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鵑鳩

一种动物

菲律賓鵑鳩学名Macropygia tenuirostris)又名长尾鸠,为鸠鸽科鹃鸠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菲律宾及台湾,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该物种被评为无危物种。

菲律賓鵑鳩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科: 鸠鸽科 Columbidae
属: 鹃鸠属 Macropygia
种:
菲律賓鵑鳩 M. tenuirostris
二名法
Macropygia tenuirostris
Bonaparte, 1854

分类与系统学

菲律賓鵑鳩首次由法国动物学家夏尔·吕西安·波拿巴于1854年描述。过去,一些权威机构曾将其归类为赤鹃鸠褐鹃鸠的亚种。[2] 它于2016年从长嘴鹃鸠中分离出来,目前有四个公认的亚种:[3]

描述

菲律賓鵑鳩是一种大型鹃鸽,[4]体长38.5厘米(15.2英寸),体重157至191 g(5.5至6.7 oz)。头部为肉桂红棕色,上肩有紫水晶光泽,并有小棕色雀斑。后颈部也有紫水晶般的光泽。[2] 成鸟的前额呈橙红棕色,头顶后颈呈栗色,带有淡淡的粉红色光泽。虹膜为红色,为棕色。耳覆羽和颈侧也为橙红棕色。后颈和胸侧带有亮粉紫色光泽,并带有黑色斑点。胸部略带淡紫色。外尾覆羽为深红棕色,带有黑色的次端带。脚为亮红色。成年雌鸟的后颈为温暖的淡黄棕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和横斑。背部和翼覆羽在边缘处呈现更多的红棕色。幼鸟的外观类似于雌鸟,但有更多的横斑。[4]

生性害羞,通常于茂密树林中觅食,也会出现于森林边缘。与其他生活于密林的鸠鸽科鸟类相比,颜色更深,尾巴更长,且斑纹更少。

状态与保护

自1998年以来,菲律賓鵑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无危物种。这是因为它的分布范围很广——超过20,000平方公里(7,700平方英里)——并且其族群趋势稳定。此外,虽然其确切的族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被认为超过10,000,这超过了被评为易危物种的标准。据报导,这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物种,且没有发现重大威胁。[1]

参考文献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Macropygia tenuirostr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690553A93277293 [12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90553A93277293.en . 
  2. ^ 2.0 2.1 Baptista, L.F.; Christie, D A; Horblit, H.M.; Boesman, P. del Hoyo, Josep; Trail, P.W.; Sargatal, Jordi; Christie, David A; de Juana, Eduardo , 编. Philippine Cuckoo-dove (Macropygia tenuirostri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Alive. Lynx Edicions. 2017 [2017-09-23].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7-12). 
  3. ^ Pigeons « IOC World Bird List. www.worldbirdnames.org. [201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美国英语). 
  4. ^ 4.0 4.1 Gibbs, David. Pigeons and Doves: A Guide to the Pigeons and Doves of the World.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0: 266. ISBN 9781408135556 (英语).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