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系统
焦点系统(Austronesian focus system; symmetrical voice),又称南岛型配列(Austronesian alignment)、菲律宾型配列(Philippine-type alignment)、菲律宾式语态系统、南岛语式语态系统等,是一类在形态学上“不寻常”的格配列系统,这类配列系统混合了作通型配列和主宾型配列的特性。有此类系统的语言可见于台湾、菲律宾、婆罗洲、苏拉威西北部、马达加斯加和关岛等地,此外亦可见于语言学家所构拟的原始南岛语中(然此外,此系统的残余只见于像古爪哇语和马来语等其他南岛语系的语言之中)。
描述
多数的语言都具有一个“及物”的主动语态和一个“不及物”的被动语态或反被动语态这两个语态,并将之用于论述所指涉的对象上。使用此类“菲律宾式”系统的语言则有两个及物语态,其中一种类似于作-通格语言的主动语态;而另一种则类似主-宾格语言的主动语态。在用此类“菲律宾式”系统的语言中,这两种语态在功能上分别近似于其他语言的主动语态和被动或反被动语态。
在此种系统中类似作-通格语言主动语态的语态,在过去常被称为“被动语态”,而其类似主-宾格语言主动语态的语态,在过去常被称为“主动语态”;然而,这样的称呼是具误导性的,此尽管没有其他替代性的称呼被广泛接受,因在现在这种称呼是比较不偏向使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南岛语系那样的“被动语态”往往是预设的语态,而真正的被动语态则往往是第二语态(secondary voice)之故。目前对于这些语态的称呼,其中一个较为广泛提案,是将其类似作-通格语言主动语态的语态称为“受事焦点语态”(patient trigger,并同时将其类似主宾格语言主动语态的语态称为“施事焦点语态”(agent trigger)等,这些语态的这种名称,是源自语义学中对及物动词句中用于执行动作者和接受动作者的“施事者”(agent)和“受事者”(patient)之类的称呼的。
各种语态系统其各核心论元的格的形式分述如下:
各种配列系统 | 不及物动词各核心论元的格 | 及物动词各核心论元的格 | 第二语态中各核心论元的格 |
---|---|---|---|
主宾格语言 | 主格 (和施事者(Agent)的格相同) |
主动语态 | 被动语态 |
主格(施事者) | 主格(受事者) | ||
宾格(受事者) | |||
作通格语言 | 通格 (和受事者(patient)的格相同) |
主动语态 | 反被动语态 |
通格(受事者) | 通格(施事者) | ||
作格(施事者) | |||
焦点系统 |
“直接格”(direct case) (两种及物语态共同的格) |
受事焦点语态 | 施事焦点语态 |
“直接格”(受事者) | “直接格”(施事者) | ||
作格(施事者) | 宾格(受事者) |
此种系统的各个格,其行为只和在其他语言中与之有相同名字的格类似,因此以括号标注(像例如“直接格”常被称作“主格”或“通格”等。)。在塔加洛语等一些语言中,其“作格”与属格有着相同的形式,但在作-通格语言中,作格的形式常常和属格或方位格等斜格性的格有着相同的形式。
约翰‧林区(John Lynch)等在2002年(p. 59)曾举出此系统在构拟的原马来─波利尼西亚语(Proto-Malayo-Polynesian)中范例(加*号者为构乙的形式)。一般的句子以动词开头,并以“直接格”词组结尾。其语态则借由动词词缀标明,像后缀-ən被用以标明受事焦点语态;而中缀⟨um⟩则被用以标明施事焦点语态等。在现代菲律宾语中,这种些语态的差别常会带有限定性的差异(如英语a和the间的差异),而其先祖语言也被假定有此种差异存在。
*ka'ən-ən na manuk a wai 吃-(受事焦点标明) (作格) 鸡 (直接格) 芒果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只鸡正在吃那颗那芒果”或“那颗芒果正在被鸡吃”(“芒果”限定)
*k⟨um⟩a'ən ta wai a manuk ⟨(主事焦点标明)⟩吃 (宾格) 芒果 (直接格) 鸡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只鸡正在吃一颗芒果”(“芒果”非限定)
些学者认为用此种语态系统的语言有四种语态,除上述的那两种外,尚有方位焦点语态和受益焦点语态等。然而这两个语态不像上述的那两种一般重点。以下列出方位焦点语态的应用,在其间,动词的后缀指出了以“直接格”标明的名词并非动作的参与者,而是动作发生的地点。
*ka'ən-an na manuk a kahiw 吃-(方位焦点标明) (作格) 鸡 (直接格) 树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只鸡正在那颗树那里吃东西”
塔加洛语
塔加洛语有一套多少相似的系统,它也用此类系统的语言中有着最多文献纪录的。在塔加洛语中,作格与宾格合并成一个和“直接格”相对的“间接格”(indirect case,用于普通名词的间接格的介词nang常缩写成ng)。以下以basa(意即“读”)这动词做为范例:
b⟨in⟩asa ng tao ang aklat. ⟨(过去形+受事焦点标明)⟩读 (间接格) 人 (直接格) 书本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书为那人所读”
b⟨um⟩asa ng aklat ang tao. ⟨(过去形+施事焦点标明)⟩读 (间接格) 书本 (直接格) 人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人读了本书”
- 一种看法认为塔加洛语的焦点系统是一种语态系统,由是观之,可假定塔加洛语有以下几种语态:
- 主动语态(Active voice)
- 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或曰“直接被动语态”(direct passive))
- 方位语态(Local voice)
- 工具/受益语态(Instrumental/benefactive voice)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塔加洛语的焦点系统是一种格位标记。这种观点认为,ang用于当“介词词组”为焦点时;而sa则用其非焦点时。如下所示,下例以塔加洛语中意即“买”的动词bilí为例:
b⟨in⟩il-hán ng tao ng aklat ang tindahan. ⟨(过去形+受事焦点标明)⟩买-(方位标明后缀) (间接格) 人 (间接格) 书本 (直接格) 商店
- 上句的中译可作“在那家商店,那本书为那人所买”(此处“商店”为焦点)
b⟨um⟩ilí ang tao ng aklat sa tindahan. ⟨(过去形+施事焦点标明)⟩买 (直接格) 人 (间接格) 书本 (介词) 商店
- 上句的中译可作“那人在那家商店买了那本书”(此处“人”为焦点)
脚注
参考文献
- Lynch et al. 2002. In Fay Wouk & Malcolm Ross, eds., The history and typology of western Austronesian voice system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SBN 0-85883-477-4, ISBN 978-0-85883-477-4
- Lynch, John, Malcolm Ross and Terry Crowley. The Oceanic languages.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res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