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罗密欧·高西欧

巴托罗密欧‧高西欧意大利语Bartolomeo Gosio,1863年3月17日—1944年4月13日),意大利医学家[1];他发现了导致许多人死亡的“高西欧气体”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砷化物。(他误以为微生物产生的砷化物是二乙基胂,但真正的产物应为砷化氢[2])他同时也在短密青霉中发现了抗细菌药霉酚酸,并证明它对炭疽杆菌(炭疽病的病原)有抑制效果。霉酚酸是第一个纯化出来的抗菌化合物,虽然后来因为副作用被扬弃不用,但它的衍生物霉酚酸酯在肾脏、心脏、肝脏移植时是很好的免疫抑制剂[3]

巴托罗密欧‧高西欧
巴托罗密欧‧高西欧在1920年康城的医学会议
出生(1863-03-17)1863年3月17日
意大利皮埃蒙特马利亚诺阿尔菲耶里
逝世1944年4月13日(1944岁—04—13)(61岁)
意大利罗马
国籍 意大利王国
母校都灵大学
罗马大学
知名于高西欧气体(三甲基胂
发现 霉酚酸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医学
机构国家卫生研究院
公共卫生科学实验室

生平

高西欧出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的马利亚诺阿尔菲耶里。父亲贾科莫在他完成基础教育时过世,由母亲安东尼塔‧塔罗亚将他抚养长大。他先后在都灵大学罗马大学研读医学,于1888年获得医学学位后,在位于罗马的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细菌学与化学实验室(意大利语:Istituto Superiore di Sanità)中工作,并曾到柏林的马克斯·鲁布纳实验室接受更多训练。他在1899年成为公共卫生科学实验室(意大利语:Laboratori Scientifici della Direzione di Sanità)主任,并在此任职直到逝世[1]

发现高西欧气体

在1830年初期,发生了许多不明原因的婴儿猝死案例。在开始调查这些婴儿猝死的原因后,高西欧开始怀疑与环境因素有关,于是着手测试生长在房屋中的霉菌。当时很多壁纸都以含砷的颜料着色,高西欧把这些霉菌养在混合了砷的氧化物的薯泥中,并于1891年找到了导致婴儿猝死的原因:长在含砷壁纸上的霉菌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后来被命名为“高西欧气体”)。他以实验证明,这有毒气体可以借由使大鼠的神经系统瘫痪来导致牠们死亡,小鼠甚至在接触到气体后一分钟内死亡。同时他也鉴定了产生毒气的霉菌。不过他错认毒气为二乙基胂[2],直到1921年英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克‧查林杰才鉴定出毒气为1854年便已能合成的三甲基胂[4]

发现霉酚酸

高西欧在1893年从腐烂的玉米上的霉菌找到一个新的抗生素,并声称霉菌种类为灰绿青霉英语Penicillium glaucumPenicillium glaucum),但后来分入短密青霉英语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P. brevicompactum)。1896年,高西欧将这个抗生素纯化、结晶,并证明它可以抑制炭疽杆菌。虽然这才是第一个被分离纯化到结晶纯度的抗生素,但是后来他的发现却被遗忘[5]。到了1912年,阿尔斯伯格与布莱克再度发现这个抗生素,并将之命名为霉酚酸[6]。 后来发现,霉酚酸不只可以抗菌,还可以抗病毒、真菌、癌以及银屑病[7] 。虽然霉酚酸后来因为副作用被扬弃不用,但它的衍生物霉酚酸酯为肾脏、心脏、肝脏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在市面上以山喜多(罗氏)[8]或睦体康(诺华)[9]等商品名贩售[10]

参考文献

  1. ^ 1.0 1.1 Bentley, R. Bartolomeo Gosio, 1863-1944: an appreciation.. Advance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1, 48 (2001): 229–250. PMID 11677681. doi:10.1016/S0065-2164(01)48005-1. 
  2. ^ 2.0 2.1 Jones, Roger. What's Who?: A Dictionary of Things Named After People and the People They are Named After. Leicester (UK): Matador. 2008: 93 [23 July 2015]. ISBN 978-1848760-4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3. ^ Allison, A. C.; Kowalski, W. J.; Muller, C. D.; Eugui, E. M.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mycophenolic acid.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696 (1): 63–87. PMID 7906496. doi:10.1111/j.1749-6632.1993.tb17143.x. 
  4. ^ Emsley, John. The Elements of Murder: A History of Poison Paperbac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4–126 [2017-05-10]. ISBN 978-0-19-2806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Zhang, Lixin; Demain, Arnold L. Natural Products: Drug Discovery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Totowa, N.J.: Humana Press. 2005: 14 [2017-05-10]. ISBN 97815925997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5). 
  6. ^ Silverman Kitchin, Jennifer E.; Pomeranz, Miriam Keltz; Pak, Grace; Washenik, Ken; Shupack, Jerome L. Rediscovering mycophenolic acid: A review of its mechanism, side effects, and potential u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997, 37 (3): 445–449. doi:10.1016/S0190-9622(97)70147-6. 
  7. ^ Regueira, T. B.; Kildegaard, K. R.; Hansen, B. G.; Mortensen, U. H.; Hertweck, C.; Nielsen, J. Molecular Basis for Mycophenolic Acid Biosynthesis in 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77 (9): 3035–3043. PMC 3126426 . PMID 21398490. doi:10.1128/AEM.03015-10. 
  8. ^ CellCept®山喜多®. www.roche.com.tw. [2017-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中文(台湾)). 
  9. ^ B023737100 | 藥品資訊 | 就醫指南 |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 www.cth.org.tw. [2017-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0) (中文(台湾)). 
  10. ^ Bentley, Ronald. Mycophenolic Acid: A One Hundred Year Odyssey from Antibiotic to Immunosuppressant. Chemical Reviews. 2000, 100 (10): 3801–3826. PMID 11749328. doi:10.1021/cr9900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