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热带风暴艾利 (2016年)
强热带风暴艾利(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Aere,国际编号:16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22016,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Julia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被命名的风暴。此风暴名称由美国提供,是马绍尔语的风暴之意[1][2]。此名为第3次使用,对上两次是分别在2004年和2011年,当中2004年台风艾利曾吹袭台湾并引发严重泥石流灾害。
强热带风暴艾利 Severe Tropical Storm Aere(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16年9月29日 | ||||||||||||||||||
消散日期 | 2016年10月15日 | ||||||||||||||||||
最低气压 | 975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155 km/h | ||||||||||||||||||
影响 | |||||||||||||||||||
死伤人数 | 1死 | ||||||||||||||||||
影响地区 | 菲律宾(巴丹群岛)、台湾、中国大陆(广东、海南)、香港、澳门、越南 | ||||||||||||||||||
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发展过程
踏入2016年10月,热带辐合带仍位处西北太平洋,活跃西南季候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注 5]使一个低压区在9月29日于密克罗尼西亚北面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9W[10]。副热带高压脊西南侧的偏东气流驱使其快速向西北偏西移动,以时速约25至30公里靠近吕宋海峡,由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的能量被先前莫兰蒂、马勒卡、鲇鱼和暹芭等风暴耗尽,水温稍低不利发展,令系统强度连续多日徘徊低位,组织也显得散乱[11]。与此同时电脑数值预报的运算结果无论在强度还是路径也摇摆不定,路径不断在穿越台湾、逼近珠江口或朝向海南之间反复改变,强度则既有直逼台风,也有未能加强的预测,而预期南下华南沿岸的东北季候风亦导致风暴动向倍添变数[12]。几经挣扎后该低压区在10月4日开始有较明显的对流爆发,日本气象厅在当晚8时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3],并在5日凌晨3时发出烈风警报,表示随后1日内会发展成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9时15分亦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上午9时半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5][注 6],香港天文台也紧随其后,在上午9时45分表示“位于吕宋以东海域的低压区正逐渐增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17];此外台湾中央气象局更罕有地在风暴未命名时已率先在早上8时把该系统升为轻度台风,是继2001年台风玉兔以来首次[18]。因应系统螺旋性渐增,香港天文台在下午6时半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晚上11时亦作出此项升格,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2W[20][注 7];而日本气象厅在翌日(6日)凌晨2时50分把该热带低压正式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艾利,给予国际编号“1619”[注 8],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到上午9时半跟随[14]。
艾利继续稳定西进,穿越吕宋海峡并移入南中国海东北部,该区在莫兰蒂活跃期间海水能量未有大量消耗,水温仍维持在摄氏30度,支援艾利的发展;但受到偏强的垂直风切变[注 9]抑制,卫星云图上可见艾利的对流薄弱,组织仍然松散,低层环流中心暴露,系统南面的外围雨带更从中心处松脱,使其环流大幅缩小[22],香港天文台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因而分别延后至下午6时半和晚上11时,当艾利有更强烈对流活动,以及东沙岛浮标实测测得烈风时,才把艾利升为热带风暴[23][24]。各官方部门均预计艾利会在香港东南面300公里内缓慢移动甚至停滞不前,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带来东北季候风的华北高压区,以及中南半岛上空的赤道反气旋将形成鞍形气压场[注 10],引导气流大幅削弱[24]。往后的预报路径亦分成两派,既有出现较明显南向量,直逼海南一带,亦有朝向雷州半岛,误差范围更遍及广东沿岸。10月7日早上艾利一如所料陷入鞍形场而明显减速,至下午再缓缓向北漂移,同时南中国海东北部垂直风切变减弱,令艾利更有效吸收能量和改善组织,对流云带进一步卷入中心,开始组成中心密集云团[注 11][28],日本气象厅率先在下午2时50分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也在20分钟后(下午3时10分)紧接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14]。但由于艾利间中爆发的对流只属昙花一现,未能长久维持,加上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派出定翼机往艾利中心收集数据,结果未有测得暴风风力,因此香港天文台最终只把艾利的中心风力评为热带风暴上限,没有把艾利进一步升格。
10月8日艾利向偏东北缓行,午后其强度已经开始回落,中心密集云团有迹象瓦解[29],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45分把艾利降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当晚11时半跟随[14];可是到9日午夜后艾利重新组织[30],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于凌晨5时再次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14]。当日艾利仍然几乎停留不动,长时间原地打转大量消耗海水能量,较深处的冷水通过对流作用上翻,能量供应逐渐下降,加上东北季候风补充再次带来较强劲的垂直风切变,最终艾利无法再进一步发展,转向西南移动之际,深层对流被切离[31],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10时20分把艾利降回热带风暴[14];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气象厅更先后于10日早上7时45分和上午9时正把艾利降为热带低压[3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到上午11时亦作出此项降格,并对艾利首度发出最后警报[33],后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5时正亦把艾利降为热带低压。各部门开始预计艾利未能进逼海南一带,只能于海上消散,香港天文台更预料艾利尚未横越香港正南方便减弱为低压区。最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8时20分表示艾利减弱消散,对其停止编号[14],而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时半把艾利降为低压区[34]。11日艾利的中心继续受东北季候风摧残,中心附近深层对流尽失,只余下一个彻底暴露且极浅薄的低层环流中心[33],日本气象厅终在翌晨(12日)8时把艾利降为低压区。
可是艾利的生命史尚未告终,随着其残余低压区向西南推进至海南岛以南水域,原先脱离系统并遗留在该处的强烈云带重新卷入艾利的残余系统,修复低层环流中心并重建中心附近之深层对流,且再次接上西南季候风,恢复水汽供应,同时该海域的水温亦较高,支援艾利重新发展[35]。日本气象厅到13日凌晨2时把艾利的残余低压区再度升为热带低压,至下午3时15分再次对其发出烈风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上午11时对艾利重新发布[35],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紧接在上午11时05分和下午12时半把艾利之残余低压区再度升为热带低压[14][36],然而该两部门一度把重新升格的艾利视为一个全新热带气旋处理,当中香港天文台于事后报告中修正[37]。不过艾利稳步西进,登陆越南中部在即,其发展空间变得有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晚上11时再一次对艾利发出最后警报[38],日本气象厅也在14日午夜12时撤销烈风警报。艾利于凌晨2时登陆越南中部,之后西移深入中南半岛,并受地形摩擦而再度减弱,香港天文台在当晚9时半把艾利降为低压区,而日本气象厅在15日凌晨2时表示艾利减弱消散。
影响
菲律宾
- 当地发布之最高风暴信号:二号风暴信号
由于艾利高速朝向吕宋海峡,预计将为该区带来不稳定天气,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0月5日上午11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艾利集结在巴士古之东南偏东约465公里。艾利入夜后加强为一热带风暴,当局在晚上11时对巴丹群岛、巴布延群岛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艾利移至巴士古之东南偏东约175公里。[来源请求]
台湾
-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台风警报
艾利在10月5日早上增强为轻度台风,并迅速向吕宋海峡一带移动,研判将为台湾周遭外岛带来强风。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上午11时半,即艾利位于鹅銮鼻之东南偏东约580公里时,对台湾东南部海面、兰屿、绿岛、巴士海峡及东沙发布海上台风警报[注 12]。气象局表示沿海地区会有长浪,另外受艾利的外围雨带影响,花东地区、宜兰、屏东、恒春半岛有大雨。艾利在翌晨(6日)8时最接近台湾本岛,在鹅銮鼻之西南偏南约160公里掠过。随着艾利西移远离,气象局于上午11时半表示在下午解除台风警报,最终在下午2时半,即艾利移至东沙以东约230公里时,解除所有台风警报。但艾利东面的雨带不断移入东台湾,导致花莲县、台东县仍有超大暴雨发生,再加上当晚11时52分,台东外海发生里氏规模6级的地震[40],引发多处坍方、落石、泥石流、溪水暴涨及淹水等灾情,其中包括花莲车站、台东车站、鯉魚山等[41][42];翌晨(7日)8时45分,台铁鹿野-山里间受雨势影响,路树倒塌压到电车线,造成电车线断电,二小时后才抢修完成,共影响8列次、旅客约1179人[43];此外海端乡雾鹿村长余元龙更在巡视当地灾况时遭土石掩埋不幸殉职[44]。诸多灾情导致花莲县政府及台东县政府紧急宣布7日下午停班停课,并成立一级防灾应变中心。[45][46]
隔天(8日)气象局持续对基隆市、南投县、高雄市发布大雨特报,新北市、屏东县、宜兰县发布暴雨特报,花莲县、台东县发布超大暴雨特报,并于全台(除台北市、嘉义市)发布陆上强风特报。[47]当日台铁南回线行驶期间遭逢泥石流,台铁随即成立一级应变小组紧急抢修泥石流所影响的铁路区段[48]。由于连日暴雨,台东县卑南乡富源山区土石含水量饱和,该区从7日至8日期间持续地滑[注 13],4户民宅遭地形撕裂,道路更是从上往下位移30米,直至该日下午因当地灾情严重,住户纷纷撤离[50]。艾利对花东影响趋缓后,东北季候风南下,其共伴效应为贡寮区吉林国小带来近2000毫米的惊人累积雨量。
中国大陆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因应艾利在10月6日早上移入南中国海并增强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10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艾利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640公里。国家气象中心特别提到,受南下冷空气影响,艾利的强度和路径变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艾利随后连续4日徘徊南中国海东北部,于汕头南面200公里外掠过,两度达强热带风暴级数,但因环流紧密细小,最终对广东东部沿岸影响不大,当地间中吹6至7级东北风。随着艾利在10月10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解除所有台风预警信号,当时艾利移至香港之东南偏东约320公里。[来源请求]
香港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一号戒备信号
艾利于10月5日傍晚增强为热带低压,香港天文台在下午6时35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指出艾利会在随后一两日穿越南中国海北部,由于艾利环流紧密细小,因此较接近香港时才会带来显著影响;艾利往后动向存在不确定性,该系统与随后南下的东北季候风之互动为关键因素,天文台将密切监察[51]。天文台于10月6日上午10时更新“特别天气提示”,表示当晚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52]。天文台在晚上8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53],当时艾利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420公里[54]。天文台预料艾利的移动速度将会减慢,随后数日其动向存在颇大变数,但在翌晨发出三号信号机会不大[55],后于10月7日早上7时45分表示当日日间发出三号信号机会较低,并提醒市民未来数日离岸及香港以南中国海域风浪会较大[56]。而艾利当日下午停留不动,加上香港主要吹北风,受山形屏蔽影响,普遍风力不大,仅有几阵狂风骤雨,天文台于下午4时45分表示当晚及翌晨(8日)发出三号信号机会较低[57]。艾利于当晚8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260公里掠过[54]。天文台在10月8日凌晨4时45分表示由于预料艾利会在香港200多公里外徘徊,一号信号可能仍需维持一段时间[58],并排除发出三号信号的机会。随着艾利当日下午改为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并转趋减弱,天文台在下午4时45分表示会视乎艾利的动向及强度变化,考虑是否需要维持一号信号[59]。艾利继续向偏东北缓行,短期内对香港的威胁不大,加上香港逐渐受东北季候风补充影响,天文台在晚上10时45分表示会在短期内考虑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0];但晚上高地持续受强风影响,离岸亦间中吹强风,天文台直至9日凌晨3时45分才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1],当时艾利移至香港之东南偏东约330公里。天文台表示,预料艾利在当日与香港保持超过300公里距离,除非艾利明显加强或移近香港,否则天文台将视乎风势决定是否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62]。
澳门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一号风球
随着艾利增强为热带风暴并移入南中国海北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10月6日下午表示考虑当晚悬挂热带气旋信号[63]。气象局在10月7日凌晨12时15分悬挂一号风球,当时艾利集结在澳门之东南偏东约470公里。气象局预料日间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后于当日下午4时表示晚间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10月8日先后于凌晨4时及下午4时分别表示日间及当日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10月9日凌晨4时05分表示一号风球将维持一段时间,后于上午9时45分表示考虑在未来数小时除下所有风球。澳门气象局于下午1时半除下所有风球,当时艾利集结在澳门以东约420公里。[来源请求]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风暴信号
|
下一热带气旋 |
超强台风鲇鱼 | 超强台风莎莉嘉 | |
超强台风鲇鱼 | 二号风暴信号
|
超强台风莎莉嘉 |
台湾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 ||
---|---|---|
上一热带气旋 | 海上台风警报
|
下一热带气旋 |
中度台风梅姬 | 中度台风尼莎 |
中国大陆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下一热带气旋 |
超强台风暹芭 | 强热带风暴蝎虎 |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戒备信号
|
下一热带气旋 |
超强台风鲇鱼 | 超强台风莎莉嘉 |
澳门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热带气旋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风球
|
下一热带气旋 |
超强台风莫兰蒂 | 超强台风莎莉嘉 |
注释
- ^ “气压梯度”是指在一水平距离中的气压变化程度。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间的疏密正好反映着气压梯度的大小:当等压线疏时,表示该区气压梯小,等压线密集,则气压梯大。气压梯度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这其实是由于水平气压差而产生的空气加速度(即单位质量所受的力),推动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而产生风。风力和气压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气压梯度越大,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的速度(即风速)亦愈大。而气压梯度力作用的方向,往往与等压线呈垂直。不过在实际大气中的空气运动还有地转偏向力、地形摩擦力及离心力等作用,因此情况往往复杂得多。而基于气压梯度力,亦可简单解释至热带气旋中心的极强风速,即由于其气压梯度于近中心处甚大所致。[3][4]
- ^ “赤道东风带”位于3公里以上高空,空气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之下形成偏东风。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风系之一,有导引热带气旋向西移动的作用,一般该热带气旋采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行进。[5]
- ^ 东风带[注 2]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低压波动,在天气图或气流图中以倒V字低压槽表示,乃“东风波”。其由东向西传播,槽前有辐散现象,槽后则有辐合;因此东风波左方受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朗,右方则因辐合上升而出现对流性的不稳定天气。有大约一成的热带气旋就是在东风波之扰动中生成。[6]
- ^ “低压槽”指狭长状的低压,或从低压中心向高压处伸展而等压线呈V字形的地方。槽后方气流下沉,槽前方气流上升而有辐合运动,有利对流及雨带的发展。槽线活动的观测在热带气旋预测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至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而东风波[注 3]、热带对流层上部槽(英语:TUTT)所带来的高空辐散会有利热带气旋发展等等。[7]
- ^ “辐合”是指空气汇聚的现象,其中又可分为“气旋式辐合”和“切变式辐合”两种:在地面,空气在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注 1]、地形摩擦力以及离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时针通过等压线,呈螺旋式向低压中心推进,形成风。若低压中心有闭合等压线(例如热带气旋),则因角动量守恒,离心力加大,而进一步平衡气压梯度力,于是产生旋风。同时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上升后地面气压便会进一步下降,此即“气旋式辐合”。而“切变式辐合”则是两种不同风向的气流辐合,而使空气因压迫抬升,这种切变式的辐合通常出现于锋面或低压槽[注 4],和前者辐合的分别只是气旋式的风向变化比较不明显。[8][9]
-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压。[16]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所有于其责任范围内被该部门评定为热带气旋的系统作出编号,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该热带气旋形成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中国海、东海)以W表示;而两位数字则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换言之“22W”即指艾利是年内第22个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
- ^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包括南中国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6),后两位代表艾利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第19个升为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
- ^ “垂直风切变”是指比较一垂直高度中的风速及风向差。[21]由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会干扰对流,使热带气旋的结构受破坏、甚至系统高低层分离,热带气旋必须在垂直风切变较弱的环境才可顺利发展。
- ^ 低压系统位于两个高压系统之间的地区称为鞍形气压场(或称气压鞍、变形场)。鞍形场的出现正是气压高低的相对关系,由于气压两侧较高而中间凹入处较四周低,以鞍形作为比喻,故以此为名。当热带气旋位于鞍形场中时,因缺乏明显的引导气流,热带气旋将会变得移动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且路径不规则。由于两个高压系统皆有引导热带气旋移动的可能性,这使得热带气旋未来行进方向变化多端,因此预测难度较大。鞍形场最常见例子是副热带高压出现弱点时,弱点凹入成鞍形场,凹处有气流辐合及正涡度环流,形成低压系统。而弱热带扰动在此场则得到适当涡度而可能得以加强。[25][26]
- ^ “中心密集云团”是达强热带风暴级别之热带气旋所拥有的一种特征,在卫星云图上所见为一浑圆,集中及具有组织的密集云区在中心附近旋转,通常为积雨云或塔状积云,会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发生。中心密集云层区之下应有相当明显而成熟的螺旋云带,同时伸展到云带之外;当热带气旋进一步增强至台风程度时,风眼也会开始在此处的中心区域形成。[27]
- ^ 台湾中央气象局研判台风的7级风(每小时52公里以上)暴风范围可能吹袭台澎金马地区100公里内海域之前24小时,就会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将可能受吹袭之各海域列入警戒区域,以后每隔3小时发布一张警报单,必要时得加发。[39]
- ^ “地滑”又称山体滑坡,闽南语称“走山”,属地质灾害的一种,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49]
参考资料
-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马绍尔语,风暴的意思
(繁体中文) -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31日).
风暴
(繁体中文) -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大氣流動的方向.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0).(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梯度力.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波.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槽字:槽線.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繁体中文)
- ^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22W檔案. 2016-09-29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英文)
- ^ 歐電腦料風暴重陽近距逼港 天文台長:預報分歧很大. 香港《苹果日报》. 2016-10-04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繁体中文)
-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111800. 2016-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英文)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2016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永久失效链接](简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英文)
- ^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日语)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9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05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繁体中文)
- ^ 無名颱先發海警 氣象局:因距離近,我掌握更多資料. 东森新闻云. 2016-10-05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8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05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繁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2W (Twentytwo) Nr 1.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英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繁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2W (Aere) Nr 2.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英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9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0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24.0 24.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2W (Aere) Nr 5.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英文)
- ^ 财团法人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鞍形場.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鞍.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中字:中心密集雲層區.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2W (Aere) Nr 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2W (Aere) Nr 12.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2W (Aere) Nr 13.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2W (Aere) Nr 15.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英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10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繁体中文)
- ^ 33.0 33.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2W (Aere) Nr 19.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英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10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繁体中文)
- ^ 35.0 35.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2W (Aere) Nr 20.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英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9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10-13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4).(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熱帶風暴艾利報告路徑圖. 2016-11-02 [2016-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4).(繁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2W (Aere) Nr 22.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英文)
- ^ 全国法规数据库. 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 2012-06-07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3).(繁体中文)
-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第097號 10月06日23時51分 規模6.0 臺東縣政府東偏南方 30.8 公里(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2016-10-06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艾利"甩尾 暴雨轟炸淹台東. 华视新闻. 2016-10-0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繁体中文)
- ^ 不敵輕颱肆虐!花蓮車站變威尼斯. 中时电子报. 2016-10-0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路樹壓電車線 台鐵鹿野山里斷電2小時. 中央通讯社. 2016-10-07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繁体中文)
- ^ 巡視災區 村長救災反被活埋. 台湾《苹果日报》. 2016-10-05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台東暴雨成災 多路段坍方封路. 台湾《苹果日报》. 2016-10-0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繁体中文)
- ^ 暴雨狂炸 花東「紫」爆了. 台湾《自由时报》.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繁体中文)
- ^ 颱風外圍環流影響 8縣市大雨、豪雨特報!. 台湾《自由时报》.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繁体中文)
- ^ 火車撞到土石流 台鐵知本到太麻里路線不通. 台湾《自由时报》.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百度百科. 走山. 2015-05-24.(繁体中文)
- ^ 撕裂4民宅、道路位移30米 台東富源山區走山惡化. 台湾《自由时报》.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4號-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連特別天氣提示). 2016-10-05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9號-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連特別天氣提示). 2016-10-0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3號-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10-0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54.0 54.1 香港天文台. 熱帶風暴艾利報告正文. 2016-11-02 [2016-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4).(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7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81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64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7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33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39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00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7號-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10-09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32號-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10-09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繁体中文)
- ^ 氣象局今晚考慮懸掛1號風球. 澳广视新闻. 2016-10-06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
- (英文)台风2000:各气象部门对艾利的预测路径集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太空总署:相关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日本气象厅:数位台风网资料(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619最佳路径数据(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图(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热带气旋年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2W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熱帶風暴艾利路径图、《2016年热带气旋年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22W档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2016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台风数据库——輕度颱風艾利、艾利最佳路径图
- (繁体中文)香港天文台:熱帶風暴艾利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10月热带气旋概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10月天气回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实时天气稿(10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6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3日-14日)、《2016热带气旋年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2016热带气旋年报:熱帶風暴艾利
- (英文)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热带气旋发布存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热带气旋路径年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