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港尾天后宫
茅港尾天后宫(台湾话:Hm̂-káng-bóe Thian-hiō-kiong)位于台湾台南市下营区茅港尾,亦称茅港尾堡天后宫[1]。据说该庙妈祖乃明郑时期来台,庙史可追溯至永历卅一年(1677年[注 1])[注 2][1]。
茅港尾天后宫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湾台南市下营区茅营里163号 |
主神 | 天上圣母 |
庙格 | 堡头庙 |
建立时间 | 永历卅一年(1677年) |
地图 | |
林爽文事件中因梁朝桂感念茅港尾天后宫妈祖保佑,奏请乾隆皇帝嘉勉,而后除敕封“天后宫”与赐匾外,并允许茅港尾妈祖前往府城大天后宫时,有“大北门进,大北门出”的特权[1]。此外在当地,还有关于“茅港尾妈祖”为了救民而泄漏天机,最后被上天惩戒,禁锢百年的传说[3]。
沿革
茅港尾天后宫的历史可追溯到明郑时期,据说在永历卅一年(1677年)时正式建庙[1]。而后据说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竣工[4]:139。所在地茅港尾在过去是倒风内海热闹的港口之一,在明郑时期的《梅氏日记》中被记作“Hoem Cangbooij”[1],明郑军备图写作“梅港尾”[3]。入清之后,茅港尾街成为台湾府城与诸罗县城之间的重要市镇与中继站[注 3],诸罗县知县周锺瑄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设有茅港尾公馆[3]。
而由于茅港尾街在交通要道上,清朝时的民变多会波及到茅港尾街[1]。林爽文事件时,梁朝桂领兵到湾里街(台南善化),茅港尾居民则组织义军,以天后宫与观音亭作基地,协助清军收复铁线桥与盐水港一带[1][3]。事后梁朝桂感念妈祖庇佑与当地居民协助,奏请乾隆帝嘉勉,于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敕封“天后宫”,赐“神昭海表”匾与“护国庇民”诏书,且给予茅港尾妈祖到府城时可以“大北门进,大北门出”的特权[注 4][1]。
道光廿六年(1846年)天后宫进行重修,当时所刻的〈咸乐碑记〉提到茅港尾妈祖相当灵验,是他处妈祖所不能比拟[1]。而在道光、咸丰年间的府城迎妈祖活动中,北港妈祖南下时必留宿于茅港尾天后宫[1]。然而在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1862年6月7日)发生大地震,茅港尾街亦遭到重创,天后宫也因而倾圮并在日后衍生出传说[3][1]。地震后,天后宫董事许妈超发起重建,同治十二年(1872年)许妈超因案被捕,由洪穷接任董事[4]:140。光绪六年(1880年)天后宫重建竣工[3],但原本三落的规模缩减为二落[4]:140。
台湾日治时期,由于茅港尾从昔日官道上的重要市镇演变成曾文郡下营庄底下的一个大字,地方财力大不如前,仅能集资进行小规模修缮,皇民化运动期间则欠缺整修[1]。
二次大战后,茅港尾天后宫于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在主事余沧波倡议下,由冯振安担任主任委员,余沧波等六人担任委员,进行天后宫的重建[4]:140。该年8月便拆除旧庙,9月于原址旁增购庙地六厘多[4]:140。而后在10月8日寅时动工,午时定分金,12月4日上梁[4]:140。工程先盖后殿,在盖前殿,于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8月竣工,隔年(1976年)建醮入火安座[1][3][4]:140、141。
而在天后宫重建的同一时期,“重建茅港尾桥铁线桥碑记”石碑也被人发现。据张耘书《台南妈祖信仰研究》所写,相传约在民国五十年(1961年),妈祖指示信徒刘复朝,在他园中将会出土神器,而后在刘复朝园中挖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的“重建茅港尾桥铁线桥碑记”石碑[1]。而随着石碑的出土,当地出现重建天后宫的声音,且当地传说昔日茅港妈祖因泄漏天机而被禁锢,如今受戒百年期满将再显神威[1]。而何厚增《被遗忘的茅港尾——四百年史话》则写说台湾乡土史家黄清渊曾欲寻找该石碑而不可得,后来刘复朝之女婿于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7月5日在田园挖土整地时,发现底下有什么像是大石块的东西,而后与路过的陈进德小心翼翼地整理周遭,才发现原来是座石碑[4]:101。在想起有此处藏有宝贝的传闻后,他们走告村民合力将石碑挖出,放到天后宫前的大榕树下[4]:101。而当时茅港尾天后宫已经在大兴土木,石碑出土后每天下午庙顶会有一道光顺着屋瓦由上而下慢慢移动而消失,围观的民众都说这是茅港尾天后宫正“兴”咧[4]:101。
茅港尾天后宫由于茅港尾的没落,少有举办大型绕境活动[1]。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在茅港尾妈祖旨意下,才举办为期三日的“巡香赐福”绕境,并依清朝旧例前往台南大天后宫会香[1]民国一零八年(2019年)再度前往台南大天后宫会香,于民国一百一十年至一百一十一年皆有前往台南大天后宫会香。
辖境
茅港尾天后宫昔日的祭祀圈主要以茅港尾堡为主,有“堡头庙”之称,包括火烧珠、麻豆寮、洲仔、桥仔头、甲中、十六甲、红毛厝、下营、大屯寮、旧西寮、连表、右武卫、中营、南廍等聚落,相当于现在下营区的大屯里、大埤里、甲中里、红厝里、贺建里、西连里与官田区的南廍里一带[1]。古今相比之下,辖域变化不大,但人口数较有明显变化,这主要与倒风内海消失,茅港尾失去港口机能,再加上天灾等因素影响有关[1]。在同治、光绪年间,茅港尾街的地位便被麻豆给取代[1]。
传说
传说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某日,天后宫突然降乩,指示近日将有大难,要街民当心[1][3][4]:72。由于当时正逢戴潮春事件,茅港尾街民以为是戴潮春的部队欲来入侵,遂躲在家里严守家门,并在庭院与通道洒下豆粒,要阻挠入侵者[1][3][4]:72。结果发生了大地震,居民因通道受阻,逃生不及,导致茅港尾街死伤惨重[1][3]。茅港尾妈祖则因为泄漏天机,遭上天禁锢百年[1][3][4]:72。而后在茅港尾妈祖禁锢期满后,信徒们发起天后宫的重建[4]:72。
图片
-
庙埕右边的石狮
-
庙埕左边的石狮
-
茅港尾街景
注释
参考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张耘书. 《臺南媽祖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年12月: 页265-274. ISBN 978-986-03-9415-3.
- ^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嘉邑城隍庙2002年3月再版. 台南市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台湾日日新报社台南支局. 1933-08-18: 页99 (日语).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张溪南. 《南瀛老街誌》. 台南县政府. 2007年8月: 页112-120. ISBN 978-986-00-9689-7.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何厚增. 《被遺忘的茅港尾——四百年史話》.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