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制度
审查制度(英语:censorship),又称检阅制度[1][2],通常指某些政府机构、新闻媒体和其他控制机构对被认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适的演讲及其他公共言论的抑制[3]。典型的情况是,审查制度是由政府、宗教团体或者大众传媒施行的社会控制手段,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审查制度施行方式。如果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于相关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享有特权的“律师-代理人”之间的交流信息控制,则不在审查制度定义范围内。因此,“审查制度”常常暗示着内含不利的、不适当的和需要压制的秘密。
西方的Censorship(审查制度)一词自Censor而来。Censor为拉丁语,指古罗马政府官员,其职责为登记公民户口、评估其财产数额、考核公众道德与管理公款,其后渐成为检查之意。审查制度现在一般指掌控团体或机构控制信息向公众的传播,或者将这些信息消除。审查制度与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概念紧密相关。如果检查制度被滥用,它也常常被与戒严、践踏人权、独裁统治和箝制自由并置,因此常带有贬义,常暗指某一类人通过滥用他们对信息的控制权,获取个人利益,或者阻止他人接触到本来他们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通常这些信息可以用来验证人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审查制度如果被滥用可能会涉及公共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但即使是约翰·弥尔顿在其书中也论证在适当议题上保留审查制度的合法性。[4]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审查制度(即使一些国家在宪法中确认了公民言论自由之权利),一般来说较为明显的审查制度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封建国家。
历史
公元前399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否认希腊政府审查其哲学教义的企图,但被指控与雅典青年腐败有关的附带指控,并被判处死刑。
柏拉图记录了苏格拉底定罪的细节,内容如下。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5],随后被判犯有破坏雅典青年的思想和亵渎宗教的罪名(asebeia[6],“不信奉国家之神”),并判处死刑 通过喝含铁杉的混合物。[7][8][9][10]
据说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文中主张审查制度,反对民主的存在。与柏拉图相反,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公元前480-406年)捍卫了自由出生男人的真正自由,包括言论自由的权利。1766年,瑞典成为第一个依法废除审查制度的国家[11]。
审查的种类
按主题和议程
审查制度的基本原理根据受到审查的数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基本上有五种主要的审查方式:
- 道德审查 就是要通过检查来消除被认为有道德问题的内容。审查机构反对某些材料背后的价值观并且限制人们接触这些材料。例如,色情产品就经常受到道德检查制度的限制。另外一个例子是,1932年,由于据《国家电影登记条例》,“在文化,历史,或者美学上露骨地”宣扬暴力,美国1930年拍摄的电影《疤面人》也成了这种道德审查制度的禁止对象。
- 军事审查 就是防止敌人获取军事情报和军事策略,并保持其隐密性的过程。军事审查制度是用来反间谍的。此外,军事检查可能还包括控制信息和大众传媒将特定主题向公众报道。比如美国政府就禁止大众传媒把对伊拉克作战中阵亡的美军的尸体和棺材的照片向观众公开。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公众作出像在越南战争或者伊朗人质危机中的反应。这种军事审查民主国家有时会以“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为由而实施。
- 政治审查 如果政府控制秘密信息流向公民,就属于政治审查。
- 宗教审查 就是要消除任何影响某一信仰的东西。宗教审查常常是一个占据优势的主流宗教为限制弱势宗教团体而制定的。除此之外,某一宗教还可能删除被认为是对他们的信仰而言不合适的内容。
- 商业审查 指的是企业中的媒体公关人员防止不利于本企业或本企业的合作伙伴的信息见诸媒体的行为。专门新闻报道业的私有企业有时候还会因为信息可能带来的损失,比如客户流失、广告商流失、股票价值下降等等,而拒绝透露信息。请参考媒体偏见(Media Bias)。
按内容
按审查内容分类有:
按审查方法
对国家机密的审查与防止外界关注
在战争时期,政府常常会实行公开的审查制度,以防止因为信息流通带给有利敌方的资料。常见的审查方式是不能够透露时间与地点等信息,或者等到这些信息(比如跟一次作战行动有关的信息)不再可能被敌方利用的时候才能被传播出去。在战时的信息审查的道德问题上,人们常常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因为,透露战略性信息给敌方可能会给本国军队带来危险,甚至导致全盘战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人的信件会受到审查。当时军官会拿着黑墨水笔浏览士兵的信件,把可能透露军情的部分涂掉,然后信才能被邮递出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著名标语“议论不密,船舰则沉(Loose lips sink ships)”就是被用来说明检查制度的正当性,并且要求士兵们能够依照对敏感信息的保密措施保持自律。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来自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净化政策(Sanitization)”与“除忆诅咒”。那时,公开使用的照片常常被篡改,消去了照片上被斯大林判处死刑的人们,尽管一些过去的照片或许会被人们记住或是已经保存了起来。这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公众的历史观进行篡改也被视为斯大林主义和极权主义的主旋律。更近一些,官方对一些电视工作人员出现在战死军人的棺材运输现场的行为持保留态度,这被当成审查制度的一部分。而这个特殊的例子明显表明了审查制度的不完善或失败,因为众多棺材的照片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网站上。
教育资源的审查
学校教科书里的内容常常存在争议,而它们的受众是年轻人。“粉刷”(whitewashing)一词被泛指为对评论的选择性删除、销毁证据或意见。历史上的战争罪行存在着严重争议,比如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或犹太人大屠杀否定论),以及有关越南战争的冬季士兵调查会。基于不同社会意识的表述或是不恰当的表述都会在无形中助长国家主义、偏激、或爱国主义观点。
除此之外,一些宗教团体不时试图阻碍学校教授进化论,因为进化论与他们的宗教信仰似相抵触。学校性教育和教科书中安全性行为、避孕教育的内容也是进行信息管制的例证。
中学教育中对历史事实的表述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对当前的思潮、主张、社会进程的理解。一种意见主张对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审查,因为一些信息对年轻人来说不适当。但“不适当”这种提法本身还有争议,因为这个词含义有了很大变化。关于审查制度的一个讽刺意味的例子是华氏451度。原书基调是反对审查制度,但大多数学校使用的Ballantine版的华氏451度[12]中分布着对雷·布莱伯利所著原版的75处修改、删节和改动。
压制/伪造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有可能遭到压制或是伪造,因为它们损害了资助者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或是无助于实现研究者的意识形态上的目的。比如说:一种新药的危害被禁止公诸于众,或是片面强调它的疗效却闭口不谈它的毒副作用。
对音乐与流行文化的审查
一些美国音乐家例如弗兰克·扎帕一再对音乐的审查表示不满并努力争取更多的言论自由。1986年,扎帕出现在CNN节目“交叉火力”上,抗议对摇滚乐歌词的审查。他否认有争议的内容、歌词和信息的传播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或引发动荡。
在苏丹、阿富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对音乐人的权利和言论自由的侵犯是家常便饭。在美国和阿尔及利亚,游说组织成功地避免了将流行音乐与音乐会联系起来,也远离了媒体和零售业。而在前南斯拉夫,音乐人往往充当政治剧的爪牙,言论自由受到消极影响。
对音乐的审查通常与国情、宗教、教育机构、家庭、传播者以及游说组织有关,并且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有悖于人权的国际惯例。[14]
一个与音乐有联系的例子是舞蹈,它常常成为宗教改革者和政府管制的靶子。[来源请求]
拷贝/图片/作者 授权
拷贝授权是指对阅读并修改文章的权力,通常针对出版前的采访材料。很多出版者拒绝提供拷贝授权,但是文章一旦与公众关心的名人有关后,就会渐渐成为一种普遍行为。[15]图片授权用来授权个体哪些照片能出版哪些不能。在图片授权上的坚持较著名的有罗伯特·雷德福。[16]
地图影像的审查
Google Earth及苹果地图会审查地图上一些可能关系国家安全的地区。相关焦点如下:
- 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曾表示对印度的一些敏感地区的高分辨率图象的实用性表示关注。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声称,Google Earth对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并寻求与Google的官员对话。
- 韩国政府对该软件提供总统府和各种军事设施的影像表示关注,这些图象可能被他们的敌对邻国朝鲜利用。
- 2006年,一名用户发现中国大陆边疆地区的一处大的测绘图的拷贝。所用模型据称是一份喀喇昆仑山的1/500的比例模型,该地区现在处于印度的实际控制下。
- 澳大利亚悉尼的Lucas Heights核反应堆的工作人员曾请求Google审查核设施的高分辨率图片,但不久就收回了请求。
- 以色列政府也对自家领土上一些敏感地区的高清晰度图象表示了关注,并向其施加压力。因为地图上没有清楚区分“以色列领土”和“以色列军占领的领土”的细节。
- 美国副总统的住处、华盛顿的美国海军天文台,以及诺克斯堡的联邦黄金储备处也上了数位地图。
- 在摩洛哥,被政府部分拥有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摩洛哥电信禁止它的用户访问Google Earth长达两年以上,但禁令在2008年初被取消了。
- 苹果地图因为将中华民国国军装备的长程预警雷达清楚呈现而被立法委员关切,中华民国政府表示已发函要求Google公司与苹果公司将台湾地图上军事地区及设施予以模糊化处理。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 ^ 徐千邦. 日據時期檢閱制度下的台灣左翼文學 (thesis论文). 2013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中文(繁体)).
- ^ 刘维薇, editor. 李大钊北京十年:思想篇. 北京十年:思想篇. ISBN 978-7-5117-3606-2. OCLC 1077296115.
- ^ 検閲の禁止. 弁护士ドットコム.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2) (日语).
- ^ John Milton. Richard Claverhouse Jebb , 编. Areopagitica: A speech of Mr. John Milton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 London. 1644-11-23.
- ^ M.F. Burnyeat (1997), The Impiety of Socra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thesis publications; Ancient Philosophy 17 Accessed November 23, 2017
- ^ Debra Nails, A Companion to Greek and Roman Political Though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21 –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1-118-55668-2 Accessed November 23, 2017
- ^ Warren, J. Socratic suicide. J Hell Stud. 2001, 121: 91–106. JSTOR 631830. PMID 19681231. doi:10.2307/631830.
- ^ Linder, Doug (2002). "The Trial of Socra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School of Law.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13.
- ^ "Socrates (Greek philosoph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13.
- ^ R. G. Frey (January 1978).
- ^ "The Long History of Censorshi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tte Newth, Beacon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Norway), 2010
- ^ Bradbury, Ray. Fahrenheit 451. Del Rey Books. April 1991.
- ^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March 15, 1873, page 243
- ^ What is Music Censorship?, Freemuse Secretariat, [201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 ^ Ian Mayes. The readers' editor on requests that are always refused. The Guardian. 2005-04-23 [200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1).
- ^ Caution: big name ahead. The Observer. 2002-01-27 [200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8).
来源
- Abbott, Rand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ibrary-Related Literature Concerning Censorship in Public Libraries and Public School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80s." Project for degree of Education Specialist,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December 1987. [ED 308 864]
- Burress, Lee. Battle of the Books. Metuchen, NJ: The Scarecrow Press, 1989. [ED 308 508]
- Butler, Judith,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 (1997)
- Foucault, Michel, edited by Lawrence D. Kritzman.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7-1984 (New York/London: 1988, Routledge, ISBN 0-415-90082-4) [The text Sexual Morality and the Law is Chapter 16 of the book]
- O'Reilly, Robert C. and Larry Parker. "Censorship or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a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 1982, 14 p. [ED 226 432]
- Hansen, Terry. The Missing Times: News media complicity in the UFO cover-up, 2000. ISBN 0-7388-3612-5
- Hendrikson, Leslie. "Library Censorship: ERIC Digest No. 23." ERIC Clearinghouse for 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Boulder, Colorado, November 1985. [ED 264 165]
- Hoffman, Frank.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Censorship." Metuchen, NJ: The Scarecrow Press, 1989. [ED 307 652]
- Marek, Kate. "Schoolbook Censorship USA." June 1987. [ED 300 018]
- 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Censorship (NCAC). "Books on Trial: A Survey of Recent Cases." January 1985. [ED 258 597]
- Small, Robert C., Jr. "Preparing the New English Teacher to Deal with Censorship, or Will I Have to Face it Alon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1987, 16 p.
- (Arguing that an English teacher should get advice from school librarians in preparing to encounter three levels of censorship:
- Rejection of adolescent fiction and popular teen magazines as having low value,
- Experienced colleagues discouraging "difficult" lesson plans,
- Outside interest groups limiting students' exposure. [ED 289 172])
- Terry, John David II. "Censorship: Post Pico." In "School Law Update, 1986," edited by Thomas N. Jones and Darel P. Semler. [ED 272 994]
- [1] Supreme Court rejects advocates' plea to preserve useful formats
-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volume 3 (C-Ch), pages 345, 346.
- 网站
- the 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Censor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参馆|林培瑞:北京无以伦比的新闻审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anned Magazine the Online Journal of Censorship and Secrecy
- Olympic Watch (Committee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a Free and Democratic Country) on censorship in 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erlin will keine 'Judensau'" - Khue Pham和Anna Reimann, Der Spiegel, January 30 2007年1月30日 (德文).
- irrepressible.info - Amnesty International's campaign against internet repres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