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师藏语ལོ་ཙཱ་བ威利转写lo tsA baTHLlo tsa baLotsawa罗札瓦,意为“世间眼”),在佛教中是指能够翻译经论、并具备佛法修行体验者,与一般社会的翻译家不同。译师通常都是出家众玄奘大师、毗卢遮那译师,但也有在家修行者的例子,如马尔巴译师。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译师都是一种特别的头衔,以敬重这些人在人类宗教、历史、哲学、文化、语言等领域上的贡献。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唐宋以前习惯用三藏法师尊称译师,这个头衔在语言学上,可能与印度的班智达头衔同源,但在文化用法上,小有不同。

汉传佛教重要译师

  • 在历史上,有所谓的汉传佛教五大译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344—413),真谛三藏法师(499—569)、玄奘三藏法师(602—664)、义净三藏法师(635—713)、不空三藏法师(705—774)。

除了五大译师之外,在汉传佛教历史中不乏其他德高智深的译师,例如:

  • 竺法护三藏法师。法护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昙摩罗刹、昙摩罗察,约生活在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至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竺法护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原姓支,他八岁出家,后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改姓竺。竺法护精通西域各国语言。后携带大批经典至中国,在长安、洛阳等地专门从事翻译经文,他翻译了《般若经》、《法华经》等154部佛经,他翻译的《法华经》首次把观音菩萨介绍到中国。
  • 昙无谶三藏法师。(梵文:Dharmakṣema,385年—433年),又音译为昙摩忏、昙无忏,意译竺法丰,中天竺人(《魏书》说他是罽宾人),南北朝佛教高僧,为著名译师,是涅槃宗的始祖。所译经论举例如:《大般涅槃经》、《方等大集经》、《方等大云经》、《悲华经》、《菩萨地持经》、《优婆塞戒》、《金光明经》等。

藏传佛教重要译师

  • 毗卢遮那译师,毗卢遮那意为“遍照护”、“大光明”。系吐蕃时期尼木地方耿甲巴果家族后裔,故号为巴果。吐蕃王赤松德赞最初命受戒出家的“预试七人”之一,约8世纪人。据说毗卢遮那译师一直住世到吐蕃王朝的赛那勒(赤松德赞之子)继位时期,他与其他译师,翻译了不少赤松德赞和牟尼赞普时期没有译出的佛经,对弘扬佛教贡献甚大。
  • 马尔巴译师(1012—1097),出生于西藏南部的落札县,十五岁时,因一心欲为佛教翻译者,便开始向卓弥.释迦意希学习梵文,也学习诗歌、戏剧,后来成为出色的藏梵双语译师。在卓弥.释迦意希学习完成后,马尔巴]译师曾先后去过尼泊尔三次、印度四次。所学的教法,都成为以后噶举派的主要传承。回到西藏后,马尔巴译师致力于佛典的翻译工作,将他从印度带回来的梵文经典,翻译为藏文,成为西藏的译经大师之一。除了翻译经典的事业以外,马尔巴译师以在家瑜伽士的身份教授学生,在他的门下有几位杰出的弟子,人称“四柱”,分别是梅、俄、祖尔及密勒日巴四位尊者。其中以密勒日巴尊者(1038—1122)最为杰出,是马尔巴译师的嫡传弟子。马尔巴译师于公元1097年示寂,世寿86。

汉藏佛教重要译师

在历史的演进下,汉藏佛教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宋元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间的译师,比如将汉文佛经翻成藏文佛经为主的法成译师等,也有将藏文佛经翻成汉文佛经为主的能海法师、法尊法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