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奥比奥河

智利河流

比奥比奥河(西班牙语:Río Biobío[2] [3][4]智利的第二长河,仅次于最长的洛阿河﹙Loa﹚。它发源于安地斯山脉依卡马湖﹙Icalma Lake﹚和加列图湖﹙Galletué Lake﹚,流经了380公里而进入太平洋阿劳科湾﹙Gulf of Arauco﹚。

比奥比奥河
地图
流域
源头 
 • 位置加列图湖
 • 海拔1,160 m [1]
河口太平洋阿劳科湾
流域面积24,264 km² [1]
流经国家智利
本貌
长度380 km [1]
流量899 m³/s

比奥比奥河主要的支流为马耶科河﹙Malleco﹚和拉哈河﹙Laja﹚,其所形成的比奥比奥流域是智利的第三大集水区,仅次于第一大的洛阿流域和第二大的贝克﹙Baker﹚流域。比奥比奥河是智利境内最宽的河,平均河流的两对岸距离宽度为1公里。在康塞普西翁城市的大都会区,有四座跨河大桥提供各区域的连络,分别为比奥比奥铁路大桥、比奥比奥桥、胡安帕布罗II桥﹙Juan Pablo II Bridge﹚以及拉可兰桥﹙Llacolén Bridge﹚。

在接近出海口的康塞普西翁城市之比奥比奥河

路线

比奥比奥河发源于加列图湖的东岸,向东流几公里之后,经由一条小溪流汇合了依卡马湖的水源,然后改变方向往西北延伸,蜿蜒地流经广大的安第斯山脉并汇合了一些较小支流的水流,例如隆基迈河﹙Lonquimay﹚和拉韦峰河﹙Rahue﹚。

隆基迈河吸收了内华达山脉一些冰河的水源并流过隆基迈城市附近。在和拉韦峰河汇流并顺流而下后,此比奥比奥河的上游,当地称为奥图比奥比奥﹙Alto Bío Bío﹚,开始快速地奔流过许多崇山峻岭中的狭窄山谷并到达低海拔地区;接着它在低海拔的集水区内流入了拉尔科水坝﹙Ralco Dam﹚。在水坝之后,比奥比奥河沿着卡拉齐﹙Callaqui﹚火山西南支脉的的边缘蜿蜒而下,最后流入潘戈水库 ﹙Pangue Reservoir﹚。

在到达中间纵谷﹙Intermediate Depression﹚区之后,比奥比奥河汇合了杜克廓﹙Duqueco﹚和布雷奥﹙Bureo﹚河,并流经了一片相当平坦的平原。此时河流的宽度增加了60到120米,而水流速度也明显地降低,使得某些区域容许船只的航行。在河流的中间段,另外一条河流布拉沃﹙Vergara﹚在纳西缅托﹙Nacimiento﹚市的附近汇入了比奥比奥河,连同前端汇入的马耶科、拉韦峰等河所提供的大量水源,形成了一个广大的流域,建构一片西北向而平行网状的流域面积。比奥比奥河流域贡献了阿劳卡尼亚大区的北安第斯山部分之大部分面积。

在和布拉沃河合流之后,比奥比奥河又陆续汇合了由纳韦尔武塔﹙Nahuelbuta﹚区向东流的塔伯里布河﹙Tavolevo﹚、由东部安地斯山麓丘陵而来的瓜基河﹙Guaqui﹚以及由纳韦尔武塔区东部斜坡北端由东向西流的雷里河﹙Rele﹚。

在智利海岸区的东部接近圣罗森多﹙San Rosendo﹚市和拉雅﹙Laja﹚市附近,比奥比奥河汇合了其最主要的支流拉雅河。在此之后,河流的宽度明显地增加,在太平洋的出海口,接近大康塞普西翁﹙Gran Concepción﹚的圣佩德罗迪拉柏芝﹙San Pedro de la Paz﹚附近,达到两公里的距离。[5]

历史

比奥比奥的名称来自于智利的马普切语﹙ Mapudungun ﹚。在阿劳卡尼亚战争末期,比奥比奥河成为南方马普切人自治区阿劳卡尼亚和北方西班牙人统治区智利王国的传统疆界。河流的南方领域一直到1880年代才经由一系列的阿劳卡尼亚绥靖战争而最终归并于智利

比奥比奥河从出海口一直到纳西缅托﹙Nacimiento﹚市曾经可以航行船只。然而由于在20世纪中的大量采伐树木,使得上游土壤受到严重地侵蚀而导致下游泥沙的大量淤积,造成无法进行船运交通。

在1980年代初期,比奥比奥河曾经是世界公认最好的急流漂筏﹙whitewater rafting﹚地点之一,透过七天安排的行程,可以让旅游者游览一些智利的原野地区。但是那时智利的国营电力公司恩德萨﹙Endesa﹚不顾环保人士的强烈抗议,建筑了潘戈水坝﹙Pangue dam﹚,导致除了急流漂筏地点的丧失之外,在当地居住了好几世纪的土著佩文切﹙Pehuenche﹚人,也跟着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Cuenca del río Biobío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5-13.
  2. ^ [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3. ^ [2][永久失效链接], 1911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ia 1911encyclopedia.org
  4. ^ [3][永久失效链接], The Inventory of Conflict & Environment (ICE), American University
  5. ^ EVALUACION DE LOS RECURSOS HIDRICOS SUPERFICIALES EN LA CUENCA DEL RIO BIO BIO[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