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双锯鱼

棕尾双锯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雀鲷科的其中一

棕尾双锯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鲈型目 incertae sedis
科: 雀鲷科 Pomacentridae
属: 双锯鱼属 Amphiprion
种:
棕尾双锯鱼 A. fuscocaudatus
二名法
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Allen, 1972

分布

本鱼分布于西印度洋区,包括塞舌尔群岛海域。

深度

水深5至30米。

特征

本鱼体侧扁,口小。体红棕色,下颔、下腹部、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尾柄与尾鳍白色,体具2条白色粗横带,一条在眼睛后方,一条从背鳍中间延伸至肛门处,背鳍硬棘11枚;软条15至16枚;臀鳍硬棘2枚;软条14枚。体长可达14公分。

生态

本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潟湖,常和海葵共生,因为它的皮肤对海葵的毒液有免疫能力,故躲在海葵中,不啻是得到良好的保护,有严格的统治阶级,最大且最具攻击性的是雌鱼,位于顶部。一群中只有两只小丑鱼,一雄一雌,透过体外受精进行繁殖,是连续雌雄同体,先发育成雄鱼,成熟后变成雌鱼,以藻类浮游生物为食。

相似种

经济利用

多为观赏鱼,不供食用。

参考文献

  1. ^ Myers, R.; Rocha, L.A. & Allen, G. 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2017: e.T188508A1885612. doi:10.2305/IUCN.UK.2017-2.RLTS.T188508A1885612.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