民投票评选江北天主教堂为“宁波市十佳优秀近代建筑”[19]。2005年,浙海关旧址等4座近代建筑并入,“江北岸近代建筑群”整体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2006年,江北天主教堂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保护范围西、南为建筑外墙向外5米,东为建筑外墙向外2米,北为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南墙。建设控制地带为甬江大桥、人民路、甬江北岸合围的区域[22]。
2014年5月,宁波市江北区文保所曾对教堂进行测绘和拍照。2014年7月教堂遭受火灾后,宁波市、江北区政府对教堂进行了紧急加固。2015年1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教堂修复方案,内容包括屋面复原和修理、外立面修缮以及室内和机电设施修缮。修缮时,对之前维修中屋面敷设的小青瓦进行了剔除,改回教堂初建时所用的青筒瓦[12]。同时,对于损毁较严重的塔钟采用最大程度使用原构件的修复方式[23]。2016年7月,教堂完成修复并通过验收[24]。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天主教宁波教区简史. 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2012-05-01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宁波市志. 中华书局. 1995. ISBN 978-7-10101-507-2.
- ^ 3.0 3.1 3.2 江北天主教堂. 江北区文管所. 2018-01-08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9).
- ^ 中國寧波逾百年座堂火警中焚毀幸無傷亡. 天亚社. 2014-08-08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5.0 5.1 倪维熊. 收回宁波天主堂“白水权”的经过. 宁波文史资料(第九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 宁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6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宁波老教堂. 北京晚报. 2014-09-06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倪维熊. 宁波的“外人居留地”. 宁波文史资料(第一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5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8.0 8.1 陈也喆; 林旻. 老外滩教堂昨凌晨起火 一座建筑牵动全城人的心. 东南商报. 2014-07-29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宁波江北天主堂.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11-05-30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火灾致主体房屋屋顶塌陷. 中国宁波网. 2014-07-28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 ^ 浙江:宁波主教座堂凌晨突发大火遭毁. 天主教信德网. 2014-07-28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中文(中国大陆)).
- ^ 12.0 12.1 王伊婧; 吴红波. 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修缮工作启动. 宁波日报. 2015-02-01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浙江:宁波江北天主堂火后重建竣工 举行隆重复堂庆典. 天主教信德网. 2016-11-04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中文(中国大陆)).
- ^ 老外滩天主教堂主体修复完成 所有建筑将统一风格. 中国宁波网. 2016-01-04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 ^ 15.0 15.1 15.2 15.3 15.4 傅亦民. 移植和本土化——中西文化共同作用下的宁波江北天主教堂. 中外建筑. 2014, (2): 41-43.
- ^ 16.0 16.1 16.2 宋吟霞. 宁波江北岸外滩近代建筑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17: 37-40.
- ^ 17.0 17.1 叶知秋; 楼晓洪. 宁波140多年教堂被烧毁 市民:半个城的人失恋了. 现代金报. 2014-07-29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杨洁. 浙江近代典型教堂建筑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7.
- ^ 19.0 19.1 天鼎. 宁波江北岸天主教堂. 古今谈. 2000, (3): 59-60.
- ^ 宁波江北堂青年看望老人 为复活的基督作见证. 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2018-04-09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5-03-16 [2009-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江北天主教堂.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8-01-24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 ^ 王麟. 江北天主教堂百年塔钟有望重新响起.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5-07-11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 ^ 王鹏. 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修复完成 前年因失火损坏. 宁波晚报. 2016-07-05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