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台部队
富台部队,系指1949年在黄杰率领下,由中华民国广西省撤退到越南国南圻[1]的中华民国国军部队,又称留越国军,中国大陆和北越政府称侵越蒋残匪。后驻越法军以“保护”名义,解除武装后集中软禁在越南富国岛。
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兵团 | |
---|---|
存在时期 | 1949年-1953年 |
国家或地区 | 中华民国广西省(至1949年) 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国南圻富国岛(至1953年) |
部门 | 中华民国陆军 |
种类 | 陆军轻步兵 |
功能 | 非正式武装团体 |
规模 | 32,457人 |
直属 | 中华民国国防部 |
驻军/总部 | 陆军总司令部 |
别称 | 富台部队 |
专用颜色 | 灰色制服 |
进行曲 | 陆军军歌 |
装备 | M1903春田步枪 M1卡宾枪 博斯反坦克步枪 勃朗宁M1917重机枪 勃朗宁M1918轻机枪 M1A1汤普森冲锋枪 M3冲锋枪 M1911手枪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四○榴弹发射器 巴祖卡火箭筒 M3反坦克炮 M1反坦克炮 M1A1榴弹炮 M2A1榴弹炮 M2迫击炮 M2型4.2英寸迫击炮 Mk 2手榴弹 布洛迪钢盔 M1钢盔 |
参与战役 | 第二次国共内战 法越战争 |
指挥官 | |
象征性指挥官 | 中华民国总统 |
著名指挥官 | 黄杰将军 |
标识 | |
臂章 | 中华民国国徽 |
透过美国向法国协调,加上国际反共阵营的明确化,法国改变了对富台部队的态度。在1953年,这批部队陆续转运回台湾;抵台后重新整编,成为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之一。
起源
“富台部队”其实是之后起的称呼,取“富国岛”与“台湾”各一字,事实上无此编制。
1949年渡江战役后,中华民国国军在大陆的主要军事部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部分部队在退兵至东南沿海后,借由中华民国海军转移到台湾或海南岛;但是新桂系与滇系将领撤退方向则是朝根据地南撤。1949年7月初,地方民团广西镇南关保安队遭受解放军与越盟夹击,仅存48人突围后残部逃入越南,遭法军解除武装集中在谅山中华会馆管理,为留越国军之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1949年底持续追击两广残余的国军。新桂系在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指示下接受黄杰领导,重编第1兵团(原第1兵团1949年8月在长沙投降解放军)守卫广西省,下辖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成刚)、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七军。但11月15日解放军占领贵阳,11月21日在桂林北方击溃七十一军,第一兵团22日弃守桂林,解放军在11月24日南下占沙塘,11月25日占领柳州、梧州。除了第一兵团溃不成军,在广西其余几支部队还有11月才重建的第3兵团(指挥官朱鼎卿,下辖暂八军、暂九军)、第10兵团(原驻安徽桂系部队,渡江战役遭击溃后以收拢残部为主,下辖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六军、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二十六军)、第11兵团(滇系部队,司令官鲁道源,下辖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二十五军);及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残部等。
1949年11月底,解放军在广西省南部击溃鲁道源的11兵团,广西省守军遭两路夹击,各路部队开始溃退以零散游勇的状况进入越南;在12月5日解放军占领南宁、断绝从海上撤退的通路后,白崇禧离开广西前指示各部:“为确保反攻基地,各部队应力求避战,保存实力,轻装分散,机动游击,各自选择适当地点,以安全为第一”。而撤退到越南的国军部队,解放军也未加追击,因此不愿意接受解放军劝降的部队逐渐进入越南,广西一带战争也就告一段落。
后续变迁
- 中法峙马协定
在越南遭软禁的部队编成中,职级最高者为第1兵团司令官黄杰,黄杰任命参谋长何竹本为代表,偕外事处长毛起鹒赴峙马屯[2]与法驻谅山边防军参谋长奥里亚 (Lt. Col. Auridl)中校,在12月12日签下协定[3],同意国军借道越南转进台湾,12月13日生效;该协议称为中法峙马协定。 协议内容为:
- 同意国军假道由海防市转运台湾。
- 武器交法方封存,由中华民国政府交涉发还。
- 沿途警戒由法方派出,给养由法方补给。
- 13日开始行动,分五百人为一组,妇孺先行入境。
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广播,发表外交声明施压,指责驻越法军不该允许国军部队进入越南。法国因此撕毁协议,禁止国军转运;在解除国军武器后,将部队拘禁在蒙阳[4]与莱姆法郎集中营[5],但为一片荒地,连要拘禁国军的房舍也是国军自己兴建。
- 留越国军管训基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留越国军进入富国岛后,蒋介石寄望此一部队能在反攻大陆时由越进入中国大陆,将入越国军残部整并并取消原有番号,以避建军口实,成立了“留越国军管训基地”,组织为:
第一兵团部:司令官黄杰,副司令官王天鸣、蒋伏生、成刚,参谋长何竹本,副参谋长范湖,驻地为富国岛上阳东内河。1950年12月,奉国防部电令,第一兵团部改编为“留越国军管训总处”。
部下设三个管训处,处下设总队若干,总队下再分设大队、中队,其编制相当于团、营、连。
- 第三管训处:处长彭佐熙,辖两个总队。
- 预备干部训练班,主任黄杰(兼),副主任何竹本(兼),教育长谢惕干。
- 法军南撤、美国介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与法国曾多次磋商留越国军事宜,美方建议让有武装国军加入法方,能与越盟作战,但法国担心此举会导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越南,因而作罢。
在1951年,法国在越北的战况趋坏,许多单位开始南撤;法军又将国军迁至富国岛的阳东[6]与吤多[7]两营区,期间任由自生自灭,26军则拘禁在越中的金兰湾,故实际上留越国军最后分别被拘禁在富国岛与金兰湾两处。由于两个营区毫无基础设施,国军只能自力救济盖设陆军医院、中华学校,由大家共同出资聘请专人,更修复了机场等交通设施,方便官长往来,于是两营区周遭渐渐繁荣;即使国际情势已经改变,但法国对待留越国军的心态依旧未变,仍将数万人军眷、难民等一同软禁[8];1951年12月25日,留越国军同步在富国岛与金兰湾进行绝食抗议;1952年1月,中华民国外交部针对此事向法国进行抗议,并由中华民国国防部建请驻台美军顾问团团长蔡斯少将[9]提供协助;3月,由于越南局势逐渐恶化,国防部再请求美军顾问团代理团长魏雷(John I. Willey)协助。
- 留越国军处理小组
虽然留越国军在当地留驻已达2年,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明确指示留越国军的前途,直到1951年底抗议后,对于留越国军的未来蒋中正才裁示“黄杰的留越国军可以来台,李弥的留缅国军不能调回”。1952年政府成立“留越国军处理小组”,规划留越国军撤台的必备事宜,先后于台北、中坜、台中、台南、台东等地兴建克难住宅,命名为“赴台新村”[10],1953年5月16日至6月28日,派出七批民间运输船与海军登陆艇共同作业的返台作业,称为“富台计划”。
1953年6月2日,第一批富台部队官兵抵达高雄,编入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步兵第四大队(大队长曾卓武中校),以及第二旅步兵第六大队(大队长李庆长中校),其余编入海军士官学校(当时为陆战队辖)、队直属连与旅直属炮兵单位,老弱残障者办理退伍就业。而随同国军来富国岛军中文艺工作者之一张岫云和他先生李久涛在越南富国岛上成立民营豫剧表演团体中州豫剧团,1953年赴台湾后,演变为今日之台湾豫剧团 。
- 集中营的后续
国军撤台后集中营虽短暂荒废,但因越战加剧,1966年越南共和国政府在美国协助下将富国岛营区改建为囚禁越共政治犯的富国监狱。越南共和国被越南民主共和国消灭后,该监狱业已关闭,1996年起开放,成为富国岛的观光景点之一。
构成
法国解除武装管理的留越国军,统计有32,457人;来源来自以下单位:第1兵团残存部队(十四军、七十一军, 九十七军)、前第3兵团残存部队(四十八军176师)、第10兵团残存部队(四十六军、五十六军330师998团)、第11兵团残存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残存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一百军19师残存部队、桂西师管区、国防部第三突击总队残部、第五突击总队残部、粤桂游击队,相关军眷、流亡学生等。虽然编号众多,但实编状况多半残破不全。1953年交涉结束,部队运回台湾时,约有1,500人滞留越南与柬埔寨成为侨民,抵达台湾人数为30,087人。
国军残部入越时程
第一兵团残部
前因
- 湘赣战役
1949年8月1日,湖南省省主席程潜与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于长沙宣布湖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协定,脱离广州政府,随后两人正式投共;改编成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中华民国政府8月4日对两人通缉,并任命黄杰继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任主席、第一兵团司令并兼任湖南绥靖总司令,此为黄杰与第一兵团连结之始。 8月15日,发生了新化之役[11],国共于邵阳青阳坪接战,国军获得小胜;白崇禧欲扩大战果,命宋希濂与黄杰会师对解放军进行包围,但宋部未到,以致计划失败,仅克复今新化县。
- 衡宝战役
9月13日,解放军整补完毕,再度进攻,此时解放军汇集19个军约55万人,国军仅余第一兵团与暂二军、暂三军等,兵力相差已十分悬殊;9月18日,驻守沅陵的宋部周磐不战而逃,弃城而出,中共解放军得以沿路进占泸溪、辰谿、溆浦、麻阳等县;麻阳陷后,解放军扑芷江、下湘西,国军已无险可守,开始往西南退去,此即解放军战史所称衡宝战役。
自黄杰8月接任湖南省主席,10月7日撤出邵阳,至10月13日湘境全失,黄部10月17日退抵广西,其时仅二个月余。
后果
广西战役后的11月5日,白崇禧在桂林召开军事会议,与会者计有李品仙、徐祖贻、赖光大、张淦、徐启明、鲁道源,以及第一兵团司令黄杰。会中裁定,将退入广西之华中部队朝南进发,转进海南,并以第一兵团断后掩护;但解放军在会议后的次日出击,第3、10、11、17兵团未到钦州前便已被围堵,国军四散;12月3日,白崇禧搭飞机至海南岛;12月4日,此时国军仅剩第1、10兵团残部仍与相抗,黄杰只好往云南撤退;12月7日,黄接获白电令,谓解放军已完成包围,逼迫国军决战,命保存实力,黄率第一兵团入左江,十兵团穿十万大山;12月8日,云南省省主席卢汉投共,余程万、李弥与张群被软禁于昆明,黄杰入滇无望。
此时东南军政长官陈诚密电指示黄先入越南建立根据地,再图反攻,此为第一兵团入越缘由。
越南建国军─广西部队残部
12月8日,白崇禧密电下令,将广西部队残余重编成“越南建国军”,武鸿卿[12]任总司令,徐启明任副总司令,政治上支持保大帝(详见越南国),法越战争中支援法军,进攻胡志明现有地盘作为建国军根据地;若能引解放军入越,即成国际问题,因美国的立场不能坐视,对国军有利。
但徐启明在上思被俘虏后虽逃脱,仍无法就任副总司令一职,所以此一经略越北以图反攻的构想并未实现。
12月18日,因解放军并未中计,又难民越来越多,残部队形越来越乱,加上粮饷不继,武鸿卿无法再等,率越南建国军进入中越边境,即被胡志明的越盟游击队截击,建国军且战且走;一直到21日战胜越盟后与法军谈判,得法军接济三天粮食与弹药;24日,法军未依约补给粮食,反运来大批卡车,疑似要将建国军缴械载往谅山,武部留下老弱妇孺后转向陆南(译音)行军;26日被法军侦知派飞机轰炸,建国军战至1950年1月6日,因无粮食饮水与弹药而投降,被送往莱姆法郎集中营。
越南志愿军─广西民团残部
1949年秋,林彪于广西战役大败白崇禧,白定下“保云南与桂西南、粤南、海南岛,控制越北”的战略,但解放军收国军叛变与降兵为前驱,声势如雪球滚大,到处如破竹,国军竞逃,分割为数段,白的计划完全失败。
11月下旬,白命时任广西省保安中将副司令、广西全边对汛[13]督办公署督办、龙津清剿区指挥所指挥官的姚槐[14]率省保安团先行前往宁明、隘店,为逃入越南预作准备。 12月9日,姚召开紧急会议,谓:“奉华中军政副长官夏威指示,为日后生存发展计,在桂各部组织成越南志愿军,即日入越”。由于事前已先打点,且姚在中越边境多年,不但没有被法军殖民当局缴械与逼迫苦工或拘禁,反而在谅山西北的七溪(译音)与岭间(译音)建立了“越南建国军第二军”和“桂越边区反共救国军”。白随后任命姚为军长兼总司令,并空投予姚部大批银洋与粮食物资装备等。
1950年1月,姚率部由越南反攻回广西九特,更于除夕时进占海渊,但3天后解放军夺回;2月,法军亦空投大笔金钱与补给,姚利用此时扩充军力与地盘,更任命了思乐、明江、宁明三县县长;5月,解放军与姚部内应合作,趁夜奇袭,姚逃回越南。此时姚部军力已无法再行反攻,便入了法军集中营,姚与残部被送往金兰湾。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 《海军陆战队官兵口述历史访问记录》,台北:中华民国国防部史政编译室,2005,ISBN 9789860026955。
- 黄杰,《留越国军日记》,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9。
- 黄翔瑜. 《滯越軍民之接運來臺(1949-1953)》. 《国史馆学术集刊》 (国史馆学术集刊编辑委员会). 2007-03-01, (11期): 143–188 [202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6).
- 黄翔瑜,《富国岛留越国军史料汇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入越交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孤岛生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运台编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史馆
- 留越國軍處理案.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202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7).
注解
- ^ 今越南,当时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之后叙述均以“越南”通称。
- ^ 译音,位于今谅山省禄平县
- ^ 当时边防军指挥官为康士登上校,法方驻越南高级专员为海军中将比容,均为译名
- ^ 译音,位于今越南广宁省锦普市
- ^ 译音,位于今下龙市,旧称鸿基市旁。莱姆法郎之名是纪念在当地发现煤矿的法籍工程师;锦谱与鸿基均为煤矿区,法军当时驱使国军在此二处矿区与高棉橡胶厂作苦工,高棉橡胶厂位于柬埔寨,亦属法殖民地。国军为了换得饮食医药,派出二千余人
- ^ 译音,在岛的西侧,亦有译“杨东”
- ^ 译音,在岛的南端,亦有译“介多”
- ^ 但高阶主管如黄杰,或刚从中央社卸职,转任黄私人法文秘书的丁懋时等实住西贡
- ^ Lt. Gen. William C. Chase,1895-1986
- ^ 黄杰担任台湾省主席时,改名为“富台新村”
- ^ 解放军战史称为湘赣战役
- ^ 译音,亦有译“武洪卿”。越南人,越南国民党党魁,越南国民党是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的组织,其前身便为越南革命同盟会。中华民国曾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扶植包含胡志明在内的越南革命人士,并派遣黄埔军校毕业军官进入各方势力担任军职或顾问,协助训练游击队进行东南亚武装抗日,故有越南国民党的出现;后因越南国民党贪污腐败,被胡志明的越盟击溃,逃至中国广西,武当时自有一支名叫“越南复国军”的武力
- ^ 对汛是联防的意思
- ^ 1904-1984,广西龙州人,黄埔一期南宁分校步科毕业,后至台湾,曾任国大代表
外部链接
- 国军历史文物馆 人物介绍 黄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暮乡关何处是”“留越国军”的返台路-中华民国档案管理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滞越军民之接运来台(1949-1953)-黄翔瑜,国史馆学术集刊第十一期,2006(繁体中文)
YouTube上的最后的部队 越南国军余部迁台纪事,凤凰卫视,2013-05-25。(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