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印度运动
退出印度运动(印地语:भारत छोड़ो आन्दोलन / Bharat Chhodo Andolan,英语:Quit India Movement),又称八月运动(英语:August Movement),为英属印度(印度帝国)时期的1942年8月,圣雄甘地于1942年8月8日在全印度国会委员会孟买会议上发起的运动,目的是要求结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属于公民抗命运动。这个运动采取的是非暴力抵抗作为行动指南[1]。
克里普斯使团失败后,1942年8月8日,甘地在孟买的退出印度讲演中以“要么行动,要么死亡”(Do or Die)口号唤起人们的觉醒。全印度国会委员会发起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实现有序英国撤军。即使在战争中,英国人也准备采取行动。在甘地演讲之后的数小时之内,几乎所有印度国民大会的领导人未经审判就被监禁。大多数人在监狱中度过了余下的战争时期,并与民众失去了联系。英国得到总督理事会、全印度穆斯林联盟、王侯领、印度帝国警察、印度帝国军队、印度教大公以及当地公务员的支持。许多从战时大量支出中获利的印度商人不支持“退出印度运动”。许多学生更加关注其他事件。国际上唯一的支持来自美国,因为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同意印度的某些要求。英国拒绝立即撤离印度,称只有在战争结束后才会考虑。
印度各地发生了零星的小规模暴力事件,当局逮捕了上万人,他们一直被监禁到1945年。就短期目标而言,退出印度失败的原因是被镇压、协调薄弱以及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的代价,英国政府意识到,从长远来说,英国已经不可能继续长期统治印度,于是战后的问题就变为如何和平有序而优雅地撤离印度。
二战与印度的介入
推动运动发起的因素
1939年,英德开战,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组成部分参战。国会委员会于1939年10月10日的会议上通过决议,谴责纳粹德国的活动。同时,该决议还指出,除非事先征询印度的意见,否则印度无法参与战争。10月17日,总督对这项声明发表声明,他声称不列颠的战争目的是加强世界和平。他还说,战争结束后,政府将根据印度人的意愿对1935年的法案进行修改。
克里普斯的使命
1942年3月,欧战局势激化,印度勉强参战,英国面对着越发不满的次大陆。印军(尤其是非洲)和次大陆上的平民日益不满,使不列颠政府派遣了下议院领袖斯塔福德·克里普斯到印度的代表团,后被称为克里普斯任务。任务的目的是与印度国民大会谈判达成一项协议,以在战争期间获得全面合作。谈判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没有解决制定自治时间表和放弃相关权力的关键要求,其实质上提出了有限的统治地位,这是1940年代的印度运动完全无法接受的。
立即独立的决议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反对退出印度运动
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如Hindu Mahasabha,公开反对退出印度运动的呼吁,并正式抵制该运动。当时Hindu Mahasabha的主席维纳耶克·达莫德尔·萨瓦尔卡甚至写了一封信。但是后来经过说服,他选择加入退出印度运动。
尽管国民大会尽了最大努力,但该运动仍无法在孟加拉扎根。
王侯领
王侯反对退出印度并为反对派提供资金,退出印度运动在王侯领的支持较少。
退出印度运动几乎没有国际支持。运动支持者知道美国在原则上支持退出印度,并相信美国是盟友。但是,在丘吉尔施加了压力。
不支持退出印度运动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暴力事件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事态发展
8月8日,甘地在孟买的古瓦利亚丹克(牲口沐浴场,Gowalia Tank)发表讲演,从而发起了这场运动;讲演后不到24小时,国大党各级主要领导人几乎全部被投入监狱,甘地被软禁于浦那的阿迦汗宫,国大党全国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被关入艾哈迈德讷格尔堡(Ahmadnagar Fort),之后国大党被禁止活动。由于主要领导人遭受搜捕和软禁,这场运动变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随后出现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并继而出现工潮。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各种爆炸事件、破坏政府公共设施的纵火案,电力设施遭到破坏、交谈通讯中断,致使部分地区呈现混乱局面。
英属印度当局
英属印度当局采取镇压措施,通过拘禁、课以罚款,控制事态的蔓延。有数百人在冲突中丧生,拘禁达10万人。之后,这场运动的很多组织者转入地下活动,通过地下电台的广播、传播小册子和当局对抗。英国人开始感受面临的危机,当局用军舰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送往南非和也门。
参考文献
- ^ 1942 Quit India Movement – Making Britain. www.open.ac.uk. [1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June 2018).
- ^ 1 Rupee Coin of 1992 – Quit India Movement Golden Jubilee. [1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pril 2017).