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臂十一脉灸经

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是中国古代的经脉学专著,用秦篆文字撰写[1],全面论述人体十一条经脉的名称、循行走向、生理病理和灸法治疗[2],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经脉学论述文献[3],也是《灵枢经脉》的祖本之一。全书共列出78个病候[4],均以经脉循行作为辨证的依据,是中国医学理论体系中有关经脉辨证最早的内容。

成书时间

与《足臂十一脉灸经》同期出土的还有《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两部古书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论述经脉方面的文献资料。据考证,两部书在春秋秦汉时期已经成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相对更为古朴,应比《阴阳十一脉灸经》成书更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1]

出土地点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二十多种,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医学等方面,其中就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后经拼合修复及整理,内容基本保存完整[5]

思想及贡献

《足臂十一脉灸经》所列诸经病候均以经脉循行为依据,名称古朴、归经原始,初步确立以阴阳解释脉证关系的基本方向, 建立脉与内脏及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为后世辨证施治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脉证关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以阴阳解释脉证关系

阴阳思想马王堆医书中已有论述。其一,从阴阳属性角度命名经脉,《足臂十一脉灸经》根据手足和阴阳两方面排列各脉之间的顺序,经脉从马王堆医书的十一脉到《黄帝内经》十二经的不断演化和完善, 本质上就是阴阳学说对经脉命名、分类和体系影响越来越深入的过程[6]。其二,从阴阳的角度论述经脉和病候的关系,《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每条经脉都有其所主的病候,例如“三阴之病乱, 不过十日死……阳病折骨绝筋而无阴病不死”,说明以阴阳解释脉证的基本方向已经确立[6]

确立脉与内脏及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

《足臂十一脉经》中,脉既用于诊断又用于治疗。书中“用启脉者必式”就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既诊断又治疗的常规脉诊方法,说明“脉”既是诊断的依据, 又是施治的目标。马王堆医书中已存在寸口诊法的思想苗头,特别是《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足厥阴脉的全部病侯都见于《名堂经》太冲穴主症中, 甚至文字也十分相似[6]

此外,《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十一脉”, 而无“经”, 到《黄帝内经》才逐渐发展为“十二经”, 实现了从“十一脉”到“十二经”的过渡, 同时也实现了血脉经络的分化[6]

版本沿革

《足臂十一脉灸经》成书大致经历三个环节:

  1. 仅有十一脉循行及病候内容的原始文本阶段,
  2. 足厥阴脉后补充分别附属各脉的注释本阶段,
  3. 出于整齐文本需要,将各脉附属内容集中抄录于足厥阴脉之后的今本阶段。[7]

参考资料

  1. ^ 1.0 1.1 冯, 伟. 浅析《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015-12-01, 34 (06): 4-6 –通过知网. 
  2. ^ 李丽, 丽. 《足臂十一脉灸经》“牧牧”考. 吉林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15, 36 (04): 421-425 –通过知网. 
  3. ^ 马王堆出土两部古脉灸经简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23, 10 (20): 142 –通过知网. 
  4. ^ 熊, 继柏. 试析《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几个病候.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湖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410007). 1991-10-01, (03): 55-57 –通过知网. 
  5. ^ 关, 晓光. 马王堆医书脉证关系研究. 中医药学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3-08-20, 41 (04): 81-82. doi:10.19664/j.cnki.1002-2392.2013.04.028 –通过知网. 
  6. ^ 6.0 6.1 6.2 6.3 关, 晓光. 马王堆医书脉证关系研究. 中医药学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3-08-20, 41 (04): 81-82. doi:10.19664/j.cnki.1002-2392.2013.04.028 –通过知网.
  7. ^ 赵, 争. 古书成书与古书年代学问题探研——以出土古脉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为中心.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上海大学). 2016-01-15, (01): 7-12. doi:10.16093/j.cnki.ccc.2016.01.002 –通过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