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聚变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3月21日) |
碳聚变过程是一种核聚变反应,发生在质量较重的恒星(诞生时至少4 MSun以上)耗尽了核心内较轻的元素之后。它需要高温(6×108 K)和高密度(大约2×108 kg/m3),主要过程是:
12C + 12C | → | 20Ne + 4He + 4.617 MeV | |
→ | 23Na + 1H + 2.241 MeV | ||
→ | 23Mg + n - 2.599 MeV |
另一类为:
12C + 12C | → | 24Mg + γ | |
→ | 16O + 24He (吸热的) |
在氦的聚变停止后,碳聚变开始。当氦聚变时,恒星建立起一个富含碳和氧的惰性核心,一旦氦的密度降低至无法继续聚变的水平时,核心便会因为引力而坍缩。体积的缩小造成核心的温度和压强上升至碳聚变的临界温度,这也会使围绕着核心周围的温度上升,使氦在邻接核心的壳层内继续聚变。于是恒星的体积增加,膨胀成为红超巨星。
当碳聚变时,产物(氧、氖、镁)堆积成新的惰性核。在一段时间之后(或许~一千年)碳的相对丰度将会降低至不能持续的程度,于是核心温度开始下降并再次收缩。收缩会加热核心使得氖开始聚变反应(参见氖融合)。围绕着核心的碳壳层也会继续聚变,而在更外面还有氦壳层和氢壳层在聚变。
在这个阶段点上,质量在4-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变得不稳定并以巨大的恒星风将外面的壳层抛出,留下的就是以氧-氖-镁核心的白矮星。
质量更大的恒星将继续氖融合,但是从此刻起的演变是很快的,外壳通常来不及反应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