耢
耢,又称耱[1],是中国北方农业的一种耕种工具。通常农夫使用耢时都会连用耙这种常用农具,因为在整个耕田过程中涉及了不同的耕田步骤。[注 1]
耢是无齿耙[注 2]。它的形状与作用与耙差不多。即是以藤条、荆条取代耙上的铁齿。耢和耙一样具有碎土的功效。而用在耙的后面,则有平整缩小田面面积的作用[2],可以为播种作好准备。有时耢也用于覆盖种子。它在碎土、平整地面和覆土的工作方面能够做到保住土壤以及防旱的作用。而且又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3]
注释
参考来源
- ^ 異體字「耢」與「耮」的字義比較. 台湾中央研究院.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王加華《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制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04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 ^ 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古代農學 耮〉.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19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