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炉(英语:Hung-heong-loo)是香港一个曾经存在的地名,大概是指扫杆埔以东的大坑一带[1],亦曾被认为是香港岛的一个统称。

铜锣湾天后庙正门的红香炉

命名来源

红香炉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一说是很久以前海上有只红香炉漂到铜锣湾天后庙前,人们以为天后显灵,于是将香炉搬到庙里供奉[2]。而据香港地方志中心文章〈从红香炉到天后站——红香炉天后宫的地名故事〉记述,相传红香炉天后宫由居于九龙蒲岗的客籍人士戴士蕃所建,其时戴氏经常渡海至对岸的铜锣湾割草,一次在岸边草丛拾得飘来红色香炉一尊(或说天后神像一尊),以为神灵,设祀供奉,香火渐显,戴氏就连同大坑村民合力立庙。另一说则指“红香炉”得自天后宫前的灯笼洲(今奇力岛),以该岛形似庙前香炉而名。[3]

庙所在的山就是红香炉山,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红香炉港,简称“香港”。

文献记载

 
1841年时红香炉是个50人的小村
 
新安县志》香港海防图,正中岛屿名红香炉

“红香炉”一词,可追溯1819年(清代嘉庆廿三年)所编著完成的《新安县志》,入面香港海防图就以此标示香港岛的位置,不过有可能指的只是红香炉时期的军事驻地)。

约1870-1871年(清代同治九至十年)的《广东图说》卷十三,新安七:“香港岛旧有居民数十户,东有红香炉汛,东南有赤柱汛”,里面新安县图亦有一红香炉汛位于岛屿的东方[4]

到1841年英国人占领并登陆港岛,以主要聚居地统计人口,而当时红香炉记载为一小村(Hamlet),人口只得50人。

相关命名

参考来源

  1. ^ 梁晓遴. 你可曾記起香爐?. 立场新闻. 2016-07-29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2. ^ 政策 ‧正察. 【香港歷史.鄭寶鴻】銅鑼灣叫「紅香爐」?大坑點解有舞火龍?. 香港01. 2018-09-21 [2018-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3. ^ 蔡兆浚. 從紅香爐到天后站——紅香爐天后宮的地名故事. 香港地方志.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中文). 
  4. ^ 谭广濂. 1841年前之香港海運:紅香爐水汛. 海事处. 2017-03-02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