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描金双狮纹盘

粉彩描金双狮纹盘约制作于公元1740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年间,作者不详。

粉彩描金双狮纹盘
年份清 约公元1740年
类型陶瓷器
尺寸2.5 cm × 22.6 cm × 12.5 cm(0.98英寸 × 8.9英寸 × 4.9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赠瓷000374N000000000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何为粉彩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是从“珐琅彩”基础上为了降低珐琅彩成本而演变创烧成功的一种釉上彩。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在珐琅料里。“玻璃白”是一种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的化合物,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利用其乳浊作用,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低温烤,便是粉彩的上色方法。这种做法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让画面柔和粉润,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1][2]

历史背景

此盘为带家徽或商标的“徽章瓷”,是17、18世纪时清朝为了外销,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透过不断更新,因应订制者需求,设计出符合买方的纹样与器形。这个时期出现的外销瓷器也有:符合民生需求的特殊器形剃须盘,还有模仿欧洲实物的制作,以及充满欧洲文化风情的纹饰。[3]

器物纹饰

盘子中间描绘的是荷兰埃尔泽勒(Herzeele)家族的家徽,底部由蓝、红、粉红、黑与金色构成了一张可能是路易十四风格的桌子,桌子上头一左一右为一只狮鹫(希腊神话中的生物)与一只狮子,两只兽戴着埃尔泽勒家族的武器。武器最上方为一顶王冠,右侧由:1. 四个爱心与一个圆环 2. 两条交错的树枝 3. 三只黑色小鸟 所组成。左半边则是红白相间的花纹。盘子内圈的花纹为矛头,外围则由金属丝、花草及孔雀的图案所组成。[4]

参考来源

  1. ^ 陈强; 汪彬. 浅谈现代粉彩瓷的发展创新.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 2015年, (第4期). ISSN 1006-9545 请检查|issn=值 (帮助). 
  2. ^ 品味生活 陶瓷新貴. 艺术中国. 2012-10-22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3. ^ 國際借展: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2017-08-02 [2017-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4. ^ Plate with the arms of the Herzeele family, anonymous, 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ijks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