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批判(法语: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是由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提出的传播学概念。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批判定义为“自愿被控制的时空”这是列斐伏尔针对于1950~1960年代欧美地区的社会结构的发现,并且将其分支为三个层面,分别为下层结构(生产技术与手段)、中层结构(生产为其中心的社会关系)、上层结构(意识形态)所组合而成。而经过资本主义的演进,到了1960年代开始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经过变化,三个层面就变成了一种以“透过消费塑造出被控制的行动个体”。

列斐伏尔的现代社会三层论

由下层结构往上延伸至上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结构(经验)被迫强制适应的日常生活 → 中层结构(想像)具有隐喻与转喻的功能,利用其语句构成了社会的关系 → 上层结构(意识形态)所指的是消费、广告、时尚、旅行等等。

具体而言,三层结构的含义是:

  • 下层结构(经验):使人表现出强制或适应的一个层面,下层结构指的是在我们的思想中视为理所当然的合理状态;如工作与消费,我们已经将努力的工作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这是因为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告诉我们,如果你努力的工作就可以得到好的收入,而我们若是得到好的收入就可以用这笔薪水来消费犒赏自己努力工作所付出的辛劳。
  • 中层结构(想像):利用隐喻或者是转喻来控制消费者的思维,如购买汽车或者是房子并不因为单纯的认为购买汽车是为了用来把它当成代步工具,或是认为买房子就是认为想要有一个可以适合自己居住的场所,而是我们都将汽车和房子视为地位、成就与名声的象征。
  • 上层结构(意识形态):控制消费者,上层结构就是一个控制消费者的层面,这个层面将消费视为至高无上的思想,就以中层结构中所讲诉的汽车来举例,中层结构会去购买汽车是因为汽车象征著名誉、成就、社会地位,而塑造汽车形象的就是我们常见的“广告”,广告影响着消费者,并且不停的向消费者传达着“快来消费!”的声音,就如同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主张“现代人的意识是透过消费次系统而被多元的控制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