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十字型大厦
弹性十字型大厦(英语:Flexi Block[1]),又称标准十字型大厦,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楼宇设计之一,于1981年至1991年间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楼宇所使用。
介绍
弹性十字型大厦是房委会为居者有其屋计划而度身设计的楼宇,于1980年发表,目的旨在提供更多单位种类和大小予住户选择、以及进一步减低成本[2];弹性十字型大厦设有三款设计,外观颇为相近、而且皆为十字形[1]。
弹性十字型大厦可分为三种设计,并在不同时期诞生、兴建及落成:
大厦内部设计
三款弹性十字型大厦设计颇为近似,譬如每幢楼宇都设有三部升降机通往不同楼层,而且都设定每层单位数目为8个,单位主要是以2房及3房(3房仅出现于一型)的间格为主,户型间隔分布平均对偶。相比旧十字型,弹性十字型的特点是在每个单位大门旁的厨房开辟多一个窗户,供单位通风或业主晾衫之用[3]。
然而,弹性十字型大厦与所有同期房屋署的大厦设计均存在相同问题,例如“去水渠”是安装在室内,万一维修保养不宜便可能出现异味,并容易传入单位[4]。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香港宪报》使用的官方名称 |
---|---|---|
弹性十字一型 | Flexi 1 | 第一类标准十字型大厦[5] |
弹性十字二型 | Flexi 2 | 第二类标准十字型大厦[5] |
弹性十字三型 | Flexi 3 | 第三类标准十字型大厦 |
弹性十字一型
相比二型及三型,一型是属于较早期的设计(不过采用二型设计、位于柴湾的怡翠苑却比“采用一型设计而且最早竣工的屋苑”还要更早竣工入伙);每幢大厦设有四只翼;当中两只翼各自拥有2个3房单位,另外两只翼则各自拥有2个2房单位[6]。大厦的升降机系统、照明、楼梯等公用设施都集中在中央,对使用者更为便捷和达到高效率目的[1]。
弹性十字二型
每幢大厦设有四只翼;当中两只翼各自拥有2个2房单位、包括一间小型储物室,另外两只翼同样拥有2个2房单位(但为另一款设计,而且比先前两只翼显得扁而窄身)[6][7] 。大厦的升降机系统、照明、楼梯等公用设施都集中在中央,其设计与一型无异[1]。
弹性十字三型
弹性十字三型于1984年发表,为基于弹性十字一、二型改良而成的新设计[5];三型是属于较晚期的设计,不论是单位布局等都有别于前两款设计,但其公用设施布局则没有太大改变。每幢大厦的楼层数目比同系列前两款更高,不过同样设有四只翼;当中两只翼各自拥有2个2房单位,另外两只翼同样拥有2个2房单位(但为另一款设计,不但比先前两只翼显得长身,当中每个单位内有一间房间更附有窗台) 。大厦的升降机系统、照明、楼梯等公用设施都集中在中央,其设计与一型及二型无异[1]。
现况
随着和谐式、新十字型及康和式等新型楼宇设计的出现,房屋署已逐渐减少采用弹性十字型设计,并最终于1991年停止使用。
不过,房委会于2000年制订全新楼宇设计、并且名为“灵活式大厦”,此崭新的大厦设计大致以弹性十字型(尤其是外观)、新和谐一型及新十字型(楼宇内部布局及单位数目)为蓝本,并考虑到可以为公共房屋与资助房屋(居者有其屋)之间作出互换,提高相关效率;然而,灵活式大厦设计最后仅用于石排湾邨碧蔚楼及碧绿楼(两者均设计作居屋,可见于其翼尾采用三睡房大型单位设计),同时因应“孙九招”要求房委会停售居屋、而遭到放弃推广至其他屋苑使用;随后房委会往后兴建的屋邨及居屋都以非标准设计大厦取代灵活式大厦等标准设计大厦。让出租公屋与居屋之间同样达到“互换性”并藉以降低建筑成本。
相片集
-
全港首个采用弹性十字二型楼宇设计的屋苑 - 怡翠苑
拥有弹性十字型大厦的居屋屋苑
“楼宇数目”仅显示屋苑内属于弹性十字型大厦的数目,并不代表屋苑所有座数(如:祥和苑当中的“单方向长型 - 和亨阁”则不会计在下表“楼宇数目”内)。
详细资料罗列(如:屋苑地址、单位数目、首次推出售价等)请阅览香港资助出售房屋列表;有使用多弹性十字型大厦的楼宇,则请到访相关屋苑条目阅览“屋苑资料”。
港岛 | |||||
---|---|---|---|---|---|
所属地区 | 屋苑名称 | 楼宇类型 | 楼宇数目 | 落成年份 | 相片 |
东区 | 怡翠苑 | 弹性十字二型[7] | 3 | 1981年 | |
南区 | 渔安苑 | 弹性十字三型 | 7 | 1988年 | |
合计 | 10 |
九龙 | |||||
---|---|---|---|---|---|
所属地区 | 屋苑名称 | 楼宇类型 | 楼宇数目 | 落成年份 | 相片 |
黄大仙区 | 琼山苑 | 弹性十字一型 | 6 | 1982年 | |
观塘区 | 安基苑 | 弹性十字一型 | 4 | 1982年
1984年 |
|
祥和苑 | 弹性十字一型、二型[6] | 5 | 1984年 | ||
乐雅苑 | 弹性十字二型 | 6 | 1984年 | ||
振华苑 | 弹性十字三型 | 1 | 1990年 | ||
康田苑 | 弹性十字一型 | 3 | 1982年 | ||
合计 | 25 |
新界 | |||||
---|---|---|---|---|---|
所属地区 | 屋苑名称 | 楼宇类型 | 楼宇数目 | 落成年份 | 相片 |
大埔区 | 宏福苑 | 弹性十字二型 | 8 | 1983年 | |
沙田区 | 愉田苑 | 弹性十字一型、二型 | 7 | 1982年
1983年 |
|
景田苑 | 弹性十字二型 | 6 | 1983年 | ||
嘉田苑 | 弹性十字三型 | 6 | 1987年
1988年 |
||
屯门区 | 兆康苑 | 弹性十字一型、二型[8] | 20 | 1982年
1984年 |
|
葵青区 | 贤丽苑 | 弹性十字三型 | 2 | 1991年 | |
合计 | 49 |
在1981年至1991年期间,弹性十字型大厦总数为:10(港岛居屋屋苑)+25(九龙居屋屋苑)+49(新界居屋屋苑) = 84座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香港地方. 香港地方 | 建設及建築物 | 居屋樓宇類型 (HTML).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中文).
- ^ 香港房屋委员会. 1980-1981年度香港房屋委員會工作報告. 香港: 香港房屋委员会. 1981年: 第39页.
- ^ 居屋樓則的演變.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壹周刊 NEXT. 「風車型」vs「彈性十字型」 邊款內置去水渠臭到冤 (录像片段). 2017-05-04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 ^ 5.0 5.1 5.2 香港房屋委员会. 1984-1985年度香港房屋委員會工作報告. 香港: 香港房屋委员会. 1985年: 第54页.
- ^ 6.0 6.1 6.2 [1]
- ^ 7.0 7.1 存档副本.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