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藩
彭楚藩(1884年—1911年10月10日),又名泽藩,一名家栋,字青云。清末革命党人士,湖北鄂城人,武昌起义前的清晨被清朝湖广总督瑞澂处斩,彭楚藩与刘复基、杨洪圣一同就义,是为“彭刘杨三烈士”。
彭楚藩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4年或1887年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 |
逝世 | 1911年10月10日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 |
死因 | 斩首 |
墓地 |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西山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彭泽藩、彭潭藩 |
籍贯 | 湖北省鄂城县华容镇凉亭村 |
教育程度 | 私塾 湖北宪兵营学堂 |
职业 | 革命家 |
活跃时期 | 20世纪初 |
知名于 | 促成辛亥革命爆发 |
政党 | 日知会 共进会 文学社 |
生平
早年经历
彭楚藩少时就读于私塾,后在私塾当教师。稍长,阅读《猛回头》、《革命军》等报刊决定投笔从戎。1906年,时投湖北新军炮队。随后因刘静庵在军中传播反清革命思想而与之相识,彭楚藩随后加入刘所创办的日知会,先为会员,后在组织中推选为评议。[1]后来日知会参与的萍浏醴起义失败,日知会组织被破坏,彭楚藩因牵涉其中而被炮队开除。[1]
筹备起义
此后彭改名“楚藩”,改考入湖北宪兵营学堂,毕业后任宪兵什长,借职务之便打探清政府之秘密以联络革命党人。1911年加入文学社,当年,革命党人欲发动起义,在鄂组织以文学社及共进会最为得力,为协调两组织,彭又加入共进会。9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彭楚藩任军事筹备员之一。湖北革命党人原计划在中秋节当日发动起义,然因准备不足遂推迟至10月11日。[1]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搬运炸弹失手爆炸后,巡捕前去搜查时搜出革命党人名册,随后清政府戒严三镇。革命党人意料到清政府必然按照名单抓捕,当日下午彭楚藩等六人得知消息后在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总部暨总指挥部开会,湖北革命军总司令蒋翊武临时决定将起义时间推迟,在彭楚藩的坚持下决定提前至当晚12时。但未至12时,一干人等便被闻讯赶来的清军逮捕,其中五人被捕,仅蒋翊武逃脱。[1]
审讯及就义
当晚,湖广总督瑞澂遣参议官铁忠、武昌知府双寿、汉阳知府张灯会审彭楚藩。铁忠见彭楚藩著宪兵服,不想牵连自己当宪兵管带的妹夫,而欲为彭楚藩开脱。但彭楚藩直接自首自己是革命党,甚至在会审中厉声大骂清政府。[1]
“ | 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 ” |
此后瑞澂发往清廷的电奏中提到彭楚藩“语尤狂悖”。[2]
10日晨,由湖广总督瑞澂下令,彭楚藩、刘复基、杨洪圣三人被斩首。
后续
此后瑞澂在戒严搜查中还发现有一名单,发现有七十二名军人加入了革命党,是以当日在军中大肆搜捕潜伏于军中的革命党人,一时间新军人心惶惶。当晚该营后队二排哨长(即今排长)陶启胜巡查各处时,发现两名革命党人金品臣、程定国值班时睡觉且私藏子弹,遂发生冲突,枪击陶启圣。[3]随后共进会总代表熊秉坤立即宣布举事,即武昌起义。
纪念
武昌有以三人姓命名的彭刘杨路。1931年在他们被处死的湖广总署东辕门旧址,现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建立了“三烈士亭”,亭中立石碑一块,上书“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1991年武昌首义80周年之际武昌区人民政府举办首义文化节,在武昌阅马场树起了彭刘杨三烈士的塑像。
三烈士均入祀台北国民革命忠烈祠。
影视
参考文献
- 图书方志
- 徐友春主编. 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補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中文(中国大陆)).
- 鄂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鄂州市志(1885-1987).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ISBN 7-101-02561-7 (中文(中国大陆)).
- 期刊
- 松本生. 上諭集. 燕尘. 1911, 第10号 (4): 34–36. doi:10.11501/1468557 (日语).
- 刘一曙. 辛亥革命烈士彭楚藩就义前后. 纵横 (杂志. 2009, 第12期. ISSN 1004-3586 (中文(中国大陆)).
- ^ 1.0 1.1 1.2 1.3 1.4 鄂州市志(1885-1987)(2000年),第884页
- ^ 上谕集(1911年)
- ^ 张云宽. 教授冯天瑜:武昌首义第一枪并非熊秉坤打响. 新华网-湖北频道. 湖北日报.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4)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