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天龙
《极速天龙》(英语:Full Throttle)是美国游戏商LucasArts于1995年推出、由提姆·谢弗所监制设计以重型电单车车队帮派为主题的电子冒险游戏。该作品的高清重制版本则由Double Fine Productions开发;计划在2017年期间发行。[1]
极速天龙 | |
---|---|
| |
类型 | 冒险 |
平台 | DOS Mac OS |
开发商 | LucasArts |
发行商 |
|
总监 | 提姆·谢弗 |
设计师 | 提姆·谢弗 |
编剧 | 提姆·谢弗 戴夫·葛罗斯曼 |
程序 | 史蒂芬·R·萧(Stephen R. Shaw) |
美术 | 陈彼得 |
音乐 | 彼得·麦康奈尔 |
引擎 | SCUMM INSANE iMUSE |
模式 | 单人 |
发行日 |
|
剧情
在未来世界中,车辆工具都改以悬浮在半空中的技术方式移动,使得传统轮胎车具成为逐渐被淘汰的产物。而麦尔坎·科雷(Malcolm Corley)先生是少有的仍持续制造贩售重型电单车之企业家。某日科雷在路上碰到率领着一群重型电单车车队、名为班(Ben)的男子后对他产生了兴趣,便前往班所待的酒吧想与他碰面。[2]
于酒吧和班交谈甚欢的科雷立即成为朋友,而科雷向班表示自己因受病情折磨、自觉不久即将离世,而希望死前能让班的车队陪同他前往一场股东会议。就在班谢绝科雷的提议后,一直待在一旁、内心暗藏着想谋害科雷先生盘算、以掌控企业大权的科雷合伙人亚德里恩·里普伯格(Adrian Ripburger)表示着想找班到外头聊上几句。[3]
当里普伯格把班带到酒吧外头后,偷叫了埋伏在一旁的手下将班给击昏丢到垃圾箱里。之后里普伯格叫手下假冒成班;将班的车队给引开,并流放出班有意与科雷先生合作的假消息。[4]
就在班从垃圾箱里醒来后,不久得知自己的车队遭里普伯格给骗走。而愤怒前去追击里普伯格的班,即将面临一场他被陷害为暗杀科雷先生的凶手、得洗刷自己遭到冤屈的危机。[5]
玩法
《极速天龙》采用着LucasArts之游戏引擎SCUMM所改良简化的操作界面,当玩家用鼠标移至想进行确认的物品或人物时;以左键点选不放后会呼叫出有着重金属风格图标的功能菜单。菜单当中骷髅头图像有着“查看”与“对话”的功能,手与靴子的图像则分别有“拾起物品”和“踹开物品”的动作。[6][7]
作品内容虽为冒险游戏,但在部分桥段中会成以动作游戏形式来闯关,像是玩家会操控游戏主角班在公路上骑着电单车、边殴打其他遇到的重型电单车骑士以获取对手身上重要道具。[3][6]
开发
经纬
此为提姆·谢弗首次独力担任游戏监制的作品,游戏灵感来自于谢弗从一位旅行者讲述他前往位在阿拉斯加里几间让电单车骑士聚集的酒吧中;所经历碰到的事情。在听完对方的故事后让谢弗产生“从某方面来看,电单车骑士车队给人的感觉也像是一种海盗,有着自成一格的行事方式与规范。”想法,而觉得可作为游戏设定的来源。[8]
之后谢弗开始找寻有关与此方面相关的资料,包括阅读由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撰写以重型电单车骑士为题材的1966年小说《Hell's Angels: The Strange and Terrible Saga of the Outlaw Motorcycle Gangs》。[8]另当时《极速天龙》的开发预算为150万美元。[9]
起初谢弗曾打算设计一个让游戏主角班食用有迷幻效果的乌羽玉后;经历了一场幻觉历险的桥段,该点子之后虽未采用在游戏里,但谢弗将此灵感改编用在后续的2005年游戏《疯狂世界》中。[10]
配音
《极速天龙》邀请多名影星为游戏中人物配音,其中主角班的配音员为曾在电视剧《荒野女医情》、电影《准午前十时》演出的罗伊·康拉德(Roy Conrad)担任,另外在LucasArts母公司卢卡斯影业的科幻电影系列《星际大战》中饰演要角卢克·天行者的马克·哈米尔;则替游戏头号反派亚德里恩·里普伯格配音。[6][11]
音乐
游戏中的配乐除由彼得·麦康奈尔担任外,另找来加州地方摇滚乐团The Gone Jackals合作,[12]The Gone Jackals除提供《Legacy》、《Born Bad》、《Drop the Hammer》等曲目用于游戏片头及结尾外,还与彼得·麦康奈尔合作;以“粉肠威士忌衬衣”(Chitlins, Whiskey and Skirt)的虚构乐团组合名义,弄了一首乡村风格乐曲《Increased Chances》于游戏里。[13]
而当时用在游戏中的歌曲,另外汇整收录在The Gone Jackals的1995年夏季专辑《Bone to Pick》中;并作为该游戏的原声带发行。[7]
评价
评价 | ||||||||
---|---|---|---|---|---|---|---|---|
|
游戏资讯网站GameSpot认为纵使《极速天龙》有着一些过关物品掺杂在画面中、让人难以辨识出的缺陷,但整体上丰富的故事性及角色塑造可让人忽视这些小问题。[16]冒险游戏评论网站AdventureClassicGaming则认为剧情中间改成要在路上飙著电单车;与遇到的电单车骑士对打来抢夺对方身上道具之内容是一段最令人烦躁的部分,因为若对打结果输掉;玩家有可能失去原本抢来的道具,变成又要再重头来过一次。[17]
杂志部分《软件世界》表示《极速天龙》虽然角色造型及配音都相当出色,但角色在性格上的表现深度较浅;让玩家较难融入游戏里的故事、或对剧情转折产生共鸣。[6]《新游戏时代》则大力称赞《极速天龙》中逼近电影效果的互动式手法表现,认为超出该期间另一款同样主打互动风格的游戏《银河飞将III》水准。[18]《电脑玩家》给予《极速天龙》5颗星中4.5颗星的高得分外,并反应在玩完游戏有着令人怅然若失的感触。[19]
而列举必玩经典电子游戏作品的书籍《1001 Video Games You Must Play Before You Die》,有将《极速天龙》列为清单作品之一。[11]
中止续作
于2000年春季LucasArts曾计划推出名为《极速天龙:复仇》(Full Throttle:Payback)的续作,当时因提姆·谢弗已离开LucasArts,便改让曾在《极速天龙》里处理过场游戏动画的赖利·艾亨以及美术协助的比尔·提勒;分别负责续作的开发计划以及美术指导。该续作内容描述著原先的游戏主角班得知地方政府和其它心怀不轨的企业;计划将要把使用轮胎运行的车具所利用之道路给废除,而班与其他使用轮胎车具的一行人,将为了他们行驶的权利而战。[20]于2000年11月时《极速天龙:复仇》虽已完成约40%的美术制作以及25%的游戏关卡,[20]但在2001年期间赖瑞·艾亨和比尔·提勒随后提出离职请求后,《极速天龙:复仇》的开发便无疾而终。
而在2002年中LucasArts再次推出用于PlayStation 2、Xbox等游戏机平台;名为《极速天龙:地狱之轮》(Full Throttle:Hell on Wheels)的新续作开发企划,且该新作品内容为动作冒险的类型游戏。《极速天龙:地狱之轮》的故事情节则是班发现他过去所待的地盘遭不明电单车车队帮派所摧毁,而班将与他的友人一同合作打击对方所计划更邪恶的阴谋。[20]当时LucasArts指派了西恩·克拉克担任此游戏主要开发者,并有在2003年E3会场上释出《极速天龙:地狱之轮》Demo画面。但就在E3展出后没多久LucasArts宣布了取消开发此游戏的消息,当时LucasArts的总裁西蒙·杰佛利(Simon Jeffery)对此表示“虽然不想辜负《极速天龙》的游戏迷,但请大家理解这是因为LucasArts只愿意呈现最好的游戏作品给各位。”,而《极速天龙:地狱之轮》被点出的问题包括游戏里的3D立体图形画面比不上该时期其它游戏公司作品水准、以及提姆·谢弗未有回归LucasArts参与续作开发的可能,而另一突发的情况为最初替游戏主角班配音的罗伊·康拉德在2002年因癌症去世。
后续以评论冒险游戏为主的网站AdventureClassicGaming认为在曾担任过《极速天龙》开发的人员逐一离开LucasArts、以及LucasArts逐渐放弃投入冒险游戏市场的情况下,《极速天龙》难有出现第三次进行续作开发的机会。[20]
重制版本
极速天龙重制版 | |
---|---|
| |
平台 | Linux OS X PlayStation 4 PlayStation Vita Windows |
开发商 | Double Fine Productions |
发行商 |
|
设计师 | 提姆·谢弗 |
音乐 | 彼得·麦康奈尔 |
引擎 | SCUMM |
发行日 |
|
提姆·谢弗所成立的游戏公司Double Fine Productions;在重制发行了如《神通鬼大》之类过去谢弗于LucasArts期间所开发的冒险游戏后,也在2015年12月5日发布将进行把《极速天龙》给重制的消息。[21]
新的重制版本将适用于PC、PlayStation 4等平台,并宣布将在2017年期间推出。[22][23]
参考资料
- ^ Spaff. Announcing Full Throttle Remastered!. Double Fine Productions. 2015年12月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26日).
- ^ 刘稼禹. 一路狂奔至天涯的盡頭:極速天龍. 电脑玩家 (台湾: 电脑玩家杂志社). 1995年7月, 48期: 90页.
- ^ 3.0 3.1 3.2 刘稼禹. 一路狂奔至天涯的盡頭:極速天龍. 电脑玩家 (台湾: 电脑玩家杂志社). 1995年7月, 48期: 91页.
- ^ 贾卓伦. 完全攻略:極速天龍. 软件世界 (台湾: 智冠科技). 1995年8月, 77期: 134页.
- ^ Super New Files:極速天龍. 软件世界 (台湾: 智冠科技). 1995年4月, 73期: 8页.
- ^ 6.0 6.1 6.2 6.3 Lucifer. 遊戲獵人:極速天龍. 软件世界 (台湾: 智冠科技). 1995年8月, 77期: 121页.
- ^ 7.0 7.1 林义杰. 新片進行式:極速天龍 Full Throttle. 新游戏时代 (台湾: 第三波文化事业). 1995年7月, 25期: 131页.
- ^ 8.0 8.1 Put Your Lips on That. Double Fine Adventure!. Double Fine Productions. 事件发生在 6分30秒. 2012年10月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4日).
- ^ Fred Dutton. Double Fine Adventure passes Day of the Tentacle budget. Eurogamer. 2012年10月2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4日).
- ^ Hilary Goldstein. Tim Schafer: A Man and His Beard. Yahoo! Video Games. 2005年2月3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7日).
- ^ 11.0 11.1 Tony Mott. 1001 Video Games You Must Play Before You Die. 2013年10月7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5日).
- ^ Lucifer. 遊戲獵人:極速天龍. 软件世界 (台湾: 智冠科技). 1995年8月, 77期: 120页.
- ^ Luke Plunkett. Balls To The Wall, It's The Rock 'N' Roll Video Game Soundtrack. Kotaku. 2011年2月11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11日).
- ^ Full Throttle. GameRankings.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9日).
- ^ Full Throttle. Metacritic.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0日).
- ^ Jeffrey Adam. Full Throttle Review. GameSpot. 1996年5月1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
- ^ Kenneth Wilson. Full Throttle. AdventureClassicGaming. 2008年11月1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6日).
- ^ 林义杰. 新片進行式:極速天龍 Full Throttle. 新游戏时代 (台湾: 第三波文化事业). 1995年7月, 25期: 130页.
- ^ 刘稼禹. 一路狂奔至天涯的盡頭:極速天龍. 电脑玩家 (台湾: 电脑玩家杂志社). 1995年7月, 48期: 94页.
- ^ 20.0 20.1 20.2 20.3 Marshall Ratliff、Philip Jong. The rise and fall of Full Throttle: a conversation with Bill Tiller. AdventureClassicGaming. 2008年8月26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1日).
- ^ Dante D'Orazio. LucasArts classic Full Throttle is getting remastered on PS4 and PS Vita. The Verge. 215年12月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6日).
- ^ Dave Tach. Full Throttle Remastered announced, coming to PS4 and Vita (update). Polygon. 2015年12月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7日).
- ^ Jeffrey Matulef. Full Throttle Remastered coming to PS4, Vita and PC in 2017. Eurogamer. 2017年12月5日 [2016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