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世界地图

巴比伦世界地图(Babylonian Map of the World),或称世界意象(Imago Mundi )是一件以阿卡德语书写的巴比伦泥板,上面有对当时已知世界标注性英语Typography (cartography)描绘,还有一段简短且部分阙漏的说明,该泥板的年代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更可能是前8世纪末或前7世纪。

巴比伦世界地图
正面
文字楔形文字
材质黏土
尺寸长 12.2cm 宽 8.2cm
所属年代公元前9世纪之后
时期或古文明新巴比伦帝国/ 阿契美尼德帝国早期
发掘地点西帕尔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BM 92687)

地图以由北向南流动的幼发拉底河为中心(北方朝上,南方朝下)。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描绘在地图的北半部。幼发拉底河口被标注为“沼泽地”及“流出”。埃兰首府苏萨位于南部,乌拉尔图位于东北部,而加喜特人的首府哈班( Habban )被错误地画在西北部。美索不达米亚被一条圆形的“痛苦之河”(bitter river)或海洋所包围,有七、八个“区域”被描绘成三角形,位于海洋之外。有人认为这些“区域”被描绘为三角形可能表示它们被想像成山脉。[1]

霍姆兹德‧拉萨姆英语Hormuzd Rassam(Hormuzd Rassam)在巴格达州西帕尔挖掘出这块泥板,[2]大约位于巴比伦以北60公里处的幼发拉底河东岸。该泥板1882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购(BM 92687);[2]文本于1889年被首次译出。[3]

泥板的描述

这块泥板由三个部分组成:世界地图、地图上方的文字和泥板背面的文字。目前尚不清楚这三个部分是否应该视为单一整体来解读。文本之间的系统性差异表明,这块泥板可能是由三个独立的文件编纂而成。[4]

地图

 
巴比伦世界地图,公元前700-500年

地图画成圆形,有两个标明外围界限的圆。楔形文字标记所有圆内的位置,以及一些圆外的区域。两个外圈中间代表水,标记为“idmaratum ”(痛苦之河),也就是盐海。地图中心以北的巴比伦;底部的平行线似乎代表了“南部沼泽地”,而一条来自北部、东北部的曲线似乎代表了札格罗斯山脉[5]

 
布鲁诺·迈斯纳(Bruno Meissner)在《巴比伦和亚述人》(Babylonien und Assyrien)中的绘画,1925年。

圆圈边界有七个内部的小圆圈,似乎代表七座都市。外圆(水域周界)上有七个或八个三角形部分表示被指名的“区域”(nagu)。其中有五个描述幸存下来。[2]

巴比伦世界地图上的物件[5]
 
1. “山”(阿卡德语šá-du-ú

2.“城市”(阿卡德语uru
3.乌拉尔图阿卡德语ú-ra-áš-tu
4. 亚述阿卡德语kuraš+šurki
5. 德尔(阿卡德语dēr)(城市)
6.?
7. 沼泽地(阿卡德语ap-pa-ru
8. 苏萨埃兰首府)(阿卡德语šuša
9. 运河/“流出”(阿卡德语bit-qu
10. 迦勒底阿卡德语bῑt-ia-᾿-ki-nu)(一个地区)
11.“城市”(阿卡德语uru

12. 哈班(阿卡德语ha-ab-ban)(加喜特人的土地和城市)

13. 巴比伦阿卡德语tin.tirki),被幼发拉底河分开
14 – 17. 海洋(盐海,阿卡德语idmar-ra-tum
19 – 22(以及18?). 外部“区域”(nagu):
18. “长城,隔6里格,那边看不到太阳”(阿卡德语BÀD.GU.LA 6 bēru ina bi-rit a-šar Šamaš la innammaru)– “长城”可能是一座山脊,“隔6里格”可能是指海洋的宽度。[6]
19.“nagu,隔6里格”
20.“[nag]u [...”(剩下的文字有缺漏)
21.“[na]gu [...”(剩下的文字有缺漏)
22.“nagu,隔8里格”
23. 没有任何说明。(亚述的城市?)
24. 25. 没有任何说明。(哈班的城市?)

卡洛·扎卡尼尼(Carlo Zaccagnini)认为,巴比伦世界地图的设计可能保存在于欧洲中世纪的TO地图中。[7]

参见

参考文献

  1. ^ Lewy H., Lewy J., "The Origin of the Week and the Oldest West Asiatic Calendar", The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17 (1943), 1—146.
  2. ^ 2.0 2.1 2.2 British Museum Inv. No.9268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F. E. Peiser ZA 4 (1889) 361-370. First publication of a 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 C. Ball, Light from The East (1899), p. 23.
  4. ^ Horowith 1998, pp. 26, 30.
  5. ^ 5.0 5.1 Edition of the text: Wayne Horowitz, Mesopotamian Cosmic Geography ch. 2 (1998) [=Iraq 50 (1988), 147-165]. Older editions: F.E. Peier ZA 4 (1889), R.C. Thompson, Cuneiform texts from Babylonian tablets 22 48 (1906), E. Weidner, BoSt 6 (1922) 85-93, E. Unger, Babylon (1931), 254-258.
  6. ^ Horowitz 1998, pp. 30, 32.
  7. ^ Carlo Zaccagnini, ‘Maps of the World’, in Giovanni B. Lanfranchi et al., Leggo! Studies Presented to Frederick Mario Fales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5th birthday,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2, pp. 86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